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84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docx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

《景阳冈》教学设计8篇

《景阳冈》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景阳冈》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

这个单元共4篇课文,分别节选自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本单元第一篇课文《草船借箭》是翻译成了现代文呈现的。

《景阳冈》则是选用的名著原文,它选自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好房、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选作课文时有一些删节。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背景,解决了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条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欣赏作者打虎描写中用词的精妙,从打虎描写中体会武松的特点。

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过程,并从中体会武松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从打虎的描写中体会武松的特点,并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经过。

  在这四个部分中,哪一部分是孩子们平时听得最多的?

(武松打虎部分)

  二、分析武松打虎部分。

  

(一)默读第6、7自然段“打虎”部分,思考:

  1、老虎是怎样攻击武松的?

后来武松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反击打死老虎的?

  (老虎攻击武松是扑、掀、剪,武松则是闪,躲、闪。

武松一步步反击:

棒劈——老虎没被劈到,脚踢——老虎扒个土炕,拳打——老虎像锦布袋,棒打——老虎气都没了。

  2、帮助理解难理解的语句: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3、打虎过程中,武松身上有怎样的特点?

  (武艺高强、伸手敏捷,有勇有谋。

  4、思考:

如果让你复述武松打虎的经过,你怎样讲述能更吸引观众?

(抓住文中精彩的动词讲述,讲述时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学生练习讲述武松打虎的片段

  三、分析武松是不是真的很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由多音字“挑”的读音引出店家的喝酒规则:

“三碗不过冈”。

  

(二)分析武松喝酒部分

  出示“筛”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面对酒家三碗不过冈的规则,武松喝了多少碗酒?

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文中描写有关筛酒的句子,读一读。

体会作者文字表达的精妙。

(1)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来。

(2)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

(3)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4)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了三碗。

(5)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

(6)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7)酒家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

从上面的有关筛酒的句子里,你发现店家筛酒是不是自愿的?

为什么?

(三)分析武松上冈部分

  “榜文”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文中官府出示的告示)文中官府的榜文内容是怎样的?

默读上冈部分,在__里找出来。

“阳谷县示:

为这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

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

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

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冈。

恐被伤害性命不便。

各宜知悉。

”思考:

武松如果愿意看,不落下,他在哪些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语言?

(二自然段提到酒家处就有官司榜文,三自然段提到一棵大树刮去皮,上面也写着这样的内容。

)回顾课文内容,店家劝也劝了,武松榜文也看了,为什么还有打虎一说?

关键在谁?

你觉得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更全面的分析人物1、默读1—5自然段,思考:

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可以在书上简单写出自己的批注。

2、交流。

  四、总结__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吃了十八碗酒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倔强豪爽、无所畏惧和勇敢机敏的性格特点。

五、课后作业武松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那其他的一百单七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武松已经够厉害了,却只能排第十四位,排在他前面的单将又有哪些过人的本领呢?

请孩子们课余自己走进《水浒传》去看看吧!

《景阳冈》教学设计2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2、能力训练点:

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4、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美。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谈话法,导读法。

  2、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2、难点: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3、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__的前因后果。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这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水浒传》,你对《水浒传》有哪些了解?

你知道《水浒传》中的哪些人物?

  2、《水浒传》中有个著名的打虎英雄叫什么名字?

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__讲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二、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

本课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说说__的主要内容。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理清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每部分内容相对应的段落:

  (1~4)武松进酒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

  (5~6)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

  (7~11)武松打虎的经过。

  (12)武松打虎后下冈。

  3、根据__内容概括小标题:

  ⑴喝酒。

  ⑵上冈。

  ⑶打虎。

  ⑷下冈。

  四、精彩段落讲解

  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

认真阅读,然后和大家交流,谈谈自己的理由。

  1、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默读课文,思考这部分可以分为几层?

每一层就是一个要点。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2、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

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⑴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

这是反衬的手法。

  ⑵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踢、打……

  (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3、小组讨论:

这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这段是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

  4、朗读指导:

  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以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五、学习第二段

  1、指读提问:

第三段是__的重点,具体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段与第三段有什么联系?

省略掉可以吗?

  2、默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动。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

(通过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特点。

  4、这一段不是重点段,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虽然不是重点段,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思想活动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六、学习第四段

  1、指读课文,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动,想到:

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2、此时武松的心理有点畏惧,这与武松勇敢无畏,武艺超群是否相符?

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

武松毕竟是个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老虎相当艰难,况且此时已精疲力尽了。

如果再写他精力旺盛,准备再战猛虎就不真实了,不能叫人信服,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实地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作了补充,使这个人物更真实、更具体,让读者更喜欢他。

  七、弄清事情的前因和后果

  1、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是──

  (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是──

  (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过有大虫。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不怕老虎。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打死的老虎的原因是──

  (武松耗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结果:

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4、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对理解武松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景阳冈》教学设计3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

景阳冈)

  提问:

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

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

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

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

‘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

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

“就势”是什么意思?

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

  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说说课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

  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挂出写有“思考?

练习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讨论交流。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不相信有大虫。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不怕老虎。

  结果:

打死了猛虎。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原来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

“——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结果:

“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

(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张气氛。

  2.学生自己练习。

  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进店(详)喝酒谈虎——神态

  二、上冈(略)心理活动

  老虎扑掀剪性格

  三、过冈(详)武松闪闪闪豪放

  劈跳掀无畏

  按踢打

  四、下冈(略)

《景阳冈》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__。

(板书:

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

认识武松吗?

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全班交流。

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

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后有什么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

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

而躲却显得很被动。

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

(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③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

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

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别胡说!

难道不付你钱!

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豪爽。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体会到武松很勇敢。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

我怕什么!

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

  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

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

当天将黑时,他见没有老虎,便自言自语道:

哪儿有什么大虫!

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

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

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吗?

  2.小结:

《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课外拓展

  1.阅读《水浒传》。

  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景阳冈》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3、学习阅读小说、感悟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想来大家都比较熟悉,关于《水浒传》,你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回答)

  2、其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被传为佳话。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

武松打虎)

  3、课文就是从《水浒传》的第23回节选的,稍稍作了改动,题目就是:

(板书:

景阳冈)

  4、课文既然写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题目为什么叫《景阳冈》而不叫《武松打虎》呢?

  (学生自由思考,回答)

  5、总结:

其实,两者都可以用,但《景阳冈》更好些,因为围绕景阳冈课文还写了另外的几件事。

  6、哪几件事?

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喝酒(1-4)——上冈(5-7)——打虎(8-12)——下冈(13)

  7、其实,在原著中,这一回的题目叫《横海郡柴进留客景阳冈武松打虎》,把“景阳冈”和“武松打虎”这两个题目连在一起的,倒是在这一回中还有其他的内容,那就是“横海郡柴进留客”。

  二、细读文本,研读人物形象。

  1、在小说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这篇课文中,梁山好汉武松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我们今天就细细研读课文,来谈谈你对武松这位英雄好汉的感觉。

  (学生深入研读课文)

  2、作为英雄好汉,在他身上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请你细读感悟,做做批注,我们一会儿来交流。

  3、学生读文、批注。

  4、交流、板书、评价。

  5、武松毕竟不是神通广大神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

课文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他作为英雄好汉的特点,但还是可以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蛛丝马迹。

你能找到他真的不是神仙,只是个普通人的依据吗?

  (学生划找课文内容,批注,交流。

  三、总结课文,提示学法。

  1、这样全面地了解了武松后,说说你现在对武松的了解。

  2、学习课文后,你知道怎样去看小说了吗?

  从另个方面看人物特点——正面和反面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的特点

  四、作业。

  课后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水浒传》的其他章节,分析人物形象。

《景阳冈》教学设计6

  一、激趣引入:

  讲个故事:

有一个小朋友叫李虎,有一天,他缠着爸爸说:

“爸爸,我要改名,叫李松。

”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改名吗?

  今天,我们学习《景阳冈》,(板书:

景阳冈)就是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__选自《水浒传》第23回中的一个精彩章节。

  看题目,你想说些什么?

  二、检查自学

  ①预习了课文,你想告诉老师些什么?

想问些什么?

  生板: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其他学生在书上写)

  ②你最喜欢哪个内容?

  ③提示:

外国的作品,如《穷人》,注重心理描写;我国的古典小说,特别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学习时应注意。

  三、学习“打虎”一节

  1、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个别分自然段读,边读师边示范指导。

(其他学生轻声读)

  2、学生放声按要求自由读

  3、小组交流学习:

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四个人先弄懂。

(提醒:

待会儿,每组推选说有价值的内容或提问,说得好,或答得好的,四人都加分)

  4、学生个别谈体会,发问,个别答。

  板:

动作闪揪按踢打(用一个词概括:

赤手空拳)

  学生边读边站起来做手势。

(打虎)板:

机智勇敢

  引导看图:

图不对(出示图)

  5、剖析“闪”(躲)是否怕虎?

  6、小结:

抓人物的动作来写,表现武松……(兼谈小说中李逵杀四虎;写__要抓典型,写克服困难,不写拾东西;学校工作)

  7、练一练:

“武松拖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前因——后果——(扣最后,学“下冈”,突出“挨”)

  四、学习“喝酒”一节

  1、自由读,边读边做动作

  谈:

读懂了什么?

板:

豪爽倔强谈:

①酒②虎

  2、分角色读(个别)

  3、练一练:

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前因——后果——

  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前因——后果——

  五、学习“上冈”(心理活动)

  六、总结

  1、“不写别的,只写打虎,行吗?

  “喝酒”与“打虎”的关系

  2、题目换成“武松打虎”可否?

  3、读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景阳冈

  (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语言)(心理活动)(动作)

  谈:

①虎②酒闪揪按踢打挨

  豪放倔强勇敢机智

《景阳冈》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品字析句、诵读感悟研读全文,感受武松形象。

  2、研读发现作者刻划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3、激发阅读兴趣,引导研读名著。

  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