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6060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血液科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科复习题.docx

《血液科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科复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液科复习题.docx

血液科复习题

血液科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贫血:

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2、缺铁性贫血: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

3、AA:

即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有效。

4、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即缺铁性贫血的血象,其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

二、选择题:

1、.在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

B

A.男:

Hb<150g/L,女:

Hb<140g/LB.男:

Hb<140g/L,女:

Hb<130g/L

C.男:

Hb<130g/L,女:

Hb<120g/LD.男:

Hb<120g/L,女:

Hb<110g/L

E.男:

Hb<110g/L,女:

Hb<100g/L

2、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

C

A.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两类

B.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其红细胞破坏过多三类

C.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D.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及缺铁等五类

E.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四类

3、重度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特点是:

B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E.以上全不对

4、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

A

A.治疗病因B.输血C.口服铁剂

D.肌注铁剂E.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5、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

E

A.血红蛋白上升B.红细胞数上身

C.红细胞体积上升D.红细胞直径增大

E.网织红细胞上升

6、贫血病人,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比积20%,白细胞4.8×109/L,网织红细胞2%,红细胞平均体积76µm3,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4%,血小板120×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B甲状腺功能减退C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

7、青年,女性,农民,头昏,心悸,颜面苍白5年,并感吞咽困难,血红蛋白45g/L,红细胞2.0×1012/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染色过浅,首选抗贫血制剂为:

A

A口服铁剂B维生素B12C叶酸D雄激素E强的松

8、下列哪种疾病,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D

A血友病B缺铁性贫血CITP

D重型及慢性再障E巨幼细胞白血病

9、再障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C

A.全血细胞减少,有出血或感染表现

B.网织红细胞减少C.骨髓增生不良

D.肝脾淋巴结不肿大E.铁剂、叶酸治疗无效

简答题:

1、造血干细胞的特征?

a)自我更新

b)多向分化

2、缺血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a)铁摄入不足和需求增加

b)铁的吸收不良

c)铁丢失过多

3、 IDA的治疗原则?

a)根除病因

b)补足贮铁

4、IDA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a)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慢性病性贫血

d)转铁蛋白缺乏症

5、SAA的血象特点。

a)重度全血细胞减少

b)重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多在0.005以下,且绝对值小于15×109/L

c)白细胞计数多小于2×109/L,中性粒细胞小于0.5×109/L,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d)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

6、SAA骨髓象特点。

a)多部位骨髓增生重度减低

b)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且形态大致正常

c)淋巴细胞及非造血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d)骨髓小粒皆空虚

7、NASS骨髓象特点

a)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

b)可见较多脂肪滴

c)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减少

d)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浆细胞比例增高

e)多数骨髓小粒空虚

8、SAA与NSAA的临床表现

贫血、感染、出血

论述题:

1、IDA的诊断标准?

a)血清铁蛋白<12µ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15%,转铁蛋白饱和度<15%,FEP/Hb<45µg/gHb。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男:

Hb<120g/L,女:

Hb<110g/L,孕妇Hb<100g/L,MCV<80fl,MCH<27pg,MCHC<32%.

2、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

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3、AA的诊断标准?

a)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b)一般无肝、脾大

c)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正常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骨髓小粒空虚

d)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如PNH,Fancai贫血,Evans综合症,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等。

4、AA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

d)急性白血病

e)恶性组织细胞病

5、AA的治疗原则。

a)支持治疗:

1保护措施:

预防感染、避免出血、杜绝接触各类危险因素、酌情预防性给予抗真菌治疗、必要的心理护理。

②对症治疗:

纠正贫血、控制出血、控制感染、护肝治疗

b)针对发病机制治疗:

①免疫抑制治疗:

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其他

②促造血治疗:

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

③造血干细胞移植

6、贫血的细胞学分类

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7、贫血根据发病机制及病因分类?

a)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干细胞异常所致的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的贫血: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淋巴细胞功能亢进血、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造血细胞凋亡亢进。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缺铁或铁利用障碍。

b)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即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血液科复习题二

名词解释

1.白血病: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是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2.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细胞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

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

3.急性白血病CR:

即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始粒

型+

型(原单+幼单或原粒+幼淋)≤5%,M3型原粒+早幼粒≤5%,无Auer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无髓外白血病。

4.MICM分型:

即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

5.CML:

简称慢粒,是一种发生在多能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生性肿瘤(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

6.NAP: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7.NEC:

指不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嗜酸细胞、巨噬细胞及所有红系有核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8.AL复发:

指CR后在外周血重新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原始细胞>5%(除外其他原因如巩固化疗后骨髓重建等)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多在CR后两年内发生,以骨髓复发最常见。

选择题:

1.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依据主要是:

C

A全血细胞减少

B发热、感染、出血严重、肝脾肿大

C外周血可见幼稚细胞

D骨髓中大量原始细胞增生

E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2.急性白血病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因素是:

A

A骨髓造血受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B脾脏大、破坏红细胞过多

C化疗后胃肠功能紊乱,营养缺乏

D严重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

E产生抗红细胞抗体

3.急性白血病哪项正确?

C

A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不易感染

B红白血病不易贫血

CM3容易出血

D粒细胞白血病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E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不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4.易发生DIC的白血病是:

D

AAML-M1

BALL.-L2

CAML-M5

DAML-M3

ECML-BCC

5.慢粒病人有哪条染色体改变:

B

At(15;17)

Bt(9:

22)(q34;q11)

Ct(8:

14)

Dt(11;8)(q34;q11)

E16号染色体结构异常

6慢粒最突出的特征是:

A

A粒细胞显著增多,脾脏明显增大

B乏力、低热、多汗

C腹胀、食后饱胀

D肝肿大

E骨痛明显

7.Auer小体最常见于:

B

A慢粒白血病

B急粒白血病

C类白血病反应

D急淋白血病

E慢淋白血病

8.类白血病反应不同于慢粒白血病的主要化验是:

C

A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

B白细胞数目增多

CNAP活性增高

D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量大多正常

E白细胞胞浆中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简答题:

1、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自然病程。

2、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a)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

贫血、发热、出血、

b)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骨骼和关节、眼部、口腔和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睾丸。

3、诊断AL的主要依据

骨髓象是诊断AL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a)FAB分型:

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ANC)的30%,定义为AL的诊断标准

b)WHO分型:

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ANC)的20%,原始细胞比例<20%,但伴有t(15;17)、t(8;21)或inv(16)/t(16;16)者亦应诊断为AML。

4、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染色体改变是什么?

99%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染色体有t(15;17)(q22;q12),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改变是什么?

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

6、AL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7、CML的分期

慢性期、加速期、最终急变期。

8、CML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a)其他原因引起的脾大

b)类白血病反应

c)骨髓纤维化

9、CML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a)细胞淤滞症的紧急处理

b)分子靶向治疗

c)干扰素

d)其他药物治疗:

羟基脲、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

e)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10、CNSL的防治措施?

a)颅脊柱照射

b)鞘内注射化疗药和高剂量的全身化疗药

论述题:

1、CML与类白血病反应如何鉴别?

a)类白血病反应常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并有相应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b)粒细胞胞质中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c)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

d)NAP反应强阳性。

e)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阴性、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大多正常

f)原发病控制后,白细胞恢复正常。

2、CML加速期特点

a)常有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

b)脾持续或进行性肿大。

c)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无效。

d)AP可持续几个月到数年

e)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10%,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加、

f)除Ph染色体以外又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如+8、双Ph染色体等、

g)粒-单系祖细胞(CFU-GM)培养,集簇增加而集落减少,骨髓活检显示胶原纤维显著增生。

3、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的方法

a)当血中的白细胞>100×109/L时,就应该紧急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清除过高的白细胞(M3型一般不推荐),同时给予水疗和化疗。

b)可根据白血病的类型给予相应的方案化疗,也可先用所谓化疗前短期预处理。

c)需预防白血病细胞溶解诱发的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凝血异常等并发症。

 

4、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化学如何鉴别?

急淋白血病

急粒白血病

急单白血病

髓过氧化物酶(MPO)

(-)

分化差的原始细胞(-)~(+)

分化好的原始细胞(-)~(+++)

(-)~(+)

糖原染色(PAS)

(+)成块或粗颗粒状

(-)或(+),弥漫性淡红色或细颗粒状

(-)或(+),弥漫性淡红色或细颗粒状

非特异性酯酶(NSE)

(-)

(-)~(+),NAF抑制<50%

(+),NAF抑制≥50%

5、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部位常见于?

a)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b)骨骼和关节

c)眼部

d)口腔和皮肤

e)中枢神经系统

f)睾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