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3808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王安石。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谁来把这首诗读一下?

(指名读)⑴纠正“间”的读音。

一水间的“间”为什么要读成“jian”呢(因为是间隔的意思)

  ⑵京口瓜洲一水间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瓜洲被一道长江水隔开)

  ⑶数重山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把前两句一起读一读。

  3、同学们打开《课前预习本》,我们把在课下预习时利用注释总结出来的大概意思交流一下⑴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离南京紫金山也只隔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回到家乡呢?

  4。

同学们总结得都很好,不但把诗的大意说了出来,还加入了自己的想法,这样很好。

  三、品味诗句,感悟诗境一学习《泊船瓜洲》

  1、齐读古诗,思考:

你觉得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春风)为什么?

(因为作者看到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就想起了家乡)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有一个字非常有名,请大家把书翻到24页,我们一起读一读资料袋里面的文字。

  (齐读资料袋)这个字是什么?

(绿)你读了这段文字最深的体会的什么?

(一位这么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也要养成认真修改、仔细推敲的好习惯。

)在这里绿是什么意思呢?

(吹绿)再读一下这句诗,当你读这句诗的时候,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百花盛开,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欣欣向荣)再读能用你学过的古诗来描绘一下你脑海中的画面吗?

  3、我们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放音乐)你听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什么?

(描写春天的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好美的诗句,好美的春天,好美的江南还有好美的学生能记得这么多古诗,佩服。

  4、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一个绿字写尽了江南无限的春光。

  老师想问一下,“又绿”是什么意思呢?

(再一次吹绿)春风吹过江南,已经不知道多少回。

江南的原野,也不知道绿了多少次。

然而“明月何时照我还”,今天的江南,春风在,明月在,诗人却已经不在;

春风年年回,明月日日悬,诗人却迟迟难归。

  5、诗人为什么不回来呢,是远隔千里,路途遥远吗?

作者现在又身在何处呢,他的家乡又在哪里呢?

(作者现在在瓜洲,他的家乡在钟山,)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读一读

  6、(板画京口、瓜洲、钟山的位置。

简单介绍三个城市:

  a、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

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与瓜洲隔江相对。

  c、钟山:

南京的紫金山,在这里指南京,南京是王安石的第二故乡,16岁全家迁入南京,他两次辞去丞相之职,也是在南京居住,最后也是在南京病逝)

  7、作者现在距离家乡是近还是远?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读一读,(一水间、只隔)

  你能读出来很近吗?

(个人读,齐读,范读)

  (从南京出发到瓜洲,只有几层山、一道江的距离,请看大屏幕,我们看地图。

从南京到镇江是69公里,坐城市高速列车,20多分钟就到了,从镇江到瓜洲就更近了。

也可以说,作者才离开家,就开始想家了,换句话说,作者想回就回,为什么还要羡慕春风的一年一度?

他又是为什么要离开如此依恋自己风景如画的家乡呢)

  8、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王安石资料)1070年,王安石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

掀起了一场以“理财”

  “整军”为中心,以“富国强民”为目的,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各个方面的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1074年,因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在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的共同反对下,第一次变法失败,王安石被朝廷罢免丞相之职。

  1075年,王安石在多次拒绝未果后,再次被拜为丞相,但变法得不到支持,无奈之下,于1076年辞去官职,回到南京老家。

1086年,司马光升任丞相,废除新法,王安石忧愤病逝,《泊船瓜洲》这首诗就是在1075年作者前往京城赴任途经瓜洲所作。

  9、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你能体会到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无奈、悲伤等)变法的失败,儿子的离开,王安石早就对做官失去了信心,无奈皇命难违,在春满江南的时节,不得不离开他深深依恋的家乡。

前途的迷茫,万千的愁绪化作两句千古绝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瓜洲钟山,一水之隔,却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诗人难归,满腹无奈,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9、让我们一起再来大声吟诵这首诗吧。

  (齐读)结束语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时,我们的心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起那一股股难解的情感,那就时思乡情五年级《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

本组课文是围绕“游子思乡”这一主题编排的,《泊船瓜洲》是南宋诗人王安石于公元1074年,在第一次任宰相主持变法失败后,应宋神宗急召第二次赴京复职,途径京口泊船瓜洲时所作。

诗的前两句写景,未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第三句感叹自己对故乡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记忆忧新,各种在家的美好温馨历历在目,因此本诗从字面上看,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

编排本组课文一是让学生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二是引导学生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的。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其中本诗中的“泊、间、数、重、还”这几个多音字的辨音,读通诗句、大体把握诗意,学生能自己解决,再辅以教师适当点拨即可达成目标。

而知晓诗人的背景,走进诗人的内心,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因此这是本课教学要突破的难点,需要在多种方式的诵读思考中完成。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语境意项辨析“泊、间、数、重、还”等多音字的读音,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自由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抽生读等多种形式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结合注释、教师点拔,生生合作大体把握诗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搜集诗人资料,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背景,体会“绿”

  “又”两个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情节,进入古诗意境。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大体把握诗意。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中的情节,进入古诗诗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知识人,奔主题。

  1、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个人资料?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出生于江西临川,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___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3、解课题,质疑课题。

  1、读课题,你是怎么知道“泊”读“bo〞?

而不读“PO”呢?

怎样理解这个课题?

  2、对这个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应皇帝急召……)

  4、交流学诗方法。

  二、初读古诗,大体把握诗意。

  1、本诗的多音字很多,浏览古诗,怎样确定“间、数、重、还”的读音?

(1)抽生读,谈一谈选择多音字读音的理由。

  (2)抽生分别说其它字的解释,确定读音。

  2、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

默读古诗前两行,用“一”划出来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

(1)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这三个地点名词的地理位置

  是怎么样的?

师生合作简笔画板书。

  

(2)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

  长大,因此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3、弄懂了这个问题,诗意就一目了然,同桌交流。

抽生说诗意。

  三、知诗情、悟诗境。

  1、作者泊船在长江北岸的瓜洲,离家乡南京远吗?

  “远”与“近”展开争论,找出各自的理由。

  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没有火车,单靠着双脚和一叶扁舟要跨过滚滚的长江水和翻越几重山,可谓是千山一水,可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般得近?

  2、引读悟情:

因为作者心里想的是——故乡,脑里装的是_____故乡,嘴里念的是______家乡,因此不觉得家乡远了,不由念着,生读前两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情不自禁地吟着:

京口……情深意切地叨着:

京口……

  3、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熟悉,作者的第二故乡南京,属于我国的江南地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这里都怀着深深的赞叹之情。

你知道了哪些描写江南的诗?

在这首《泊船瓜洲》里诗人同样写了江南的美,聪明的你,觉得哪一句把江南写的美呢?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哪个字,让你眼睛一亮,“绿”这个字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晶,默读24页的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

  4、而“绿”字前的“又”我们得好好品一品,“又”代表“又一次”家乡的那些景物会循环往复,轮回的来来去去呢?

学生练习说话:

燕子飞了,又飞回来的时候,春天去了,又在来的时候,草儿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5、想想诗人曾经有哪些美好的生活吧?

  四、知背景,入诗境。

  1、古诗学到这里,如果你是诗人同船共渡的朋友一定有很多问题想问他:

学生再次质疑:

教师补充介绍资料:

公元1042年王安石曾入朝做官,后升任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一心想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谋福,他“积贫扶弱”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可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而当时的宋神宗也缺乏了杀罚果断的能力,摇摆不定,最后皇帝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出尔反尔的皇帝又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

  从这一段介绍中,你又知道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

播放音乐起……

  2、诗人深知,这一去,一定凶多吉少,而年迈花甲的他,早已倦了朝廷的尔虞我诈,可只要他去做宰相,他就一定去,主张变法改革,而他只要施行新政变法,守旧派依然会对他进行打击报复,他只能忧心忡忡,踌躇满怀,将这满腔的千般不愿万般不情,都化作叩问苍天,质问明月______读春风______这是发自肺腑的质问呀

  3、积累有关明月的诗。

  看到明月,诗人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明月、似手作为古代诗人思乡的标志,不管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还是杜甫的“露……,”还是儿时念的举头……,亦或是“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识在他乡”,都表达了诗人们一个亘古不变共同情怀,那就是思乡。

  六、回归主题,总结写法作者将这千古的思乡情怀,是通过写事还是写景表达的?

  (3)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调查本班学生能背几首古诗,最喜欢那首古诗,有几位同学能背《泊船瓜洲》。

  一、设景激情:

  (幻灯片1)

  1、师导:

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

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

个。

古人曾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的。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

  (幻灯片2)

  (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

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

(注意:

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

师问: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

(幻灯片3)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幻灯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

  (古诗课件:

幻灯片5)

  5、同桌互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

(你预习得真充分。

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

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幻灯片6:

多音字注音)

  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

好,开始。

  (教师适当讲评)

  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二、合作汇报: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及你们查找的有关的资料,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交流,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学习

  一、二句

  1、师总结过渡:

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研读这首诗。

  (幻灯片7:

  一、二句)

  2、先请一个同学读

  一、二句诗;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想想:

京口、瓜洲、钟山在什么地方?

教师板书:

  (师标画瓜洲和钟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

  (幻灯片

  8、9、10)

  3、提问:

王安石的故乡是?

  4、看板书理解: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

何以见得?

(一水)

  a、“一水间”一水指?

间什么意思?

(幻灯片11)谁能用“间”

  组词。

  (练习:

用间组词。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

  “数重山”什么意思?

(幻灯片12)表示路途近还是远?

从哪

  里知道?

(抠住“只”补充介绍。

  (幻灯片13)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遥远。

为什么

  诗人觉得只是“一水”

  “只隔”呢?

(板书:

只隔。

  5、感情朗读指导: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的味道。

  (“只隔”重读。

  

(二)学习

  三、四句:

  (过渡:

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

  此。

在这样静寂的夜晚,他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感慨呢?

  1、请读第

  (幻灯片14)提问:

这两句诗那句写景?

那个字写出景物特点?

  “绿”什么意思?

(幻灯片15)师导:

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闭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用上“我仿佛看到……”

  (生说话训练,教师激情点评)。

  2、体味“绿”字。

说话训练。

  师总结导:

  (出示课件:

幻灯片16)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

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

(“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

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

看课文插图,你能猜猜他用过那些字吗?

(激情研论)

  (幻灯片17)比一比,讨论用那个字好?

(幻灯片18)指名谈看法。

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

是啊一个“绿”字,使王安石炼字成了千古佳话。

同时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3、诗导:

其实,这句诗精彩是“绿”字,重点却是“又”字,大家想想,这句诗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

(告诉我们在草长莺飞的春天,五十多岁的王安石又要再次离开家乡,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诗人赴京城再次为官,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

  请大家读·

明月何时照我还。

幻灯片19这句诗什么意思,那个词表现出作者的心情?

什么意思?

表现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何时。

  4、(师设景读):

诗人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变法,却屡遭保守派的反对,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回到家乡,第二年皇帝又启用他,在赴京路上,思乡情节更浓。

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句诗?

此时诗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远离家乡了,再读:

诗人想着:

此去京城可能几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思乡的期盼,再读:

  诗人想着:

此去京城可能几十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心灵的遗憾,再读:

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精神的痛苦,再读:

  5、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6、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通读全诗

  1、配乐朗读:

  (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刚刚离开家乡、就想着回来的那种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请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视频配乐)此时你就是诗人,站立船头,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下这首诗。

  (生读)

  2、背诵全诗。

  师:

通过课堂的多次朗读,同学们都会背诵了吗?

(会)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呢?

  3、齐背古诗:

配乐感情背诵。

  五、音乐欣赏:

过渡:

古诗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它讲究平仄押韵,言语精练,意境深远。

学习古诗,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古诗与音乐结合起来,用唱的办法来学习。

大家想试一试吗?

(课件)

  六、拓展延伸(过渡)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

  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

课前,老师收集了十首有关思乡的古诗,送给同学们。

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读读、议议、背背、唱唱,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来赏读。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