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156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23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3页
亲,该文档总共4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4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最新集合

诗歌分期的几个界线

沁园春长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现在正值初秋,我们能感觉到早晚的瑟瑟秋风透着些许凉意。

秋,似乎总带有一点伤感——秋闱、落叶归根的乡土情节、人生迟暮……,但秋特有的诗意是让人着迷的。

每年秋天,我都会拿出诗词集坐在秋风中读诗,那种感觉特别美妙。

现在,就让我们坐在这里,一起背一背咱们学过的关于秋的诗吧!

例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饮酒·结庐在人境》、《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著名诗人刘禹锡也写过一首题为《秋词》的诗,内容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样是写秋,有人写出了悲愁,有人写出了欢乐;有人写出了伤感,有人写出了壮阔。

那么毛泽东同志的这首《沁园春·长沙》写出了什么呢?

一起来学习《沁园春·长沙》。

(板书课题)

二、解题

沁园春:

词牌名。

来由: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叫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叫沁园。

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

“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风格体例:

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中解道:

“‘沁园春’又叫‘寿星明’,格局开张,宜抒豪迈情感。

苏辛一派最喜用之。

全词一百十四字。

……”我们最熟悉的就有一首《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

除此吴伟业的《沁园春·观潮》也很不错。

一起欣赏这三首词,感受一下这个词牌名的特点。

(读完之后让学生谈对这几首词词风的感觉。

明确:

豪迈、奔放、雄壮等,意思对即可。

长沙:

标题

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

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本词实际上是毛泽东用词的体例所写的现代诗。

三、初读感知

结合注释理解读读完抽查对字词的把握

理解之后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听示范读(让词中内容在脑海中转换成画面)

四、梳理文脉

过渡:

听完范读,大家脑海中都有哪些画面呢?

(学生自由作答。

引导梳理:

(一)第一个画面: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①这三个句子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告诉了你哪些信息?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时令、地点、人物)

②脑海中的画面:

深秋季节,“我”独自一人来到橘子洲,看着面前的湘江向北流去。

我们把这幅画面取名“独立寒秋图”吧。

(课件展示:

独立寒秋),这幅画面由一个立字引领。

(二)第二个画面: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①第二幅画面由哪个字引领呢?

(看)

②词人看到了些什么?

(课件展示: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③用自己的话把画面介绍出来。

(绵延的群山因枫树都成了红色,茂密的树林像被染过一样,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竞相行驶,雄鹰在天空中展翅翱翔,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

我们把这幅画面叫做“湘江秋景图”吧,课件展示:

湘江秋景。

④结合前面的画面内容给“湘江秋景图”加两个形容词吧。

(生机勃发、绚烂多姿)。

用毛泽东通知的话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⑤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

远眺、近观、仰视、俯瞰

⑥由这大好秋色,词人发出什么疑问?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作者又对未来充满豪情壮志。

看到如此壮丽的大好河山,不禁开始思索祖国未来的命运到底应该谁来主宰。

(三)第三个画面:

“携来百侣曾游……粪土当年万户侯。

①作者由眼前的秋景联想起了那段时光?

(峥嵘岁月。

画面就叫“峥嵘岁月”吧。

②在这峥嵘岁月,毛泽东和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热情奔放。

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

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字,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军阀,视他们如粪土。

课件展示: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四)第四个画面: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①给这幅画面取一个名字,可以是“中流击水”,课件展示:

中流击水。

②下阕对上阕末尾的问题有没有作答呢?

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还记得昨天课上我们脑海中有那几幅画面吗?

明确:

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

你对那几幅画面印象深刻。

明确:

一般同学会答湘江秋景、峥嵘岁月。

二、重点突破

过渡:

很多同学对湘江秋景图印象非常深刻。

一起把这部分背一下吧。

(一)湘江秋景是一副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自然图景。

一般自然图景都由很多意象合成。

那么什么叫做意象呢?

精讲1:

意象语言

“意象”,所谓“意象”是指在诗歌中,融人了词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

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枯藤、老树”等11个意象,“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是它们在作品上被诗人的情感“剪辑”在一起时,就表现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

结尾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抓住诗歌的意象,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感受到其中隽永深刻的情感。

①作者抓住哪些关键意象来描绘“湘江秋景”图的?

明确:

山、林、江、舸、鹰、空、鱼、水

②抓住关键词品味意象特点。

(学生自己找出关键词,品味景物特点)

抓意象、细分析:

“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层”表现了树林的重叠茂密,“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漫”写出了江水之充溢,“透”表现了江水碧绿清澈,“万”“遍”“层”“尽”“漫”以及“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

“百”写舸之多,“争”给船只的昂扬奋进的,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击”表现出鹰的矫健,也突出了天的开阔。

“翔”表现出鱼儿的自由轻快。

“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

这是一幅生机勃发、绚烂多姿的秋景图。

联背景、重整理:

“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让人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千帆竞发,让人想到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矫健的雄鹰在广阔的长空博击,轻快的鱼儿自由地在清澈的水里游泳,让人想到拼搏,想到解放和自由。

沿思路、品情感:

表达了作者火热的革命情怀,在未来的社会里大展身手的志向,以及对自由和解放的向往和追求。

一切景语即情语”,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抓要点、理答案:

作者通过俯仰远近多角度观察,抓住山、林、江、舸、鹰、空、鱼、水等意象,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发、绚烂多姿的湘江秋景图。

作者寓情于景,表达了火热的革命情怀,在未来的社会里大展身手的志向,以及对自由和解放的向往和追求。

有心人、善总结:

一般出题“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上阕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联系背景、注重意象、抓取关键、利用手法。

精讲II:

关于描写

(二)“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上阕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往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下片首句称过片,起过渡作用。

(四)“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句的大意是什么?

用此句结尾有何作用?

答:

“中流”,江水中间。

“击水”,三句大意是:

“还记得吗?

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

”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五)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答:

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面对充满生机之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侧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肩荷着历史的重任,主宰着民族的命运,指点着祖国的江山,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同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

上阕写景是下阕抒情的基础,下阕抒情则是上阕含蓄情感的直接再现、升华。

全词借景抒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

雨巷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一、初步感知诗歌《雨巷》(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

1、放录音(第一遍)。

学生合上书本。

静听。

放完。

2、全班一起朗读

3、教师提问:

课文读完了,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

这首持美吗?

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归纳:

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我们被这种感觉控制住了。

心里难受吗?

想去安慰一下诗人吗?

对。

有难受感我们就基本上理解了这首诗,而且我们品质良好,有同情心。

这首诗很美。

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

我们还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

对。

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

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

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4、刚才,我们谈了我们对这首诗的感觉和体验。

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

我们也认定了这首诗是美的。

那么,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

我们为什么认为它很美呢?

我们已经知道,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

下面我们来放录音。

大家一边听一边在书上画出你认为是形象的内容。

(放录音第三遍)。

5、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朦胧。

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

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结合第1-4号张投影片)

明确:

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

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

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

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

这是种优美的意境。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第三个是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

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

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明确: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

(附全诗)全词:

李商隐有诗: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

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

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

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

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四、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

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

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

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

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五、艺术特色

1.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

(通过感受投影中的意境来体会诗歌中的艺术特色)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

以第一节为例: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

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标准做原则。

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

2.《雨巷》的音节特色

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为突出的成就。

总体节奏:

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的行首。

韵律诗停顿时值需基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

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

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2.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

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

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

3.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

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

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3.诗歌的用词。

《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再别康桥》

一、导入设计

佛云:

人生有七大苦,我们前面通过《雨巷》的学习,品味到了“求而不得之苦。

”人生第六苦就是“爱别离”。

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

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

冯至《别离》写道: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离别时是痛苦的。

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让我们来看看他对别离是一种怎样的描写,看看他是如何理解离别的。

二、作者介绍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

1931年11月19日,为了省钱,经朋友介绍而搭坐上了免费的邮班从南京回北平,不幸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终年,34岁。

其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那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

胡适有一个概括性的评论。

说“他的人生观就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

 徐志摩的一生是为了爱情而存在的。

在他死后三个女人扑倒在了他的墓碑前:

这三个人分别是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没有结果但是他灵魂的伴侣的才女林徽因;他努力兼职都还养不活的交际花陆小曼。

他的逝世也为了省钱养家而导致的。

我们知道在太可惜了,是吧?

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

徐志摩曾在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

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诵读(老师不提任何要求),诵读后谈感受。

很美。

意象包含“云彩”、“金柳”、“青荇”、“天上虹”、“星辉”。

别离诗,但离而不伤,别而不愁。

语言华美,算得上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作品,尽管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但却处处流淌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韵致。

四、研讨文本:

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这样?

——轻轻地、悄悄地——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

),深怕惊醒了它。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4.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柳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

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5.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

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7.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

是—屏绣康河。

8.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到星辉斑斓时。

9.此时情绪是兴奋欢快还是失意低落?

何以见得?

——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句?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11.中国一般人,喜欢某地,爱刻上“XXX,到此一游。

”或摘一把花,采几束草带回去留做纪念。

可是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

—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

12.诗中还有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感情的是什么?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13.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怎样理解?

——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

五、整体鉴赏:

反复诵读,体会形式美。

抓住意象,欣赏意境美。

深入分析,领悟主题美。

(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

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

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

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

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

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

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