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656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王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板书面积单位)

(4)认识面积单位

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设计比赛(回家完成)

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

(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

(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板书设计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课堂检测

1,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教学反思

田口乡集体备课教案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第2课时

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一、复习

(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

厘米、分米、米都是计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二、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

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

1、(出示物体或图形)正确选择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1)测量这根绳子有多长用什么单位?

(2)测量这个长方形有多大用什么单位?

测量它的宽呢?

测量它的周长呢?

(3)测量教室地面有多大用什么做单位?

(4)测量讲台桌有多高用什么单位?

2、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课本第76页第4题。

3、估一估、摆一摆:

课本第75第2题

4、课本第76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本课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常用的长度单位:

厘米分米米

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想一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小亮的胸围是6()。

2.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900()。

3一支铅笔长18()。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数学课型:

1、使学生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学生实际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结论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第3课时

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长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1)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

(2)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面积和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

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有次序地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摆满)

(3)汇报结果

1、导入

上面用面积单位测量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但要测量黑

板、草场或更大的地面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的实际测量行吗?

今天就寻找一个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2、猜想

请仔细观察刚才摆的面积单位,沿长边摆了几个?

长是多少?

沿宽边摆了几个?

宽是多少?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验证

同桌合作,完成课本第77页例2的

(2)

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4、概括

(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要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想一想:

同桌讨论

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

1、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2、完成课本第79页1、2、3、4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长方形面积=长x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1.长方形长30厘米,宽12厘米。

2.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

课本第78页例3,第80、81页练习。

练习课主备教师: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3、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激发学习兴趣。

第4课时

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用蓝色涂出周长。

2、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3、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1、出示例3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求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

2、练习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边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3、讨论交流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1)意义不同

(2)计量单位不同(3)计算方法不同

三、综合练习

1、课本81页10

学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后独立完成启发学生看表发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短,当长和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学生按题目要求,自己准备图形剪一剪,观察、计算、比较三种不同减法,剩下部分的面积相同,周长不等。

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昌都比原正方形长,增加了哪几断?

五、作业:

课本第80页6、7、8、9题。

 

课本第82、83页(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年级:

课型: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指导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第5课时

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1、填空

3米=()分米()厘米=5分米

米、分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引入新课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1、探究例4

(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

面积是多少?

(3)你发现了什么?

阅读课本第83页,书空。

交流

(4)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讨论,1平方米=多少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

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也写下来。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小结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4、换算

3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强调:

换算面积单位名数时,需要先弄清两个面积单位那个大。

1、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里。

(1)正方形边长40厘米,它的面积是()。

A、160平方厘米B、1600平方厘米C、16平方分米

(2)长方形长2米,宽4分米,面积是()A、48平方米B、80米C、80平方分米

2、课本第85页第1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课本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6课时

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用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1、引入

同学们都到过我们美丽的文化广场吗?

你们估计一下,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告诉学生:

它的面积约是229000平方米,这个数量很大。

所以在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要用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到操场量出边长时1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同学们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

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100个1公顷就是1平方千米。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5平方千米=()公顷

800公顷=()平方米

三、练习

1、课本85页第2题

2、课本第86页第4题

四、小结。

五、作业

1、课外知识

有条件的学生收集有关计算土地面积的资料。

2、课本第85页第3题。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公顷=()平方分米

2平方千米=()公顷

10平方米=()平方分米

900公顷=()平方千米

课本第86、87页(综合练习)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第7课时

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1、整理本单元学了那些知识?

二、练习

3米=()分米

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2、判断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形宽40米,长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4)用8分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5)、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3、课本第86页5、6、7题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交流自己的想法。

4、完成课本第87页8、9题。

4平方米=()平方分米

2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平方千米=()公顷

700公顷=()平方千米

小数的认识

三年级学科:

主备教师:

李磊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小数含义的理解及小数的读写法

把几元几分、几米几厘米表示成元、米作单位的小数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

同学们,有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忙吗?

小红和妈妈逛超市,但她不认识价格表(小黑板或课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与价格)

2.观察物品价格,指名说一说。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5.98.0.85和2.60)

3.比较:

超市里的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小数。

1.学生汇报比较结果:

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明确:

这“.”叫做小数点,读的时候就读做“点”。

2.小结:

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教师板书:

小数)

3.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完整:

认识小数)

4.说一说:

在生活中你见过小数吗?

你在哪见过?

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的小数。

学生列举小数,如:

一包方便面的价格是:

1.50元,发高烧时量出来的温度:

38.5度,

自动铅笔的笔芯是:

0.5毫米,我的身高是:

1.38米……

5.读商标上的价格(强调单位)

(1)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

谁来试着读一下?

(学生读错的话教师直接给出,再让读错的学生试着读)

(2)讨论:

小数左边的部分与右边的部分读法有区别吗?

(3)小结:

我们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前面的数还是按照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读法读,小数后面的数只要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4)依次读出小数并完成板书:

5.98 

五点九八 

0.85 

零点八五 

2.60 

二点六零

(5)再读小数,同桌互读互听。

(二)了解表示价格的小数的意义

1.探究生活中的这些小数表示的意思。

(出示书中的表格)

(1)问:

5.98元是多少?

5.98元就是5元9角8分。

……

(2)探究表示价格的小数的特点。

在看价格的时候有什么诀窍吗?

小数点前面都是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角,再后面一位就表示几分。

(3)学生试读:

书包价格58.95元;

铅笔价格12.00元,学习桌价格128.09元。

(三)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

1.猜一猜:

0.1米有多长?

2.提问:

表示长度的小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89页,思考这两个问题,看谁学到的知识最多。

想一想:

(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1)分米.厘米怎样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2)小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关系呢?

3.生自学课本.交流反馈。

(1)分米怎样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

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就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2)板书:

1分米=米=0.1米

说明:

这三个都可以用来表示同一段线段的长度,所以我们用等号来连接。

(3)同样得出:

3分米=米=0.3米

(4)学生列举。

( 

)分米=米=( 

)米

(5)学生探究厘米又是怎样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教师结合学生自学.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完成:

1厘米=米=0.01米 

5厘米=米=0.05米

18厘米=米=0.18米 

( 

)厘米=米=( 

5.观察比较:

请仔细观察以上两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给学生一些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得到:

十分之几米的可以改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米可以改写成两位小数)

(四)用小数来表示身高。

我们的身高也是用长度单位来表示的,出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板书:

1米30厘米=1.30米)

2.那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

你会用小数表示吗?

(生说自己的身高,并表示成小数,同桌交流。

3.提问:

用小数表示身高,小数点左边的1表示什么?

右边的数表示什么?

4.说明:

其实小数除了在表示价格.长度时用到外,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呢?

(指名回答)老师也找了一些!

出示并读一读。

橡皮擦长0.03米,宽0.02米;

讲桌长1.5米,宽0.85米;

铅笔芯粗0.5毫米。

5.总结:

通过同学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十分之几的可以转化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可以转化成两位小数,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下练习,看谁能把这个发现运用起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寻找小数并读小数。

讲述:

最近小数王国里要举行舞会了,但是国王发现混进了一些整数,请我们班的火眼金睛把他们区分开来。

18 

20.1 

0.56 

106 

8.05

2.做一做:

P89第1.2题,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P91练习二十一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同桌互查,集体反馈。

4.读出小数。

P91练习二十一第2题,集体读出小数。

5.想一想,说一说。

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 

)元( 

)角。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就是( 

小明买了一盒牛奶,用了两个1元和一个5分,这盒牛奶( 

)元。

(此处注意让学生比较2.05和2.5)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1分米=米=0.1米 

1厘米=米=0.01米

3分米=米=0.3米 

1米30厘米=1.30米 

18厘米=米=0.18米

作业设计

基础:

1.填空。

(1)小华身高是一点四五米,写作( 

)米,体重二十五点五千克,写作( 

)千克。

(2)8分米是米,写成小数是( 

2分是元,写成小数是( 

2.读出小数。

15.50元 

20.00元 

8.80元 

5.30元

读作:

) 

综合:

3.选一选,填一填。

(1)6分米=( 

)米 

(6 

0.6 

60) 

(2)2元7角=( 

)元 

(27 

2.7) 

(3)5分=( 

(0.5 

0.05 

5)

拓展提升:

4.“换名”游戏。

(1)铅笔 

2角=( 

)元

(2)汉堡 

10.5元=( 

)角

(3)冰淇淋 

2元5角=( 

(4)杯子的高 

9厘米=( 

(5)长颈鹿的身高 

6米9厘米=( 

小数加减法

数学主备教师: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吗?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呢?

2、能将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吗?

(例题中食品的价格先用元角的形式写出来)

3、一位同学用他的数学日记向我们讲述了他一天中遇到的小数问题,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开始今天地学习好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减法

1、日记:

5月21日,晴。

昨天数学课学习了小数,老师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小数。

今天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