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5606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1.文言文两则

班级:

姓名:

学弈

一.本文选自《》。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这本书记录了()。

二.给加点字注音。

使弈秋诲()二人弈()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三.根据注释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5.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四.同样是跟弈秋学习下棋,为什么两个人的学习效果差别这么大?

2.文言文两则

班级:

姓名:

两小儿辩日

一.本文选自《》。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及日中则如盘盂()

日初出沧沧()凉凉

孰()为汝()多知乎

三.根据课文注释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6.孔子不能决也。

7.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四.文中两个小孩子分别认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人物

太阳离人近的时间

原因

第一个小孩子

第二个小孩子

五.你觉得一天之间太阳什么时候离人最近?

你的理由是什么?

六.为什么太阳早上大中午小?

为什么太阳早上凉中午热?

1.《文言文两则》知识点过关检测

班级:

姓名:

一、形近字组词。

弈()俱()援()盂()

奕()惧()缓()孟()

二、看拼音写词语。

Hónghúxuéyìpányú

()()()

zhuānxīnzhìzhìcāngcāngliángliáng

()()

三、《学弈》选自()。

孟子,()时期()家()家,被称为()。

《两小儿辩日》选自()。

孔子,()学派创始人,被称为(),与孟子合称()。

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通国:

(    )   善:

(    )

2.使弈秋诲二人弈。

使:

(    )   诲:

(    )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

(    )   去:

(    )

4.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孰:

(    )   汝:

(    )

5.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弓缴:

(    ) 之(     )

四、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孰为汝多知乎?

五、默写全文。

《学弈》

《两小儿辩日》

2.《匆匆》

班级:

姓名:

一、《匆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他是我国杰出的(),他的代表作品有()。

二、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zhēnɡrónɡ()

三、选择词语填空。

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徘徊蒸融伶伶俐俐

1.蒸发融化。

()

2.形容灵活的样子。

()

3.比喻犹豫不决。

()

4.流泪不止的样子。

()

5.汗水不断地流下。

()

6.完全无遮掩。

()

四、照样子,写词语。

头涔涔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千门万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伶伶俐俐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五、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

3、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

4、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

六、课文整体感知。

1.读完《匆匆》这篇课文你觉得本文主要想表达的是什么?

 

2.你觉得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才不算在世上白白走一遭?

 

3.写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3.桃花心木

班级:

姓名:

一.组词。

秧()萎()番()

锻()雅()勃()

二.选择词语填空。

莫名其妙勃勃生机语重心长无缘无故

1.言辞诚恳,情谊深长。

()

2.没有任何原因、缘故。

()

3.精神旺盛的样子。

()

4.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事情很奇怪,让人不明白。

()

1.桃花心木有时()地枯萎了。

2.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枯萎呢?

3.种树人()地说:

“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才能长成百年大树。

4.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显示出()。

三.阅读课文《桃花心木》后回答下列问题。

1.种树人有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

2.种树人为什么有这些奇怪的做法?

3.抄写对你有启发的句子。

句子抄写:

我的启发:

四.读下面的句子后回答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不确定”?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4.顶碗少年

班级:

姓名:

一.给加点字注音。

附和()喝彩()刹那间()屏住呼吸()鞠躬()

和平()喝水()霎时间()屏幕()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无虚席目不转()惊()动()不知所()

三.根据注释选择对应的词语填空。

惊心动魄附和不知所措目不转睛刹那间座无虚席

1.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2.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很多。

()

3.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

4.眼珠都不转一下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

5.(言语、行动)追随别人。

()

6.极短的时间,瞬间。

()

四.阅读《顶碗少年》后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格。

表演的结果

顶碗少年的神态

观众的反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这位白发老者对顶碗少年说了什么?

请写出你的猜测。

3.如果你是这位顶碗少年,在表演失败之后,你会做些什么?

4.你觉得作者从顶碗少年的这次表演经历中悟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5.顶碗少年的这次表演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5.手指

班级:

姓名:

一.选择词语填空。

堂皇附庸养尊处优

1.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

2.形容气势宏大。

()

3.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

二、阅读《手指》后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格。

手指

优点

缺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2.抄写对你有启发的句子。

句子:

启发:

3.作者通过描写五个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读读写写

  nuóyí    zhēnɡrónɡ   yóusī    chāyānɡ    kūwěi    jīyè    xìnɡér

 (     )(       )(     )(        )(      )(     )(       )

   yīfān    kǎoyàn   duànliàn  zhuǎnhuà  yōuyǎ     chìluǒluǒ

 (    )(      )(       )(        )(     )(                )

  zhuānxīnzhìzhì       wúyuánwúɡù           yǔzhònɡxīnchánɡ

 (                 )  (                 )  (                        )

    kuánɡfēnɡbàoyǔ         bóbóshēnɡjī            hándānxuébù

 (                  )  (                ) (                         )

  日积月累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句子。

1.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说明了人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

2.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擂两通鼓,勇气就衰弱了;擂三通鼓,勇气就完结了。

现在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说明做事情要一气呵成的道理。

3.再甘甜的瓜,瓜蒂都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

说明任何事物都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4.种树必须培育它的根,教人以德行就必须教养他的思想。

说明了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5.练习了千支曲子后才能知晓音乐的美妙,观看了千柄剑后才能识别兵器的好坏。

说明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成语故事

请用简单的语言复述《邯郸学步》并说出其寓意。

 

 

第一单元作文班级:

姓名:

一.回顾写作方法

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写作手法?

二.作文构思

这次作文我打算练习使用()的写作手法。

我的作文题目是:

我的作文中心是:

通过写第一次()的经过,我懂得了()。

我的作文思路是:

先写——

再写——

最后写——

6.北京的春节

班级:

姓名:

一.查字典,给下列生字组词。

旬()熬()蒜()醋()饺()翡()拌()

榛()栗()筝()鞭()麦()寺()逛()

二.找出文中的成语,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零()()碎万()()新灯火()()

()然不同张()结()万()()已

三.阅读《北京的春节》,填写表格。

时间

风俗习惯

详写/略写

腊月初八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过了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四.读完课文,你对北京的春节的总印象是什么?

五.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六.课文有的内容写得很详细,有的内容写得很简略,这种详略得当的方式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七.北京的春节和你的家乡的春节习俗一样吗?

你们家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

7.藏戏

班级:

姓名:

阅读课文《藏戏》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1-3自然段可以猜测藏戏可能有哪三个特点?

2.从4-7自然段可知,唐东杰布为什么要组建藏戏班子?

3.唐东杰布有哪两项杰出的成就?

4.藏戏里不同颜色的面具有不同的含义:

()的面具是白色的,代表();

()的面具是红色的,代表();

()的面具是绿色的,代表();

()的面具是黄色的,代表();

()的面具是半黑半白,代表();

()的面具是青面獠牙,代表();

面具运用()、()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5.从17-20自然段可知,藏戏还有哪些特点?

6.你想要去现场看一场藏戏吗?

为什么?

8.各具特色的民居

班级:

姓名:

一.阅读《各具特色的民居》后填写下表。

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二.用自己的语言简单介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三.再读《客家民居》第二段,这个段落里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在课本上具体标明。

四.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五.你还知道哪些很有特色的民居?

班级:

姓名:

第二单元读读写写

jiérán  sìyuàn   cǎihuì  ɡuànɡmiàohuì  màiyátánɡ  zǒumǎdēnɡ

 (    )(       )(      )(          )(         )(            )

 làyuè   chūxún   zhǎnlǎn  suànbàn  jiǎozi  fěicuì   zábàn

(    )(      )(       )(     )(      )(     )(          )

  línɡqībāsuì    wànxiànɡɡēnɡxīn    zhānɡdēnɡjiécǎi

 (           )(              )(                      )

zhēnzi   lìzi    bàozhú     fēnɡzhēnɡ  yùbèi  cǎipái  biānpào

 (     )(      )(      )(         )(     )(   )(         )

日积月累·默写古诗(要写作者)

1.元日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我觉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我觉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3.芙蓉楼送辛渐4.江畔独步寻花

 

我觉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我觉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5.七步诗6.鸟鸣涧

 

我觉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我觉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专题训练: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

班级:

姓名:

一、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①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由此可知,中心句一般在段落的()。

二、练习部分:

1、青蛙最喜欢吃昆虫。

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

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概括段意:

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概括段意:

3、春天在哪里呢?

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

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

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

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

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

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概括段意:

4、爷爷一生过的都是简朴的生活。

战斗时代,他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粗布军装。

一身衣服穿了几年,补了又补。

解放以后,他把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带到了北京。

概括段意:

5、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燃烧的蜡烛被一只小老鼠咬断,庙宇起火了。

危急中,三个和尚不分你我,争先恐后,挑水救火。

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三个和尚从这件事中悟出齐心协力的好处。

概括段意:

6、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概括段意:

7、站在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些数不尽的条石,每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概括段意:

三、写出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第二单元作文指导

班级:

姓名:

1.你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你觉得哪个节日最有趣?

为什么?

 

3.按时间顺序列出你最感兴趣的节日的习俗。

节日(填写你最感兴趣的节日):

时间

习俗

重要程度

(提示:

如果这个节日的时间很长,就列出每一天具体要做哪些事?

如果这个节日只有一天,那就列出从早到晚都要做什么)

4.根据上表中列出重要程度你决定哪些事情要重点写?

哪些事情简略地写?

 

9.十六年前的回忆

班级:

姓名: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籍()屉()怖()瞅()魔()胖()刑()

哼()峻()残()匪()窝()啃()舅()

二.查阅资料后填空。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的作者是(),她是()的女儿,她的父亲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

三.阅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后回答问题。

1.理清课文结构,填写下表。

自然段

主要写了什么?

1

2-7

8-17

18-29

30-32

2.仔细阅读2-7自然段,回答:

李大钊同志在被捕之前,哪些内容能够表现出“局势非常危急”?

 

3.读完课文,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可以从李大钊对待亲人、对待革命事业、对待敌人、面对危险处境等方面来分析)

 

4.读完课文你有什么疑惑或者感悟?

请写一写。

 

10.灯光

班级:

姓名: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憧憬()千钧一发()()璀璨()

二.阅读《灯光》,回答下列问题。

1.读课文《灯光》,概括段落大意。

自然段

段落大意

第1-2自然段

第3-11自然段

第12自然段

2.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再读第四自然段,当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画时,默默地沉思的时候,你觉得郝副营长在想什么?

4.课文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这是()的写作手法。

5.“多好啊!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在文中画出来并填下下表。

谁说的?

什么情况下说的?

说这话的人会想到什么?

第一次出现“多好啊!

第二次出现“多好啊!

第三次出现“多好啊!

三.读完本课,你有什么疑惑或感悟?

 

11.为人民服务

班级:

姓名:

一.阅读课本第55页后回答问题。

1.本文的作者是()。

2.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的会议上作了演讲,本文就是那篇演讲稿。

3.张思德是谁?

为什么毛泽东要追悼他?

二.给下列生字组词。

鸿()鼎()旺()炊()

写出“鼎”字的笔顺:

三.根据解释选择词语填空。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

1.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微不足道。

()

2.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3.比泰山还重,比喻很重大,很有价值。

()

4.泛指全国各地。

()

5.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

四.阅读《为人民服务》后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每个段落的主要意思。

段落

段落的主要意思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2.本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请抄写在下面。

 

3.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什么意思?

 

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你觉得怎样的“死”才算是“死得其所”?

 

12.一夜的工作

班级:

姓名:

一.阅读《一夜的工作》后回答问题。

1.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请抄写在下面。

 

2.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周总理“生活简朴”?

 

3.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周总理“工作劳苦”?

 

4.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周总理对待繁重的工作依然“一丝不苟”?

 

5.读完本课,联系课本59页上的《周总理的一天》分析:

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读完本课,你有什么疑问或体会?

 

第三单元班级:

姓名:

读读写写

 shūjí   hánhu   jiānruì   chōutì   kǒnɡbù   cūbào      móɡuǐ(     )(     )(     )(       )(      )(      )(        )

  féipànɡ  kǔxínɡ   cánbào    fěitú   jūliú    wōtóu     bōxuē

 (     )(     )(    )(       )(      )(       )(       )

 xīnɡwànɡ jiějiù  āisī  luànpénɡpénɡ  chuīshìyuán   sǐdéqísuǒ

(     )(     )(     )(          )(           )(          )

  jīnɡbīnɡjiǎnzhènɡ         zhònɡyútàishān      qīnɡyúhónɡmáo

(                      )(                  )(                     )

日积月累

囚歌作者:

 

读完这首诗,你觉得叶挺是一个怎样的人?

 

13.卖火柴的小女孩

班级:

姓名:

一.本文作者是()(国家)作家()。

他一生写过168篇童话,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被誉为“童话之王”,我还知道他的这几篇童话()。

二.给下列汉字组词。

乖()裙()兜()

币()哎()橱()

三.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兜:

四.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1-4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你从哪些内容看出来的?

 

2.课文中小女孩总共五次擦然火柴,阅读5-10自然段后填写下表。

小女孩从火光中看到了什么?

(幻象)

小女孩的现实处境是怎样的?

(现实)

小女孩渴望的到什么?

(渴望)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