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997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第三周星期一、二2013年9月16、17日

课题

两位数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在有关加法的现实情景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资源

课件、人教版三年级教师用书,教材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现在我们大家就来汇报交流一下。

2、生:

学生分组汇报交流。

(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电脑出示教材上的动物图片,简单说明它们属于什么动物种类。

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简单说明已知种数即中国已经发现的动物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即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

3、生:

理解图意后,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野生动物的情景引出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树立起学好书学的信心。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师:

通过观察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

将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生: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2、列出算式后,先进行估算。

3、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小组交流。

4、看看在计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交流,说说你还有哪些问题遇到困难。

[设计意图]:

学生了解了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之后,先让学生估算,加入估算环节,目的是增强估算意识。

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以前学过的,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当列出的算式学生没有办法独立解决的时候,再进行讲解,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1、提问:

还有那些数学算式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

2、鼓励学生提出多个问题。

3、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讲解,如“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电脑出示)

4、生:

(1、)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简单汇报自己的想法。

(2、)独立列竖式进行计算。

(3、)小组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充分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让他们探索了98+25的各种算法,让学生感觉到这么大的数用口算不容易,转向进一步引导万以内加法竖式计算的好处。

5、教师板书。

6、边板书边让学生讨论“十位满十,怎么办?

7、教师要强调: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找出这类连续进位加法题的特点,也就是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的,感受深,记得牢固。

(三)、教学例2

师:

通过观察“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学会估算。

师:

将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生: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师:

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生:

1、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2、先进行估算。

师:

1、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2、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3、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

为什么?

生:

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学会估算的方法,再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

学生了解了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之后,先让学生估算,加入估算环节,目的是增强估算意识。

(四)、列竖式做精确计算。

1、刚同学们已经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700种,现在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我们估计得是否准确。

2、生:

A、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简单汇报自己的想法。

B、独立列竖式进行计算。

C、小组汇报交流。

3、教师板书。

强调: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4、请一名学生继续板演。

5、集体讲评,出现错误的同学进行订正。

[设计意图]:

在多种算法中,着重讲解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突出了竖式计算中“满十进一”这一重点。

提醒学生注意进位“1”的规范写法。

三、方法应用:

师:

我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新的数学知识---(生说: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师:

但是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小组分工合作,看看这节课我们还能解决那些数学问题。

(解决刚才提出的这节课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充分进入情境,从学生的不同计算中体现出学生层次的不同,不同学生有不同发现。

同时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中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

能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你高兴吗?

希望你们用学习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卷:

1、用竖式计算

37+95=63+38=303+595=439+753=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和一辆自行车.你估计大概需要多少钱?

(2)如果妈妈带600元,想买这两样东西,够吗?

(3)如果妈妈带500元,她能买回哪几种商品?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解决日常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教学反思:

被捷克重点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尤其是对于满十向前进一意义上的理解成为本节课的重点,特别是对不同数位的进位,1的不同含义的理解成为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所以老师的适时质疑、追问、启发成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

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第三周星期三2013年9月18日

课题

连续进位加法习题课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强化连续进位加法的法则。

2.会进行简单的连续进位加法口算,尤其答案是整百和整千的。

3.养成估算意识,对不是整十整百的三位数加法,先对加数进行估算,再得到结果。

4.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笔算能力和意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熟练地运用算理进行计算。

2、进一步领会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运用算理进行计算。

2、进一步领会估算的方法。

教学资源

课件、人教版三年级教师用书,教材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

做“猜一猜”游戏:

你能很快地说它们的和有几位数吗?

56+49     123+89      564+444     756+245     785+452

反馈时,引导学生从进位方面去思考、判断。

  2、提出目标

A、能较熟练地、正确地求出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算式的结果。

B、能较熟练地、正确地估算。

二、自主探索,整理知识

1、先让学生对学过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进行整理,然后请个别学生在班上交流。

2、基本练习

①、用竖式计算。

356+319=        534+199=         56+184+387=

②、估一估

393+120≈(    )       782+391≈(     )

89+488≈(    )        583+411≈(     )

③、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P20第6题)

要求学生在计算前先估一估,再笔算。

三、展示成果,构建网络

1、算理展示。

(1)让学生结合题目说说计算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2)争当“啄木鸟医生” (P20第7题)

2、估算方法展示

四、类化练习,拓展延伸

1、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

(P20第8题)

2、小红的作文有763个字,小刚的字数比她多278,小刚写了多少字?

   3、知识延伸。

(P21第9题)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集体交流,并作小结。

   4、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第10题。

五、课堂检测

1.列式计算

①40里面有几个8?

②8个9是多少?

③有一载重5吨货车,需装5个9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④一批苹果重42吨,卖了32吨,剩下的用载重2吨的货车,需要几辆才能运完?

⑤一根长8米的彩带,要平均分给8个人,每个人得到的彩带长是多少分米?

六、布置作业

1、P20第5题

   2、小红的家离学校752米,她从家出发去上学,走到120米的时候发现数学书没拿,又回家去拿书再到学校,她这一天一共走了多少米?

  

教学反思:

连续进位加法存在两个重点,一是法则,二是运用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练习课,显然第二点更重要,第一点应该在新课教学中就解决,这节课是强化法则。

板书设计:

加法练习课

140里面有几个8?

40÷8=5

28个9是多少?

8×9=72

③有一载重5吨货车,需装5个9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5×900=4500千克,4500千克<5000千克,没有超载。

授课时间:

第四周星期二2013年9月24日

课题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3.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4.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

教学资源

课件、人教版三年级教师用书,教材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

1、直接讲出得数。

(课件出示):

78-3690-1782+1477-34

40+3518-924-683-47

2、选一道自已喜欢的算式,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

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

今天,小精灵聪聪带你们到美丽的云南旅游去,好吗?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的飞机要起飞啦。

(课件播放飞机飞到昆明机场动画)

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书上图片):

从昆明机场到石林要坐汽车,两辆车一共有96个座位,已经座了39人。

①从汽车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②我们全班小朋友够坐吗?

③怎样列式?

怎样计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计算过程)

96—39=57(个)

96

—39

57

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笔算时应当注意什么?

(回顾减法的计算方法。

3、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减法(板书:

减法)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师:

同学们解决了坐车的问题,现在我们跟着聪聪先游览美丽的石林(欣赏石林风光图片)。

(2)引导观察思考:

我们在昆明游玩了石林,聪聪还要带我们到大理和丽江去,(出示主题图)从旅游图上你们看知道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上提供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从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

从昆明到丽江有多少千米?

从昆明到丽江比从大理到丽江多多少千米?

……

(3)指导学生看线段图(课件逐一出示线段图):

师:

旅游图弯弯的,不大好看,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现在老师把它用线段来表示这三个城市之间的里程,问:

这条线段表示从哪到哪的距离?

(从昆明到丽江的距离)

从昆明到丽江有多远?

你是怎样知道的?

在线段图上如何表示?

猜一猜:

大理应画在哪?

为什么?

(引导学生估算:

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从昆明到大理是348千米,大约还剩200千米,所以要画在一半偏右的地方)

现在要解决“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

”在图上该如何表示?

(4)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517-348=169(千米)

..

517

—348

169

重点反复说说十位怎样算。

(5)教师小结:

计算的数大了,算十位时要特别地小心。

强调:

头上有点要退“1”。

(6)引导学生与估算比较,哪个估算最接近准确答案?

为什么?

(7)比较准备题与例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说说相同点:

都是退位减法

不同点:

例题是连续退位

根据学生发现补充课题:

连续退位减法

四、巩固应用,拓展思维

1.几个连续退位减法的练习

2、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归纳总结。

在计算时,个位不够减从上位退1再减,十位上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和十位的数(要少看1)加起来再减。

3、练一练:

师:

解决了统计图的问题,聪聪要带咱们去丽江去了。

在路中,我们遇到了三只小动物,它们迷路了,找不到家了,我们去帮帮它们好吗?

(课件出示)

✪学生先四人小组讨论、估算,说说为什么?

✪独立计算验证,汇报时说算理。

4、师生小结:

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退位点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

(要注意:

认真书写,仔细计算)

五、全课总结

1、看书质疑。

2、今天,小精灵聪聪带我们游了美丽的云南,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六第2、3题。

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板书设计:

加法练习课

连续退位减法

517-348=169(千米)估算:

500-350=150

...

96517

—39-348

57169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第四周星期三2013年9月25日

课题

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算法多样化。

(中间有“0”和末尾有“0”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减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教学资源

课件、人教版三年级教师用书,教材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

小马虎游云南:

上次数学课我们随着小马虎去云南玩了,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他都去哪里玩了(课件出示路线图),在云南小马虎的马虎的毛病又犯了,他把昆明到丽江的路程看错了,今天我们还得重新帮小马虎算一下从大理到丽江的距离(课件出示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2、507-348=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退位减法

..

507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有“0”,

-348从前一位百位退1作10,再从这个位退

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

上是一位9,个位上是10+7得17。

学生自由发言。

指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其余动手做一做。

师讲解解思路,照顾后进生。

问:

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

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

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2、我们在来算算整百的数做被减数时怎么计算

出示例3:

 500-185=

用竖式被减数是500如何计算呢?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

500位有“0”,从前百位退1作10,

-185再从这个退的10中退1到个位

作10,这时十位上是9。

185分成100和85或185+15=200看成整百数

500-100=400500-200=300整百数减整百数

400-85=315300+15=315多减15加上15

同理:

末尾有“0”连续退位减法也按照法则来计算,可以借“1”。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例2这部分内容给的时间较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结论。

对于“要从十位退1,十位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是9”这个难点,学生理解有困难,我借助课件作了必要地讲解和归纳后,学生掌握不错。

但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

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后面的练习时间过短,汇报的有些仓促。

板书设计:

连续退位减法(中间有零)

507–348=159500-185=315

....

507500

-348-185

159315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第五周星期一2013年9月30日

课题

连续退位减法的练习课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算法多样化。

(中间有“0”和末尾有“0”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时,要从前一位退1,减前一位上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退去的1。

教学资源

课件、人教版三年级教师用书,教材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想不想当计算小能手?

2、提出目标

A、能较熟练地、正确地求出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算式的结果。

B、应用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整理知识

1、先让学生对学过的连续退位加法的算理进行整理,然后请个别学生在班上交流。

2、基本练习

①用竖式计算。

(先让学生估一估,再计算。

914-876=      602-189=        900-678=

②填表。

(P25第4题)

③解决问题。

小明的妈妈要买一件478元的衣服,付给售货员500元中,应该找回多少元?

 三、展示成果,构建网络

1、算理展示。

(1)让学生结合题目说说计算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2)啄木鸟捉害虫。

(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1 4 7               7 8 0              4 6 4    -  2 8            -    5 1           - 2 2 3 

  1 2 9               7 3 9              2 4 1

2、解决问题展示。

(举例说明)

四、类化练习,拓展延伸

1、找朋友。

(P26第5题)

2、同学们去爬山,这座山高987米,小明爬了398米,还有多少米就爬到了山顶?

3、停车场原来停车206辆,开走了128辆,还剩多少辆?

又开来47辆,这时停车场有车多少辆?

 4、知识延伸。

(P26第6题)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集体交流,并作小结。

5、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P26思考题。

教学反思:

由于这是一节练习课,学生对知识基本掌握,所以,在教学时,我大胆放手,真正做到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答,说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学生尽情展示,知识的巩固也就水到渠成。

但是,个别学生还是有搭便车的不良习惯,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这是我以后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板书设计:

练习课

易出错:

记得借位后少一。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第六周星期二2013年10月8日

课题

加法的验算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运算方法,理解验算的意义,初步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加法的验算方法的探索。

教学难点

能比较准确的进行加法的计算和验算。

教学资源

课件、人教版三年级教师用书,教材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

1、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通过课件出示计算题:

419+506=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说出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师板书:

加数+加数=和

2、揭示课题:

《加减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

(1)创设情境。

通过课件出示老虎图片和猴子图片。

师创设情境:

国庆节,老师和小朋友们去参观遵义动物园。

动物园里有老虎58只,猴子116只。

出示问题:

老虎和猴子一共有多少只?

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口述算式师板书,然后指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58+116=174(只)

(2)引出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他的计算结果对吗?

该用什么怎样进行检验?

(3)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师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检验的方法。

完成后抽小组发言,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归纳、补充并通过课件展示:

方法一:

再计算一次。

(如学生没有用到这种方法可以说这是老师自己的想法)

方法二:

交换加数的位置。

(如学生没有用到这种方法可以说这是老师自己的想法)

验算:

116

+58

174

方法三:

用和减其中一个加数。

验算:

174或174

-116-58

58116

(4)师生共同小结:

在这道加法算式中,58叫做?

(加数),116叫做?

(也叫做加数),得数174呢?

(和)。

通常我们在对加法算式进行检验时,都是用和174去减其中的一个加数58(116),看得数是不是另一个加数116(58)。

师板书:

验算:

174或174

-116-58

58116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5)练习。

先用竖式计算后再进行验算。

135+69=427+543=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验算方法,学生回答后用课件展示出正确的验算方法。

3、练习巩固、加深认知。

1、练习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