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109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简史.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简史.doc

《中外教育简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简史.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外教育简史.doc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

1.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

A、庠序之学 B、塾 C、瞽宗 D、学

2.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A、都学 B、乡学 C、国学 D、官学

3.“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

A、唐代B、西周C、东周D、秦

4.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达其辞”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5.《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指的是()原则。

 

A、长善救失B、教学相长C、启发诱导D、预时孙摩

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提出的。

A、秦代B、东汉C、西汉D、隋

8.“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出现的()。

A、汉代B、秦代C、唐代D、西周

9.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

A、《庭训格言》B、《颜氏家训》C、《诫子书》D、《朱子家训》

10.科举制产生于()。

A、隋朝B、唐朝C、魏晋南北朝D、两晋

11.韩愈继承中国古代的人性论思想,提出了他关于人性的主张,即()。

A、“性善论”B、“性恶论”C、“性三品说”D、人有善恶之分

12.唐朝中央官学的主干有国子监领导下的六学二馆,除弘文馆,另外一馆是指()

A、广文馆B、崇文馆C、弘文馆D、同文馆

13.北宋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兴学运动,其中主张改革太学,首创“三舍法”的是()

A、“庆历兴学”B、“熙宁元丰兴学”C、“崇宁兴学”

14.明朝的文教政策是()

A、“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B、“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C、“兴文教,抑武事”D、重振儒术,兼重佛道

15.颜元作为清末实学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对传统教育做了深刻的批判,下列不属于颜元批判内容的是()

A、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B、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

C、抨击八股取士制度D、抨击传统学校教育,降低学校教育的地位

16.魏源在其著作()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目的。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瀛环志略》D、《各国律例》

17.“中体西用”是()提出的教育宗旨。

A、维新派B、洋务派C、改革派D、革命派

18.洋务派1885年创办的()是我国近代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之始。

A、天津水师学堂B、天津武备学堂C、广东水陆师学堂D、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

19.下列不属于维新性质的学堂是()

A、万木草堂B、湖南时务学堂C、京师同文馆D、经正女学

20.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政府法令形式公布实行的新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

21.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放在第一位。

A、农民教育B、工人教育C、士兵教育D、干部教育

22.杨贤江于1928年撰成的()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世界教育历史的著作。

A、《新教育大纲》B、《教育史ABC》C、《教育学》D、《教学论》

2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改革北大时提出的办学方针。

A、陶行知B、黄炎培C、李大钊D、蔡元培

24.黄炎培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救亡图存B、富强国家C、增加生产,繁荣经济

D、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25.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

A、以实现三民主义为目的B、战时须作平时看

C、党化教育D、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

2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教育

27.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昆体良D、夸美纽斯

28.骑士教育是中世纪早期西欧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教会教育

29.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循序渐进性原则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30.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应当是()

A、军人B、哲学家C、手工业者D、农民

31.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乌托邦》D、《巨人传》

32.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贝尔 C、赫尔巴特 D、卢梭

33.中世纪大学按学科分一般有以下四种学院()

A、艺术、宗教、文法、历史B、艺术、科学、文学、神学

C、文学、法学、医学、神学D、文学、法学、科学、神学

34.()是卢梭的教育代表作。

A、《论教育》B、《教育论》C、《教育漫话》D、《爱弥尔》

35.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的结果。

A、先天禀赋B、后天教育C、环境影响D、上帝决定

36.19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次重要的普及义务教育运动,史称( )。

 A、公立学校运动B、普及教育运动 C、新大学运动D、新教育运动

37.德国师范教育之父是()

A、乌申斯基B、苏霍姆林斯基C、第斯多惠D、洪堡

38.在西方教育史上,()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B、卢梭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

39.英国于(  )正式推出了《初等教育法》。

 A、1869年 B、1870年 C、1871年 D、1881年

40.近代西方国家中最早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41.日本在1872年颁布(),成为现代教育的开端。

A、《学校令》B、《大学令》C、《学制令》D、《教育敕语》

42.实行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美国D、俄国

43.“杜威学校”即杜威于1896年创设的()实验学校。

A、旧金山B、波士顿C、纽约D、芝加哥

44.英国进入20世纪所制定和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是()

A、《费舍教育法》B、《1902年教育法》C、《巴尔福教育法》D、《福斯特法案》

45.20世纪30年代,美国面临着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为了解决中学与大学衔接、升学和就业矛盾等问题,1932年,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制定了一项大规模实验研究计划是()

A、“八年研究计划” B、国防教育计划 C、中等职业计划 D、初等教育计划

46.()在其教育代表作《教育论》中,提出教育的目的应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A、洛克B、涂尔干C、赫胥黎D、斯宾塞

47.《费里教育法》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的原则

A、自由B、单轨制C、世俗性D、全民性

48.战后美国教育重大改革是从50年代末()开始的。

A、《国家在危机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B、《国防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D、《教育改革法》

49.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

A、托夫勒B、杜威C、马斯洛D、罗杰斯

50.现代欧美教育史上,主张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

A、永恒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存在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

51.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影响全球的教育思潮,最早系统论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保罗·朗格朗B、杜威C、赞可夫D、泰勒

5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改造旧教育C、教育为抗战服务D、教育为发展生产服务

53.20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运动,召开了有35位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参加的会议,会后通过了由布鲁纳形成的报告,名为()

A、《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B、《教育诗》C、《教育过程》D、《中小学教育法》

54.20世纪30年代在河北定县进行长达八年平民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徐特立C、晏阳初D、梁漱溟

55.创办晓庄师范和山海工学团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黄炎培C、陈鹤琴D、杨贤江

56.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最早提倡职业教育,希望通过职业教育救国的教育家是()

A、梁启超B、黄炎培C、陶行知D、晏阳初

57.在维新教育家中,十分重视师范教育,强调“师范教育是群学之基”,拟定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立章程的教育家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

58.1905年科举制在中国被废除,同时作为清末新政重要举措的是设立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的机构为()

A、国子监B、国子学C、大学院D、学部

59.杨贤江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其教育代表作除《教育史ABC》外,就是()

A、《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B、新教育大纲C、《劝学篇》D、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

60.从1927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苏区遵循的教育基本方针为

A、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B、反对帝国主义C、教育为发展社会生产服务D、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农大众

61.美国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实行典型的()

A、地方分权制B、中央集权制C、中央与地方平权制D、多种管理形式并存

62.在英国现代教育史上,废除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不相衔接的教育法案是

A、巴特勒教育法B、费舍教育法C、巴尔福教育法D、1988年教育改革法

63.《1988年教育改革法》被称为()1944年教育法颁布以来最重要的教育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64.下面哪一项教育改革的决定或计划的颁布标志着联邦德国全面教育改革的开始()

A、汉堡协定B、教育结构计划C、总纲计划D、《哈比法案》

65.1958年美国颁布的《国防教育法》明确提出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即自然科学、数学和()

A、外语B、生物科学C、材料科学D、信息科学

二、多项选择题(共50题)

1.古希腊“智者”确定的“三艺”包括()

A、文法B、修辞C、辩证法D、算术

2.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经由赫尔巴特(1776—1841)得到发展。

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为基础的。

A、哲学B、心理学C、文化学D、伦理学

3.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除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外,还有()。

A、算术B、几何C、天文D、医学

4.下面属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或教育主张的有()

A、“智德统一论”B、“美德即知识”C、“苏格拉底法”D、“和谐教育”

5.西欧中世纪教会学校主要有()三类学校。

A、耶稣会学校B、大主教学校C、僧院学校D、教区学校

6.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行的“骑士七技”,除骑马、游泳、投枪、击剑外,还有()

A、摔跤B、打猎C、弈棋D、吟诗

7.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A、人文主义教育B、新教教育C、基督教教育D、天主教教育

8.德国的中等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学校类型,包括()

A、文科中学B、实科中学C、文实中学D、上层中学

9.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教育带有浓厚的()性。

A、阶级性B、等级性C、世俗性D、宗教性

10.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除人本主义外,还包括()

A、古典主义B、世俗性C、宗教性D、贵族性

11.下列著作属于夸美纽斯撰写的有()

A、《论国民教育》B、《语言学入门》C、《大教学论》D、《母育学校》

12.19世纪英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

A、初级学院运动B、新教育运动C、新大学运动D、大学推广运动

13.下列各法案属于19世纪法国颁布的有()

A、《基佐法案》B、《费里法案》C、《福斯特法案》D、《学制令》

14.19世纪末,日本中等教育机构已构筑完成,包括三种类型是()

A、女子中学B、文实中学C、中等技术学校D、中学

15.关于儿童心理发展,蒙台梭利认为有四个存在内在联系的显著特点,即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心理具有吸收力,()。

A、发展具有连续性B、发展具有敏感期C、发展具有阶段性D、发展具有停滞期

16.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的本质包括()

A、教育即生活B、教育即生长C、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D、学校即社会

17.十月革命后,为适应政治经济的要求,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旧教育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

A、废除旧的教育制度B、改革旧的教育制度

C、改变学校性质D、确立无产阶级政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地位

18.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主要著作有()

A、《教育诗篇》B、《塔上旗》C、《论集体教育》D、《父母必读》

19.日本于1947年颁布的()两项法案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

A、《教育敕语》B、《教育改革法》C、《教育基本法》D、《学校教育法》

20.20世纪70年代,针对教育中普通教育缺乏基础训练、中小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等问题,美国提出两种教育改革,即()

A、生计教育B、返回基础C、职业教育D、普通教育

21.二战后,英、法、德、美、日本、苏联和俄罗斯诸国都加快了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它们发展的共同趋势有()

A、都用立法形式保障其普及义务驾驭的实施

B、职业技术教育已被各国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加以改革

C、师范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不断提高教师的质量

D、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受到各国普遍重视

22.下列属于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的有()

A、要素主义教育思潮B、终身教育思潮

C、人本化教育思潮D、结构主义教育思潮

23.“六书”中除了《诗经》、《礼》、《乐经》和《春秋》外,还有()。

 

A、《尚书》B、《大学》 C、《论语》D、《易经》

24.朱熹整理编订的“四书”,除《大学》外,还有()

A、《中庸》B、《论语》C、《孟子》D、《学记》

25.下列不属于荀子教育思想的有()

A、人性论上主张“性恶论”B、教育作用上提出“化性起伪”

C、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D、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6.要实现“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孟子提出要做到()

A、持志养气B、动心忍性C、存心养性D、反求诸己

27.《大学》一书提出了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包括()

A、明明德B、亲民C、正心D、止于至善

28.下列属于法家思想代表人物的有()

A、李悝B、商鞅C、韩非D、董仲舒

29.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包括()

A、重科举以取士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兴太学以养士D、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30.汉朝私学按其程度可分为()两类。

A、书馆B、鸿都门学C、经馆D、小学

31.王充在考察现实和社会人才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教育目的,并将当时的智识分子分成四个级别,分别是儒生、()。

A、雅儒B、通人C、文人D、鸿儒

32.分斋教学是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分设()两斋。

A、经义斋B、武备斋C、文事斋D、治事斋

33.下列教育家对儿童教育进行过专门论述的有()

A、王安石B、王守仁C、颜之推D、韩愈

34.科举制自产生后,经过唐代200多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帖经、口试、()五种方法。

A、墨义B、策问C、殿试D、诗赋

35.下列属于宋代“庆历兴学”内容的有()

A、普遍设立地方学校B、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C、改革科举考试D、创建太学

36.宋朝出现了一批非常有名的书院,其中包括()

A、茅山书院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丽正殿书院

37.我国古代蒙养教材除识字教学类外,还包括()

A、诗歌教学B、历史教学C、伦理道德D、名物制度

38.朱熹提出的“朱子读书法”,除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外,还有()。

A、居敬持志B、着紧用力C、切几体察D、知行合一

39.王夫之论述道德修养的主张包括()

A、静处体悟B、事上磨练C、省察克己D、责于改过

40.清朝初期施行的文教政策包括()

A、崇尚儒家学术B、提倡程朱理学

C、软硬兼施,加强控制D、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41.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编订了自己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中有()

A、《三字经》B、《御制千字诏》C、《童蒙训》D、《幼学诗》

42.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包括()

A、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B、废科举,兴学堂

C、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D、倡导出国留学

43.下列学制颁布于清末的有()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44.清末学制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具体来讲它具有()性质

A、封建性B、买办性C、贵族性D、等级性

45.洋务运动时期,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都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