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3941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2.docx

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2

基因的表达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科学家对白虎与黄虎的相关基因组分析,发现白虎毛色的形成是由于某转运蛋白质第477位氨基酸位置上的丙氨酸转变成了缬氨酸,导致色素水平下降,白虎的生理健康状况与黄虎没有差异。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虎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白化病个体

B.决定白虎毛色和人的白化病症状的突变基因控制的途径是不同的

C.白虎毛色的形成可能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D.白虎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分别体现了生物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白虎毛色的形成,是由于某转运蛋白质第477位氨基酸位置上丙氨酸转变成了缬氨酸,导致色素水平下降,白虎的生理健康状况与黄虎没有差异,说明白虎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个体,但不是白化病,A错误;决定白虎毛色的突变基因是通过可知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人的白化病症状的突变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两者控制的途径是不同的,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白虎毛色的形成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C错误;白虎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都体现了生物的直接价值,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的类型分为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由于一般情况下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基因突变往往会引起多个密码子发生变化,进而使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的多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碱基对的替换往往只引起一个密码子发生改变,进而使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有一个发生改变。

2.下图是某物质X诱导细胞的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丁表示有关结构,①~②表示有关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图中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C

B.与②过程相比,①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

C.结合图解判断,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阻止GA-MYB基因的表达

D.甲、乙、丙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甲,核仁与其的形成有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

过程①是转录,催化此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运输苯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AAG,因此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C,A项正确;②过程是翻译,翻译时mRNA上的组成密码子的碱基与tRNA上的组成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①过程是转录,转录时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与正在形成的mRNA上的相应碱基互补配对,因此与②过程相比,①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T-A,B项错误;由图可知X促使GA-MYB基因的表达,所以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阻止GA-MYB基因的表达,C项正确;甲是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下图是某物质X诱导细胞的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丁表示有关结构,①~②表示有关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图中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C

B.与②过程相比,①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

C.结合图解判断,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阻止GA-MYB基因的表达

D.甲、乙、丙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甲,核仁与其的形成有关

【答案】B

【解析】①过程是转录,催化该过程酶是RNA聚合酶,携带苯丙氨酸的转运RNA上反密码子是AAG,所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C,A项正确;与②翻译过程相比,①转录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T-A,B项错误;结合题意和题图分析可知,物质X可诱导细胞的淀粉酶合成和分泌,即物质X和GAI蛋白结合后,促使GA-MYB基因的表达,说明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阻止GA-MYB基因的表达,C项正确;图中甲是核糖体、乙是内质网、丙是高尔基体,其中甲(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甲,核仁与其的形成有关,D项正确。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4.2009年10月5日,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端粒被一部分科学家们视为“生命时钟”,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构造,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

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

据此你认为正常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与合成其它蛋白质的氨基酸相同,如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则端粒酶与其它蛋白质均不能合成,导致细胞无法生存,A项错误;体细胞中存在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B项错误;依题意可知,癌细胞之所以能够无限增殖,是因为其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由此说明:

正常体细胞中没有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因而不能无限分裂,进而推知:

其细胞中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D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若正常体细胞中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则其控制合成的端粒酶的结构未必改变,正常体细胞有可能无限分裂,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与端粒及端粒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5.在人体细胞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叶绿体④核糖体⑤内质网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细胞中无叶绿体,因此AC错误。

在人体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因此可以发生DNA的自我复制和转录,因此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线粒体中既有DNA、RNA和核糖体,是一种半自主的细胞器,可以发生DNA的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核糖体中可以合成蛋白质,在遗传学中称为翻译,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

所以选D。

考点:

细胞的结构成分与功能,碱基配对原则

6.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

A.RNA聚合酶、逆转录酶、Taq酶B.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酶

C.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D.cDNA文库的构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答案】C

【解析】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凡是涉及到DNA和RNA合成或分解的过程都会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

DNA聚合酶、Taq酶、DNA连接酶所催化形成的产物都是DNA,RNA聚合酶、逆转录酶所催化形成的产物都是RNA,因此它们都可以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而限制酶切割的是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AB错误;遗传信息的翻译产物是蛋白质,PCR中DNA解链是利用高温使连接两条DNA链间的氢键断裂,C正确;cDNA文库的构建离不开逆转录酶、DNA连接酶等的催化,染色体的结构变异过程涉及到DNA的断裂,可能会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D错误。

【点睛】本题以“酶”为情境,考查DNA复制、转录、逆转录、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某过程。

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①②③均含有碱基U

B.该过程表示翻译

C.①上的密码子共有64种,也有64种③与之互补配对

D.④的形成要经过脱水缩合,所脱出的水中的氧原子来自于羧基

【答案】C

【解析】①是mRNA、②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③是tRNA,它们都含有碱基U,A正确;该过程表示翻译,B正确;密码子有64种,而tRNA有61种,有3中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密码子,C错误;④肽链的形成要经过脱水缩合,所脱出的水中的氧原子来自于羧基,D正确;答案是C。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

列表比较法理解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存在位置

含义

联系

遗传信息

DNA

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①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通过转录,使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上

②密码子直接控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反密码子则起到翻译的作用

密码子

mRNA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

tRNA

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

8.AUG、GUG是起始密码子,在mRNA翻译成肽链时分别编码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既不是甲硫氨酸,也不是缬氨酸,这是因为

A.甲硫氨酸和缬氨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

B.与起始密码子对应的tRNA发生了替换

C.mRNA起始密码子的碱基在翻译前发生了替换

D.肽链形成后的加工过程中剪切掉了最

前端的部分氨基酸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AUG、GUG是起始密码子,在mRNA翻译成肽链时分别编码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既不是甲硫氨酸,也不是缬氨酸,说明肽链形成后的加工过程中剪切掉了最前端的部分氨基酸,D正确;甲硫氨酸和缬氨酸只对应一种密码子,A错误;与起始密码子对应的tRNA发生了替换,不会影响肽链的结构,B错误;mRNA起始密码子的碱基在翻译前发生了替换,则无法启动翻译过程,不能形成肽链,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及翻译过程

9.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

①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②克里克和威尔金斯提出中心法则

③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④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

⑤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

【答案】A

【解析】演绎并非指实验,而是指根据假设的原理推导理论结果,再进行实验验证,孟德尔对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进行演绎推理,并通过实际种植来验证,①错误;克里克首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②错误;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并未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③错误;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流程是:

首先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然后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④正确;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⑤正确。

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0.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

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所以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A正确;基因转录时,形成RNA,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B正确;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2/2n=1/2n-1,C错误;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总数相等,但是种类不一定相等,因为有些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D正确;答案是C。

考点:

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下列对中心法则所包含的各个过程理解不正确的是

A.都在细胞核中进行B.都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C.都需要模板、酶和原料D.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DNA的复制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但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A错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要细胞提供能量,B正确;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要模板、酶和原料,C正确;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考点: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学生识记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对三者进行比较,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12.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RNA的“三叶草”结构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维持的

B.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体性状的相对稳定

C.DNA上碱基对的增添都会导致控制合成的肽链变长

D.起始密码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

【答案】B

【解析】tRNA的“三叶草”结构是通过氢键维持的,A错误;起始密码子在mRNA上,而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在DNA上,B错误;DNA上碱基对的增添不一定会导致控制合成的肽链变长,如碱基对增添后提前遇到终止密码子,则肽链变短,C错误;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体性状的相对稳定,D正确。

13.AUG、GUG是起始密码子,在mRNA翻译成肽链时分别编码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既不是甲硫氨酸,也不是缬氨酸,这是因为()

A.组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单体中没有甲硫氨酸和缬氨酸

B.mRNA与核糖体结合前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碱基序列

C.mRNA起始密码子所在位置的碱基在翻译前发生了替换

D.肽链形成后的加工过程中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氨基酸

【答案】D

【解析】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不是甲硫氨酸、缬氨酸,原因可能是起始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在肽链合成后的加工过程中被切除了。

若mRNA与核糖体结合前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碱基序列或mRNA起始密码子所在位置的碱基在翻译前发生了突变,则血清白蛋白不能正常合成。

14.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

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过程②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①所需的酶可来自宿主细胞

B.过程②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

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①为RNA复制,所需的酶来自于EBV,故A错误;过程②翻译形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EBV是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其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核糖核苷酸和ATP,故C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RNA中嘧啶比例与mRNA中嘌呤比例相同,因此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录时,RNA聚合酶只能起到催化作用,不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B.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一条DNA与RNA的杂交分子中,其DNA单链含有ATCG四种碱基,则该杂交分子中共含有核苷酸8种,碱基5种;在非人工控制下,该杂交分子一定是在转录的过程中形成的

【答案】B

【解析】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启动子),A错误;运输氨基酸的tRNA一共有61种,由于tRNA具有专一性,所以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正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一条DNA与RNA的杂交分子,其DNA单链含ATGC4种碱基,则RNA分子中也含有4种碱基,所以该杂交分子中含有核苷酸8种,碱基5种;在非人为控制下,该杂交分子可能是在转录的过程中形成,也可能是逆转录过程中形成,D错误。

【考点定位】转录好翻译

【名师点睛】易错点:

tRNA的特点:

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RNA聚合酶能起到催化作用,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逆转录过程也可以形成DNA与RNA的杂交分子。

16.

①不同DNA分子片段中,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②不同mRNA分子中,不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

③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④不同核糖体中,不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不同DNA中可能储存相同的遗传信息,如DNA聚合酶基因、呼吸酶基因等,①正确;不同mRNA中存在相同的密码子,如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②错误;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如ATP合成酶基因,③正确;同一个mRNA翻译出的多肽链排列顺序相同,④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DNA的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分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明确一条mRNA上结合的多个核糖体可以翻译形成相同的多肽链;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不同细胞可能表达相同的基因。

17.一个DNA分子中的碱基A+T占70%,其转入成的信使RNA上的U占25%,则信使RNA上的碱基A占

A.10%B.25%C.45%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一个DNA分子中的碱基A+T为70%,其转录成的信使RNA上的U+A为70%,而U为25%,则信使RNA上的碱基A为70%-25%=45%.

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8.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转运RNA转运细胞溶胶中的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B.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转运RNA就只有20种

C.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转运RNA,但一种遗传密码只能对应一种氨基酸

D.每个转运RNA仅由三个能与信使RNA互补配对的核糖核苷酸组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因此转运RNA转运细胞溶胶中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A错误;

B、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而转运RNA有61种,B错误;

C、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转运RNA,但一种遗传密码只能对应一种氨基酸,C正确;

D、转运RNA也是RNA长链,含有很多个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

C.

19.下列叙述:

①做植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实验必须使用显微镜

②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③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④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的皮肤癌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A.正确的有一项B.正确的有两项C.正确的有三项D.都不对

【答案】D

【解析】植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不一定需要显微镜,可以用脂肪样液,故1错误。

拍摄的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因为其既不属于实物也不属于图画,故2错误。

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故3错误。

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因为个体死亡不会遗传给后代,故4错误,所以都是错误的,故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学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0.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如果将来自非洲爪蟾的网织红细胞的珠蛋白mRNA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如图甲所示。

如果注射含有珠蛋白mRNA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则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外源mRNA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B.珠蛋白mRNA在卵细胞中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

C.若不注入珠蛋白mRNA,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

D.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甲可知,向卵细胞中注入外源mRNA(如珠蛋白mRNA),会使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量下降,结合图乙可知,外源mRNA在卵细胞中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进而影响了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卵细胞中含有整套的基因组,包括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但该基因仅在网织红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考点:

识图、翻译的过程、卵细胞含有整套的基因组

点评:

本题主要还是看懂图片信息,再结合已知的蛋白质翻译的过程和场所就能很顺利的推断出正确选项。

当然如果没有扎实的相关基础知识的话,本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二、综合题

21.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

A~C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

(1)①~⑤过程中,在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中都能发生的是(填数字)。

(2)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①过程的场所有。

(3)从化学物质成分上看,物质B与物质A的主要区别是物质B含有,决定物质C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4)若物质C由M个氨基酸构成,含有N条多肽,其中有Z条是环状肽链,则该蛋白质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答案】

(1)②⑤

(2)细胞核和线粒体

(3)核糖和尿嘧啶物质A(DNA或基因)的多样性

(4)M-N+Z

【解析】分析图解可以推知物质A为DNA,物质B为mRNA,物质C为蛋白质。

①~⑤过程分别表示的是DNA的复制、转录、逆转录、RNA的复制、翻译。

其中的逆转录、RNA的复制只发生在少数病毒中,DNA复制发生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

转录和翻译过程在细胞生命活动的任何时刻都发生。

(1)在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中都能发生的是转录和翻译,神经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没有DNA的复制。

(2)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的DNA都要进行复制。

(3)RNA与DNA的不同之处在于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其碱基中有尿嘧啶而无胸腺嘧啶。

(4)1条直链肽链中肽键的数目比氨基酸的数目少1,1条环状肽链中肽键的数目等于氨基酸的数目,因此若物质C由M个氨基酸构成,含有N条多肽,其中有Z条是环状肽链,那么其中就含有M-N+Z个肽键,该蛋白质完全水解就需要这么多个水分子。

22.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图甲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图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请据图回答:

(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

(以流程图形式表示).

(2)图甲所示为过程,在催化作用下完成.

(3)在化学成分上物质②与物质③的主要区别是.

(4)图甲中的④物质形成后,需穿过层生物膜才能进入细胞器⑤.

(5)完成图乙所示过程,还需搬运氨基酸的“搬运工“参与,这里的“搬运工“是指,其种类很多,每种能识别并“搬运“(填一种或多种)氨基酸,该物质一端的3个碱基为GUA,此转运RNA所运载的氨基酸是

A.GUA(缬氨酸)B.CAU(组氨酸)

C.UAC(酪氨酸)D.AUG(甲硫氨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