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7379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讲义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1.1 集合的概念

最新课程标准: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针对具体问题,能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知识点一 集合的概念

1.元素: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

2.集合: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3.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特征

含义

确定性

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里是确定的.它是判断一组对象是否构成集合的标准

互异性

给定一个集合,其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个集合中,同一个元素不能重复出现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无先后顺序之分

4.集合相等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集合含义中的“研究对象”指的是集合的元素,研究集合问题的核心即研究集合中的元素,因此在解决集合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点,也可以是一些人或一些物.

知识点二 元素与集合的表示及关系

1.元素与集合的符号表示

表示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关系

语言描述

记法

示例

a属于集合A

a是集合

A中的元素

a∈A

若A表示由“世界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则太平洋∈A,长江∉A

a不属于集合A

a不是集合

A中的元素

a∉A

 对元素和集合之间关系的两点说明

1.符号“∈”“∉”刻画的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元素a与一个集合A而言,只有“a∈A”与“a∉A”这两种结果.

2.∈和∉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形如R∈0是错误的.

3.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全体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正整数集,记作N*或N+;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记作R.

知识点三 集合的表示

1.列举法

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大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2.描述法

一般地,设A是一个集合,我们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x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A|P(x)},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1.列举法表示集合时的4个关注点

(1)元素与元素之间必须用“,”隔开.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

(3)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

(4)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

2.描述法表示集合时的3个关注点

(1)写清楚集合中元素的符号,如数或点等;

(2)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如方程、不等式、函数式或几何图形等;

(3)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

[教材解难]

1.教材P2思考

例(3)到例(6)都能组成集合

例(3)中的元素为“每一个正方形”

例(4)中的元素为“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点”

例(5)中的元素为“方程x2-3x+2=0的所有实数根”

例(6)中的元素为“地球上的四大洋”

2.教材P3思考

(1)能,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9的3的倍数.

(2)不能,不等式x-7<3的解集是x<10,元素有无数个,列举不完.

3.教材P5思考

用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各有各的特点,自然语言只需表达出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不受形式的限制.列举法和描述法是集合语言,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其中列举法非常明确地列出组成集合的元素,适用于表示元素个数较少的集合,但是不易看出元素所具有的特征,且有些集合是不能用列举法表示的,如不等式x-1>0的解集;描述法清楚地表述了元素的共同特征,适用于表示无限集或元素个数较多的有限集,但是不容易看出集合的具体元素.

[基础自测]

1.下列能构成集合的是(  )

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

C.上海市所有的中学生

D.香港的高楼

解析:

A,B,D中研究的对象不确定,因此不能构成集合.

答案:

C

2.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M和N,表示相等集合的是(  )

A.M={π},N={3.14159}

B.M={2,3},N={(2,3)}

C.M={x|-1

D.M={1,

,π},N={π,1,|-

|}

解析:

选项A中两个集合的元素互不相等,选项B中两个集合一个是数集,一个是点集,选项C中集合M={0,1},只有D是正确的.

答案:

D

3.集合{x∈N*|x-3<2}的另一种表示法是(  )

A.{0,1,2,3,4}B.{1,2,3,4}

C.{0,1,2,3,4,5}D.{1,2,3,4,5}

解析:

∵x-3<2,x∈N*,

∴x<5,x∈N*,

∴x=1,2,3,4.故选B.

答案:

B

4.设-5∈{x|x2-ax-5=0},则集合{x|x2+ax+3=0}=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5是方程x2-ax-5=0的一个根,

所以(-5)2+5a-5=0,得a=-4,

则方程x2+ax+3=0,

即x2-4x+3=0,

解得x=1或x=3,

所以{x|x2-4x+3=0}={1,3}.

答案:

{1,3}

 

题型一 集合的概念[经典例题]

例1 下列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A.高一年级全体较胖的学生

B.sin30°,sin45°,cos60°,1

C.全体很大的自然数

D.平面内到△ABC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

【解析】 由于较胖与很大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因此A,C不能构成集合;B中由于sin30°=cos60°不满足互异性;D满足集合的三要素,因此选D.

【答案】 D

构成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

方法归纳

判断一组对象组成集合的依据

判断给定的对象能不能构成集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明确的标准,对于任何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给定集合的元素.

跟踪训练1 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所有的正数

B.等于2的数

C.接近于0的数

D.不等于0的偶数

解析:

由于接近于0的数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因此C中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故选C.

答案:

C

C中元素不确定.

题型二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经典例题]

例2 

(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

∈R;②

∉Q;③|-3|∈N;④|-

|∈Q.

A.1个B.2个

C.3个D.4个

(2)满足“a∈A且4-a∈A,a∈N且4-a∈N”,有且只有2个元素的集合A的个数是(  )

A.0B.1

C.2D.3

【解析】 

(1)

是实数,

是无理数,|-3|=3是非负整数,|-

|=

是无理数.因此,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2)∵a∈A且4-a∈A,a∈N且4-a∈N,若a=0,则4-a=4,此时A={0,4}满足要求;若a=1,则4-a=3,此时A={1,3}满足要求;若a=2,则4-a=2,此时A={2}不满足要求.故有且只有2个元素的集合A有2个,故选C.

【答案】 

(1)C 

(2)C

a分类处理:

①a=0,a=1,a=2;

②a=3,a=4

还讨论吗?

方法归纳

判断元素和集合关系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

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给出的,只要判断该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给出即可.此时应首先明确集合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

(2)推理法:

对于某些不便直接表示的集合,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时,只要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此时应首先明确已知集合的元素具有什么属性,即该集合中元素要符合哪种表达式或满足哪些条件.

跟踪训练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N     B.

∈Q

C.π∉R    D.

∈Z

解析:

A.N为自然数集,0是自然数,故本选项错误;B.

是无理数,Q是有理数集合,

∉Q,故本选项错误;C.π是实数,即π∈R,故本选项错误;D.

=2,2是正整数,则

∈Z,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答案:

D

N自然数集;Z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

题型三 集合的表示[教材P4例题2]

例3 试分别用描述法和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2-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A;

(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B.

【解析】 

(1)设x∈A,则x是一个实数,且x2-2=0.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A={x∈R|x2-2=0}.

方程x2-2=0有两个实数根

,-

,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A={

,-

}.

(2)设x∈B,则x是一个整数,即x∈Z,且10

大于10且小于20的整数有11,12,13,14,15,16,17,18,19,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B={11,12,13,14,15,16,17,18,19}.

找准元素,列举法是把元素一一列举.描述法注意元素的共同特征.

 

教材反思

本例题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关键是找准元素的特点,有限个元素一一列举,无限个元素的可以用描述法来表示集合,需要用一种适当方法表示.何谓“适当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列举法和描述法的优缺点,其次要弄清相应集合到底含有哪些元素.要弄清集合含有哪些元素,这就需要对集合进行等价转化.转化时应根据具体情景选择相应方法,如涉及方程组的解集,则应先解方程组.将集合的三种语言相互转化也有利于我们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

 

跟踪训练3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组

的解集;

(2)由所有小于13的既是奇数又是素数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3)方程x2-2x+1=0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4)二次函数y=x2+2x-10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

解析:

(1)解方程组

故解集可用描述法表示为

,也可用列举法表示为{(4,-2)}.

(2)小于13的既是奇数又是素数的自然数有4个,分别为3,5,7,11.可用列举法表示为{3,5,7,11}.

(3)方程x2-2x+1=0的实数根为1,因此可用列举法表示为{1},也可用描述法表示为{x∈R|x2-2x+1=0}.

(4)二次函数y=x2+2x-10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中,代表元素为有序实数对(x,y),其中x,y满足y=x2+2x-10,由于点有无数个,则用描述法表示为{(x,y)|y=x2+2x-10}.

易错点 忽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出错

例 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

,也可表示为集合{a2,a+b,0},求a,b的值.

【错解】 ∵

={a2,a+b,0},

解得

【正解】 ∵

={a2,a+b,0},

解得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得a≠1.

∴a=-1,b=0.

【易错警示】

错误原因

纠错心得

错解忽略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当a=1时,在一个集合中出现了两个相同的元素

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涉及的内容多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相等,解题时需要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参数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

方法归纳

选用列举法或描述法的原则

要根据集合元素所具有的属性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列举法的特点是能清楚地展现集合的元素,通常用于表示元素个数较少的集合,当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无限时,就不宜采用列举法;描述法的特点是形式简单、应用方便,通常用于表示元素具有明显共同特征的集合,当元素共同特征不易寻找或元素的限制条件较多时,就不宜采用描述法.

 

课时作业1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A中元素x满足-

≤x≤

,且x∈N*,则必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