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0990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55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docx

编导学习资料入门

编导学习资料

前言

第一部分基础视听语言

第一章“视”---画面

第一节镜 头

第二节拍摄角度

第三节电影光线

第四节电影色彩

第五节电影构图

第六节镜头间的连接技巧

达标测试

(一)

第二章“听”---声音

第一节语言

第二节音乐

第三节音响

第四节声画关系

达标测试

(二)

第三章蒙太奇及简单的影视常识

第一节蒙太奇

第二节影视常识

达标测试(三)

第二部分影视作品分析

第一章如何观看电影

第二章影评写作

第三章主题分析

第四章画面组合

第五章几种影视作品类型

达标测试(四)

第三部分命题编讲故事

导言应试综述

第一章 故事与情节

第二章立意

第三章人物

第四章讲述的技巧

第五章关于讲故事的几个思维误区和常见的故事类型

达标测试(五)

达标测试(六)

达标测试(七)

第四部分历年考题分析

第一章河南省统考

第二章单招考试

附:

随书光盘目录

前言

《青苹果编导艺考宝典》是汇集青苹果所有老师教学经验的一本内部教材。

可以说书中所述内容以前只存在于我们青苹果每位老师的大脑里、讲义中。

但就是这些内容,塑造了青苹果一个又一个的神话,连续五年青苹果的艺考通过率都保持在98%以上,09年更是获得了省统考通过率100%的骄人成绩,而且先后有几十多名同学被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录取。

是这些神话让青苹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我们应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将青苹果每位老师的考试秘笈整理成《青苹果编导艺考宝典》,希望这样能够惠及更多的艺考学生。

《青苹果编导艺考宝典》是在张一凡老师的指导下,在青苹果所有老师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编写完成的。

此书适合于报考艺术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制片管理、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影视学、摄影、摄像、灯光照明、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导演等专业考生使用。

本册笔试卷内容包括:

基础试听语言、影视作品分析、命题编讲故事和历年考题四大部分。

我们结合历年教学经验,在书中以“考点提示”的形式,分析历年考试热点和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在每一章后面配有“达标测试”,供同学们熟悉考试题型和自我测验使用。

随书附赠的光盘,其中包括了达标测试和历年真题的视频资料。

对书中不完善的地方,也欢迎各位考生多提宝贵意见。

由于每年艺考都会有新的变化,我们青苹果也将及时关注考试的最新动态,并且第一时间在网站上公布。

各位考生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关注更多最新最全的艺考信息。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从青苹果毕业的历届学员,是你们回馈的考试经验,让此书的羽翼更加丰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青苹果衷心的祝愿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们,考出优异的成绩,迈进艺术的神圣殿堂!

青苹果教研室

2009年4月

第一部分基础视听语言

第一部分基础视听语言

(此部分教学共7课时)

教学使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世博会宣传片》、《工厂的大门》

学习目标

电影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是前几种艺术的综合体,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

自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正式公映自己制作世界最早的影片获得成功,至今仅有百年历史。

近几年高考对专业术语的考察有所弱化,但是我们也应该对常识性的术语做简单的了解,一些专业类院校还是有所涉及。

另外通过对这些专业术语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影视作品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第一章“视”---画面

(本章教学共3课时)

教学使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

第一节镜 头

镜头:

物理镜头/摄像机连续不停的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电影片段。

简单的说就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的拍摄的素材。

(一)、景别镜头

景 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拍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

为了塑造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

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

  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

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

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

《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

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

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

  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

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造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述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

在绿色的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

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

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

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

《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

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

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

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

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

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4.近景

  表现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

此种景别人像占据大部画面,环境变得零碎而模糊。

观众已难于看全人物的动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

所以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它的作用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适宜于对人物音容笑貌、仪表神态、衣着服饰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的动作,也可用来突出相当的景物,是影视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景别。

《老井》有一组旺泉婚后与喜凤的感情戏,都用近景加以精雕细刻。

尤其是夫妻俩为自己儿子取名的场景,通过一个长达215英尺的镜头,把这个具有生活本色的画面作了尽兴的渲染。

5.特写 

 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

它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突出出来,近使观众去注意某某关键性细节,诸如惊愕的眼睛、欲滴的泪水、颤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

当视距特近时,就称为大特写。

特写镜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可以介绍人物,突出影片的主体形象;可以突出贯穿的物体,如《魂断蓝桥》的吉祥物;可突出人物细致的表情或动作;可以反映特写环境,使某个物件含义深邃,如《芙蓉镇》中扫帚的三次特写:

分立墙角的扫帚、渐渐靠拢的扫帚、并排合一的扫帚,写了两个扫街人相爱的独特经历;可作转换时空的手段;还可与其它景别镜头反复,使速度节奏加快,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

特写镜头不宜毫不无节制的滥用,一般应和全景结合起来使用。

二、运动镜头

 主要是指镜头自身的运动,就是用运动摄影的方法拍摄的镜头。

在影视作品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画面镜头是不多见的。

大量的是运动镜头。

1.推镜头:

在被摄对象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摄影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

用推镜头,使银幕的取景范围由大到小,画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渐被推移画面之外,主体部分或局部细节逐渐放大,占满银幕。

在景别上也由远景变为全、中、近景甚或特写。

此种镜头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使观众的视觉注意力相对集中,视觉感受得到加强,造成一种审视的状态。

它符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由全貌到细节观察事物的视觉心理。

如《公民凯恩》有个镜头,一直把镜头推到一架刚被扔进火炉雪撬上的几个字:

“玫瑰花蕾”。

影片突出这个细节,引起观众的高度注意,探索主人公与“玫瑰花蕾”的关系。

2.拉镜头:

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影由近而远向后移动离开被摄对象;取景范围由小变大,被摄对象由大变小,与观众距离也逐步加大。

画面的形象由少变多,由局部变化为整体。

在景别上,由特写或近、中景拉成全景、远景。

拉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

3.摇镜头:

摄影机不作移动,借助于活动底盘使摄影镜头上下、左右、甚至周围的旋转拍摄,有如人的目光顺着一定的方向对被摄对象巡视。

摇镜头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

它在描述空间、介绍环境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左右摇常用来介绍大场面,上下直摇又常用来展示高大物体的雄伟、险峻。

摇镜头在逐一展示、逐渐扩展景物时,还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移镜头:

摄影机沿着水平方向作左右横移拍摄的镜头。

移镜头是机器自行移动,不必跟随被摄对象。

它类似生活中的人们边走边看的状态。

移镜头同摇镜头一样能扩大银幕二维空间映像能力,但因机器不是固定不变,所以比摇镜头有更大的自由,它能打破画面的局限,扩大空间视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景。

5.跟镜头:

摄影机跟随被摄对象保持等距离运动的移动镜头。

跟镜头始终跟随运动着的主体,有特别强的穿越空间的感觉,适宜于连续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或细部的变化。

如《罗生门》一场戏都在山林,占据了全部镜头的四分之三。

特别是灌木丛中强盗多襄丸奔跑的场面,创作和高速跟拍的镜头,由剧中人在山坡疾驰、迅捷的跳跃式的动作,淋漓尽致刻画了自恃武艺高强、狡狯残忍的山贼本性,成为全剧最精彩的部分。

6、升降镜头

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到的画面叫升降镜头。

(1)、升降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第一、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

第二、升降镜头视点的连续变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

(2)、升降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第一、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第二、升降镜头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的点面关系。

第三、升降镜头常用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

第四,利用镜头的升降,可以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

第五、升降镜头的升降运动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化。

三、其他镜头

1.空镜头:

画面上没有人物而只有景或物的镜头。

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

空镜头的内容不“空”,它是影视介绍环境、叙述事件、刻划人物、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空镜头的在展示故事发生的环境时,往往出现在影片的开头。

2.长镜头:

指长时间拍摄的、不切割空间、保持时空完整性的一个镜头。

此镜头在同一银幕画面内保持了空间、时间的连续性,统一性,能给人一种亲切感、真实感;在节奏上比较缓慢,故抒情气氛较浓。

有人把长镜头称作“镜头内部蒙太奇”。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是“长镜头理论”的倡导者,并总结了长镜头在电影中的运用实践:

3、景深镜头:

指摄像机拍摄前景至清晰后景有比较纵深的空间区域。

(1)、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可以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运动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 

(2)、长镜头(镜头-段落)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3)、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摈弃戏剧的严格符合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

后人称巴赞的理论为“长镜头派”。

长镜头作为一种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段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4.仰俯镜头:

大多数的镜头是平视拍摄的。

在电影画面中,拍摄角度不同,被摄对象在观众视觉范围内的方位、形象就会变化,从而引起观众对被摄对象的注意,改变观众的心理反应。

仰摄就是摄影机由下往上、从低向高的角度拍摄,仰镜头代表了观众 向上仰望的视线,在感情色彩上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敬仰的感觉。

俯摄就是摄影机从高往低、由上往下的角度拍摄,俯摄代表了观众向下俯视的视线。

俯镜头在感情色彩上,使人有阴郁、渺小、压抑的感觉拍摄角度适宜表现人的悲剧命运或是反映人物的可憎卑劣。

在许多影视片中,时常用俯镜头拍摄敌人的酒宴、赌场的嘈杂、匪徒的密谋等等。

5.快慢镜头:

按正常情况拍摄的速度,每秒钟24格画面。

如果摄影机拍摄的速度减低或加快,而不改变按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那么银幕上就会出现特殊的视觉效果。

低于摄影机正常速度24格/秒拍下的镜头叫快镜头,放映时在银幕上出现比实际运动快的效果。

快动作的镜头运用得当,会产生一种夸张的喜剧性效果。

但因在观众视觉上停留时间,运用得不多。

高于摄影机正常速度24格/秒拍下的镜头叫慢镜头,放映时在银幕上出现慢动作。

慢镜头在影视的造型中有特殊的意义。

它能人为“延缓”动作节奏,“延长”动作时间,使观众看清在正常情况下看不清的一些动作过程,因此普多夫金称慢镜头是“时间的特写”是一种有意识引导观众注意的方法。

6.主观镜头:

从镜头给观众的印象而言,又有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两种。

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客观镜头。

从剧中人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其他人、事、物的情景。

它因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以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

考点提示:

在这一节中重点掌握特写镜头、景别镜头和长镜头。

这些镜头在近几年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

可能在其他参考资料上还有很多的镜头分类,但作为我们参加高考的高中学生,简单了解这么多就可以了。

第二节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

拍摄高度分为平拍、俯拍和仰拍三种。

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等。

拍摄距离是决定景别的元素之一。

以上统称几何角度。

还有心理角度,主观角度,客观角度和主客角度。

在拍摄现场选择和确定拍摄角度是摄影师的重点工作,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具有相同的表现功能。

角度可以纪实再现或夸张表现大俯大仰有特殊的表现意义。

在影视摄影创作中,角度设置不应是随意的,应体现一种造型风格。

  1.平摄

摄影(象)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一种拍摄角度。

平摄一般可以分为正面、侧面、斜面三种。

正面拍摄,镜头光轴与对象视平线(或中心点)一致,构成正面拍摄。

正面拍摄的镜头优点是:

画面显得端庄,构图具有对称美。

用来拍摄气势宏伟的建筑物,给人以正面全貌的印象;拍摄人物,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正面形象。

其缺点是:

立体感差,因此常常借助场面调度,增加画面的纵深感。

侧面拍摄,从与对象视平线成直角的方向拍摄,叫侧面拍摄。

侧拍分为左侧和右侧。

侧拍的特点有利于勾勒对象的侧面轮廓。

斜面拍摄,介于正面、侧面之间的拍摄角度为斜面拍摄。

斜拍能够在一个画面内同时表现对象的两个侧面,给人以鲜明的立体感。

斜拍是影视教材中最常见的拍摄角度。

  2.仰摄

摄影(象)机从低处向上拍摄。

仰摄适于拍摄高处的景物,能够使景物显得更加高大雄伟。

用它代表影视人物的视线,有时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高低位置。

由于透视关系,仰摄使画面中水平线降低,前景和后景中的物体在高度上的对比因之发生变化,使处于前景的物体被突出、被夸大,从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

影视教材中常用仰摄镜头,表示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歌颂,或对某种对象的敬畏。

仰摄的角度近似垂直,叫做大仰。

一般表示人物的视点,以表现其晕眩、昏厥等精神状态。

  3.俯摄

与仰摄相反,摄影(象)机由高处向下拍摄,给人以低头俯视的感觉。

俯摄镜头视野开阔,用来表现浩大的场景,有其独到之处。

从高角度拍摄,画面中的水平线升高,周围环境得到较充分的表现,而处于前景的物体投影在背景上,人感到它被压近地面,变得矮小而压抑。

用俯摄镜头表现反面人物的可憎渺小或展示人物的卑劣行径,在影视片中是极为常见的。

  (仰摄)(俯摄)

4.顶摄

摄影(象)机拍摄方向与地面垂直。

用顶角拍摄某些杂技节目或歌舞演出,有独到之处。

它可以从通常人们根本无法达到的角度,把一些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拍成构图精巧的画面。

顶摄的作用还在于它改变了被摄对象的正常状态,把人与环境的空间位置,变成线条清晰的平面图案,从而使画面具有某种情趣和美感。

顶摄角度在电影电视中并不多见。

  5.倒摄

电影摄影机内胶片经过片门时,以反方向运转进行拍摄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摄取的物体运动过程,以正方向运转放映,可以获得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反的效果。

倒摄常用以拍摄惊险场面。

在电视摄像中,也常用倒摄方法。

  6.侧反拍摄

从被摄物的侧后方拍摄,叫侧反拍摄。

这种摄法,人物几乎成为背影,面部呈现较少,可以产生奇妙的感觉。

考点提示:

在这一节中大家重点掌握仰摄角度和俯摄角度以及作用,在影视作品分析中常见。

第三节电影光线

电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传递的就是一组连续的活动影像信息,而这一信息的传递过程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光线传递给人的视觉感官神经系统的过程。

1、光源

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源(太阳光、月光、星光),一种是人工光源(灯光)。

2、光线的性质

光线的性质取决于光源的性质,自然界的光线基本是以三种状态出现的:

直射光线(又称硬光)指在被摄物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

散射光线(又称软光)指在被摄物体上不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

混合光线

3、光线方向

光线方向即光源位置与拍摄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光线的照射角度。

当摄像机和被摄物的方位确定后,以被摄物体为中心的360度方向内,可粗分为顺光、侧光、逆光三种光线形态。

在他们之间还可以细分为侧顺光、侧逆光两种不同形态(见下图)。

此外还有来自被摄物体垂直方向的顶光和脚光。

4、光线的作用

光的第一作用是表现特定环境,而每个环境都有其相应的光线。

用光表现特定环境下的人与景物,起着真实气氛的作用。

光的第二作用则是对拍摄对象的强调,或强或弱的光线,或顺或逆的拍摄,反映出影片的作者对事物的某种强调。

这种强调,既应和剧情的发展相关,又应同叙述的态度与方式相联。

综合起来,光的运用从其基本的层面来看是表现环境的特定性。

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则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态度,给观众以情绪、感觉上的影响。

考点提示:

在本节课中重点掌握逆光及其作用

第四节电影色彩

 1、电影色彩

生活中万物各有其色。

影片中所表现的物体也显出多彩的绚丽。

影片中的色彩,首先要解决的是对生活中物体色彩美丽的还原。

一般地说,生活中的色彩应当在影片中得到生动的展现。

这还不是色彩的全部。

影片中的色彩,不是对生活中色彩的堆积和罗列,而是体现着创作者的精心构思与创造。

长期以来,色彩在电影中仅仅发挥再现客观事物的写实功能,只是后来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导演才意识到色彩的造型功能和表意功能。

不少导演甚至是独具匠心地夸张和造假,强化某种色彩。

色彩在这些导演的手中成为一种总体象征和表意的因素,从而起到了烘托环境、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三原色

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

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

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三原色分为两类,一类是色光三原色,另一类是颜料三原色。

  配图中左图是光的三原色,右图是颜料的三原色。

原色的加减性质

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时,会产生其他颜色。

在不同的色彩空间系统中,有不同的原色组合。

可以分为“叠加型”和“消减型”两种系统。

  色光三原色——加色法原理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

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

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黑暗)。

这就是加色法原理,加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监视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颜料三原色——减色法原理

 而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

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

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3、色彩的造型作用

 色彩营造基调

色彩基调是指色彩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全片总的色彩倾向和风格。

整部作品往往以一种或几种相近的颜色作为影片的主导色彩,在视觉形象上营造出一种整体的气氛、风格和情调。

色彩形成构图

色彩构图是指电影画面中色彩的组合及其关系构成而形成丰富的表意性,不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且自身也成为抒情表意的视觉符号。

这也是对色彩局部表现力的营造。

色彩参与结构

有些电影还通过色彩的变化与对比来结构整部影片。

如: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4、几种色彩的形象联想

红色:

阳光、火焰、热血

热情、兴奋、愤怒

绿色:

春天、树叶、草坪

生机盎然、宁静、生命

蓝色:

大海、夜色、冰湖

冷漠、抑郁、无限空间

黄色:

土地、秋天、阳光

欢快、光辉、成熟、稳重

黑色:

夜晚、死亡、煤矿

阴郁、悲哀、诡秘、恐怖

白色:

冰雪、鸽子、护士

优雅、纯洁、和平、洁净、高尚

考点提示:

在本节中重点了解三原色和色彩在影片中的作用

第五节电影构图

电影构图是结合被拍摄对象(动态和静态的)和摄影造型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面中,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

1、构图的元素

 一般来说,电影画面构图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部分。

主体指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处于中心的地位。

陪体是指与主体构成一定的关系,作为主体的陪衬而出现的人或物。

(如图一)

环境是围绕着主体与陪体的环境,包括前景与后景两个部分。

(如图二)

(图一)(图二)

2、电影构图的三种样式

“纪实风格构图”

  强调影像忠实于现实,反对刻意追求和营造画面的形式美感,画面随意、松散,无规律可循。

“表现风格构图”。

强调影像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内心感受的能力,反对机械地复制世界的影像,刻意追求形式美感,与人们的日常视觉经验差别很大。

“经典风格构图”

它界乎前两种风格之间,汲取二者的优势,避免二者的缺陷,力图将真实感和造型性完美结合,使观众觉得画面完全真实,同时又很精美。

3、构图方法

•1、对称法

•2、三分构图法

•3、S形构图法

•4、色彩也可以形成构图

考点提示:

本节重点了解构图的元素和方法即可

第六节镜头间的连接技巧

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连接镜头是创造性的工作,就像摆弄万花筒,同样的镜头可以有有不同的剪接方法,其效果也会千差万别。

虽然镜头组接方式可以千差万别。

但是,一定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观众的思维逻辑。

一、几种简单的镜头组接句式

景别由大到小排列的镜头如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这样的句式我们称之为前进式句型。

大部分视频资料使用此种句型。

景别由小到大排列的镜头如特写、近景、中景、全景。

这样的句式我们称之为后退式句型。

还有一种环形句型,这种句型典型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