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349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docx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

2004年2月----2004年6月

幼儿姓名:

吕俊杰班级:

(2)教师:

金奕凤

情况分析:

俊俊是全园闻名的“新闻人物”,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

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不爱学习,常搞破坏,等等。

尽管他母亲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但收效甚微。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

俊俊在一岁时,被开水烫伤,光医药费就用了将进十万。

他的父亲没有什么工作,整天在社会上混,三天两头不回家,即使偶尔回来也是从不管孩子。

孩子基本上由母亲一人抚养,由于妈妈也没有工作,再加上身体不好,孩子因此就缺少管教,逐渐使他养成了“没有人能管我、惟我独尊”的性格。

学期总目标:

通过创设“小老师”“小帮手”等机会,逐步增强俊俊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在活动中,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积极发挥他的长处、肯定他的优点,使俊俊成为小伙伴都喜爱的好朋友、好榜样;通过家长交流、取得家园教育一致,并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第一阶段目标、措施:

1、通过老师对孩子的观察、正确对待俊俊的攻击性行为。

2、逐步增强他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

第二阶段目标、措施:

1、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

2、通过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树立俊俊在集体中的威信,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

幼儿个案追踪记录

第一阶段:

(3月17日)

  俊俊是我班的淘气鬼,也是全园闻名的“皮大王”,手脚一刻不闲,屁股坐不住小椅子。

上课时,爱做小动作,一会儿碰碰积木,一会儿又惹惹小朋友;活动时,更是横冲直撞,蛮无约束。

一天之内,告他状的小朋友接连不断:

“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抢我玩具”,“老师,他推我”……只要有他在,教室便不得安宁。

这一天吃点心时俊俊又管不住自己,用喝剩的牛奶将别的小朋友洒得满头满脸。

被洒的小朋友委屈得大声哭泣,他却瞧着自己的“杰作”,直乐得大笑。

我又气大恼,真想狠狠训他一顿,然而理智迫使我按捺住心中怒火,耐心地说服教育:

“牛奶是营养品,是工人叔叔,阿姨饲养奶牛挤出牛奶,经过辛辛苦苦劳动才得到的,能浪费吗?

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友爱……”他默默地低下头,看似有所触动,我也暗喜这一次终于收到成效……

4月3日

俊俊非常敏感,他往往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过度反应。

他的攻击性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引人注意,一方面似乎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如:

饭菜太烫时,他会莫名其妙地抠别人;散步时,他会突然去撞前面的同伴;画画时,他会冷不丁地到别人脸上画一条线;高兴时,他会突然打别人一拳……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不知道。

问他对不对,他会承认不对。

第一阶段小结:

看到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

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

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他。

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

当他稍有进步时,我便马上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逐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

另外,我认为

俊俊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特征可能与成人的过多关注有关。

他已习惯于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一旦别人注意他,他就会感觉被忽视,就会作出一些过激反应(包括侵犯行为)以引人注意。

所以,我常常"故意"不去关注他的举动,逐渐使他也"忽视"自己。

第二阶段:

(5月9日)

今天户外活动时,俊俊站在台阶上挥动着手臂,很神气地学交警指挥车辆。

我走过去对他说:

“你做的真好,真象一个小警察。

现在,老师和几个小朋友扮司机和乘客,你当警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他听了我的话,用兴奋的眼神望着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我鼓励他说:

“你看小朋友都在等着你做游戏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能干的交通警察。

”他在我的鼓励下,很快地投入了游戏。

在游戏中,我以角色身份不断给他以鼓励,直到游戏结束时,他都始终坚守岗位。

对他的表现,我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祝贺。

6日5日

俊俊的攻击性行为使他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

为此,我尽量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

如当他带来蜘蛛侠玩具时,我就专门请他介绍、演示玩法并指导同伴玩;当他把散了好久的拼图整理好时,我便夸他手巧,让全班小朋友向他学习;当他从家中带来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时,我就立即把它装饰在教室里。

通过种种办法,使他逐渐树立自信,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学期小结

通过我的计划的实施,这个孩子渐渐地变了,他不仅渐渐地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教具、摆放桌椅、主动帮助阿婆收拾碗筷等。

由此可见,老师通过种种办法可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让他在孩子们中间拥有一定的威信、让大家真正地亲近他、接纳他。

个案分析一个调皮孩子的转变

案例:

高阳是我班一个很调皮的男孩,平时他的表现就很“突出”,一直笑嘻嘻的。

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会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好像批评的不是他,过一会老毛病就又犯了。

经常有孩子来告他的状,因此有一些幼儿就不喜欢跟他一起玩。

镜头一:

在集体活动时,孩子们都按老师的要求在动手操作,高阳却像疯了似的满教室到处跑,还破坏其他孩子的操作成果,使得那些孩子手足无措。

镜头二:

班里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熊宝宝的玩具,高阳非常想玩,但是由于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他只好一个人做在旁边。

等了一会儿,他有点等不及了,就伸出手一把抢过来,结果把熊宝宝玩具扯坏了。

带玩具的小朋友气愤地骂他:

“你干什么呀?

我不给你玩了。

镜头三:

吃点心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一个个排好队在做着吃点心之前的准备工作——洗手。

只见高阳一个人在旁边,满地打滚,要不是老师即使制止,他还会一直滚。

分析:

1.父母对孩子管束没有限度。

高阳的父母平时对他比较放任,等到一旦做坏事之后,就把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而这种情绪在幼儿园就会有意无意地爆发出来。

2.缺少沟通。

高阳的父母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

这使得孩子内心比较孤独。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

3.好奇心很强。

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强。

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

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对高阳这样的孩子,我们曾多次教育他、批评他,但效果不佳。

后来,我们尝试着采用鼓励、激励的方法,孩子的行为明显有所好转。

方法:

1.体验成功。

高阳在活动时不是很积极,但有一次,他上课听得比较认真,还举手回答了问题,我及时表扬了他,并给他贴上了小红花,他开心极了。

这以后,他每次上课都非常认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2.赏识激励。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高阳也有他好的地方。

如他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我就以赏识他的语气对他说:

“高阳,你真是个勤劳的孩子。

如果以后你一直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上课认真举手,那老师小朋友会更喜欢你。

”他点了点头,认真地说:

“我会听老师话的,我会的。

爱哭的园园

小班上学期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对于离开自己的家庭进行集体生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他们在幼儿园中的环境与在家里的环境是完全两样的。

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在这样一个适应的过程中,有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

有些孩子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对于家庭的依恋比较弱,但是也有一大部分的孩子对于这段适应的过程却读过得比较“痛苦”。

园园就是这样一个小男孩,从开学到现在,园园每天都要哭。

他已经是我们小小有名的“哭大王”了。

故事一:

园园哭了!

开学第一天,早上的亲子游戏热热闹闹的开始了。

只见有一个高高个的小男孩在活动室的娃娃家里玩的正欢。

看着他投入的表情,我猜想他肯定是为活泼,开朗的孩子。

过了一会儿,只听见活动室里“哇”的一声,园园正站在娃娃加里大声地哭呢!

可能原因

应对策略

(1)找不到妈妈,着急了。

(1)亲切地来到园园身边,摸摸园园的小脑袋,把园园包起来。

(2)询问园园哭的原因。

用亲切的语气让园园有安全感。

(3)带园园找妈妈,和妈妈一起安慰园园。

(2)和同伴抢玩具,输了。

故事二:

园园又哭了

下午:

园园正在吃午饭。

其他的小朋友都在津津有味的吃着,只听见“哇”的一声,园园又哭了!

可能原因

应对策略

(1)不会自己吃饭

(1)察看园园有没有不舒服,比如:

肚子疼等。

(2)老师帮助园园进餐。

老师可以先安慰园园,抚平他的情绪再进行喂餐。

(3)向园园说明幼儿园的饭菜是很好吃的,有很多的营养,吃了可以更加健康。

(4)向家长了解园园的饮食情况,了解园园有么有特殊的饮食习惯。

(2)饭菜不好吃。

(3)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了,把餐具掉了。

故事三:

园园还在哭

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班级里孩子们的情绪都已经稳定了下来。

一大早,园园的爸爸送园园来幼儿园,园园抱着爸爸的腿,又哭了。

班级里的小朋友看见了,纷纷说:

“园园,你怎么还在哭呀?

幼儿园里可好玩了。

不哭了好不好?

”有几位小朋友过来安慰她,可是园园还在哭。

其实,园园也只有在早上爸爸把他送来的时候哭一会,爸爸一走他就会不哭了。

可能原因

应对策略

(1)对爸爸的依恋很强,舍不得爸爸走。

(1)对家长进行指导,做好园园来园之前的思想工作。

(2)平时多关心园园,帮助园园找到朋友,感受到班级集体的温暖。

(3)正确引导园园,让老师和阿姨喜欢有别的方法,哭的孩子我们不喜欢。

(4)故事,情景表演’做个快乐的好娃娃“。

(5)创造机会,鼓励园园为别人服务。

(2)对幼儿园里的伙伴和老师不满意,不喜欢。

害怕来幼儿园。

(3)哭了能引起老师、阿姨的注意。

(4)来幼儿园之前,在路上(在家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

故事四:

园园不哭了

这一天,园园一点儿也没有哭。

快回家时,园园因为自己的进步而得到了一颗五角星。

“园园,今天你开心吗?

”老师关切地问正在贴五角星的园园。

“开心。

“你知道,为什么今天你会有五角星吗?

”老师意有所指的问园园。

“因为我今天乖呀,进步了。

”园园很高兴。

“对呀,你今天没有哭,进步了。

明天要不要进步?

明天还哭不哭了?

“不哭了。

”园园保证。

第二天早上,园园来幼儿园石头上还贴着昨天的“五角星”,我马上在旁边又贴了一颗新的。

这一天,园园也没有哭。

教养笔记:

她能大胆走路了

她能大胆走路了

观察记录:

慧慧小朋友高高的个子,看起来应该是个很能干的小朋友,但刚入园时,她从不敢和小朋友一起走路、上厕所,看到前面有跑的小朋友就吓得停下来大叫,害怕别人撞到她,总要等到别人进教室后,才敢慢慢地走到厕所。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因为慧慧小时候摔了一跤,手臂骨折,从此以后她的家人就不敢放手让她一个人走路,总是有人扶着她,久而久之,她也从不敢一个人走路了。

教育方法及效果:

对于她这种长期形成的依赖及对单独走路的恐惧情绪,我知道不是一两句话或一两天就能消除的,而需要耐心的引导和细心的帮助。

首先,要消除她的紧张情绪。

下课时,我拉着她的手,带她和小朋友一起上厕所,让她知道别人是不会故意撞她的,我又请几位能干、细心的小朋友带她一起玩,鼓励别的幼儿关心、爱护和帮助她。

其次,我们和家长达成协议,在家尽量放手让她一个人走路。

最后,对她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给予热情的赞扬,在周五的小红花评选中,给她贴上一朵漂亮的小红花,她高兴地笑了。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总是用鼓励的目光关注她的一言一行,适时地表扬她。

渐渐地她变得放松了,脸上的笑容多了,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跑跑跳跳,参加游戏了。

爱的情感需要用爱来培养

幼儿园个案分析更新:

2007-1-25阅读:

爱的情感需要用爱来培养

晟煜是在全家人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全家人对他是百依百顺,所以养成了特自由甚至有点任性的性格,玩起来就像一匹小野马:

玩玩具时抢玩具,同伴不顺着他,他就偷偷欺负人家;滑滑梯时争第一,从不知道排队和谦让;吃饭时把自己盘子里的肥肉、肉骨头,放到别的小朋友的盘子里;这样的性格和同伴相处不合,起冲突是难免的,抓人、咬人、推人是常事,我提醒他,他就白我一眼很不服气的样子,有时气得我真想喊他一声“刁民”。

有一次,午餐后,我把他叫在身边,问他:

“你喜欢陈老师吗?

“不喜欢!

”他脱口而出。

虽然这也是我预料中的事,但是我听了心里还是有点难以接受,但是还是接着问了:

“为什么呢?

“因为你不喜欢我!

你要骂我的。

……

孩子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

原来在我认为对孩子行为的指正或提醒,孩子却认为是“骂”,好刺耳的一个字。

于是我开始反省……

自从开学到现在,我对晟煜给予过多少爱和关心,给予过多少理解?

想想一个从小缺少互爱、互让意识的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同伴相处也不足为怪,而我只是一味地批评他、否定他,甚至有时还会嫌他,这样无形中使小朋友们更加反感他、不喜欢他,增加了他与大家之间的隔阂,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使一颗本来就缺少爱的心灵,对“爱”字更加淡漠了,更无从说老师对他的另一种爱了。

我应该用爱去感化他,通过对他的关心与帮助,启发与鼓励,使他感到爱的存在,体会到爱的温暖,认识到爱的高尚引起爱的共鸣,产生爱的情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严格要求,但必须把严格要求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希望我的爱能使他幼小心灵里的“爱之花”开放。

幼儿在运动中的个案

今天的挑战活动我们安排了“救小鸟”的主题活动。

教师事先设置了一系列的障碍,例如:

爬竹梯,过小河(走梅花桩),爬山坡(平衡板),过山洞(钻爬)等最后救得小鸟完成任务。

孩子们看到这个场景个个异常兴奋,跃跃欲试。

胆大的孩子冲在前面,胆小的跟在后面。

陈昊云小朋友在竹梯面前停了下来,他看了看,用脚踩了一下竹梯试了试,感觉有些犹豫。

后面的小朋友不停地催促他:

“你快一点呀。

”昊昊在同伴的催促下只得鼓足勇气前进。

在竹梯上的他战战兢兢,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一下。

别的孩子都是手脚一起前进,可他几乎是横着前进的。

也许是因为后面同伴的催促也许是太紧张,昊昊在爬到竹梯一半的时候一脚踩空从梯子上滑了下来。

分析:

陈昊云小朋友是我班比较内向,胆小的孩子。

在平时的来园户外活动中,家长总是帮他挑好运动器械在旁边看着他玩。

在其他的运动中,他不是在一旁看着就是选择一些相对简单安全的活动,带有冒险性的游戏或者是没有尝试过的器械他都不会去玩。

在今天的挑战活动中,他没有完成任务。

活动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行动上。

虽然他终于敢尝试,但由于缺乏活动经验,不知道如何攀爬竹梯,也缺乏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最终没有成功。

启示:

在冒险运动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一些大胆的孩子,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孩子在活动中并不现眼,他们很容易被我们遗忘忽视。

对于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我们要更加重视。

我试想了一下几点措施:

1、通过各种途径,如教学活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我带你等,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养成基本的运动能力,走,跑,跳,平衡等,发展其动作的协调性。

2、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培养其大胆自信的品质。

3、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和家长多沟通,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不打无准备的仗!

现象:

今天组织孩子参观小学。

到达中心小学后,孩子们兴奋不已,东看看西瞧瞧,对一切都很新奇,看得十分仔细。

进了教室,正值课间休息。

在老师简单要求后,孩子们纷纷当起了小记者。

丁和铃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采访纸和笔,向老师提问:

“老师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教小朋友什么本领?

班上有几位老师?

几位小朋友?

有几位男老师、几位女老师?

……”听到老师的回答后,她马上在采访纸上作了记录。

戴琎一组则采访起了哥哥姐姐:

“你们早上几点起床上学?

一天上几节课?

每节课几分钟?

作业多不多、难不难?

上小学辛苦吗?

……”哥哥姐姐们十分配合,认真地予以答复,戴琎也在纸上记呀记。

上课了,我们的孩子和小学生一起认真地听着,还不时地观察老师和学生。

回园后,孩子们对这次参观活动做了小结,既有环境方面的,如小学的厕所和幼儿园的不一样,座位不一样,操场上有跑道等等。

也有关于学生、老师、时间方面的,并把采访纸贴张贴在教室。

孩子们个个发言踊跃,可以看出收获颇多。

分析:

本次参观活动,事先我们做了较充分的准备,组织幼儿讨论:

“参观小学你想知道什么?

”,帮助归纳、分类,并组织幼儿分组,设计采访计划书等,使幼儿在心理、知识等都有了准备。

孩子们能从自己内心需要出发去思考问题,真正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从而加强了孩子参观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

同时分组讨论采访、设计计划书等又让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

反思以前我们的参观活动,似乎只是带孩子到那儿看一看,回来说一说,孩子看得都比较片面、零散,只是沉浸于“游玩”之中,真正的收获及活动意义不大。

俗话说得好:

“不打无准备的仗!

”比较这次的参观活动后,我更深切地感到活动前的准备是多么重要。

不论是教学活动还是参观、游戏活动都是一样。

只要能根据活动特点,精心设计组织准备,一定能使活动取得更好效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一名有任性行为幼儿的矫治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性和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期。

然而,幼儿园的很多幼儿存在任性、脾气暴躁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今后发展的隐患。

《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因此,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是当今幼教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观察、分析、记录,以幼儿邢为例,浅谈一下任性幼儿的行为矫治。

个案

邢,男,3岁半,小班幼儿。

姥姥、姥爷带大,该幼儿任性、暴躁、易发脾气、习惯指挥他人、语言过激、爱哭等。

开始时,不愿来园,待老师答应满足一些条件后,他才肯让爸妈走。

后来,能顺利来园,但经常是瞪大眼睛、满脸怒气、大摇大摆地进班。

与小朋友在一起,他经常无故推打小朋友,损坏他人的作品,胆小的幼儿经常被他弄哭,胆大的幼儿被他招惹后引发对立情绪,他便说一些过激的话,还大嚷大叫,大哭大闹,老师问原因,他不理,仿佛很冤就是个哭。

在班里,常常情绪暴发,有时说出“我拿菜刀砍了你、拿菜刀剁了你”等过激的话。

 不过,邢独立性很强,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的不同与变化,反应快,能自信的对自己的发现做出肯定的判断,懂得关心比他小的小朋友,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

一、家长性格脾气的遗传和影响

在平时与家长的接触和交谈中了解到,家长脾气不太好,遇事好急,易急躁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吵架,说话声音大而且含不文明之语。

在很大程度上对邢有负面影响。

二、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儿童的影响

全家视邢为掌上明珠,关爱过度、疼爱有加,特别是姥姥、姥爷对邢百依百顺,让其为所欲为,不愿听到别人说邢的“不”字儿,甚至“遮丑护短”,“隔辈亲”演变成“隔辈溺”。

父母有时脾气一上来就要求孩子必须听从家长,便强制使孩子听命,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这样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致使孩子易形成任性、幼稚、反抗、神经质等不良行为。

对策

1.采取游戏活动进行矫正。

针对邢的情况,我在班上设计了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邢提高认识,积极协调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任性行为的发生。

如,语言

活动“我长大了”,通过观察、讲述,使邢对自己以前和现在进行比较,知道自己长大了,更懂事了。

 以及语言活动“到×××家做客”。

在活动中邢对小家庭产生兴趣,积极参加表演,在表演中,既当主人又当客人,学习了不少的礼貌用语,而这些礼貌用语正是他学习热情待人、互助友爱的基础之一。

又如,音乐活动“找朋友”,小朋友都喜欢找与小朋友友好的孩子,通过有幼儿不想找他,使邢明白以前的许多做法是不对的。

通过坚持不断的进行这些活动,使邢学会用推理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提高对自己的认识,领悟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减少任性、过激语言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2.实行短时间“冷处理”。

有时候,老师有必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故意忽略,特别是对容易冲动的邢,必要时可以实行短时间的“冷处理”。

例如一次午睡他故意捣乱、出怪音不想睡觉,老师说了一句:

“别出音儿了,小朋友一会儿就被闹醒了。

”邢便大声说:

“我告诉我爷爷去,拿菜刀砍了你。

”说完,便大哭起来。

当时我想去安慰他,可以前的几次告诉了我,那样只能火上浇油,小朋友醒的会更多。

于是我没理睬他,渐渐的他的声音变小了,见他基本冷静了,我悄悄对他说:

“好孩子知错就改,老师格外喜欢。

”当再活动时遇到他的任性行为,可暂时剥夺其参加某项活动的权利。

几次下来,邢有了很大的进步。

3.抓住时机,及时鼓励。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

一次,郭小朋友做手工时因丢了自己的一个小动物而大哭,老师给他一个,他还不要,这时,邢也来安慰郭:

“别哭了,老师再给你一个,不也可以做完吗?

哭也没有用,下次保管好自己的手工别再丢了。

”我立即说:

“瞧!

邢说的多好啊,像个大哥哥,邢以后也不会为一点小事儿而哭鼻子了,对不对,邢?

郭,别哭了,我们要向邢学习。

邢能做到吗?

”从此,邢一旦要哭,我就以此事鼓励他,果然进步很大。

 

4.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

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幼儿在家、在园、在社会都能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家长的密切配合。

因此我与家长商议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的拼插玩具。

让其尽情的施展,然后家长给予鼓励。

这既是一种心理疏导,又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

同时,以榜样示范、强化邢的正确行为。

要求邢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教会他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能。

引导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

5.建立“邢的故事”家园联系册。

邢爱看书、爱听故事,特别爱听自己的故事。

针对这一兴趣点,我为他建立了“邢的故事”家园联系册。

即,将他一日进步点和不足以故事的口吻写下来,然后配上简单的简笔画,交给家长,家长回家读给邢听。

使邢感受故事的快乐,增强自信,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同时,家长再将邢在家的表现写下来,第二天,我再读给所有小朋友听。

为了听到好听的故事,邢尽量做的更好。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矫治,邢的任性行为减少了,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他能高高兴兴的来幼儿

园,活动中情绪稳定了,与妈妈的要求也减少了。

变得爱画画,有耐心。

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玩。

懂得遵守规则,不随意动手打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同伴对他也很认可,经常推荐他当组长,这不断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良行为。

但要使其完全消除任性行为,尚需幼儿园、家庭协同努力,循循善诱,逐步实现。

邢小朋友定会成为一个天真活泼全面发展的孩子。

个案分析:

“接下来干什么”

观察对象:

托班幼儿(王苏立)月龄:

36个月

观察实录:

(一)早晨来园。

苏立:

(跟妈妈再见后)“老师,现在我们去干吗呀?

师:

“现在是晨间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苏立:

“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

师:

“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还要吃点心。

苏立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了。

(二)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地点、时间:

在盥洗间洗好手

苏立:

“老师,我们现在要去干什么?

师:

“我们现在要去洗手吃饭啊。

苏立:

“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