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4657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朝初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唐朝初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唐朝初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唐朝初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唐朝初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唐朝初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唐朝初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唐朝初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唐朝初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唐朝初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朝初年.docx

《唐朝初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朝初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朝初年.docx

唐朝初年

唐朝初年

,秀才科等级最高。

贞观年间,有一个州被推举应考秀才科的,没有一人及格,太宗大怒,处罚了州长,并废除了秀才科的考试。

后来时有时无,到了玄宗天宝年以后,就名存实亡了。

从此,知识分子仕进,就以进士与明经两科为主,而最看重进士。

进士考试的科目、方法缕有更改:

开始是先考五道对策,然后默写大经一种。

经和策全通,为甲第;对策答好四道,默写经文对了百分之四十以上,为乙第。

继而要求进士先写两篇杂文,文辞通顺、熟悉格律,才考对策。

到玄宗天宝年间,要求进士先考经文,然后做诗、文和赋,全通过了,再考五道对策,对策全好,才算是及格。

后来时而要考官书文章、时而要考经文、经义,最后定为:

第一场考诗和赋;第二场考论议;第三场考对策;第四场考经文。

后世批评唐朝以诗取士,就是这里来的。

雁塔题名。

孟郊“春风午间马蹄疾,一日看看尽长安花”陈子昂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

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宋代科举考试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

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

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

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后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

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两年不定。

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

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

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

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

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

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

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

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宋代的xx分为三级:

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

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

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

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

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

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

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

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

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考试的内容已经很复杂,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50多种科目,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

唐代科举取士规模很小,进士科得第很难,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朝时,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积极推进科举制度改革,选拔了大量寒门人才。

有一次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入朝堂拜见皇帝,唐太宗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考试的内容已经很复杂,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50多种科目,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

唐高宗李治以后,进士科逐渐重要起来,许多宰相权臣等都是进士出身。

由于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称为“春闱”。

唐代科举取士规模很小,进士科得第很难,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新科官员中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只占5%左右。

而且,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做官。

无论如何,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通过科举考试如同鲤鱼跳过龙门一样值得庆贺。

科考成绩开榜之后,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

宴会以后,新科进士们一起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显示荣耀,中进士因此又称为“雁塔题名”。

新科进士的各种聚会庆贺活动中,有很多王公权贵参加,有很多权贵就在聚会中甄选女婿,这对那些既得官位又得娇妻的穷酸学生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

到了宋代,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进士科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时的科考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防止徇私舞弊。

宋太宗时,开始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宋仁宗时期,省试、州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又进一步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

考官评阅试卷时,考生姓名、字迹等均无从辨认,对防止主考官徇私舞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而随着明王朝的建立,科举制也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科举考试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士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先进入学校。

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三年一次。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科。

殿试完毕后,次日改卷,又次日放榜。

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

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

明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科举主要考八股文,为了功名,读书人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上。

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依照题义阐述义理。

写作八股文措词要用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格式要符合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必须对偶。

八股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

八股文一般分为六段,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起源。

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

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也把科举制度引向绝路。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

“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

1901年,为缓和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慈禧宣布实施新政停止八股。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下谕旨,宣布: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科举制度正式终结。

科举考试制度确弊端明显,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考生的分数压倒门第、血统、关系、金钱等等诸种因素,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即使今天,弊端重重的考试制度仍然为各国广泛采用,目前仍无更好的、更易操作而实用的制度能够将其代替。

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乃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广泛影响,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够和它相比。

比如,深深渗透到中国人思想和血液中的状元文化就是一例。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

现代高考制度和过去的科举制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文化的血脉是无法割断的,延续过1300多年之久的科举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我们都无法回避。

“状元”称号最早出自唐朝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施行,直到清末废止,其间除了蒙元初期的几十年停止了一段,无论是历时长久的统一王朝,还是不断更迭的五代十国;无论是汉族人建立的帝国,还是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沿用了1300多年之久。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秦以前的商周时代主要是贵族世袭制。

战国时诸侯纷争,得人才者昌,出现过下级士族及庶民大量登上政治舞台的现象。

两汉时代主要行“察举制”,就是定期由郡国长官听取“乡举里选”的意见,考察辖区内的人才,荐举给中央去做官。

魏晋南北朝时,察举演化成为“九品中正制”,察举大权完全掌握在各地的豪门世族手中,以致弊端丛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种非常有害于人才发展的局面。

隋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地方豪族把持察举的特权,“九品中正制”渐废,开始试验由中央设科目,地方举人才,经考试后入仕的作法,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开端。

又因为隋炀帝喜文学,他始设的“进士科”后来成了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科。

整个隋朝大约只考四五次,开头考取的叫秀才,后来考取的才叫进士,总共只有秀才进士12人。

唐代“选士多因隋制”,初期科目之名繁多,据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统计,“见于史者凡50余科”,是名副其实的“设科取士”、“分科举人”。

武则天以后,每年常规考选的科目,只有“进士”和“明经”两科了。

宋代王安石变法后,只留下了进士一科,元、明、清相沿不变。

虽不是“分科举士”了,但“科举”这个称谓却一直沿用下来。

“状元”一词始于唐代。

凡举人进京会试,须先到礼部投状报到,故时人称进士第一名为状元,又称状头。

唐高祖武德五年

(622)朝廷开办贡举,考取进士四人,第一名是孙伏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唐代的状元还不像后世那样受人艳羡。

唐代状元并不为史书所特别记录,两《唐书》里有传的状元,如王维、柳公权、李固言,只称“中进士第”,并不强调其状元头衔。

而且,唐代考中状元也和其他进士一样,只有再通过吏部试才能入仕做官。

唐代状元没有高出一般进士之上的特殊荣耀,这和当时的考试与录取方式等很有关系。

状元既不是像宋代那样由皇帝经殿试“钦点”,也不是全凭考场上的答卷定名次,通常是由考官决定。

而考官受人请托和接受推荐,取谁为状元都属正常现象。

宋朝状元最“拉风”

唐代科举,考试和录取透明度都很大,所谓通关节,是指在考前就和主考官约定,用不着在考场内、答卷上或在阅卷时作弊,虽不正大光明,却也不违法。

自宋太祖禁止公荐,科考逐步过渡到以答卷定弃取。

宋真宗时,建立起相当完备的考试规则,试卷糊名弥封,不论主考官出于什么动机受请托、受贿或是爱才,要想预定录取谁,都不能公开进行了,完全凭考场上的答卷来定录取与否。

宋代比唐代更加重视科举,宋太祖亲自行殿试,由皇帝定状元。

殿试的定制,使皇帝成为座主,他选定的第一名门生当然重要。

宋太宗曾亲自写诗赐与吕蒙正、胡旦、陈尧叟等状元。

状元及第,立即授予很优的官职,并且升迁很快。

北宋状元官至宰相(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而政绩为史家所称道者,有吕蒙正、王曾、李迪、苏易简、蔡齐等。

宋代朝廷竭力给予新科进士各种荣耀。

新进士录取后,皇帝亲自一一接见并赐宴(如闻喜宴、琼林宴等);诏令宫中卫士为状元清道开路,前呼后拥,公卿以下无不驻足观望,连皇帝也行注目礼。

其情景之壮观,就是出外领兵打仗、奏凯还师的将军回京,场面也不及此。

宋代科举,起初是每年举行一次。

治平三年

(1066)英宗正式规定,此后每三年举行一次,并成为定制,为历代所遵循。

北宋殿试前三名均称“状元”;南宋时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并为后代所沿用。

状元一词的来历前面已经说明过,而第二名好比榜中的眼睛,故称榜眼。

探花则源于唐朝杏园的探花宴选少年俊秀者为探花郎的习俗。

权臣之子得中状元也有政治斗争

明正德六年,四川新都人杨慎考中状元,他父亲杨廷和是当时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杨慎是现任宰相之子中状元的第一例。

虽也曾引起一些窃窃私语,如有人说,殿试首席读卷官、内阁首辅李东阳先把策题告诉了杨慎,杨慎才“所对独详”,但杨慎的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素为朝野所公认,所以即使到嘉靖初年杨慎父子以“议大礼”而获罪,政敌们也并不纠缠此事。

后来杨慎最终成为明代成就最为突出的大学者,就更堵死了所有非议者的口。

但是明万历初年,宰相张居正的儿子张懋修中了状元,引起的议论可就纷繁复杂,导致的后果更是非常严重的了。

张居正是明代最有权势的宰相,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大政治家。

然而功高震主的张居正,在皇权至上的时代结局必定是悲剧。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不久明神宗就削夺他的一切封赠,随即抄家。

万历四年

(1576)乡试,张居正的两个儿子张嗣修、张懋修考中举人。

这并不算稀奇,到此为止人们也不会说什么。

然而到万历五年会试,张嗣修一甲二名考中榜眼。

人们虽不敢明言,但怀疑的目光、私下的议论就难免了。

更令人惊愕的是万历八年会试,张懋修状元及第,大魁天下,更让许多人心生不满。

直言敢谏的御史魏允贞上疏,认为“辅史子弟不应中式”,立即遭遇贬黜。

张居正位高权重,他认可了的事,谁也不能说三道四。

可是两年以后张居正去世,张懋修、张嗣修兄弟考中状元、榜眼的事,便成了张居正的一大罪状,有人揭发说张懋修的状元策是他人代作的。

结果张氏兄弟的功名虽然没有被明令革除,但他们都以父罪而“谪戎”,命运也很悲惨。

反对张居正的人更给张懋修加上了“关节状元”以至更难听的“野鸟为鸾”的恶名,很难洗刷清楚了。

张居正死时,他的第五个儿子尚幼,有人作诗嘲讽:

“状元榜眼尽归张,岂是文星照楚乡。

若是相公身不死,五官必定探花郎。

有了这样的先例,以致后来万历二十年前后的首辅沈一贯,为了避嫌,竟让本来很有才华的儿子沈泰鸿放弃科考。

沈泰鸿对此不能理解,结果父子反目成仇。

“卷面外因素”造就的状元

在状元录取中,除了权势因素的影响外,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姓名、相貌等,有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但在科举时代,有时因一个名字,竟关乎得失,系于祸福。

xx二十二年

(1424)殿试,原拟第一名是孙曰恭。

当大臣们把写好的名单呈明成祖朱棣过目的时候,朱棣一看就连连说,不行,孙暴怎能做状元。

古人直行书写,曰与恭连起来看,看着就像个暴字。

最后按皇上的意思,将第三名的邢宽点为状元。

朱棣为什么忌讳这个暴字而推崇宽字?

这有很深的心理因素。

因为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本来没有资格做皇帝,是通过阴谋和武力而夺取皇位的,因为害怕别人说他残暴,所以对暴字有特殊的敏感。

他力图在晚年树立一个宽厚仁慈的形象,邢宽因此得了便宜。

因为朱棣认为,邢宽这个名字隐含着“刑政宽和”的意思。

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

这一年的殿试中,主考官们发现应试举人中有个叫王寿彭的,寿彭是寿比彭祖的意思,彭祖是传说中的老寿星,活了800多岁。

为讨慈禧欢心,考官们决定拟王寿彭为第一名,呈太后审定。

果然慈禧见了这个名字很喜欢,很顺利就钦点他为状元。

也有投机取巧、临时改名的。

当咸丰皇帝即位时,有位应试的孙姓举人立即悄悄改名为“孙庆咸”。

开科后,虽然他的文章平平,但考官看见这个名字好,为博新主子欢心,遂将他取为会试第一名。

名字取得好不好很重要,相貌长得帅不帅关键时刻也会成为决定因素。

洪武四年

(1371),明朝举行开国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本来拟定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将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点为状元,“以壮国威”。

明xx十二年

(1499)殿试,原定浙江人丰熙为第一名,但因为丰熙一只脚有毛病,就改选广东南海相貌不俗的伦文叙为状元。

但丰熙的对策写得很出色,皇帝十分赞赏,就定他为一甲第二名,却赐同状元及第,作为安慰。

丰熙成为戴状元冠的副状元,千古仅此一例。

古代状元轶事

状元平均年龄大约三十岁

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青年,据统计,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状元,其及第时平均年龄如下:

唐朝状元平均29.4岁;宋朝状元平均29.6岁;元朝状元平均29.5岁;明朝状元平均32.3岁;清朝状元平均31.9岁。

据传说,状元中年龄最大的是北宋时期的梁颢,参加科考47年,登龙门时已82岁了。

梁颢中状元后,官至翰林学士、当过开封府尹,到92岁才寿终正寝。

而他的儿子梁固,后来也考取了状元。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要数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都是17岁得中状元,可谓少年得志。

关于丁显还有一段趣事。

据说当年殿试前夕,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枚特别大的钉子牢牢钉在墙上。

朱元璋第二天阅卷时看见丁显这个名字,丁者钉也,显者应梦也,丁显就被钦定为状元,人们称之为“应梦状元”。

顺便说一句,《铡美案》写陈世美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富贵变心、杀妻灭子,结果被包公处死。

由于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很多人往往认为科举时代凡考中状元的,都很可能被招为驸马。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历史上,被招为驸马的状元只有唐代的郑颢一人。

原因也很简单,古代仕子大都早婚,待到中状元时,一般早就结婚生子了。

“xx”历史上只有17人

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地方、礼部、殿试三级考试制,所以也就有了“连中三元”的说法。

宋代的“三元”,指科举考试中地方解试、中央礼部试和殿试中的三个第一名,即:

解元、省元(礼部是尚书省所属的一个部,礼部试又称“省试”)和殿元。

一个士人能中“三元”实在太难了,即使真正的文才超众,也还少不了幸运。

北宋最有名的“三元”是王曾,他在礼部试所作《有教无类赋》和殿试所作《有物混成赋》,都被视为模范答卷,长期为人传诵。

王曾官至宰相,是中国科举史上仅有的十几名“三元”中的佼佼者。

金代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科举分乡、府、省、殿四级考试。

在大定三年,竟奇迹般地出了一个连中“四元”的孟宗献。

金世宗知道了非常高兴,本来状元例授“从七品”,这次皇帝做主,破例授予孟宗献“从六品”官员。

不过,孟宗献出仕不久就去世了,未见事功,他只是在科举史上留下了一个“四元”的佳话而被后人所知。

据统计,连中“三元”,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状元只有17人。

历史上曾有一个女状元

有一出戏叫《女驸马》,写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事。

现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女状元,出现在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于1853年定鼎南京后就开科取士,先后录取几百名进士,其中文武状元7人。

太平天国还专门设立女科,录取的女状元名叫傅善祥。

傅善祥只有19岁,一举夺魁,轰动天京。

傅善祥最初在东王府任记室,也就是当秘书,后提升为殿前左丞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