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4900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先后编排了《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课文和《习作·奇妙的》。

本组内容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接触和了解以独特想象为特点的故事,感受它的生动有趣。

 根据故事内容能够大胆想象,乐于用通顺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想法,并指导每个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

 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趣,在对自然的观察、体会与思考中,感悟自然。

激发学生说、写的兴趣,续写诗歌,通过读写绘,发展学生的综合能,根据故事内容能够大胆想象,乐于用通顺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想法,并指导每个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

 通过读写绘,发展学生的综合能

单元

教学

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4、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抓住人物表情、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单元

教学

重点

1、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4、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5、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单元

教学

难点

1、体会沉默的可贵。

2、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想象力。

课时

安排

1、《小真的长头发》:

四课时

2、《我变成了一棵树》:

四课时

3、《习作·奇妙的》:

两课时

 

课题

16、小真的长头发

课时划分

4课时

总课时数

54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9个生字,重点指导“栅”和多音字“卷”。

学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棒”,学会写左右结构的字。

2.过程与方法:

抓“嗖”、“像紫菜卷那样”、“暄腾腾”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理解小叶、小美对小真态度转变的原因,并能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能理解小叶、小美对小真态度转变的原因,并能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难点

能理解小叶、小美对小真态度转变的原因,并能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总5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什么?

你们猜猜老师最喜欢什么?

(幻想)而且我更喜欢爱幻想的孩子。

今天我们比比看,看谁最会幻想,好吗?

2、在黑板上画一个图案,大家猜猜这是什么?

(板书:

长头发)3.(课件出示谜语)生猜。

没错,就是头发。

(板书:

头发)

4.今天我们要读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名字叫《小真的长头发》。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两种读法)

5、猜猜有多长?

出示课题,大家观察一下书的封面,读课题,要读出小真的头发很长很长的感觉。

6、介绍作者,绘本就是图文并茂地写出了孩子们的童趣,你们喜欢阅读绘本?

(喜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欣赏这篇课文带来的快乐。

二、课文导读。

1、激趣引入,你们看,今天我们认识一下三个好朋友,她们分别是小真、小叶、小美。

(板书)三个好朋友正谈论什么话题呢?

(小真的长头发)

2、观察图,三个小朋友的头发有什么不同?

(两个小朋友是长头发,一个小朋友是短头发)看她们的表情,你能猜出谁是小真吗?

为什么?

3、出示文本,学生自由读文本,了解中间的小朋友才是小真。

4、当你们的好朋友在你面前炫耀自己漂亮的长头发时,小真呀小真,你会如何想呀?

(难受、伤心、嫉妒……)

5、小真的长辫子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下一幅图,用辫子钓鱼、用辫子拉牛、用辫子当被子、用辫子当晾衣架,学生读文本。

三、合作阅读

1、分四人小组共读一本书

2、读后谈还有哪些不懂?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总5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9个生字,重点指导“栅”和多音字“卷”。

学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棒”,学会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听说咱们班的孩子个个都想像丰富。

今天我们就比比看,谁最有想象力?

(板书:

头发)

3.板书课题:

《小真的长头发》。

齐读课题。

(两种读法)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0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认读。

预设:

(1)“卷”为多音字,出示[juǎn]1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

2裹侠带动。

3弯转裹成圆筒形的东西。

[juàn]1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2书籍的册本或篇章3考试用的纸在文中应读哪个音?

什么意思?

(2)学生识记困难的字有栅、碍。

栅与册对比,了解象形文字的有关知识。

碍与得进行对比,学习用偏旁区分字义。

3.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式认读组词。

(2)指导书写:

“棒”:

提示木字旁变最后一笔变捺为点,腰、晾、烦、椅、沫、唯、碍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做到左窄右宽

(3)课本描红练习。

(4)书法册描红与仿写练习。

(5)田字本上书写。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总53课时)

教学目标:

1、抓“嗖”、“像紫菜卷那样”、“暄腾腾”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学会质疑

1.又到了大家最喜欢的接读课文环节了,谁来当火车头?

其他同学把书放平,做到耳到、眼到、心到。

2.读完故事,再看故事的名字,你有什么疑问吗?

(小真明明是妹妹头,可为什么叫小真的长头发?

3.故事里谁有长头发?

拥有长头发的小叶和小美心情怎样?

(板书:

美得不行)

4.什么叫美得不行?

美得不行的小叶和小美会带着什么表情和动作说话呢?

(课件出示加上横线的小叶小美说的三句话,学生加提示语朗读)

5.当你们的好朋友在你面前炫耀自己漂亮的长头发时,小真呀小真,你会是什么心情?

6.(出示小真说的话)大家看看小真是怎么想的?

你读懂小真的心了吗?

——再读

7.故事的最后,美得不行的小叶小美有了什么变化?

(出示句子)(板书:

听得入了迷羡慕)

8.是什么让他们发生的这样的变化?

别着急,读完故事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交流:

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质疑,孩子们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读故事——解决疑惑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成为学习主人的快乐。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总5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研读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研读故事,理解想象

1.默读故事,小真的长头发都有什么用?

(课件,板书)

2.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

(生自由练习)

3.交流。

(随机出示)

①钓鱼

你们钓过鱼吗?

容易吗?

小真钓鱼容易吗?

从哪看出来的?

再读。

②拉牛

○老师听到他把“嗖”这个字读得绘声绘色。

一个“嗖”字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可别小看这个“嗖”字,(板书)这样的词语叫象声词,他能帮我们清晰地看到画面,甚至可以感受人物的心情。

你能不能也试着用上这样的词,改改这两句话?

(出示句子)你看到了什么?

你的心情怎样?

【设计意图:

拟声词的运用让画面动了起来。

这一环节适时地强化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③当被子

(出示去掉“像紫菜卷那样”和“暄腾腾”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去掉这两个词语行吗?

为什么?

奥,难怪故事的名字要叫《小真的长头发》?

④当晾衣绳

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小真的头发很长?

(所有一次)

4.小真在介绍自己的长头发时,每段后面都有——。

有时标点符号也能帮助我们传达信息,它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5.发挥想象,创意无限,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什么?

6.小真在介绍自己的长头发时,都用上了“要是”“就能”……这样的词,这叫?

你能不能也用上这样的关联词把你想到的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什么写下来?

如果能用上“嗖”“像紫菜卷那样”“暄腾腾”这样的词就更好了。

7.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包括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是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课堂上应该为学生营造思维、想象、表达的氛围。

8.长头发可以做这么多事,真是太有意思了。

可是这么长的头发给小真带来了不少麻烦胆小真都一一轻松地解决了。

哪些描述让你觉得有意思?

9.听完小真的话你知道是什么让小真和小美从美得不行到听得入了迷和羡慕了吗?

10.故事读到这,你是不是也和小叶小美一样,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

二、了解作者,拓展阅读

1.这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你们知道是谁创作的吗?

(介绍作家和其他作品)

2.最后,老师要送大家一首诗。

自己读读,你觉得那里写的有意思?

配乐读。

3.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能像小真一样,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成长!

 

教学反思

 

 

课题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课时划分

4

总课时数

58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

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总55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

同学们,让我们先一起欣赏一首歌(教师播放《好大一颗树》。

提问:

听了歌曲,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揭示课题:

《我变成了一棵树》。

(板书课题)

   4、生说说自己读了题目后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树的特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读了诗歌知道了什么。

(由二、三名学生接读课文,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

   2、组织学生讨论,谈谈对课文的初步了解。

  

(1)课文共有几个小节?

每个小节分别写了树的什么特点?

  3、指导学生用一段话概括出树的特点。

  4、给学生思考两分钟,然后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联系生活,了解课文:

   1、师:

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优美概括的语言,激起人们的思考、遐想与激情。

下面大家再仔仔细细地品味诗句,看你能想到什么。

(提示学生抓住“沉默”“姿态”“雅量”“幽默”这几个关键词去产生联想)

   2、生:

读诗句,谈谈自己想到的事情,想到的人。

 四、作业设计。

   把课文读熟,背给家长听。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总56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椭圆形菱形鳄鱼香肠糖醋排骨丁零丁零秘密

3.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状:

认识爿字旁,了解爿字旁的含义。

与“壮”字进行对比。

2.继续:

强调“继”字的笔顺。

3.狐狸:

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秘密:

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

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

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密:

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

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形近字区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相像的汉字,加深学生印象。

5.课本描红练习。

6.书法册描红与仿写练习。

7.田字本上书写。

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8.当堂听写。

 

四、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熟,背给家长听。

2、抄写新词,一个写4遍,生字扩词,并听写。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总57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

2.师范读课文。

3.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

(1)第四段

①指名读。

②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

是啊,“痒痒的”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③再读,读出有意思。

(2)第五段

①生读。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写:

树上长鸟窝

(3)第六段

①鸟窝的形状: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②还会有什么形状?

③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

二、出示句子练习: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

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____________!

我变成了一棵____________的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总58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过程: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

2、研读课文

1、第七段

树上都住了谁?

2、第八段

①你觉得哪里有意思?

“我会弯下腰”

②指导读。

3、十三---十四段

一棵饿得肚子“咕噜噜”直叫的树

4、十五---二十段

①分角色加动作扮演读。

②这水珠是什么?

4.故事里的妈妈你喜欢吗?

为什么?

三、总结写法,拓展想象

1.理清故事创作思路:

变树经过——变树后的趣事。

2.假如你也会变,你会变成什么?

又会有怎样的奇特经历呢?

3.把你想到的以《我变成了_____》为题写下来。

【设计意图:

学完课文,学生头脑中一定有许多遐想不吐不快,适时进行拓展练笔,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

课后反思:

 

课题

习作·奇妙的想象

课时划分

2

总课时数

60

1.知识与技能:

1.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4.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5.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总59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写想象,想象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集体交流,拓展学生创作的思维,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写故事:

1.过渡:

哎呀,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想象真丰富。

下面进入第三关,难度可越来越大啦。

准备好了吗?

2.思考:

铅笔是我们天天都要用到的文具,可是整天憋在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好多好多的梦想呢。

(出示例文)读读故事,铅笔都有哪些梦想?

你们发现铅笔的所有梦想有什么相似之处?

3.不但它的梦想有相似之处,描写梦想的表达方式也有相似之处。

再读介绍铅笔的梦想的这部分你发现了吗?

(出示课件)

4.总结写法:

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让每部分的语言有一定规律,这样故事就显得条理更清晰,表达更有层次了。

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故事创作纸,想一想一支铅笔还会有什么梦想?

把它写下来。

时间是六分钟。

5.展示交流,颁发奇思妙想星。

6.老师要把你们写的和在一起,《一支铅笔的梦想新传》就诞生了。

二、总结,提示写作:

1.统计各小组奇思妙想星的数量,评出获胜小组。

2.总结获胜法宝:

想得……,说得……。

只要大胆想象,就能像小真一样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3.出示《最好玩的王国》《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等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作文题目,看了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下节课,我们就来自己创作一篇富有想象的小故事。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总60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自己修改习作并誊写。

教学过程:

一、回顾要求,导入新课

(出示题目及要求)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想象成果。

二、自己评价:

朗读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

三、同学互评:

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四、总结点评

1.老师总结作文优缺点。

2.列出写的较好的学生名单。

3.选出几篇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朗读。

4.寻找亮点。

五、自己修改习作并誊写。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