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9383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转帖绝对经典国外行医和考取执照经历转自丁香园Word格式.docx

我们也在这两周之内参观了新加坡最美丽的公园,圣陶沙。

正当我们陶醉于对这个美丽的岛国时。

一片阴影也向我们悄悄袭来,因为新加坡向来是阴晴不定的。

谢谢看我写经历的朋友,相信坚持看下去的朋友一定会找到你们想找到的答案。

时间:

2002年11月1日

那是我在新加坡陈笃生医院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在此以前我们也得到消息,我们中的一位也就是我的新室友即将被送回国,因为它的体检乙肝血清阳性。

其实我们在国内也有体检,但是至于什麽原因检查结果有所出入,我们都不得而知。

经过我们的请求,院方终于决定复查。

但是最终这位朋友还是逃离不掉离开新加坡的命运。

他的出国梦就这样夭折了。

也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对于某个人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但却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据说这位朋友回国后一直在家里闭门半年,半年后才出门宣布他从新加坡工作回国。

因为他临出国时无论家人还是同事都对他寄以“厚望”。

然而类似命运的不只是他一个,而他只是第一个。

他走后我一个人住在自己租的政府组屋里。

房东是个印度人,去了澳大利亚,他的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他们所信奉的神的头像。

瞪着一双充满威严的眼睛,一个人住在里边,有时还真的觉得有点悚然。

我有时也在想,住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如果真出了什莫以外,或者工作上出现什莫问题,又能依赖谁哪?

新的工作环境让我们都感觉到压力。

幸运的是我和上海的另外一位徐医生分配到心脏科,好在互相可以交流,回想起来,这种团结比孤军作战真的是有利的多。

新加坡的医生和国内职位区分大概相同:

从上之下分为:

seniorconsultant,consultant,associateconsultant,registra,medicalofficer,houseofficer,各相当于国内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实习医师。

我的职位medicalofficer,由于我在国内也是住院医师,并且年龄和这里的第三年的住院医师年龄相当所以并不感觉到自己很特别。

但是很多病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们是从中国大陆过来的,大概是我们独特的气质吧。

据说普通病房的病人量较大,所以第一个月,科里把我们安排CCU病房,属于适应时期。

和我们一起工作的是一位可爱的华人女孩子,叫志芳,她来至吉隆坡的一个富裕家庭,毕业于英国有名的爱丁堡医学院。

虽然她比我们都要小,可在她面前我们有时居然显得拙手拙脚,确感羞愧,但是她也在无私的帮助和鼓励着我们。

而与他相比我们的上级,同样来自于马来西亚的华人医生雷蒙却不是那末容易相处,当然最重要的是交流问题,他的带有一点澳大利亚味道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英文口音,我们根本听不懂。

也许他根本就不在乎我们的存在,两周内,他从来没有正眼同我们讲过一句话,他和志芳两人在一起谈论病人病情有声有笑的时候,我和徐医生两人面面相觑。

尴尬的是被人忽略的感受,但然承认的是我们确实听不懂他的口音。

没办法,那一阶段我白天将耳朵竖起来听他讲话,晚上听***,***,看英文电视台。

终于在第二周的时候,我们终于能听懂雷蒙的英语了,至少一部分。

正在这时,他休假三天,我和徐医生都感到高兴,感觉到他不在,我们的压力好像要少一些。

但是三天后,当他回来时,我们发现,他的英语我们又听不懂了。

其实,真正的困难之处又仅仅只是语言。

那一段时间,真的觉得自己好象忘记了所有的医学知识。

这里的Medicalofficer除了和国内住院医一样的工作外,还要抽血,放置静脉留置针。

而且第一次应用的静脉用药一定要有医生来给。

所有的住院医生都要会气管插管,在监护病房轮转的医生也一定会独立操作中心静脉置管,血液动力学检测等。

由于在国内没有抽血置管的经验,常常将病人的手扎成血肿,病人也常常抱怨。

有一位倍受我们所扎深感痛苦的病人,“拒绝那两位同中国来的医生再抽他的血”。

早晨,天还没有亮就起床,在等车的路上,还要翻着中英对照的药学字典,一天工作回家后往往身心疲惫,还要打开电视,学听练习英语。

好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雷蒙一样对我们置之不理,有一位漂亮的林医生,和一位从英国回来的黄医生从一开始对我们就十分友好。

CCU的NURSINGOFFICER虽然和国内的所有护士长一样愿意多管闲事,但是对于我们可能是由于同情也十分关心,十一月的新加坡有两个国家的法定假日,分别是印度和马来人的新年,她把我们带到印度和马来护士的家中同她们一起过年,让我们体会到异国的习俗。

心脏科的Consultant多数都很忙,早上查房后一天都不会再看到他们的踪影。

与我们的交流也很少。

只是听到护士悄悄告诉我们,一个很Fierce,另外一个从香港来得很sacarstic,叫我们多加提防凶猛。

就这样一个月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一个月里我不停的告诫自己,一定要尽快的适应,一个月后马上就要独立工作了。

如果到时不能独立的话,这个资本主义社会是不会给弱者同情的。

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一个月后的普通病房的工作难度确实超出我的想象。

doctorchun(站内联系TA)在普通病房的第一个月确实terrible,我们心脏科的制度是teambase,也就是说,consultant,registrar,medicalofficer在一个TEAM里。

这里的consultant,registrar都很忙,每天查完房后还要去导管室,超声心动室,门诊。

所以早上查房很快,一般是查房时记病程记录,查完房后,所有的住院病人的工作便落在住院医一个人的身上。

当consultant当班时,所有的新病人便归这个team。

病床周转也很快,平均4-5天。

最多时一个medicalofficer可管30-40个病人。

有时白天当班时会有6-10个新病人入院,6-10个出院,由于心脏科没有Houseofficer,所以护士碰到任何问题都要去传呼medicalofficer.

我的第一天我已经记不得自己在作什么了,只知道自己忙的一塌糊涂。

我的CONSULTANT早上在国立大学医院出门诊,下午4点钟才回来,而他的team里偏巧没有REGISTRAR所以没有一个人可以请示,而那天又赶上他当班,白天就有6个新病人住院。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是知道自己的PAGER在一停的响,甚至没时间回电话,由于光心脏科本身就有四个病房,还有不少OVERFLOW的CASE在别的病区,所以自己不停的在病房间穿来穿去,中午饭也没时间吃。

当consultant下午回来,善意的问我感觉如何,我叹了一口气说:

“Ifeelmyselftotallylost“,当天我11点才回到家,才吃上当天的第一口饭。

我的第二天也是如此,没有时间去吃午饭,回到家里也有10点多了,第三天,第四天,终于在第五天时可以吃到午饭了,也能在8点钟以前回家了-----

我相信我们中每个从中国过来当医生的经历都是一样的,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就在第一个月刚刚过去的时候,一个从上海过来的在国家脑神经科工作的罗医生提出辞职。

也许对我前室友的离开大家还抱有同情,对于罗医生的辞职大家已经无暇顾及。

就这样在他走后不久,我就搬到他的住所同另一名在普通内科工作的黄医生住在一起。

这时对新加坡的医疗组成,和新加坡的医生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作以简单介绍。

新加坡和香港一样都是英殖民地国家,所以实行的是MRCP考试制度。

MRCP代表mebershipofroyalcollegeofmedicine,英国皇家医师的意思。

有了MRCP后就可以在英联邦的一些国家行医。

MRCP分为PART1(基础知识笔试),PART2A(临床知识笔试),PART2B(临床知识实践考核),最后一步大多是在英国进行考试,并且难度很高。

要求应试都有极强的查体敏锐能力及分析能力。

所以通过率只有30%左右。

PART1的有效期7年,PART2A的有效期只有2年,如果在通过PART2A的两年内通不过PART2B的话就要重新进行考试。

MRCP是从MEDICALOFFICER升到RIGISTRAR的唯一途径。

MEDICALOFFICER的培训期限为3年,根据所选择专业(内外科,急诊科)的不同在不同的科室及不同的医院进行轮转进行基础阶段的培训(BSTbasictraning)多数住院医生在毕业后的3-5年间通过MRCP进入第二阶段的培训(ASTadvancedtraning)及主治医师培训,相当于美国的Fellow。

培训的期限是3年结束后会有一个EXIT考试,通过后便会成为专科医师及ASSOCIATECONSULTANT,一年后便会升职为CONSULTANT.所以顺利的话从MBBS(医学本科毕业)到CONSULTANT应该是七年的时间。

最早的医生在32-33岁时即可成为CONSULTANT.

这里的男孩子都要服兵役,所以多数都要耽误两年,而女孩子通过考试都比较快。

他们毕业的年龄都在24-25岁,我当时28岁相当于3-4年的住院医,不少从外国(印度,菲律宾)来的医生,就是借这个机会通过了MRCP考试而成为这里的REGISTRAR。

新加坡的医疗体制和医疗习惯和国内也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这里除医生,护士外还有药剂师Pharmacist,营养师Dietitian,语言治疗师speechtherapist,理疗师,康复医师physio-occupationaltherapist等协助医生工作。

另外对于出院后无人护理或经济上有困难的病人还可以找福利员及病历管理人员(MedicalsocialworkerandCasemanager)来协助。

所以医生的主要职责就是医疗,不会为科室奖金,收入担心。

在为病人order检查时,主要考虑需要性,新加坡的医院是先治病,后算账。

和国内好多医院住院必须先交大额抵押金然后才能住院的情况不同。

治疗上也是非常遵循textbook譬如,静脉抗生素的应用前一定要作血培养,药物的应用也要Evedencebase.很少应用营养药。

住院周转率也是极快,平均住院日只有4-5天。

心梗的病人一般在第5天均可出院。

所有病人在出院时一定要有dischargeplan。

总之由于制度的不同,刚开始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迷惑。

确实承认,无论在国内自己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有多好,语言问题还是最大的障碍。

刚开始是我们听不懂他们,但是当对他们的口音熟悉后才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也就是他们听不懂我们。

尤其是在院内或院外会诊时。

会诊时除了要写会诊单(这里称blueletter),还要请受会诊的医师电话进行联系。

由于会诊时需要大量的心脏科外的医学词汇,或者你听不懂他,或者他听不懂你。

有时让我们很尴尬。

一次我在给一位国大医院心外科的医生打电话,由于讲得很慢所以他听的很不耐烦,让我“moveon”而我误以为是“holdon”所以不再继续下去,他可能由于很忙,对我非常不客气的说了一句:

CanyoupleasefindsomeonewhocanspeakEnglish?

当时感觉自己如被羞辱一般,但是我还是很礼貌的说了句“Sorry,Iwillaskmyregistrartospeaktoyou“,好在当时的Registrar是那位漂亮的林医生,我才没有感到极度难堪。

有一次在同一位病人家属在交谈的时候那位病人的儿子说到“DOCTOR,你是不是觉得讲英文很辛苦,你可以华语”也许他并不一定是出于坏心,但是这种请求对于我们来讲都是一种刺痛。

在普通病房的第二个月,虽然我的Registra是林医生,但是consultant是那位很sarcastic的从香港来的医生,他是专门作介入的,操着一口苏格兰的英语。

有一天早上他page我,问我和林医生在哪个病房,好过来找我们一起查房makethemorininground我是说在8B,而他过了好一阵子才赶过来,我才知道他是将8B听为,他很不客气的责备我“everyinformationyougivemeiswrong,Ihavebeenthroughthewholehospitalinlookingforyou?

Youwastemywholemoring”

就是这样,我对新加坡的那种新鲜感逐渐消散,随知而来的是一种压力,但是我从来没有否定过自己。

院周刊的一名女孩子,让我写一点东西,作为一个新员工表达一下感想,我写到:

“------IfeltproundofworkinginTanTockSengwhereissocleanandbeautiful.---Languageisstillaproblemforus.Sometimewewillmakeothersmisunderstand,weneedunderstandingfromyou,giventime,wewilldefiniatelyimprove.“

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会很自信的在这里工作,而且那一天并不会很远。

就这样,感觉每天都过的很快,很紧张,但是也很充实。

因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是学习的机会。

一本英文字典,一本药物手册成为每天身上必备的工具。

身边的同事都注意到了我们的存在。

一位打扫卫生的护理员在电梯上见到我冲我打招呼,说看到我的photo在院刋上,lookverynice.当时还真的觉得有总明星的感觉。

护士们,包括一些印度和马来的护士也不再一味的追着我们完成落下的工作,也会很轻松的同我们开玩笑。

虽然有时候还要求其它的medicalofficer帮忙,但是已经很少了。

由于这里的中国医生只有几个,所以总是觉得自己代表的是中国人,如果受到否定简直就是对中国人的否定。

但是长时间接触感觉到,虽然新加坡人有自己的优越感,但是他们并不歧视中国人,相反好多新加坡的病人对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上海的发展十分关注。

所以一个国家发展起来了,在国外就不会受歧视。

不光是在新加坡,我想在其它国家也是一样。

时间很快,转眼间又到了圣诞节。

整个Hospital装饰的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各个病房都挂着铃铛,摆放着会唱歌的圣诞老人的圣诞树。

新加坡的宗教民主,华人中的老一代多数信佛教,而年轻一代信基督或天主教,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及佛教。

所以不足为奇的到处可以见到庙宇,教堂。

医院中的医生信奉基督教居多,圣诞节对于他们来讲也是比较重要的日子。

很快就要到了公历的新年,也即将到了农历的春节。

同国内一样各个科室和病房都在开着PARTY.作为这个医院一个新的成员,我们也被邀请到平时工作的病区参加他们的庆祝活动。

所谓的PARTY很简单,就是一些BUFFET,护士们互相交换一下礼物。

其实这里的生活真的很简单,回想起来在无论是在东北还是在北京,每次新年的会餐都是无尽的狂欢,当然也是科主任的一个***舞台。

我们心脏科的PARTY也是很简单,只是中午时医生们,CCU的护士们在一起聚聚,发一点小的礼物。

玩一点小游戏,难得的是那一天所有的Medicalofficer都在,刚好在聚会的多功能厅有一架钢琴,在我们的要求下,一位consultant独有兴致的为我们弹起贝多芬的名曲和中国名曲。

我们几位medicalofficer在钢琴前留了一张和影。

但是没有想到,这张照片居然最后会成为一个永久回忆。

因为谁的不会想到在3个月后,另世界恐惧的SARS竟然会从这里爆发。

但是国外的东西并不是一切都是美好的,即使在新加坡也会有掩藏于华丽外表内的虚伪,在民主和公正的旗帜下,更多的是对自我利益的保护。

在这里工作的这三年,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如果你问十个新加坡人最担心的是什么,我想大概会有九个人回答怕失去工作。

这里医生的路途很单纯,在通过MRCP考试,完成REGISTRA的培训,升上CONSULTANT几年后,多数人都会选择离开政府医院,到PRIVATE医院,那里的薪水是政府医院的数倍。

医院的病人有等级之分,分为AB1B2CCLASS4级,只有A 及B1 CLASS有空调。

而且A级的病人往往很挑剔,而据说CONSULTANT也可以从ACLASS的病人中获得更高的收入。

CCLASS 是政府补贴的病人,有些病人居然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每个月都要住上一段时间。

反正也是政府先还钱,所以有些病人欠政府钱多了,反到不急了,到是社会服利人员四处替他筹款还医院债务。

 急诊部门也多是不加筛选就将病人收院,增加了很多病房医生的无用功。

在病房里你也会看到各个部门之间滥用会诊。

护士不会替医生承担任何责任,出了事上下级医生互相推责任。

原则大于人情。

刚刚到新加坡时并不理解这一点,以为看到的都是美的。

 doctorchun(站内联系TA)选择当医生,就要承担:

压力,成功,失败,风险,疲惫。

要有敢于偿试的勇气,去面对困难的挑战。

尊重他人的权力,也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要有一颗仁爱的心,一双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勤奋的双脚,考虑周全的大脑。

我们的心能装下病人的疮伤,我们的眼睛会透视病人的诊断,双手去解除病人的痛苦,勤于观察病情的变化,深思熟虑,防患于未然。

原则:

病人的安全胜于医生自身的利益。

经过二,三个月的痛苦和压力,正当我和徐医生在心脏科逐渐融入工作也找回自我的时候。

我们的另外两位上海的战友,在呼吸科的杨医生和我的室友在普通内科的黄医生的日子却一天天的难过。

由于他们接触的都不是他们自身的专业,再加上年龄偏大,两人在国内都是高年资的主治医生,语言关和专业关都成问题。

当然还有一个尴尬原问题是由于他们都有houseofficer,所有上级医生提出的问题,houseofficer反应的都比较快,有的时候consultant宁愿让houseofficer去汇报病历。

所以长久以来他们难免显得进步并不是很快。

有时,看到每天他们沉闷和紧张的脸,我的心里也觉得不是滋味,也预感到什么事情会发生,终于在新年前,在6个月的试用期前,杨医生有一天告诉我们,人事处通知她第二天不要来上班了。

我们都为她难过,但是没有办法,人事处决定的事情是不能够改变的。

在我们的请求和她自己的要求下,她在药局作了一段pharmacistassistance,但是最终还是被辞退了。

好在她的先生在新加坡,她不存在VISA的问题。

可以后的两年间,陆续见到过她几次,由于一直没找到工作,所以几次见面时从她脸上的沧桑中都可以看到当时被辞退时的遗恨。

这件事发生以后,我对自己也对其他的几位医生说过“今天在她身上发生的事情,明天可能在我们所有人身上都发生”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三月末,医院在新加坡的一个豪华的酒店举办了两年一度的DINNERANDDANCING,就是全院范围内的大型联谊会。

印度和马来的职员都穿上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华人和非律宾人也穿上了最艳丽的晚装,让人耳目一新。

晚会请到了当地比较有名的印度族主持人,非常幽默诙谐。

整个晚会特别显得热闹轻松。

CEO的致辞也十分的简短。

当然最高兴的是大家知道能多拿到很多的bonuS.晚会还评出了最佳服饰奖,最帅先生,最漂亮小姐奖。

平时在医院里那一张张紧张的面孔,一下子,在那天晚上都好像变了一个人。

晚会和晚宴后就在狂欢的DISCO,我和CCU的护士们在一起,她们跳的很欢,很投入。

霓虹灯下是一张张紧闭着双眼陶醉的脸。

然而,中国有句俗语叫作乐极生悲,谁又能想到今日是在这里狂欢,而明日无论医院和个人都将面对一个生存和死亡的挑战。

SARS这个字眼不知不觉得就飘进了我们已经平静的生活,刚开始我并没不注意到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在医院的电梯旁,一位从中国来的护士征求我的意见,她说医院要开放一个病房专门收治SARS病人,从各个病区都调出一些护士,她是被抽出到SARS病房的护士之一,而且她说抽出来的护士多数大多数都是外国人,很少有新加坡本地人。

她也生怕自己被传染上到时人在他乡无人照顾。

从此我才留意电视上的一些消息,据说是SARS在广州已经流行一段时间。

可是当时我在互联网上用“非典型肺炎”等关键字搜索,相关信息并无多少。

心里难免觉得他们新加坡人过于PANIC。

一个肺炎能多么可怕。

可就在知道我的同事HokSu和一些CCU的护士陆续病倒之后,这种恐慌逐渐的渗入到我们的心里。

HokSu是我们心脏科的Medicalofficer之一,他的中文名字叫天赐。

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华人小伙子,当年26岁。

他来自于一个医生世家,毕业于澳洲的医学院,四个兄弟姐妺都是医生。

他长得斯斯文文,戴付眼镜,一笑就会露出两个小虎牙,女孩子们都觉得他很Cute.他很热心,在我和徐医生工作不是很熟悉的时候,他总是默默的在帮助我们。

春节的时候,还邀请我们到他的家里作客。

记得有一次搭他的车去参加我们那位女林医生的婚礼时,我们谈了一路,他让我在婚礼上如果见到林医生不要随便打招呼,我感到惊讶,我才知道,原来林医生有一个双胞胎的妹妹,是ENT(耳鼻喉科)的consultant,他还介绍说,自己9月份要结婚,邀请我去参加他的婚礼。

她的未婚妻是新加坡有名的研究中心Astar的研究人员,在Dinner与Dancing的晚会上他把他的女朋友带过来介绍给我们认识,但是没有想到,再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是在我们医院的ICU病房。

他是最先病倒的,主要是因为为一位在CCU患肺炎的马来女病人气管插管。

陆续病倒的除了CCU的护士以外,连徐医生,林医生也都病倒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