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92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松滋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松滋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松滋市市长洪文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松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市委确定的“项目建设提速年”、“作风建设深化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坚韧不拔,克难奋进,真抓实干,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

工业发展提质增效。

预计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上缴税金3.9亿元,增长15%。

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预计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1家,税收过500万元的企业达到9家,其中白云边公司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入库税收2.8亿元,分别增长25.4%、12.4%;飞利浦公司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入库税收3020万元,分别增长30%、34.8%。

湖北海兴、神舟纺织、金犀牛服饰、奋发印务、丽源科技、双七水泥等一批企业活力增强。

继续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注1〕,全市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62家,净增22家。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粮食、棉花、油菜、柑桔、生猪、水产等优势产业得到稳步发展。

主要农产品喜获丰收,预计全年粮食总产38.76万吨,增长6.5%;生猪出栏130万头,增长15%;水产品产量2.83万吨,增长12.3%。

完成工程成片造林3.58万亩,栽植油茶1万亩。

加快普及农业机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22家。

积极推进“两镇两区”〔注2〕新农村示范区建设,产业发展、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均取得新成效。

土地整理、血防“部省联动、整县推进”〔注3〕、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顺利推进,以水库整险、堤防加固、泵站更新改造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9.1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市共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79个,协议投资26亿元,到位资金24亿元。

努力向上争取项目,全年落实项目186个,到位资金5.1亿元。

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总投资逾千亿元的松滋核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锦辉集团“岗钾1井”正式开钻;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江南高速公路即将动工,荆松宜一级公路项目已纳入省“十二五”交通规划。

白云边工业园、金犀牛服饰二期扩建、三盟机械机加工中心、今阳食品二期扩建、松滋采油厂扩能改造、神舟纺织“521”技改、华天净化等工业项目主体工程完工,丽源科技二期、凯迪生物质发电、科地车业、奋发印务三期扩建、维龙环保科技等项目正在抓紧施工。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预计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8亿元,增长50%。

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城东工业园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31家;启动临港工业园建设,园区总规及分项规划通过评审,开展了两条主干道BT投资〔注4〕招商、土方工程施工、安置小区建设。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区完成了民主大道、乐乡大道和烟草路综合改造、西环路续建、金松大道延伸段、环湖路、二环路卡口连通、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等工程建设;刘家场、街河市、陈店、斯家场、纸厂河等乡镇实施集镇改造升级,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新修通村水泥路180公里,改造省道、县乡道46.2公里,交通建设总投入达到1.78亿元。

新建和续建了一批供电、广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

财政金融运行良好。

预计全年实现财政收入7.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89亿元,增长19.2%;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6.4%,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民生保障,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持续增长,预计分别达到119亿元、35亿元,增长19.9%、27.7%;工业贷款增长较快,全年净增3亿元。

担保公司实力不断增强,新增担保贷款1.6亿元。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00元,比上年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增长13.9%。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预计全年新增就业8249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14人。

企业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社保扩面征缴力度加大,新增“五险”〔注5〕参保人数32787人,征收社会保险费27682万元,增长14.3%。

民政优抚、社会救助、移民安置等工作扎实开展,城乡低保规范有序,全市17470户37606人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城乡市场保持繁荣,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9.52亿元,增长17.4%。

保险、中介等服务业成长迅速,住房、汽车、旅游成为消费热点。

洈水风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4.8万人次,创社会综合效益4200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8.65%,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

大力开展城市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保护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我市“城考”〔注6〕工作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5项。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校园安全工作上档升级,“校安工程”〔注7〕顺利推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市作为全省首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市,乡镇卫生院从今年元月31日起全部实施基本药物〔注8〕“零差率”销售,减轻患者药费负担1412万元;各项公共卫生服务明显加强。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艺创作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3.5万户,顺利完成了城区和乡镇集镇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

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五五”普法成效明显。

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稳步推进。

审计、物价、工商、质量技术监督、供销、新闻宣传、青年、妇女儿童、气象、邮政、住房资金管理、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国防动员、老区建设、机关事务管理、老龄、残联、文联、侨联、工商联、档案、保密、史志、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深入推进“平安松滋”建设,持续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

开展实有人口、实有房屋清理登记,加强了对重点人口、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

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探索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切实有效地化解了一批信访疑难问题。

全面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提升服务水平,林园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组织开展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活动,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认真执行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决议,主动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及时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

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力度,严肃查处了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夯实,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

特别要向各位代表报告的是,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代表和委员们提出的98件建议、103件提案得到较好办理,回复率、见面率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其中,74件重点议提案全部得到办理,共投入资金3390万元。

年初市政府承诺办理的10件大事实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各位代表!

2010年的工作为“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划上了圆满句号。

站在“十一五”期末,回顾即将过去的五年,我们可以自信地说:

“十一五”时期,是松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3%,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3%。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4.8:

35:

40.2。

“十一五”时期,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

中心城区规模进一步拓展,建成区面积达到16.5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旧城商业贸易区、城东工业开发区、城西行政服务区”的发展新格局。

“东西南北中”城镇化格局初具雏形,沙道观、洈水等小城镇面貌大为改观。

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一批农村新社区、新型村庄悄然而生。

“十一五”时期,是各项改革逐步深化的五年。

国企改革成果得到巩固。

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继续深化,“以钱养事”机制逐步完善。

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注9〕,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林地林木权属得以明确。

财政“四项改革”〔注10〕深入推进。

政府机构改革迈出新步伐,行政管理效能明显提高。

“十一五”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五年。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和教科书费。

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改造、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等工程,提高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

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全市45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计划〔注11〕。

累计新建廉租住房1172套,为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952万元。

“十一五”时期,是对外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

我市先后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全国生态示范县市、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全省首批平安县市、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市、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全省绿化模范县市、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信访维稳、社区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或荆州市推广。

各位代表,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这是在历届市委、市政府所奠定的工作基础上取得的,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作出努力和贡献、各级领导付出心血和汗水、方方面面给予帮助和支持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企业家,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驻松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松滋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不牢;可用财力的增长跟不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要求,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社会矛盾交织,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少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强,作风不扎实,等等。

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松滋新的发展机遇期,又是新的发展考验期。

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忧患意识,以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深刻分析发展环境,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牢牢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坚定不移地朝着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松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总量比“十一五”期末翻番,努力将松滋打造成湖北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资源能源城市和山水生态城市,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建设新型工业城市。

始终坚持“工业兴市”战略不动摇,举全市之力做大工业规模,提升工业化水平,努力打造工业比重明显提升、结构全面优化、布局科学合理、要素充分保证的新型工业城市。

坚持四大园区错位发展,全力建设城东工业园、临港工业园,积极发展城北工业园、刘家场工业园。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壮大白云边酒业、机械制造、纺织服装三大产业集群,大力推动精细化工、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始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稳定粮食生产,着力发展生猪、林果等特色产业。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道路、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建设资源能源城市。

围绕钾、锂、钠、重晶石、煤炭、煤矸石、石油等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做足资源文章,加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根据钾盐开发情况,适时启动涴市钾化工园区建设。

借助国家“北煤南运”专线铁路开建的机遇,争取筹建大型火力发电项目;积极发展核电、生物质发电、小水电、地热发电,推动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强资源能源开发管理,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

(四)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建设山水生态城市。

注重规划引导、基础先行、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乡镇集镇为依托、中心村庄为基础的城镇化体系,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生态城市。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布局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规划。

坚持个性化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依山傍水、显山露水、青山清水,让城市与自然高度融合。

加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争创全省环保模范城。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和谐松滋。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方针,提高学前教育标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高中教育质量,争创职业教育特色。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广电等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不懈地推进“平安松滋”建设,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2011年的主要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

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新一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工业兴市战略,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立足打基础、管长远,强力抓投资、建项目,切实抓好“项目建设见效年”和“作风建设促效年”活动,为成功实现“三个创建(即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全省优秀平安县市)”和争先进位目标而共同努力。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外贸出口增长3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

上述预期目标,是根据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积极而又留有余地”的原则,提出的最基本保证目标。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翻番和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争先进位的要求,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以此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勇争先,实现跨越式发展。

具体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项目建设见效年”活动,增强发展后劲。

在事关松滋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实施上见成效。

全力服务江南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协助投资方开展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尽快完成荆州港松滋港区综合码头项目立项、岸线使用许可和征地拆迁,确保年内主体工程动工;积极争取铁道部关于进港铁路专用线项目的批复;启动荆松宜一级公路建设前期工作。

投资5462万元,实施35千伏新永线改造、八宝变电站增容改造、110千伏新江口、西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等6项电网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供电保障能力。

抓住国务院规划后三峡重点工程的机遇,迅速完成城区饮水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适时启动工程建设。

大力向上争取天然气供气指标,加强管网建设,充分保障企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用气。

在重点项目投产效益上见成效。

对重点在建项目继续实行一名市领导挂帅、一个部门负责、一套专班服务的责任体系,完善“一月听一次汇报、进行一次排名,一季度开展一次观摩、结一次帐,排名靠后的乡镇、部门说明情况”的推进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无障碍”。

抓好工业项目协调服务,确保白云边工业园建成效益、丽源科技二期项目竣工投产,大力支持三盟工业阀门、铭华生物、天鹰制衣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早日投产效益。

抓好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东风闸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及中小河流域治理、小农水项目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在招商引资项目落户上见成效。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法,逐步实现招商引资由行政主导向企业主体和行政推动相结合转变。

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宜昌等重点区域,突出我市资源、产业链、发展平台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强项目策划,开展以商招商,引导本地企业家走向联络、洽谈、推介的前台,主动出击捕捉招商信息,寻觅合作项目。

对全市10支招商小分队重新编组,根据重点跟踪的产业、项目确定重点招商区域,力争引进10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的项目。

全面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降低创业门槛,再掀全民创业热潮。

加强松滋公众形象建设,加大对外公关力度,不断提高松滋在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争取国家和省投资项目上见成效。

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部门、企业对照国家产业政策,编制一批具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土地预审报告和规划预审报告的项目。

对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入库的300多个项目,成立专班,全力以赴向上争取,努力在国家、省投资计划中争取更大的份额。

(二)着力推进“工业兴市”战略,增添发展动力。

进一步拓展工业发展平台。

临港工业园立足建设交通便利、要素富集的现代产业园区,再投入2亿元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通港大道、疏港大道硬化、绿化、亮化的基础上,继续采取BT模式投资修建4.5公里发展大道、1.5公里滨湖大道和3条次干道。

抓好园区自来水厂、电网、通讯、供排水管网建设和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工作,储备工业用地4000亩。

城东工业园要进一步扩容升级,尽早启动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加速生产要素聚集。

城北工业园要扩充规模,打造中小企业集聚创业的活力园区。

刘家场工业园要突出矿产品加工特色,科学编制控制性详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收储力度。

奋力打造产业集群。

科学编制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研究出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激励政策。

继续抓好白云边产能扩张,积极推进白云边品牌向全国品牌跨越,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

抓住宜化集团收购三盟机械的机遇,推动机械产业提档升级。

促进金犀牛服饰、神舟纺织、望春花、海兴等企业实施扩能改造,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引进服装面料、洗水、印染等配套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全力支持飞利浦、双七水泥、斯凯达生物等企业发展壮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的作用,对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实行“绿色通道”制度〔注12〕;对销售收入过亿元、税收过百万元的骨干企业实行“直通车”服务。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煤电油运及土地、劳动力、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的跟踪监测,准确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协调。

(三)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深入开展粮、棉、油优质高产创建活动,以高产示范片建设带动板块发展。

加快建设“两线一流域”〔注13〕标准化柑桔基地、王家桥镇5万亩蜜柚基地、沙道观镇万亩优质葡萄基地、八宝镇4万亩绿色西瓜基地和城郊“放心菜”基地。

抓好畜牧产业十大基地建设,力争全年生猪出栏140万头、家禽出笼1000万羽,推进畜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以名特优水产品产业化和水产品养殖无公害化为重点,加快发展水产业,力争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4万亩、精养鱼池面积达到5万亩。

加强经济林、用材林和绿化林木基地建设,新植油茶1万亩。

面向市场需求,抓好园艺产业提档升级。

加大对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农产品品牌创建。

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引进起点高、规模大、实力强的生猪屠宰、畜禽加工、柑桔加工、林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落户。

开展“十佳示范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活动,力争3至4家进入省市示范行列。

扶持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完善城乡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

重点是“一镇两线”带头示范,全市镇村逐步跟进;“一镇两区”办点示范,新区建设依次铺开。

“一镇两线”即新江口镇,米积台—新江口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示范线、新江口—洈水旅游观光通道示范线。

新江口镇和两线沿途乡镇严格执行总体规划和专业详规,以此带动全市镇村强化规划意识和执行意识。

“一镇两区”即每个乡镇在集镇和中心村各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农村新社区,积极引导农民居住由单家独户向进小区、进楼栋集中居住发展。

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抓好血吸虫重疫区血防示范区建设。

投资1.2亿元,实施7.5万亩土地开发整理。

进一步完善推广村(居)民自治的保洁模式,探索创新集镇环卫保洁新模式。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严格落实各级对“三农”的扶持补贴政策。

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引导农民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农民负担监测和涉农收费监管,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

积极开展市场知识和各项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四)着力推进城镇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

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美化工程建设,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力争创省级园林城市。

重点实施城市公园一期建设、金松大道绿化改造、二环南路改造和配套、人行道改造、桥东综合整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等市政工程建设。

努力建设一批特色城镇。

大力支持刘家场镇打造成全省重点中心镇、洈水镇打造成全省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

鼓励各乡镇根据自身产业基础,立足本地资源、环境、人文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加快编制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给排水等专业规划编制任务。

停止机关事业单位独门独院式建设,今后原则上不再允许机关事业单位独立新建办公场所,一律实行组团建设。

严格实行“四个一律”,即土地对手成交一律禁止,小规模开发一律停批,违章建筑一律拆除,单位集资建房一律免提。

(五)着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激发发展活力。

大力发展旅游业。

积极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修编《松滋市旅游发展整体规划》。

引进投资者,建设洈水星级旅游宾馆,配套完善景区服务设施。

打开洈水景区与卸甲坪、刘家场的连接通道,改造升级洈水旅游专用码头。

加快建设卸甲坪土家族风情街,实施温泉开发,打造松滋旅游新景点。

重点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