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二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2403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三年级二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二单元.docx

《三年级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二单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二单元.docx

三年级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第二单元共12课时)

1、学会本单元生字.

2、正确读写生词,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学习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3、流利地背诵课文,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法制、安全及其它渗透)

1、培养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身边的事物和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悟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提高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和想象力。

 

实验或实践活动安排

1、预习时注意搜集与课文学习相关的资料。

2、教学“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之前,应准备相关的材料。

 

教学本组教材建议用12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6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

此外,可设机动课时2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1课时总13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

 5、翠鸟

课型

精读

1、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启发学生树立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2、学会本课生字,积累新词,会用“机灵”、“愿望”造句。

1、了解翠鸟的特点。

2、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1、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翠鸟。

2、课件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预习提纲: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运用分析字形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要求会认:

“秆、绣、赤、褐、衬、衫、泛、锐、饲、翁、峭”,正确书写:

“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教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呀?

(课件出示翠鸟)

2、简介翠鸟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翠鸟。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课件出示教师总结出的三点:

⑴翠鸟是什么样子的?

⑵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⑶翠鸟的家在哪里?

二、出示学习目标

今天这堂课我们将先尝试着解答第一个问题,完成这些任务。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⑴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⑵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三、初读课文。

⑴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生字和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⑵师范读课文,生思考:

作者笔下的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⑶学习生字词。

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

⑷理解词义:

鲜艳疾飞等待锐利饲养注视逃脱荡漾

⑸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完成

①给自然段加上序号。

②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外形?

四、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文的题目就叫“翠鸟”,想想课文讲了翠鸟的哪些特点?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然段的段意。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看课件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

它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你觉得翠鸟哪儿最漂亮?

⑵试着回答:

①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

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各方面有何特点?

请用“△”标出描述翠鸟各方面特点的词。

②翠鸟全身形状特点是什么?

请用“~~~”划出,并理解“小巧玲珑”这个词。

③课文用了哪些语句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请用“——”划出。

⑶小组合作讨论,师生交流。

教学后记

翠鸟

爪子红色的

    羽毛 颜色鲜艳

    翠鸟 小巧玲珑

   眼睛透亮灵活

    嘴  又尖又长

作业安排

书写生字

 

课堂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2课时总14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

 5、翠鸟

课型

精读

1、了解翠鸟捕鱼动作迅速,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说写训练。

说说翠鸟捕鱼的经过。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课件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预习提纲:

1、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翠鸟活动时有什么特点?

从哪里可以看出?

  

(2)、查字典,讲讲“清脆”一词的意思。

  (3)、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疾飞”一词的意思。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提问:

翠鸟是怎样捉鱼的?

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2)、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3)、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

  (4)、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读句子,想一想括号里的词语的意思。

  翠鸟()苇秆,()过去,()小鱼,()水面往远处()。

  (5)、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①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

  

②翠鸟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

  

③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

  ④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

 

(2)、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3)、“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①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②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

“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

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4)、齐读体会“愿望、失望、希望”三个词的意思和用法。

 (5)、选词填空。

     愿望  失望  希望

  ①我有一个美好的________,长大了当一名飞行员。

  ②老师对同学们说:

“《翠鸟》的第一段写得很精彩,___大家背下来。

  ③我们一定不辜(gū)负家长的_____,做一名好学生。

  ④李平满怀______,在学校运动会上得跳高冠军,可是只得了第三名,他很__________,哭了。

4、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5、通过看图、了解翠鸟的外形怎样?

动作怎样?

6、小练笔。

  ______捉________的本领可真大呀!

____________

一、复习。

  填空题。

  它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______,绣满了___。

背上的羽毛像______。

腹部的羽毛像________。

它小巧玲珑,一双________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________的嘴。

二、小组交流讨论预习提纲的内容。

三、班级展示预习提纲的内容。

四、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

(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教学后记

 翠鸟

 外形:

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

等鱼 贴、飞、停、注视等

 捉鱼 蹬、飞、叨、贴、飞喜爱

住处:

隐蔽

 

作业安排

1、抄写词语。

2、熟练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鲜艳—— 锐利——希望—— 注视——

逃脱——

课堂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3课时总15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

 6、燕子专列

课型

精读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

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

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课件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预习提纲:

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燕子有关的课文,跟老师写课题:

燕子专列。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舒适 启程 疲劳 料峭 覆盖 救护 车厢 濒临 

死亡欧洲 瑞士 特殊 长途跋涉  气温骤降

2、指导书写“我会认”的生字。

⑴学生观察,发现“洲、瑞、殊、骤、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左窄右宽。

⑵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骤”和“涉”。

骤:

让学生明白笔画较多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同时,如果一个字有两个捺,书写时其中一个一般要变成点。

然后复习学过的字“送、这、迟、欢、食”等进一步巩固。

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字书写时不要多加一点。

⑶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合作探究,自主解疑,感悟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⑴学生读文思考:

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⑵在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同桌讨论。

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用简洁的语言解疑。

⑷教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⑸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⑹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

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2、朗读体会,深入理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

⑴体会气候的恶劣。

①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居民寻找燕子的句子。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指名读。

③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理解“料峭”的意思。

④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气候的恶劣。

⑵体会瑞士居民们的爱心。

①默读,画出描写瑞士居民们动作的词语。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③指导朗读。

④教师引读。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冒着——,顶着——,踏着——,四处寻找——。

⑤再仔细地读一读这段话,还有哪些词也让你体会到了居民们的热情?

(学生读文,抓重点词语“纷纷”“四处”体会。

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⑶体会贝蒂的爱心。

①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静静地体会,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学生默读、勾画、思考。

③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④朗读第四自然段。

⑤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引读激情。

⑥学生思考,想对贝蒂说点儿什么?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燕子专列

政府——呼吁

居民——寻找

贝蒂——救护

保护环境,爱护鸟类,人人有责。

作业安排

辨字组词:

殊()

珠()

步()

涉()

救()

球()

跋()

拔()

课堂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4课时总16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

 6、燕子专列

课型

精读

1、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人们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搜集、交流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1、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搜集的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课件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预习提纲: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

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写想对贝蒂说的话。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识记字形,指导辨析容易混淆的字。

 ⑴出示生字,认读。

 ⑵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⑶辨析形近字,组词。

洲—州瑞—端殊—珠跋—拔步—涉厢—箱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

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2、学生自主写。

3、指导朗读读,评价,修改。

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

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三、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载”。

 ⑴用多音字“载”组词。

 ⑵指导书写,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载”的笔顺。

 2、再读课文,想一想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它会说些什么呢?

 3、在爱心卡上为燕子写出祝福的话。

 4、指名读所写的祝福的话语,请部分同学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

 5、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四、感悟写法,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倒叙的写法。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我会写”的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教师有重点地指导书写。

  “舒”:

右边不要少写一点。

  “疲”:

指导病字头的书写。

  “救”:

指导几个点的书写。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改进书写。

教学后记

政府致谢     

6、燕子专列人类 燕子

 居民们     燕子

小贝蒂救护

作业安排

 

抄写生字词语。

 

课堂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5课时总17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课型

精读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1、课件

2、收集有关破坏环境的资料。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预习提纲:

1、轻声读课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把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再往下读。

等读完全文,原来读不懂的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一下子想通了。

  2、仔细思考,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一、小组合作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

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a、读准带拼音的词语。

   b、读准多音字。

   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

   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二、班级展示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

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鼓励学生质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没有了?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读懂课文。

三、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对文章中的字词有不懂得地方吗?

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如: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教学后记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村庄甜润锋利应有尽有各式各样

作业安排

1、写生字、生词。

2、读书。

3、查找与环保有关的资料。

课堂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6课时总18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课型

精读

1、通过学习课文,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的教育。

2、通过交流收集的环保材料,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课件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预习提纲:

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复习导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班内汇报: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2、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

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

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

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过渡:

是呀!

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

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根据村庄里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然而人们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

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

3、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

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

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

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

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

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

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此叹息道:

目光短浅也!

罪有应得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1、读课文,回答问题: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锋利的斧头”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它象征着________;

 

(2)、“什么都没有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都没有了。

 (3)、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可以谈体会,也可以说说手中的资料。

(在谈体会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裸露以至洪水毁灭村庄的现象中,找出深层的原因,明白人们缺乏环保意识是其根本原因。

从而认识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绿色家园的重要。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在谈话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环保意识教育,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调查周围关于环保的一些问题,亲自做有益环保事,做生活的主人。

教学后记

 7、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美丽的小村庄 (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作业安排

1、读课文。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课堂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7课时总19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

 8*路旁的橡树

课型

略读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1、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1、搜集关于橡树的资料。

2、课件。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预习提纲:

1、 自读全文,读准字音。

2、 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

你们读懂了什么?

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整体感知)

三、合作交流,全班展示

1、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什么是“平坦”

2、 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 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2) 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

(直立而高耸)

(3) 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3、 学习五——七自然段。

(1) 你能把“责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2) “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2)“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

(指橡树生长的地方)

 (3)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

“筑这…………”“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4)你能再写几个“不……而……”的词语吗?

四、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得问题吗?

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