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89557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1.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

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1)(识节日)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   )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圣诞、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

(2)(品民俗)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

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________

【答案】

(1)C

(2)示例1:

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2:

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解析】【分析】

(1)C全是传统节日。

A“元旦”“国庆”不是传统节日。

B“圣诞”不是传统节日。

D“建军”不是传统节日。

(2)抓住前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的句式结构。

内容要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且写出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要与前例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

⑴ C;

⑵示例1:

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2:

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腐朽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并要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发展先进文化.据此作答;

⑵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2.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①________头上有我的手印。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秋天,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niǎn________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ráo________……

(1)划线字“埋”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méi

B.mái

(2)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稿

B.镐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Niǎn________着新谷   丰ráo________

【答案】

(1)B

(2)B

(3)碾;饶

【解析】【分析】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埋”多音字,mái、mán、mān,“埋葬”读mái。

“镐头”是刨土的工具,与金属有关。

“碾”把东西轧碎或压平的器具;轧。

不要写成“辗”。

“丰饶”丰裕富饶;丰足充实。

不要写成“绕”。

故答案为:

⑴B;

⑵ B;

⑶碾;饶。

【点评】⑴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的积累,要养成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对课文中出现的字,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

⑵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háo]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A豆粒的金黄,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B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涎的狂风……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háo]鸣(________)             山涧(________)

(2)找出文中划线句B中的错别字并订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A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

【答案】

(1)嗥;jiàn

(2)涎;诞

(3)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

【解析】【分析】

(1)字形题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嗥”:

吼叫。

注意据义定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山涧”:

山间的水沟。

读“shānjiàn”,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涎”与“诞”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根据“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的句式结构特点,应该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

故答案为:

⑴嗥;jiàn;⑵涎;诞;⑶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

【点评】⑴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

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⑵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

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⑶病句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此,某校七年级(3)班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

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2)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

环节一:

开场白

环节二:

________

环节三:

________

环节四:

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

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

________

(3)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他?

【答案】

(1)示例:

①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②如果手机已带入校园,可交给老师保管;③应把手机当作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

(2)讲使用手机的故事;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

(3)劝说时要有称呼,语气委婉,理由充分,语言表述简洁准确。

【解析】【分析】

(1)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一般建议的具体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

建议要具体明白。

如上课期间不能玩手机,借助手机查阅资料等。

(2)结合本题中给出的两个环节活动来看,要通过所填的活动收获,最后进行一次小组间的辩论会,我们可想活动环节时间不能太长,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手机的利与弊,可以为:

讲用手机的故事;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等简短的活动,最后一个环节一般为总结环节。

(3)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

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明;其次针对情况,小明在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

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故答案为:

⑴①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②如果手机已带入校园,可交给老师保管;③应把手机当作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

⑵讲使用手机的故事;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

⑶劝说时要有称呼,语气委婉,理由充分,语言表述简洁准确。

【点评】⑴先要明确题目要求中的目标指向性,然后针对题目的具体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分条给出建议。

⑵本题考查的是活动设置的建议。

要切合学生切身实际,结合题目中给出的环节,补全空白环节。

⑶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中的劝说。

作答时要考虑到,选择组织对方乐于接受的语言进行劝说。

5.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请参加以“美丽中国,文明出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画面内容和意义。

(2)中午休息时,地面上全是丢弃的水果皮、饮料瓶等。

下午出发时,徐海拿着一袋垃圾,笑着对大家说:

“________。

”游客们都笑了,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乱丢垃圾的现象了。

假如你是领队徐海,你会怎么说?

【答案】

(1)画面中,一个背着旅行包的男子跳起来攀住一棵千年古树的枝杈,兴奋地大喊:

“亲爱的,多给我照几张!

”,旁边的女子举着相机给他照相,古树落下了片片落叶。

漫画讽刺了那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2)××风景区景色怡人,大家玩得特别开心,以至于把自己的东西都忘记在这里啦,下次可不要忘记了哦!

【解析】【分析】

(1)注意画面中“一个背着旅行包的男子”“攀住千年古树”“亲爱的,多给我照几张!

”“旁边一人给他照相”“古树落下了片片落叶”。

漫画讽刺了那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2)做这类题型的方法是:

首先要语言得体,必须要有称呼,说话有礼貌,然后再考虑语言简明与连贯,即把缘由说出来,最后也要表明意思,注意语言必须表达得体。

如“景区内花儿对您微微笑,请您别把垃圾抛弃呀”。

注意要体现“笑着说”“游客们都笑了”。

故答案为:

⑴画面中,一个背着旅行包的男子跳起来攀住一棵千年古树的枝杈,兴奋地大喊:

“亲爱的,多给我照几张!

”,旁边的女子举着相机给他照相,古树落下了片片落叶。

漫画讽刺了那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⑵××风景区景色怡人,大家玩得特别开心,以至于把自己的东西都忘记在这里啦,下次可不要忘记了哦!

【点评】⑴本题考查漫画内容的描述与含义的分析能力。

漫画内容的描述,首先要观察漫画,然后用流畅的语句按一定的顺序加以表述。

含义的分析则要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去理解画面,同时也要注意漫画中写出的文字内容。

⑵综合性学习应来源于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多种学科知识、技能以及道德文化涵养、人格养成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高级运用和表现,也是听说读写、思维、想象以及创造性品质的最佳整合方式,是现代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更好地贴近生活的体现。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9年4月15日,(甲)(A.有目共睹 B.家喻户晓)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乙)(A.吞噬 B.吞食)。

巴黎圣母院久负盛名的玫瑰花窗,在此次大火中也遭受损坏。

花窗是哥特式大教堂中特有的圆形玻璃窗,内呈放射状,镶嵌①(A.qiàn B.qiànɡ)着美丽的彩绘玻璃,设计高度繁复像多瓣的玫瑰花。

当阳光照射到玫瑰窗,教堂内呈现出五彩斑lán②(A.澜 B.斓)的效果。

   如今,大火造成塔尖坍塌、窗花焚毁,这些损失让人无比心痛!

让我们为巴黎圣母院祈祷,愿她浴火重生,重新迸射出绚丽的光彩!

(1)为①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

重新迸射出绚丽的光彩!

【答案】

(1)A;B

(2)B;A

(3)重新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迸射”改成“焕发”或“散发”或“闪耀”)

【解析】【分析】

(1)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镶嵌”:

以物嵌入,作为装饰。

读“xiāngqiàn”,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澜”与“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有目共睹:

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

形容极其明显。

家喻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巴黎圣母院”闻名世界,所以选用“家喻户晓”。

吞噬:

吞吃,吞咽;整个地吞下去,快速地吞并,兼并。

吞食:

吞吃。

这里形容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烧毁,所以适宜选择“吞噬”。

(3)动宾搭配不当。

改为“重新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或“重新散发出绚丽的光彩”或“重新迸焕发绚丽的光彩”等。

故答案为:

⑴①A;②B

⑵甲:

B;乙:

A

​​​​​​⑶重新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迸射”改成“焕发”或“散发”或“闪耀”)

【点评】⑴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⑵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

⑶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良传统,你班将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

她从8岁起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

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材料二: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

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他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和教学工作两不误,连续多年,风雨无阻。

   材料三:

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晓晖。

从2002年起,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

朱晓晖以行动感动社会,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誉为“大孝之女”。

   材料四: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以上四则材料中不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是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

(2)你认为这些“孝亲敬老”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请简述。

【答案】

(1)材料四;材料四表现的是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的科研精神,与“孝亲敬老”的主题不一致。

(2)①任劳任怨,不离不弃;②勇于克服困难;③持之以恒(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分析】

(1)从材料四中“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可知,这则材料表现的是屠呦呦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不符。

(2)从“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连续多年,风雨无阻”“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可以提炼出人物的共同特点,注意分条概括。

故答案为:

⑴材料四;材料四表现的是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的科研精神,与“孝亲敬老”的主题不一致。

⑵①任劳任怨,不离不弃;②勇于克服困难;③持之以恒(答对两点即可)

【点评】⑴本题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四则材料,把握主要内容,明确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并言之成理。

⑵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概述,注意把握四则材料“孝亲敬老”模范人物的共同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8.综合性学习。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已崇敬的名人,他们伴随着你一路走来,促你成长,催你奋进!

你班即将举行以“学习名人精神,引领人生航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写出你设计的两个活动项目名称:

________ ________

(2)请你从“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叶圣陶、杨利伟”等人物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________说”的句式造句,抒写出你对他的崇敬之情。

(句子要求能够体现出人物的主要事迹或品格等内容)

【答案】

(1)名人成长故事会;名人名言手抄报(名人作品交流会等)

(2)我想对邓稼先说:

“邓爷爷,我敬佩您的爱国精神,敬佩您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敬佩您那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我要以您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像您一样的栋梁之才。

【解析】【分析】

(1)本题在设计活动项目时,要确定围绕“学习名人精神,引领人生航向”的主题。

示例1:

开展学名人读书征文活动;示例2:

开展名人博客制作评比。

(2)在拟写句子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写作的内容:

一要抒写出你对他的崇敬之情,二要能够体现出人物的主要事迹或品格;然后要考虑到语言的组织必须符合“我想对……说……”的形式,语言要凝炼通畅,有感染力。

示例:

我想对杨利伟说:

杨叔叔,你在鲜花和掌声中,满载着中国人的期望与梦想,从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容地驾驶着神州五号,腾飞而起,飞向浩瀚的宇宙,飞向美好的未来。

杨叔叔,中国为你而自豪!

你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攀科学高峰!

故答案为:

⑴名人成长故事会;名人名言手抄报(名人作品交流会等)

⑵我想对邓稼先说:

“邓爷爷,我敬佩您的爱国精神,敬佩您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敬佩您那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我要以您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像您一样的栋梁之才。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实践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对活动主题的认识,设计的活动项目要紧紧围绕主题,注意平时对活动的参与。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对材料、要求的把握,注意构思好表达的内容设计,注意语言的简洁、得体。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但是,新中国已经破(xiǎo);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

你听,你听,你听:

松花江在呼号;黑龙江在呼号;珠江发出了英勇的叫①________________ ;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fēng)火!

——《黄河大合唱》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破(xiǎo)________ ②(fēng)________火

(2)加下划线字“号”的正确读音是(  )

A.hào

B.háo

(3)填人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嚣

B.啸

【答案】

(1)晓;烽

(2)B

(3)B

【解析】【分析】

(1)“晓”不要写成“哓”,“烽”不要写成“风”。

(2)“号”这里应读háo,“呼号(háo)”在这里的意思是“叫喊”,“号(háo)”的意思是“叫喊”。

符合语境。

(3)“叫嚣”的意思是大声叫嚷(含贬义),不合语境;“叫啸”的意思是呼啸,符合语境。

故选“啸”。

故答案为:

⑴晓;烽;⑵B;⑶B

【点评】⑴此题难度不大,考生注意结合句意进行判断,注意对形近字的辨析,正确、规范书写。

⑵本题考查多多音字的辨析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平时读准字音,注意辨析。

⑶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积累,注意对形近字,形声字等的辨析。

10.学校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孝心活动,作为学校的一名学生,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活动设计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2)下面是七一班学生拟定的“孝亲敬老月”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①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甲)

②积极参加孝亲敬老活动,树立心存感恩、孝敬父母、汇报社会的美好品德。

(乙)

【活动主题】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活动步骤】

①……

②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布置宣传栏、 (丙) 、制作活动海报,积极宣传,营造校园孝亲感恩的氛围。

③……

Ⅰ(甲)句语序有问题,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

Ⅱ(乙)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请在(丙)处填上一种恰当的宣传形式________。

【答案】

(1)弘扬中华孝道,建设文明校园。

(2)发扬;继承;树立;培养;黑板报

【解析】【分析】

(1)宣传语要围绕活动主题,中心明确,语言简洁有力,易懂易记,可用对偶的修辞。

示例1:

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示例2:

敬天下老人,扬中华美德;示例3: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2)①“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中“发扬和继承”语序不当,不符合逻辑,应该要先继承然后才能发扬。

②“树立心存感恩、孝敬父母、汇报社会的美好品德”中“树立”与“品德”不能搭配,可改为“树立心存感恩、孝敬父母、汇报社会的高尚人生观”或“培养心存感恩、孝敬父母、汇报社会的美好品德”。

③活动的宣传形式注意要扣住主题,达到“孝亲敬老”的宣传目的。

示例:

进行演讲比赛、举行诗文朗诵。

故答案为:

(1)弘扬中华孝道,建设文明校园。

(2)Ⅰ发扬;继承

Ⅱ树立;培养

黑板报

【点评】

(1)此题考查了宣传标语的拟写。

回答此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做好广告(宣传)语拟写试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

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让广告(宣传)语达到好说,好记好理解的目的。

撰写此标语时一定围绕着主题来回答,要求语句简练优美,主题突出,一下让人记住。

(2)ⅠⅡ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最后一问考查活动栏目的设计,注意结合主题,设计切实可行的栏目。

11.《中国诗词大全》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础、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请你也来参加!

(1)请在诗句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选项,将其补充完整。

备选字:

A.情   B.信   C.痕   D.声

①人似秋鸿来有________,②事如春梦了无________。

(2)请阐述下列经典诗句所蕴含的中华美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请从表格中识别出一句七言律诗,并写在横线上。

【答案】

(1)B;C

(2)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

(3)山重水复疑无路

【解析】【分析】

(1)“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全诗是: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故答案:

BC。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这句诗蕴含一股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