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275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马说》

一、其他(本大题共7小题,共35.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祗______  骈死______  槽枥______   食马者______   外见______

2.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______         ②执策而临之______

(2)其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   ②其真无马邪______      ③其真不知马也______

(3)之   ①奴隶人之手______              ②马之千里者______

(4)能   ①虽有千里之能______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

(5)而   ①而伯乐不常有______          ②执策而临之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同“______”,______

(2)才美不外见“______”同“______”,______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限标两处)

(2)才美不外见(限标一处)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虽有名马                故:

______       虽:

______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

______      奴隶人:

______

(3)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死:

______   槽枥:

______

(4)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

______    或:

______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

______

(6)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______

(7)执策而临之                临:

______

7.填空。

(1)韩愈,字______,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______”,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______”之首。

(2)“说”是古代一种______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如我们学过的《______》也是这种文体。

《马说》通篇采用______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______。

(3)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

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请用原文语句填空,梳理文章结构。

①提出问题:

______。

②分析问题:

A千里马的命运:

______。

B千里马的遭遇:

______。

③得出结论:

______。

(2)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

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②死马而捐③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释】①涓人:

国君的近侍。

②安事:

何用。

③捐:

花费。

④期年:

满一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策:

______

②其真无马邪

其:

______

③臣闻古之君人

闻:

______

④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

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例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A.潭西南而望

B.中峨冠而多髯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学而时习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4)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答案和解析

1.【答案】zhǐ;pián;lì;sì;xiàn

【解析】

“祗”读作“zhǐ”,“骈死”的“骈”读作“pián”,“槽枥”的“枥”读作“lì”,“食马者”的“食”读作“sì”,“外见”的“见”读作“xiàn”。

答案:

祗(zhǐ)   骈死(pián)  槽枥(lì)食马者(sì)外见(xiàn)

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2.【答案】用马鞭驱赶;马鞭;代词,代指“千里马”;表示加强诘问语气;表示推测,恐怕;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才能;能够;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解析】

(1)①句意:

鞭打他不按照驱使它的正确的方法。

策:

用马鞭驱赶。

②句意:

拿着马鞭面对它。

策:

马鞭。

(2)①句意:

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其:

代词,代指“千里马”。

②句意:

难道这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③句意:

是真的不了解千里马呀。

其:

表示推测,恐怕。

(3)①句意:

普通人的手里。

之:

结构助词,的。

②句意:

能日行千里的马。

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4)①句意:

即使有能日行千里的本能。

能:

才能。

②句意:

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能:

能够。

(5)①句意:

然而伯乐不常有。

而:

连词,表转折。

②句意:

拿着马鞭面对马。

而:

连词,表修饰。

答案:

(1)①用马鞭驱赶②马鞭

(2)①代词,代指“千里马”②表示加强诘问语气③表示推测,恐怕

(3)①结构助词,的②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4)①才能②能够

(5)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修饰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把握。

做本题时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虚词的含义,揣摩选项正误。

3.【答案】

(1)重点字词:

或,有时;尽,完。

句意: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可以吃光一石粮食。

(2)重点字词:

等,等同;安,怎么。

句意:

想(让它)和普通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重点字词:

策,鞭打;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句意:

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重点字词:

第一个“其”难道;知,了解。

句意: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吧。

答案:

(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可以吃光一石粮食。

(2)想(让它)和普通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吧。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4.【答案】食;饲;喂;见;现;表现

【解析】

(1)句意: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本能来喂养它。

“食”同“饲”,喂。

(2)句意:

才华和美丽都不表现在外面。

“见”同“现”,表现。

答案:

(1)“食”同“饲”,喂

(2)“见”同“现”,表现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通假字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解答此题,平时要记住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5.【答案】

(1)句意:

喂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养它。

停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句意:

才能和美丽不能表现出来。

停顿:

才美/不外见。

答案: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限标两处)

(2)才美/不外见(限标一处)

【解析】

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

6.【答案】所以;即使;只,仅;奴仆;(和普通马)一同死;马槽;吃一次;有时;犹,尚且;才能、才干;面对

【解析】

(1)句意:

即使有千里马。

故:

所以 虽:

即使

(2)句意:

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

祗:

只,仅 奴隶人:

奴仆

(3)句意:

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

骈死:

(和普通马)一同死 槽枥:

马槽

(4)句意:

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

一食:

吃一次 或:

有时

(5)句意:

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且:

犹,尚且

(6)句意:

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材:

才能、才干

(7)句意:

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

临:

面对

答案:

(1)故:

所以 虽:

即使

(2)祗:

只,仅 奴隶人:

奴仆

(3)骈死:

(和普通马)一同死 槽枥:

马槽

(4)一食:

吃一次 或:

有时

(5)且:

犹,尚且

(6)材:

才能、才干

(7)临:

面对

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7.【答案】退之;韩昌黎;唐宋八大家;议论;爱莲说;托物寓意;贤才难遇明主;其真不知马也

【解析】

答案:

(1)退之;韩昌黎;唐宋八大家。

(2)议论;爱莲说;托物寓意;贤才难遇明主。

(3)其真不知马也。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8.【答案】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其真不知马也。

(2)“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3)反问;加强语气,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及愤懑之情。

​(4)怀才不遇之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提炼作答。

本文开篇提出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然后分别分析千里马的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和千里马的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最后得出结论:

其真不知马也!

(2)本题考查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

结合文意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可知,文中的千里马指的是人,相对应的伯乐就是能发现人才并任用人才的人,而那些愚蠢的食马者指的就是那些昏庸无能的统治者了。

(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很明显是一个反问句,一般情况下有加强语气的作用,结合全文可知,这个反问句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行为的不平和愤懑。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主旨。

联系全文内容和作者的创作背景具体分析即可。

根据第二小题中文中各个形象的象征意义分析可知,本文表现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并对昏庸的统治者不能发现人才反而埋没人才的愤懑和控诉之情。

答案: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其真不知马也。

(2)“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3)反问;加强语气,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及愤懑之情。

(4)怀才不遇之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之情。

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这样的人),然后有了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这样的人)却不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埋没在马夫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凭借日行千里的能力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特长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驱使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对着千里马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呀!

策: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策勋十二传(记录)

9.【答案】鞭打;加强诘问语气;听说;用;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

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策,鞭打。

②句意为:

难道真得没有千里马吗:

其,加强诘问的语气。

③句意为:

我听说古代做君主的。

闻,听说。

④句意为:

有用千金求千里马的人。

以,用。

(2)本题考查“而”字的用法,例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可译为但是。

A.连词,表修饰;

B.连词,表并列;

C.连词,表转折;

D.连词,表并列。

故选:

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

骈死,两马并列而死。

以,因为。

句意为:

只屈辱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②重点词语:

且,尚且。

况,何况。

句意为:

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买,何况活马呢?

(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两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中“千里马”的命运,然后再比较不同即可。

阅读《马说》,从“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中可知,“千里马”没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

阅读《千里之马》,从“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中可知,“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答案:

(1)①鞭打

②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③听说

④用

(2)C

(3)①只屈辱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②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买,何况活马呢?

(4)【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伯乐的赏识、任用,最终“不以千里称”;【乙】文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的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参考译文:

【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

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

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

‘请您让我去买吧。

国君就派他去了。

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

国君大怒道:

‘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

'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

‘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

'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

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

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策:

①执策而临之(马鞭)

②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③策勋十二传(记录)

④束手无策(计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