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4765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6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docx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015年4月

第Ⅰ卷必做卷

一、必做部分(1~35题为A、B班同学共做题目,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1.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

2.《齐民要术》自序:

“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尧命四子,敬授民时。

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殷周之盛。

《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3.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D.著名的“唐三彩”

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

5.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6.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

“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

”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表现的是

A.开创了釉下彩绘的新瓷器

B.“市”突破了时空限制

C.创制了木活字和铜活字

D.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词”

8.右图是我国近代清末宣统年间发行的股票。

下列对其体现的有关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

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C.是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D.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

9.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

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

作者的观点是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10.有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

”对这段史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穿衣习惯使中国土布旺销

B.外国经济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运动存在密切联系

11.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

B.“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12.“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13.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

”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4.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

“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

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

”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单位:

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

16.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

坚决制止!

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该城市是

A.上海B.厦门C.广州D.汕头

18.“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

”歌曲中“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指的是

A.中共十四大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服饰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治的特征,下列服饰最能代表中国政治走向近代化的是

 

 

A     B    C      D

20.“中国自仿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

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

”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A.轮船与铁路开始出现时许多中国人不能接受

B.洋务运动遇到极大的阻力

C.轮船与铁路的优越性逐渐改变了国人的态度

D.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

21.右图是1913年章太炎在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

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C.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2.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

这说明

A.中国近代园林建筑采用西方建筑手法

B.近代买办都住西式洋房、使用西式家俱

C.中国近代住宅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D.近代园林是中式的,住宅往往是西式的

2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A.工业领域B.贸易领域C.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

24.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法属于国家立法B.该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不涉及其他问题

C.该法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D.该法的内容涉及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则

25.是“1955—2000年日本GDP增长率变化表”。

下列关于图中圈出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取了“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

B.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C.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

D.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26.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②国家开始干预经济生活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7.“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

‘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仁政”学说            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

C.墨子“兼爱”思想            D.庄子“齐物”观点

28.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

”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C.庄子的“齐物”思想D.墨子的“尚同”思想

29.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

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30.以下叙述不符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顾炎武的是

A.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B.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

31.中国古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成就都取得重大突破是在

A.战国时期B.唐朝C.宋朝D.明朝

32.唐代有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干变万化,神采飘逸,极有情趣,被人称之为“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挥毫落纸如云烟”。

下列作品最能体现其书法特点的是

 

A.《丧乱帖》B.《肚痛帖》C.《玄秘塔碑》D.《汉汲黯传》

33.右图为讲史话本《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元刊本)书影,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A.书影中的字体是真书B.采用铜活字印制而成

C.话本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D.其文学形式根源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34.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

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

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D.《雅》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

35.以下两幅图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精神元素。

这种创作方式开始出现于

 

A.魏晋南北朝B.唐代C.宋元D.明清

第Ⅱ卷选作卷

二、分类选作部分(请将答案做于答题纸的相应位置,36~40题亦做在答题纸上)

【A班题组】(以下题目为A班必做题目)

36.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科学技术突破

社会发展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

宋明理学的创立

中国进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时代

D

凯恩斯经济理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来临

37.钱颖一认为: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

”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市场与调控的结合

38.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

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39.阿尔德伯特在《欧洲史》中说:

“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

”这些变化主要源于

A.冷战政策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D.欧洲一体化

40.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包括29个独立的法律文件,从各个方面保障着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

这表明WTO

A.推动了世界贸易法制化进程       B.重点保护了贸易小国的利益

C.消除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D.扫清了经济全球化发展障碍

41.从分散走向整体,从隔绝走向联系,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18、19世纪的技术革命既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也伴随着血腥掠夺。

请浏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资料卡1: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这样形象地描述这个以伦敦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伦敦居民可以一边品着早茶,一边打电话订购全球任意地方任意数量的商品……。

同时他还能用同样的方式对世界任何角度的自然资源和新企业进行投资,不必费力也毫无麻烦地分享预期成果和利益……”。

——岳麓出版社《经济成长历程》

资料卡2:

 

(1)材料一所示图中,纪念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的图示资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

并根据所学知识,将①②③所示内容分别准确地标注于三角贸易图中A、B、C处。

你如何看待三角贸易?

(8分)

(2)材料三资料卡1反映的英国人生活状况说明了什么?

资料卡2四幅图中A、C项科技发明分别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资料卡2的发明对世界市场形成所起的作用。

(12分)

【B班题组】(以下题目为B班必做题目)

36.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这一措施体现了当时英国政府意在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37.(2015·广东惠州一模·15)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

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

38.将“贪官酷吏,肆虐为奸;民为困穷,恣肆交作”等现实问题归因为“良知之学不明”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朱熹      C.王阳明     D.顾炎武

39.学者赵轶峰在《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指出:

“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其意主要在强调黄宗羲的思想

A.没有突破儒家理论  B.堪称近代制度典范

C.具有近代思想色彩    D.有违儒家民本精神

40.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

“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

”这则材料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4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建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

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以上材料均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

(1)指出材料一中美英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各自特点。

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10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的?

概要评述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经济体制。

(10分)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命题人:

盖文斌审核人:

赵宇慧

一、必做题

1~5CABCA5~10BBCBA11~15BBDAD16~20DBBAD

21~25ACDBC26~30DBCBC31~35CBBAB

二、选做题

【A组题】

36~40CDDDA

41(A).

(1)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分);

A:

②B:

①C:

③(3分)

看待:

三角贸易为欧洲带来了大量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2分);同时三角贸易给非洲带去了疾病、杀戮和掳夺,使非洲人口迅速减少,造成其劳动力严重缺乏。

(回答对美洲的影响,也可酌情给分,但不超过2分)(2分)

(2)说明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整个世界因商品、贸易、投资等关系紧密的联为一个整体。

(2分)

A:

蒸汽机车(火车);C:

汽船。

(4分)

资料卡片2的发明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促进了国际间人口、资本、先进技术和先进方式的流动与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6分)

【B组题】

36~40BBCCD

41(B).

(1)英国:

自由放任(或自由、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市场);美国:

国家(政府)干预。

(4分)

背景:

①1929~1933年经济危机;②政治危机(或法西斯威胁;社会动荡;政府信誉下降)③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影响;胡佛自由放任经济思想无法解决危机;苏俄经济建设的经验。

(6分,每一方面2分)

(2)探索:

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分)

评价:

积极:

短期内取得了巨大成就(2分),如巩固了政权、经济上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等。

(1分)

消极:

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

(2分)如权力高度集中、片面发展重工业等。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