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99526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点:

《第13课东汉的兴亡》是本单元的第五课,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从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并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到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再到东汉后期黄巾起义,清晰地再现了大汉王朝在东汉时期由治到乱的全过程。

其中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不可绕过的一个历史人物。

●线:

为了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部编版教材增加了“东汉”这一块的内容,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以秦汉王朝的兴亡为主线,展示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历程。

东汉统治是这条线的重要构成部分。

●面: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汉王朝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还是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历史时期,对后世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课程标准

1.了解东汉的建立

2.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三、学情分析

(一)教学对象:

东江广雅学校初一年级学生

(二)学情分析:

1.小班制教学,目前一个班25人左右,学生参与率高,自主学习能力好。

2.初一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较重,但历史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

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从

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3.学生适应“以学定教”,符合高效学习的理念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四、学习目标

(一)知识

1.东汉的建立史实

2.“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影响(重点)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形成过程、危害(难点)

4.“黄巾起义”原因、过程、结果、影响

5.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历史启示(难点)

(二)方法(重点)

1.时空顺序2.史料佐证3.问题解决

4.角度分析5.图片排序

五、教法学法

以学定教、讲授法、时空顺序、史料佐证、问题解决法、角度分析法、图片排序法

六、课前准备

教师:

课本、课件、视频,检查多媒体设备;学生:

课本、地图册、笔记本、笔

七、教学流程

●教学思路

导入:

“十字”(时空观念)

内容1:

东汉建立(改朝不换代)

内容2:

光武中兴(昌盛又再现)

内容3: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衰败皆有因)

内容4:

黄巾起义(历史在重演)

内容5:

感悟历史(发展中回首)

(一)导入(1分钟)

教师画一个“+”,问学生“这是什么?

”(学生作答)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看待问题可以有不同视角,并引出时空观念。

(二)展示学习目标(PPT)(1分钟)

(一)知识

1.东汉的建立史实

2.“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影响(重点)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形成过程、危害(难点)

4.“黄巾起义”原因、过程、结果、影响

5.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历史启示(难点)

(二)方法(重点)

1.时空顺序2.史料佐证3.问题解决

4.角度分析5.图片排序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用目标引领行动。

(三)内容1:

东汉建立(改朝不换代)(6分钟)

1.展现时间轴+地图:

东西汉的命名依据

◆时间:

前汉、后汉

◆空间:

西汉、东汉(都城位置)

【设计意图】:

巩固时空观念,引导学生重视历史核心素养的逐渐养成。

2.西汉灭亡,新朝建立史实

◆西汉末年社会局面

◆新朝建立到灭亡的过程简介

【设计意图】:

历史发展线索的不可锻炼性,学生心中应该有完整的中国史的发展线索。

3.东汉建立的史实

◆建立东汉小档案(学生)

◆刘秀简介,推荐书目《刘秀传》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阅读。

(四)内容2:

光武中兴(昌盛又再现)(15分钟)

1.分析东汉初期的社会现状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

……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文:

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

父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

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学生总结问题:

战乱(民族)+刑法重+赋税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预设:

教师需要补充政治腐败这个角度

【设计意图】:

史料佐证,逐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2.刘秀采取的措施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填写措施,并分析每一条措施所带来的作用

【设计意图】:

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锻炼问题解决法的运动方式。

【设计意图】: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联系现实,实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刘秀采取措施后带来的影响/作用

①【经济】

东汉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

国家日益兴盛

②【文化】

③【政治】

→影响/作用:

【设计意图】:

1.通过感受图片、表格等材料,形象感知“光武中兴”

2.时间轴,形象理解“光武中兴”由来

(五)内容3: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衰败皆有因)(6分钟)

1.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

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

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2.学生排序→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设计意图】:

表格分析法+图片排序法突破难点

(六)内容4:

黄巾起义(历史在重演)(5分钟)

1.观看黄巾起义视频,结合课本,总结并回答

2.黄巾起义被镇压,是不是标志着东汉朝廷转危为安?

(学生根据地图分析回答)

【设计意图】:

联系历史发展脉络,引出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七)内容5:

感悟历史(发展中回首)(3分钟)

1.总结:

我说你说“①我学到了什么?

”“②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2.课后:

学习与探究

◆西汉:

“文景之治”◆东汉:

“光武中兴”

思考:

①相似做法?

②出现繁荣局面共同原因?

(八)当堂检测(3分钟)

1.“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白居易这首诗中的“王莽”篡位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

A.文景时期B.西汉后期

C.东汉中期D.东汉后期

2.电视剧《光武大帝》展现了他从骑牛从军到最终称帝的一段历史,揭示了王莽篡权、失道寡助、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该电视剧的男主角“他”是指()

A.刘邦B.刘秀C.刘彻D.刘景

3.他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放救济粮,减轻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

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

A.“文景之治”B.“汉武一统”C.“光武中兴”D.“百家争鸣”

4.对下表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分封制的推行

C.世袭制的大力推行D.禅让制的大力推行

5.“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宗教信徒领导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也奠定了道教主要在社会底层传播、发展的历史格局。

”这段材料叙述的是()

A.大泽乡起义B.项羽起义

C.刘邦起义D.黄巾起义

八、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兴字和亡字样式,形象生动,让学生理解国家统治治兴乱衰的道理,

得到情感的升华,做到“以史为鉴”。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王莽是一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

A.秦朝B.西汉C.新朝D.东汉

2.以下都是两汉时期的皇帝,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D.③④①②

3.东汉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

4.2017·玉林市玉州区期末检测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皇帝昏庸,不理朝政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D.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5.2017·北海市期末测查《后汉书》记载,和帝即位时年仅10岁,太后掌握大权,太后兄长趁机把持朝政,这反映东汉后期存在的历史现象是(  )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B.外戚专权

C.大量裁减官员D.诸侯王势力大

6.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年幼无知的结果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7.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②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③王莽的夺权引发了社会动荡 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8.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

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D.提出了口号

9.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不包括(  )

A.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B.州牧势力的膨胀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汉之难,无国能敌。

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

大汉有我,必定中兴!

(1)材料一中的“中兴”指哪个朝代?

这段话是谁说的?

“大汉”是谁开创的?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

材料三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史实?

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材料三,你能比较一下这次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异同点吗?

1.B 2.C 3.A 4.B 5.B

6.A [解析]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宦官是皇帝身边的人,封建专制制度为他们专权提供了基础,A正确。

B项表述是造成地方割据的根源,C项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直接原因,D项是一种表面现象。

7.D 8.A

9.D [解析]王莽在9年建立新朝,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建立时,王莽政权已被推翻,所以D不是东汉政权走向衰亡的原因。

故选D。

10.

(1)东汉。

光武帝刘秀。

刘邦。

(2)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状况。

(3)黄巾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4)不同点:

①陈胜、吴广起义带有偶发性;而黄巾起义是经过长期酝酿,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行动。

②陈胜、吴广起义临时采用带迷信色彩的活动作了简单的舆论准备;而黄巾起义利用太平道,运用宗教作掩护,进行了10多年的宣传、组织、准备,宣传和组织群众的手段和形式更为高明。

相同点:

它们都是用农民起义的形式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黄巾起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光武中兴和黄巾起义的学习,认识到朝代的兴衰和治国方略息息相关,培养唯物主义史观,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

光武中兴,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黄巾起义。

教学难点: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西汉在汉武帝之后,国势开始逐步下降,在汉昭帝和汉宣帝之后,西汉统治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西汉将何去何从?

二、新课学习

第一卷有志者事竟成—东汉的建立

西汉凋谢与东汉建立:

教师:

即汉武帝去世后,西汉的朝政将会怎么样呢?

教师:

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________,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公元25年,西汉宗室________称帝,定都洛阳,史称________。

他就是光武帝。

教师:

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一副残破到极点的烂摊子。

与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说: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桓冯列传》面对这样的场景光武帝采取了什么样措施呢?

教师:

汉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又采取什么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

多媒体展示材料:

教师:

让我们一起来验证汉光武帝即位后对当时的是否采用了怀柔政策,他又具体做了哪些举措?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第二卷秀怀柔光武兴—东汉的兴盛。

第二卷秀怀柔光武兴—东汉的兴盛

教师:

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

合作探究:

这些措施给东汉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

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教师:

东汉初年人口1000万到了光武帝时期人口达到2100万,因此到光武帝后期,出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恢复史称“光武中兴”东汉时张纯说:

“(光武)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

南宋诗人陈亮称赞:

“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教师:

汉光武帝的这些怀柔措施使得东汉出现了兴盛。

但在经过汉章帝、汉明帝之后东汉却出现了衰败。

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卷祸起外戚宦官—东汉的衰亡

第三卷祸起外戚宦官—东汉的衰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教师:

观看视频

多媒体展示表格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

合作探究1:

看图学史(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内容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学生:

多媒体展示外戚示意图

教师:

合作探究3:

东汉有这样一首歌谣。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

”这是一首汉末童谣,大意是说,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教师:

请结合教材59页回答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

学生:

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教师:

社会混乱,百姓流离失所,加之灾害发生。

最终人民揭竿而起,黄巾起义爆发。

跟随历史的步伐去了解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多媒体展示表格

教师:

自主学习:

完成表格

多媒体展示材料

教师:

合作探究:

《后汉书》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

“燔烧官府,劫掠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60页,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受到天下响应(黄巾起义的原因)?

学生:

政治腐败、社会动乱、贫民流离失所、灾害频繁发生。

教师:

宦官外戚专权使得当时政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反抗东汉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教师:

多媒体展示战争图片

教师:

面对黄巾起义的猛烈进攻。

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黄巾军受到重创、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黄巾军虽然失败了,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

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东汉民存实亡。

到底东汉什么时候灭亡呢?

且听下节课讲解。

“以史为镜,可以知古今”历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让我们一起进入第四卷谁主王朝沉浮。

第四卷谁主王朝沉浮—历史的警醒

多媒体展示图片音乐《得民心者的天下》

教师:

纵古观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段又一段的辉煌,为后人所赞颂。

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段辉煌之中,都闪现着一位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等他们为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作出卓越的贡献。

虽然他们统治着不同的时代,可他们却印证了同一个道理:

得民心者的天下。

小结:

实战演习:

1.下列关于东汉中后期政治局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②人民生活贫困③时局动荡不安④农民起义一触即发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方式建

立汉朝政权的()

A.农民起义B.世袭继承C.谋权纂位D.联盟征战

3刘秀被毛泽东称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A.下令释放奴婢B.实行分封制C.惩处贪官污吏D.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公元25年,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建立:

 

板书设计

: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措施:

 

东汉的兴亡

东汉的建立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结果: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2.黄巾起义

外戚宦官交替分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