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75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0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docx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撰写手稿

目录

第一章鹅的品种2

第一节中国鹅的主要品种2

一、籽鹅2

二、豁鹅2

三、雁鹅3

四、狮头鹅3

五、皖西白鹅3

六、四川白鹅4

七、浙东白鹅4

八、太湖鹅4

第二节国外鹅的主要品种4

一、莱茵鹅4

二、朗德鹅5

三、埃姆登鹅5

四、图卢兹鹅5

第三节各品种鹅的区别比较6

第二章鹅的良种繁育7

第一节鹅的选种7

一、根据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进行选择7

二、根据记录资料选择7

第二节鹅的配种8

一、配种年龄8

二、配种比例8

三、种鹅利用年限8

四、配种方法8

五、杂交改良10

第三章鹅的营养与饲料10

第一节鹅的营养供应11

一、能量的需要11

二、蛋白质的需要11

三、矿物质的需要11

四、维生素的需要12

五、水的需要13

第二节鹅的饲料原料13

一、饲料原料13

二、几种简单鉴别饲料真伪的方法17

第三节鹅的饲养标准18

第四节鹅的日粮配合19

一、制定鹅饲料配方的原则19

二、饲粮配合的方法19

三、常用的饲料配方20

四、利用粗饲料注意事宜21

第四章鹅的饲养管理技术22

第一节鹅雏的饲养管理22

一、雏鹅选择与运输22

二、育雏方法23

三、雏鹅的生理特点23

四、雏鹅期的饲养管理24

五、0~4周龄育雏技术程序28

第二节中雏期的饲养管理32

一、中雏期时间32

二、中雏期鹅的生理特点32

三、仔鹅中雏期饲养管理32

三、疾病防治34

第三节肉用仔鹅育肥期的饲养管理34

一、肉用仔鹅育肥期时间34

二、育肥期仔鹅的生理特点34

三、仔鹅育肥期的饲养管理34

第四节种鹅后备期的饲养管理35

一、后备期时间35

二、后备期种鹅的生理特点35

三、种鹅后备期35

第五节种鹅产蛋期的饲养管理39

一、产蛋期时间39

二、产蛋期种鹅生理特点39

三、产蛋期种鹅饲养管理39

第六节种鹅休产期的饲养管理42

一、休产时间42

二、休产期种鹅生理特点42

三、种鹅休产期42

第五章鹅的免疫程序与疾病防治43

第一节鹅的免役程序43

一、肉鹅免疫程序43

二、种鹅免疫程序43

第二节鹅的疾病防治43

一、鹅病综合预防措施43

二、鹅常见的传染病44

三、鹅的寄生虫病53

四、鹅的营养代谢病55

五、鹅的其他病56

第六章鹅场的建设与经营59

第一节鹅场的建设与设备用品59

一、鹅场的建设59

二、鹅场的设备和用具60

第二节场的经营管理60

一、进行市场预测60

二、提高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61

养鹅技术实用手册(2010撰写手稿)

前言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养鹅技术水平,为了更好地促进养鹅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普及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在养鹅业中的贡献率,我们编写了本手册。

本书编写上,力求从实际出发,通俗易懂,针对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突出肉用、种用鹅饲养生产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使农村养殖户能掌握基本的养鹅管理原则与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饲养成本,规避饲养风险,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进一步促进养鹅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养鹅业成为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优势行业。

本书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Mr.G

第一章鹅的品种

自野雁驯化为家鹅以来,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所处的生态条件差异、社会需要的多样性、人工选择程度的不同而形成了多样化的众多鹅品种。

一般按公母鹅成年体重分为大、中、小型。

成年公鹅体重8.6~14.0kg,母鹅7.6~10.0kg以上者为大型鹅种;成年公鹅体重5.1~8.5kg,母鹅4.1~7.5者为中型鹅种;成年公鹅体重3.5~5.0kg,母鹅3.0~4.0者为小型品种。

按经济用途可分为肉用型、肥肝型、羽肉兼用型和观赏型。

第一节中国鹅的主要品种

一、籽鹅

原产于东北松辽平原,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全身羽毛洁白;体小而紧凑,体躯呈卵圆形;颈细长,无咽袋或偶有咽袋,头顶有缨状头髻,头上额包较小,眼虹彩为灰色;腹部不下垂,喙胫及蹼皆为橙黄色。

籽鹅适应性强,产蛋性能高。

成年公鹅体重4.0~4.5kg,母鹅体重3.0~3.5kg。

籽鹅羽毛生长较快,60日龄全身羽毛长全。

6个月龄左右开产,年平均产蛋量100枚左右(个体鹅最高年产蛋量可达到170枚),蛋重平均为130g,蛋壳白色。

籽鹅成熟早,但无就巢性。

公、母配种比例为1:

5~7,春季受精率可达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以上。

籽鹅以产蛋性能高而著称,是世界上少有的高产鹅种。

多用于系统选育,培育蛋鹅的高产品种,也可用于改良某些品种的繁殖性能,是杂交配套系的优良母本。

二、豁鹅

豁鹅即豁眼鹅,原产于山东莱阳地区,因集中产区处五龙河流域,故又名五龙鹅。

广泛分布于辽宁昌图(称昌图鹅)、铁岭、吉林通化地区(称疤拉眼鹅)及黑龙江省肇东、肇源等地,因其上眼睑中有个小豁口,故而得名,这也是该品种的独有特征。

豁鹅全身羽毛白色,体型小而紧凑,体躯呈长方形或卵圆形,背平宽,腹部略下垂;鹅头较小,肉瘤不大,眼呈三角形,上眼睑有一疤状缺口;喙、肉瘤、蹼呈橘黄色,眼睑呈淡黄色,虹彩呈兰灰色。

东北三省的豁鹅多有咽袋及较深的腹褶。

成年公鹅体重4.5~5.0kg,母鹅3.5~4.0kg。

雏鹅初生重75~80g,60日龄可达到1.4~2.8kg。

公鹅180d性成熟,母鹅180~190d开产,年平均产蛋量120枚左右,平均蛋重130克。

公母配种比例为1:

5~6,种蛋受精率85%以上,受精蛋孵化率为80%。

豁鹅是我国高产的小型白鹅品种,可培育高产蛋鹅品系。

它是理想的杂交配套母系,可用于培育肉鹅生产的母本品系和羽绒生产配套品系。

三、雁鹅

原产于安徽省西部六安地区,主要分布于霍邱、寿县、六安、舒城、肥西及河南的固始等县。

前几年,原产地的雁鹅逐渐向东南迁移,安徽的宣城、郎溪、广德一带和江苏西南的丘陵地区一度成了新的雁鹅饲养中心,通常称为“灰色四季鹅”。

雁鹅体型较大,体质结实,全身羽毛紧贴。

头部圆形略方,有黑色肉瘤,质地柔软,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凸起。

眼球黑色,大而灵活,虹彩灰蓝色。

喙扁阔,黑色。

胫、蹼多为橘红色,个别有黑斑。

爪黑色。

体躯呈长方形,胸深广,背宽平,有腹褶,个别鹅颌下有小咽袋。

成年鹅羽毛呈灰褐色或深褐色,颈的背侧有1条明显的灰褐色羽带。

体躯羽毛从上向下逐渐变浅,至腹部成为灰白色或白色;背、翼、肩及腿羽皆为灰褐色镶白边的镶边羽;肉瘤的边缘和喙的基部大部分有半圈白羽。

雏鹅全身羽绒墨绿色或棕褐色,喙、胫、蹼呈灰黑色。

雁鹅是中国灰色鹅品种的典型代表。

成年公鹅体重为5.5~6.0kg,成年母鹅为4.7~5.2kg,60日龄仔鹅体重为2.1~2.5kg;210~24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5~35枚,平均蛋重为150g,蛋壳白色;公母比例1:

5。

受精率85%以上。

受精蛋孵化率70~80%。

雁鹅早期生长快,体型中等,适应性强,就巢性较强,肉用性能较好,可以进一步选育其肉用性能和群体整齐度,形成独具特色的肉用鹅种。

四、狮头鹅

狮头鹅是我国鹅种中体型最大的品种,是世界三大重型鹅种之一,因其头部形状颇像狮头而得名。

原产于广东省饶平县,主要产区在凇汕平原一带的澄海县和汕头市郊。

狮头鹅头部有黑色发达的肉瘤,向前伸呈扁平状,颌下肉垂发达呈弓形或三角形。

肉瘤及喙与颊连接部分有白色羽毛。

喙部短且质坚实。

眼皮突出多呈黄色,外观眼球似下陷。

背部、前胸及翼羽为棕色,腹部羽毛白色,胫蹼为橘红色或略带黑斑,抗寒能力较差。

60日龄仔鹅体重为4.5~5.5kg,成年公鹅体重为8.5~9.5kg,成年母鹅为7.5~8.5kg。

经3~4周填饲,肝重可达750g。

6~7月龄开产,年产蛋量25~30枚,平均蛋重为180~220g,蛋壳乳白色。

公母配种比例为1:

5~6,种蛋的受精率一般70%~80%,受精蛋孵化率85%~90%。

根据狮头鹅的生产性能特点,可以直接选育出肥肝专用品系或作为培育肥肝专用品系的重要育种素材,也可用于培育肉鹅生产或肥肝生产的父本品系。

五、皖西白鹅

原产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区的霍邱和寿县。

广泛分布于霍邱、寿县、六安、肥西、舒城、长丰等地。

具有生长快、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和羽绒品质优良等特点。

皖西白鹅体型中等。

头顶有桔黄色肉瘤,公鹅体躯略长,母鹅呈圆形。

胸部丰满,体态高昂。

全身羽毛白色,喙橙黄色,胫、蹼橘黄色。

有少数鹅颌下有咽袋。

少数个体头顶部有顶心毛。

成年公鹅体重5.5~6.6kg,母鹅5~6kg,60日龄仔鹅体重3.0~3.5kg,90日龄可达到4.5kg。

母鹅开产日龄180d左右。

年产蛋量25枚左右;无就巢性的母鹅年产蛋量约50枚。

平均蛋重142g。

公母配比为1:

4~5,种蛋受精率88%左右,受精蛋孵化率可达92%。

六、四川白鹅

主产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永川和达县等地,广泛分布于平坝和丘陵水稻产区。

四川白鹅是我国中型鹅中基本无就巢性产蛋性能优良的品种。

全身羽毛洁白,喙橘黄色、胫、蹼橘红色,虹彩兰灰色。

公鹅体型较大,头颈稍粗,额部有一半圆形的橘黄色肉瘤;母鹅头清秀,颈细长,肉瘤不太明显。

成年公鹅体重5.0~5.5kg,母鹅4.5~4.9kg。

四川白鹅平均初生重71.1g,60日龄2.5kg,90日龄3.5kg。

公鹅性成熟为180日龄左右,母鹅200日龄开产。

平均年产蛋量60~80枚,高产母鹅有超过100枚的。

平均蛋重146g。

公母配比1:

3~4,种蛋受精率85%左右,受精蛋孵化率为84%左右。

四川白鹅的肥肝平均重344.0g,最大的达520.0g,肝料比1:

42。

四川白鹅的配合力好,是培育配套系母本的理想品种。

它可以选育为肉鹅或肥肝生产配套系的母本品系,也可用于改良一些品种的繁殖性能。

七、浙东白鹅

产于浙江省东部的奉比、象化、定海等县,分布于鄞县、绍兴、余姚、上虞、嵊县、新昌等县。

该鹅具有生长快、肉质好等特点。

浙东白鹅体型中等,体躯呈长方形。

全身羽毛白色,少数鹅的头部和背侧夹杂少量斑点状灰渴色羽毛。

额上肉瘤高突,成半圆形,成年后突起明显。

颈细长,喙、胫、噗橘红色,爪为玉白色,虹彩蓝灰色。

成年公鹅体重5.0~5.8kg,母鹅4.2~5.2kg。

半净膛屠宰率为81.0%,全净膛72.0%。

母鹅一般在150日龄左右开产,一般每年有4个产蛋期,年产蛋量40枚左右。

平均蛋重149.6g;蛋壳白色。

填饲肥肝平均重391.8g,最大肥肝600g。

八、太湖鹅

原产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大部、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上海市各郊县,是我国地方鹅种中数量最大的小型品种。

太湖鹅体态高昂优美,羽毛紧密,结构紧凑。

肉瘤圆而光滑,颈细长,呈弓形,无咽袋;全身羽毛洁白,偶在眼梢、头顶部、颈背部与腰部出现少量灰褐色羽毛。

喙、胫、蹼均呈橘红色,爪白玉色,眼睑淡黄色,虹彩蓝灰色。

成年公鹅体重4.0~4.5kg,母鹅3.0~3.5kg。

仔鹅半径膛屠宰率78.6%,全净膛屠宰率64%左右。

母鹅160日龄开产,就巢性弱,产蛋量约60枚,平均蛋重135.3g。

公母配比1:

6~7,种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以上。

填饲肥肝平均重312.6g,最大达638g。

第二节国外鹅的主要品种

一、莱茵鹅

原产于德国的莱茵河流域,后经法国克里莫公司培育,形成了优良的肉用品种,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对欧洲以至整个世界的肉鹅生产都有较大影响。

黑龙江省鹅育种中心于1998年从法国克里莫公司引进1300套莱茵鹅,主要推广到黑龙江、辽宁、吉林、广西、内蒙古、山东、上海等省(自治区),饲养效果良好。

莱茵鹅全身羽毛洁白,喙、胫、蹼橘红色,出生背毛灰色或深灰色,随着生长周龄增加而逐渐变化,至6周龄时变为白色羽毛。

仔鹅8周龄活重可达4.0~4.5kg,成年公鹅5~6kg,母鹅4.5~5kg,经填饲肥肝重400~500g。

7~8月龄开产,年产蛋量50~60枚,蛋重150~190g。

公母配比为1:

3~4,受精率为75%。

莱茵鹅可直接用于肉鹅生产,也可作为肉鹅生产的父本,改良其他鹅种的肉用性能。

二、朗德鹅

朗德鹅是当前肥肝生产中最优秀的肝用品种,原产于法国的朗德省,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已引入并在很多省区饲养和用于杂交改良。

朗德鹅具有生长快、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贴点。

全身羽毛以灰褐色为基础,经背部羽色较深,接近黑色、胸部羽色较浅,呈银灰色,腹部羽色乳白色。

体型大,背宽胸深,腹部下垂,头部肉瘤不明显,喙尖而短,颈上部有咽袋,颈粗短,颈羽稍弯曲。

成年公鹅体重7~8kg,母鹅6~7kg,8周龄约4.5kg,年平均产蛋40枚,平均蛋重180~200g。

公母配比1:

3,就巢性较弱。

朗德鹅的肝用性能好,肥肝平均重900g。

朗德鹅具有卓越的肥肝生产性能,但其产蛋量低。

三、埃姆登鹅

原产于德国的埃姆登,是一个古老的大型鹅种。

在英国和北美地区饲养较多,我国的台湾省已引种,肥育性能好,用于生产优质鹅油和肉。

全身羽毛为白色,初生雏鹅羽毛为黄色,背部及头部带有一些灰毛,公雏鹅的灰毛比母雏鹅浅些,可据此鉴别公母,但到成年时会全部脱换成白色。

埃姆登鹅体型重大,头大呈椭圆形,喙粗短,颈长稍曲,背宽阔,体长,胸部丰厚,腹部有一双皱褶下垂。

喙、胫、蹼呈橘红色,虹彩蓝色。

成年公鹅体重为11.80kg,母鹅9.08kg,60日龄体重3.5kg。

母鹅开产期为300日龄,就巢性强,年产蛋量为20~30枚,蛋重160~200g。

四、图卢兹鹅

又叫茜蒙鹅,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鹅种。

原产于法国南部的图卢兹市,主要分布于法国西南部。

利用其体型大的优点,曾被用来改良其他种鹅,如朗德鹅。

图卢兹鹅具有大型鹅的典型特征,体态轩昂,羽毛丰满,头大、喙尖、颈粗短,体躯呈水平状态,胸宽深、脚粗短。

颌下有咽袋,腹下有发达的腹褶。

喙桔黄色,胫橘红色,虹彩褐色或红褐色。

羽毛灰色,蓬松颈背深灰色,腹白色,翼羽深灰色带浅色镶边,尾羽灰白色。

成年公鹅体重为12~14kg,母鹅9~10kg,60日龄体重3.9kg。

母鹅开产期为300日龄,年产蛋量为30~40枚,蛋重170~200g。

公母配比为1:

3~4,种蛋受精率65%~75%。

填饲条件下,每只鹅可产肥肝1000~1300g,但大而质软,质量较差。

第三节各品种鹅的区别比较

表1—1各品种区别比较

品种

分布地区

外貌特征

年产量(枚)

成鹅体重(kg)

类型

用途

籽鹅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白羽,头顶有缨状头髻

100左右

公4.0~4.5,

母3.0~3.5

产蛋,

育种母本

豁鹅

原产于山东莱阳地区。

现广泛分布于辽宁昌图、铁岭、吉林通化地区及黑龙江省肇东、肇源等地

白羽,上眼睑有一疤状缺口

120左右

公4.5~5.0,

母3.5~4.0

产蛋,

育种母本

雁鹅

原产于安徽省西部六安地区,主要分布于霍邱、寿县、六安、舒城、肥西及河南的固始等县。

灰褐羽为基础,颈的背侧有1条明显的灰褐色羽带

25~35

公4.3~4.7,

母4.0~4.2

产肉

狮头鹅

原产于广东省饶平县,主要产区在凇汕平原一带的澄海县和汕头市郊

褐羽为基础,头部形状颇像狮头,有黑色发达的肉瘤

25~30

公8.5~9.5,

母7.5~8.5

产肉

肥肝用

皖西白鹅

原产于安徽西部丘陵山区的霍邱和寿县。

广泛分布于霍邱、寿县、六安、肥西、舒城、长丰等地。

白羽,头顶有桔黄色肉瘤,公鹅体躯略长

50左右

公5.5~6.6,

母5.0~6.0

肉毛兼用

四川白鹅

主产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永川和达县等地,广泛分布于平坝和丘陵水稻产区

白羽,虹彩兰灰色

60~80

公5.0~5.5,

母4.5~4.9

产蛋,

育种母本

浙东白鹅

产于浙江省东部的奉比、象化、定海等县,分布于鄞县、绍兴、余姚、上虞、嵊县、新昌等县

白羽,喙、胫、噗橘红色,爪为玉白色,虹彩蓝灰色。

40左右

公5.0~5.8,

母4.2~5.2

肉毛兼用

太湖鹅

原产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大部、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上海市各郊县

白羽,无咽袋,爪白玉色,眼睑淡黄色,虹彩蓝灰色

60左右

公4.0~4.5,

母3.0~3.5

产蛋,

育种母本

莱茵鹅

原产于德国的莱茵河流域,后经法国克里莫公司培育。

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广西、内蒙古、山东、上海等省(自治区)

白羽,颈短羽毛成小辫样,有橘黄色眼圈,出生背毛灰色或深灰色,至6周龄时变为白色

50~60

公5.0~6.0,

母4.5~5.0

肉毛兼用

朗德鹅

原产于法国的朗德省,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灰褐羽为基础,头部肉瘤不明显,喙尖而短,颈粗短

40左右

公7.0~8.0,

母6.0~7.0

产肉,

肥肝用

埃姆登鹅

原产于德国的埃姆登,在英国和北美地区饲养较多,我国的台湾省已引种。

白羽,雏鹅背部及头部带有一些灰毛,成鹅喙粗短,颈腹部有一双皱褶下垂

20~30

公11.80,

母9.08

肉毛兼用

图卢兹鹅

原产于法国南部的图卢兹市,主要分布于法国西南部。

灰羽,头大、喙尖、颈粗短,颌下有咽袋,腹下有发达的腹褶。

虹彩褐色或红褐色

30~40

公12.0~14.0,

母9.0~10.0

产肉

肥肝用

第二章鹅的良种繁育

第一节鹅的选种

选种的目的在于选出优秀个体,并能将其优良品质遗传给后代,以提高商品鹅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对广大农民而言,一般是通过鹅的体形外貌和生理特征来选择。

一、根据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进行选择

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可以反映出种鹅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可作为判断其生产性能的重要参考。

种鹅的选择最好从鹅出壳后就开始,因很多遗传性状如长肉和羽毛生长速度等,在幼龄时就表现出来了,到成年已无法测定。

根据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种鹅通常要进行4次选择。

第1次选择

雏鹅在出壳12h以内,结合称重,把体重符合本品种要求的,体质健壮绒毛光泽好,腹部柔软无硬脐,血统清楚,符合品种特征的鹅雏留作种用。

第2次选择

在70~80日龄时进行第2次选择,把生长发育良好,体重超过群体的平均体重,全身羽毛丰满、体质健壮的留作种用后备鹅,不合格者须淘汰。

第3次选择

在鹅成熟前后还要进行第3次选择,要求母鹅体大而重,羽毛紧凑光泽明亮,头大小适中,眼睛灵活,颈细长,身体长而圆,前躯较窄浅,后躯深而宽,臀部宽广,腿结实且距离宽。

公鹅要求体型大,体质健壮,各部器官发育均匀,头中等大小有雄相,眼晴灵活有神,喙长而钝,紧凑有力,两胫间距离宽,呜叫宏亮。

当公鹅进入性成熟期时,尚需翻肛检查性器官的发育情况。

须选择阴茎发育良好,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良的公鹅作为种鹅,严格淘汰阴茎发育不良的个体。

第4次选择

配种前及配种过程中,随时淘汰弱、病的公母鹅。

向母鹅群投放公鹅时,公鹅要逐只触摸外生殖器(此期不准再翻肛),只有外生殖器发育柔韧,富有弹性的公鹅才能留做种用,否则必须给与淘汰。

根据生产记录,对产蛋性能低或受精能力差的母鹅及配种能力差的公鹅应及时发现并淘汰。

在种鹅的利用年限内,如果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劣质鹅也应随时予以淘汰。

二、根据记录资料选择

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有密切关系,但毕竟不是生产性能的直接指标。

为更准确地评定种鹅的生产水平,育种场必须做好鹅主要经济性能的观测和记录工作。

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更为有效的选种。

第二节鹅的配种

一、配种年龄

鹅的配种年龄与品种、性成熟早晚有关。

鹅的适龄配种期,一般公鹅控制在12月龄、母鹅8月龄左右可以获得较好效果。

黑龙江本地白鹅、籽鹅、豁鹅为早熟的小型鹅品种,在180左右日龄达到性成熟,开产后蛋重达100克以上时即可进行配种。

莱茵鹅为中型鹅品种,210~240日龄达到性成熟,蛋重达120克以上可进行配种。

二、配种比例

公母鹅配种比例直接影响受精率的高低。

配种比例因鹅的品种、配种方法、季节、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

一般小型品种,自然配种的公、母比例为1:

5~6,中型为1:

4~5,大型品种为1:

3~4。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公母性比一般为1:

20~30。

在生产实践中,公母鹅配种比例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进行调整。

一般水源条件好,春、夏和秋初可以多配;水源条件差,秋、冬则适当少配;青年公鹅和老年公鹅可少配,体质强壮的适龄公鹅可多配。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种鹅性欲旺盛,可以适当提高配种比例。

三、种鹅利用年限

种鹅的利用年限种母鹅的繁殖年龄比其他家禽长,通常第1个产蛋年的产蛋量较低;到第3个产蛋年母鹅产蛋量最高;从第4个产蛋年开始,产蛋性能下降,因此母鹅以利用3年为宜。

公鹅最多利用3年就应更新。

四、配种方法

(一)自然配种

将选择好的公鹅,按比例放入母鹅群中,让其自由交配,一般受精率较高。

另因鹅是水禽,喜在水中交配,在水中交配的受精率比在陆地上高。

所以,鹅应在水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如浅河、池塘或水池等地饲养。

(二)人工授精

公母鹅配种过程中,不让其自然交配,而是用人工的方法,将公鹅的精液采出来,然后借助输精器,将精液输到母鹅的阴道内,达到受精的目的,称人工授精。

人工受精的主要操作步骤见表1—1

表2—1人工受精操作步骤

人工受精的

阶段步骤

工作内容、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种公鹅的采精

(1)采精前的准备首先要选择好公鹅公鹅选择的好坏是鹅人工授精技术的成败关键之一。

当公鹅达到性成熟以后,通过背腹按摩法,把阴茎大于4cm以上,直径大于0.8cm的公鹅暂留种用。

用于人工授精的种鹅,在配种前1个月,就需对公母鹅加强营养和适当的管理,并对公鹅在采精前施行5~7d的调教。

通过背腹按摩,15~30s内阴茎能勃起,一次射精量为0.4~1.3ml,精子密度为6亿/ml以上,精子活率在0.6以上者留作种用,否则予以淘汰。

公鹅采精前的准备先把公鹅肛门周围的羽毛剪掉,以便采精时减少精液的污染机会;采精前4h应停止喂料,以便防止采精时排便而污染精液。

其次在采精前做好人工授精仪器、设备、器皿和材料的准备及消毒工作。

(2)背腹按摩法采精

①保定。

采精时,由保定人员抓鹅,并将公鹅放在采精台上,分别用左右手固定公鹅翅膀基部的胸段,使公鹅呈蹲伏式,让公鹅的后腹部悬于采精台的后面。

②采精。

采精员用右(左)手,掌心向下,大姆指和其余四指分开,稍弯曲,手掌面紧贴公鹅背部,从翅膀的基部向尾部方向有节奏地进行按摩,频率约1~2s按摩1次,约按摩4~5次。

每次按摩时右(左)手挤压公鹅的尾根部,与此同时,用左(右)有节奏地按摩腹部后面的柔软部,拇指和食指最后按摩泄殖腔环,当感觉阴茎在泄殖腔内稍有勃起进,便由拇指和食指开始按摩泄殖腔环的两侧壁,因此处富含丰富的血管体,构成淋巴窦的部位,经按摩的刺激,促进淋巴窦产生淋巴液,并流进阴茎,使阴茎更进一步勃起,并使泄殖腔内两侧的淋巴襞的内缘相接触,形成临时的精液沟,阴茎进一步勃起,便自动从泄殖腔内排出来。

这时用拇指和食指挤压泄殖腔环的下部(腹部),就会使阴茎基部背侧的输精沟呈开放式状态,精液就会从乳头体流入阴茎基部。

当拇指和食指挤压泄殖腔环背侧时,就会使精液沟完全闭锁,精液沿着精液沟流向阴茎的末端。

③精液的收集。

用集精杯稳、准、快的接取公鹅阴茎末端所排的精液,要求集精杯温度与采得的精液温度要相接近。

④采精间隔时间。

依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连续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