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8712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docx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

XX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冀教版)

  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认识了11~20各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安排了四个知识点:

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连加、整理与复习。

  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数的运算”的核心知识点。

因为多位数的加法都要分解为不同数位上的20以内加法,所以学会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本要求。

本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设计,充分体现本套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鲜明特点。

首先选择学生喜欢的、能够理解的事例,并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再列出算式,自主尝试计算,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同时,重点使学生掌握“凑十”的方法。

  本部分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遵循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突出了“凑十”的计算方法。

  突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渗透了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

  本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而用加法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加法的含义,又可以为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使学生经历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整理加法表的过程,清晰表述自己的想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获得成功的乐趣,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进位加法。

  难点:

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整理加法表的过程。

  教学建议

  建立数与数之间的重要联系,为正确应用“凑十法”做好准备。

  从计数到计算,是学生思维上的一次飞跃,这需要学生对已知事实的应用。

针对不同的数据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拆数策略,因此,学生只有在熟练地掌握数与数之间重要联系的基础上,才会在计算中打到灵活应用,如7=6+1=5+2=4+3、8=10-2、6=10-4=1+5=2+4=3+3等训练能使学生逐渐意识到每个数是怎样与其他众多数联系起来的,因而可以促使学生在计算中选择有效的计算策略,为正确应用“凑十法”做好准备。

此外,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正是形成数感的特征。

  注重算法的理解过程。

  教师可以设计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展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做到“理清”“法明”。

  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首先是“拆数”练习。

在学生刚刚学完每一小节的新内容时,可以先从“如何拆数”练习起,这是学生计算中的难点。

如:

出示“9+4”,要求学生能说出“把4分成1和3”;出示“7+5”,要求能说出“把5分成3和2”或“把7分成2和5”。

  其次是“凑十说得数”练习。

如:

“9+4”,要求学生只说出“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出示“7+5”,学生能说出“7加3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或“5加5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等。

  接着是针对性练习。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收集学生在计算中的错题并进行统计,找出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练习。

  除了练习内容的丰富,教师还应不断变换练习的形式,如找朋友、开火车、接力赛、对口令、送信等。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对不同方法的交流和讨论。

此外,特别强调的是,应注重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促进学生经验内化,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函数思想的渗透要适度。

  函数的核心就是“把握并刻画变化中的不变,其中变化的是‘过程’,不变的是‘规律’”。

结合本单元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学生能够感悟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随着变大”,就达到了渗透函数思想的目的。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6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课时

  不进位加法10加几、十几加几1课时

  进位

  加法9加几1课时

  加几1课时

  加几、6加几1课时

  连加1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总计6课时

  课时10加几、十几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67~68页通过动手操作学习10加几和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10加几和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尝试,体会它们的算理和算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动手操作、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习10加几和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10加几和十几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10加几和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

学会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棒。

  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

瞧,他来了。

今天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学习新知识。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兔博士的到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求新知。

  摆一摆,算一算。

  师:

小博士带来了许多玩具想和大家一起玩。

现在,你能像小博士那样摆出自己的小棒吗?

  生:

我们也能像小博士一样摆出自己的小棒。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学生喜欢的动手操作---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

根据你的操作,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1:

根据摆的小棒,知道的数学信息:

有1捆小棒和2根小棒。

  生2:

提出的问题:

一共摆出了多少根小棒?

  师:

你能列式解答吗?

  生:

10+2=12.

  师:

1捆小棒数量+2根小棒=总的小棒数量。

你们真了不起,解答完全正确!

可是,你们是怎么计算:

10+2=12?

  生1:

1个十和2个一是12,所以10+2=12.

  生2:

从10接着数11、12.

  师:

小博士又给我们提出了摆小棒的要求:

1个十和3个一。

你能按要求摆出小棒,并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设计意图: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交流、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花皮球问题。

  师:

小博士不仅带来了小棒,还带来了花皮球。

根据示意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呢?

  生1:

从示意图中知道的数学信息:

盒子里有12个花皮球,盒子外有3个。

  生2:

提出的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花皮球?

  生3:

列式为:

12+3。

  师:

如果不看图,怎样想12+3等于几?

  生1:

从12接着数13、14、15,所以12+3=15.

  生2:

2加3等于5,10加5等于15,所以12+3=15.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巩固知新。

  练一练第1题。

  出示示意图,先让学生根据情景图,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用小棒代替情景图中的物体摆一摆,再列式解答。

  同桌之间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请学生读出自己的答案。

  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

设计多种练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四、达标反馈。

  看图写算式。

  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在○里填上>、<或=。

  1+5○1413+5○1510+7○198+10○18

  答案:

1.10+4=1410+2=12

  >><=

  五、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加几、十几加几。

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先分别确定两部分的数量。

  再把两部分数量合在一起,列成加法算式。

  计算10加几就是十几,计算十几加几:

用几加几的和,再加10.

  设计意图:

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

  看图填空。

  小兔拔萝卜。

  请你用10、7和17这三个数写出一道算式。

  答案:

1.10+4=1413+5=18

  10+7=17

  板书设计

  0加几、十几加几

  0+2=12.

  +3=15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通过摆小棒并用加法算式表示摆出的小棒数量认识10加几的算法。

再结合花皮球了解十几加几的算法。

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组成,这部分知识你还记得吗?

,19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今天我们就在数的组成基础上继续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学习10加几和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

我们一起做一个采蘑菇的游戏。

游戏规则:

算对一个算式就可以采下一个蘑菇。

同桌两人可以用花片代替蘑菇,以抢答的形式进行,谁算对一道题就可以拿走一个花片,最后看谁拿走的花片多。

  .....

  设计意图:

通过同学们以采蘑菇的方式进行计算练习,一方面可以预防学生因疲劳走神,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加深了对10加几、十几加几的理解。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

  0加几、十几加几

  先分别确定两部分的数量。

  再把两部分数量合在一起,列成加法算式。

  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均可以用点数的方法解决,但是10加几就是十几较简单,计算十几加几:

用几加几的和,再加10的方法较简单.

  三、资料链接

  有做加法的能力

  苦难是道加法题【哲理小故事】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

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扩张成了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

  有记者采访他:

“如果你出生在城市,受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你现在的成就会更大。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

“也许可能。

但我相信,如果我不是生活在农村,没有经受过那么多苦难,而像其他城市人一样有衣穿,有房住,有人看得起,我会心安理得地过下去,绝不会开办自己的家庭作坊。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要感谢生活。

  苦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苦难,幸福也并不意味着永远幸福。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美国曾对一千位富翁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大都出生在普通人的家庭,甚至有一部分少年是在黑人区里度过的。

生活有时真的像魔术,会变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涵着无尽的契机,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减法题,那么答案你已经知道,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

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加法题,那么演算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无穷数。

  第二课时9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69~70页正确计算9加几,了解“凑十”的方法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9加几的进位加法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凑十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问题情境,经历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计算9加几,了解“凑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计算9加几。

  难点:

理解“凑十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主题图、、12个花片。

  学具准备:

12个花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聪聪家养了一群鹅,你们看,这些鹅多漂亮啊!

今天我们就在这群美丽的鹅的带领下继续学习新知识。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

从日常生活情景导入,让学生通过看图寻找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求新知,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生1:

图中有9只白鹅,3只黄鹅。

  生2:

一共有多少只鹅?

  师:

你能列式解决吗?

  生:

9+3.

  师:

白鹅数量+黄鹅数量=鹅的总数量,列式:

9+3.可是9+3等于几呢?

请同学们拿出花片来摆一摆,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

  生1:

把9个红花片和3个蓝花片合起来数,是12个,所以9+3=12。

  生2:

从9接着往后数3个数10、11、12,所以9+3=12.

  生2:

从3个蓝花片中拿出1个,先把9个红花片凑成10,即:

9+1=10,10加上剩下的2个是12,所以9+3=12.

  .....

  设计意图:

采用摆一摆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探索,经历计算9加几的过程,产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同时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师:

刚才同学们想出的办法都很好,哪种方法更能快速并正确的知道鹅的总数量?

同学们喜欢用什么哪种方法?

你能边操作边说一说这种运算方法是怎么做的吗?

  生:

喜欢“先把9凑成10,10再加2得12”的方法。

  师:

先把9变成10,10再加2得12;这种运算方法叫“凑十法”。

计算过程中相当于先把3分成1和2,先算9+1=10,再算10+2=12;我们可以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凑十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三、巩固知新。

  试一试。

  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先让学生试着算,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对能用“凑十法”的同学给予鼓励性评价。

  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练一练,第1题。

  第1幅图,学生观察示意图,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借助直观图进行计算。

交流自己是怎么圈的。

关注学生是否使用“凑十”的方法。

  第2幅图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圈的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凑十”方法圈一圈与算一算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圈一圈,算一算。

  算一算。

  +6=9+2=9+8=9+7=9+5=

  答案:

3.1511171614

  五、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9加几的方法。

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凑十”的方法计算9加几需要注意事项?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先把几分成1和另一个数。

  计算时先把9凑成10,即:

9+1=10;再让10加另一个数,就是十几。

  六、布置作业

  算一算。

3.有一队小朋友做游戏,小明的左边有9个人,小明的右边有3个人,这一队一共有个人。

  答案:

  9+6=155+9=143.13

  板书设计

  加几

  教学反思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凑十”方法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摆花片并数花片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凑十”方法的简洁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师:

你能快速计算10加几的加法算式吗?

你们怎么做到算得又对又快的呢?

想不想利用马上学到的新知识快速地算出今天学习的新算式,我们要学习新知识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

我们做一个争夺智慧星游戏。

游戏规则:

每个算式等号后面贴一颗五角星,答对并说明算法的同学便吧相应的五角星奖励给他。

  生1:

9+3=12,把3分成1和2,先算9+1=10,再算10+2=12.

  生2:

9+4=13,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一方面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计算方法,另一方面采取游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二、教学资

  用9加几“凑十”法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先用“凑十”方法圈一圈。

  再借助直观图进行计算。

  三、说课设计

  《9加几》说

  一、教材分析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十加几及十几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为后继其它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做铺垫,在一年级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一个学生喜欢的“鹅”场景为题材,使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基本计算能力二者的结合学习,所以我认为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应教会学生如何用数学的发展眼光对待问题,并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个性化的数学思想,探索并总结出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开学以来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十加几以及十几加几的加法的计算,并在学习初期学生就已经经历了利用摆花片动手操作来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经常用到9加几的计算,例如很多学生经常自己买文具,买零食等,甚至有的学生已经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但是因为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在方法上还不够成熟。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用发展眼光看待数学问题的学习惯,形成个性化数学思想。

同时结合我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乐学并易学。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问题情境,经历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计算9加几,了解“凑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计算9加几。

  难点:

理解“凑十法”。

  四、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思想。

它着眼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实现了课堂的有效、高效。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设计

  复习铺垫。

  口算:

  +=1010+1=10+2=10+3=10+4=10+5=

  数的分解。

  口算练习是每节数学课的必做功课,在这里除了作为常规数学课练习外,主要对旧知进行了复习,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使学生能够顺利将10加几的简便性应用到9加几的学习上。

  再从日常生活情景导入,让学生通过看图寻找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观察情景图自主探究

  1、学生会按颜色分,有9只白鹅,3只黄鹅,会提出不同问题,一共有多少只鹅?

白鹅比黄鹅多几只?

  黄鹅比白鹅少几只?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9+39-39-3已经学过了,同学们很快算出得数。

  如何计算9加几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怎样突破难点,把握重点,又能让学生得到多方面发展呢?

我们在此环节选择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

  列出9+3后,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摆、去想、去算。

在此,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

“请大家在左边摆9个红色的圆片代表9只白鹅,右边摆3个黄色圆片代表3只黄色的鹅。

摆好后想想怎么算?

  此时教师巡视全班,去捕捉孩子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是怎么算的。

  有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去数,1、2、3……直到12;有的从9接着数,10、11、12。

这些方法在我们成人看来有些幼稚,但都是孩子思维过程的真实呈现,只要算得对,教师都予以肯定。

  当孩子出现凑十的方法时,教师及时予以表扬,并请孩子到黑板摆圆片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孩子的表达可能不够规范,不够严谨,……对于孩子们的种种表达,教师给以足够的宽容。

只要孩子们表达出凑10的想法即可。

  当然,如果孩子们没有出现我们所期望的“凑十”也没有关系,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来提示学生“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试着让孩子摆弄圆片去做,若还是不行,教师就边演示边向学生介绍“凑十”的方法。

还可以让孩子们打开书,看看丫丫的做法,你明白吗?

并且试着说一说,摆一摆。

最后,教师再完整地用圆片演示“凑十”的过程,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计算过程,从3中先拿出1个与9凑成10,10再加2得12。

以此来影响孩子,而不是对孩子的表述强加要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渐渐地领悟“凑十”法。

  在发现这几种不同的方法之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让他们觉得用“凑十”的方法计算起来又对又快,在对比中感受数学的简捷之美。

  尝试应用,及时印证

  算一算部分,是对前面学习及时巩固的环节。

计算时,让学生先读懂图意,再去计算。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部分,我选择的是教材本身的习题,一方面这些题从具体的图到算式到应用,步步提高;另一方面,课堂及时反馈,也有利于减轻孩子的负担。

  通过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计算方法,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二题采取游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

  “算法多样化”也是我本节所追求的。

对于孩子独立思考出来的每一种算法,教师都不作硬性评价,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

也许成人的干预立竿见影,但真正的学习应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自我反思,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达到算法上的优化。

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去体验、去感悟、去反思的,是循序渐进的。

  七、板书设计

  加几

  四、资料链接。

  名人故事:

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

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

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

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

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

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凿壁偷光,比喻:

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