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522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docx

城市总体规划期末复习题docx

一、选择题

1•估算城市人口,可以不考虑的方面是(A)

A.区域人口总量B.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经济发展的需求D.环境的容量

2•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实施城市规划的作用哪项不体现?

(A)

A.冇偿使用B.主动参与

C.客观实现D.监督实施

3.屮国的市制实行的是哪种行政区划建制模式?

(A)

A.广域型B.集聚型

C.市带县型D.城乡混合型

4.

B.城市用地的布局结构

D.城市各种市政公用设施

城市性质对城市的发展冇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具体来说其指导作用相对较小的是(C)

A.城市规模的大小

C.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

5.《屮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地方行政建制和行政区划分为四级,即(D)

A.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B.省级、地级、市级、县级

C.省级,直辖市级、市级、县级D.省级、地级、县级、乡级

6.行人交通系统不包括(A)

A.街坊内道路B.人行道

C.人行天桥D.地道

7.当城i]j道路的红线宽度小于40m时,其绿地率要达到(A)

A.20%B.25%

C.30%D.35%

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没有规定要提出指导原则的是(B)

A.建筑体量B.建筑形式

C.建筑体型D.建筑色彩

9.小区规划屮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是

(C)

A.生活居住用地B.小区用地

C.居住用地D.新村用地

10.城帀中心地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可以按下列哪项指标规划?

(D)

A.市域机动车辆数的15-20%B.市区机动车辆数的15—21%

C.规划城区机动车辆数的15-20%D.社会拥有客运车辆数的15-20%

11•中国的市制实行的是哪种行政区划建制模式?

(A)

A.广域型B.集聚型

C.市带县型D.城乡混合型

12.影响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的主要因素一般不包括(B)

A.与城市中心的距离B.城市主导风向

C.交通的便捷程度D.与周边用地的竞争与依赖关系

13•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C)

A.邻里单位的规模应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规模

B.邻里单位的道路设计应避免外部汽车的穿越

C.为邻里单位内居民服务的商业设施应布置在邻里的屮心

D.邻里单位屮应冇满足居民使用需要的小型公园等开放空间

14.净空可分为(D)。

B.行人净空、机动车净空

D.行人净空、自行车净空、机动

B.职能数目

D.职能规模)的重组。

B.城市交通结构

D.城市人口结构

B.生活方式

D.居住环境

A.行人净空、自行车净空

C.自行车净空、机动车净空车净空

15.城市职能三要素不包括(B)。

A.专业化部门

C.职能强度

16.当城市产业结构重组时,将会带來(C

A.城市社会结构

C.城市空间结构

17.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在于(C)

A.文化习俗

C.产业结构

18.在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时,卜•列哪项不需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0

A.城市环境质量B.城市性质

C.城市的历史沿革D.城市产业结构

19.当区域范围是指与所规划地区发牛相互作用的城市内的周边地区,该规划是

(0

B.城市分区规划

A.城市总体规划

C.城市详细规划D.城市设计

20.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C)。

A.职能单位B.门槛人口

C.中心度D.K值

21.生态学的一般规律有(A)o

A.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人输出的动态平衡

B.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历史循环论,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环境资源的有限

C.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生态系统的无限调节能力

D.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能量守恒,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社会均衡

22.影响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的主要因索一般不包括(B)

A.与城市中心的距离B.城市主导风向

C.交通的便捷程度D.与周边用地的竞争与依赖

关系

23.下列关于屮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C)

A.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B.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C.区威一体化制约屮心城市的聚集作用

D.大都市区是区域与城市共同构成的空间单元类型

24.新世纪以来,为保障法定规划的有效实施,避免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失控,我

国开始实施(C)

A.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战略B.城乡统筹规划

C.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制度D.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

让制度

25.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B)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人一辆标准车。

A.600〜800;1000〜1200B.800〜1000;1200〜1500

C.1000〜1200;1300〜1800D.1200〜1400;1500〜2000

26.在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时,下列哪项不需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C)

A.城市环境质量B.城市性质

C.城市的历史沿革D.城市产业结构

27.居住区用地内,计算道路用地面积,下列哪项是不符合规定的?

(C)

A.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B组团道路按路面宽度让算

C.宅间小路按实际用地血积计算

D.居民小汽车及单位通勤车停车而积,按实际占地而积计算

28.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类型,以下哪一项不是城镇体系的主要内容?

(A)

A.具体建设项目的落实B.城镇等级

C.城镇规模D.空间结构

29•在调查城市人口自然变动的情况资料,可以不包括(A)

A.文化结构B.年龄结构

C.年龄中位线D.性别结构

30.下列关于中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C)

A.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B.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C.区域一体化制约中心城市的聚集作用

D.大都市区是区域与城市共同构成的空间单元类型

31.—般纺织工业建筑,宜选择的朝向是(D)

A.东B・南C.西D.北32•城市总体规划工作,在城镇体系的调查中,对该城市经济区中主要调查的内容可以不包括(A)

A・人口构成B•经济发展情况C.文化发展情况D•社会发展情况

33.区域规划编制方法采取市场经济下的编制模式的代表是:

(C)

B.

A・中国

美国

D.英国

C•前德国

34、各国的开发控制形式各有不同,下列哪项属于开发控制的形式?

(B)

A图则式B通则式

C区划式D案例式

35、当城市道路的红线宽度小于40m时,其绿地率要达到(A)

A20%B25%C30%D35%

36、从公共绿地改称为公园绿地,主要体现的是:

(0

A公园绿地对城市的重要性

B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不可取代作用

C强调了公园绿地的功能性

D强调了公园绿地的环境整体性

37、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建设主管部门的哪项决定作依据?

(A)

A建设项目规划许可

B建设项冃适宜程度

C建设规模适宜程度

D建设项目合理程度

38、净空可分为(D)。

A・行人净空、自行车净空

氏行人净空、机动车净空

C.自行车净空、机动车净空

D.行人净空、自行车净空、机动车净空

39、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设为多少,快速轨道交通的线

路长度宜大于多少分钟的行程。

(B)

39、A.7〜12km30分钟

B.812km40分钟

C.7~12km40分钟

D.8"12km50分钟

 

40.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关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可以不

划定范围的是(A)

A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

B历史文化街区

 

C历史建筑

D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

41、在总体规划纲要中无需研究和回答的是:

(C

B城市发展冃标

A城市规划区范围

C城市重大公共设施的布局

D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42、在进行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查时,需要在地形图上标注的有:

(A)

A范围B形状C密度D规模

43、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用地的功能方面需做出强制性内容的是:

(C)

A停车场B出人口C基础设施配套D交通管制措施

44、关于基本人口,下列的表述较适宜的是:

(A)

A,对城市人口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B.占城市人口的大多数

C.随着城市人口的变化数量也变化D.是城市人口规模变化的重要依据45•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将地面水体划分为()类,将生活饮用水水源按水质划分为()级。

经净水厂净化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当达到(D)的要求。

A五类;三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

B三类,五级,《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GB5749)

C四类,四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

D五类:

二级: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二、解释名词

1•总体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和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城市化水平:

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3.城镇体系: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4.城市设计: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丁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5.城市规模: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6.居民点: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7.城市形态:

是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成

8.可持续发展:

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乂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

O

9.牛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Z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10•城市生态系统:

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11.建筑业用地;各建筑公司需耍独立占用的施工基地

12•劳均用地:

某行业的占地面积与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的比例

13•建制镇;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镇

14.中心城市;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耍地位、具

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15.建筑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

例(%)O

3.简答题

1.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空间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主要方法及公式(至少写岀三种)。

答:

1)职工带眷系数法

根据新增就业岗位数及带眷情况而计算。

其公式:

规划总人口数二带眷职工人数X(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2)递推法

P=P0(l+Kl+K2)n

其中:

P-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P0-城市现状人口规模;K1-城市年平均自然增长率;K2-城市年平均机械增长率;n-规划年限。

3)回归法:

分析历年数据,得出城市人口规模与时间之间的一元线性函数关系

P二a+bX(其屮:

P-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a、b-回归系数;XT寸间)

比较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优缺点。

答:

[亍列式:

易获得良好日照通风、便于施工、构图强烈、结构经济

易单调、易形成穿越交通

周边式:

易形成院落、防寒保暖、节约用地

F1照通风不利、难以适应地形、施工复杂、结构不经济

4.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

答:

1)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2)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国务院指定城市的总体规划,由所在地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英他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屮市管辖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审批。

其它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3)城市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5.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包含哪些?

并说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答: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

1)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指标级别用地指标(M2/人)

I60.广75.0

II75.T90.0

III90.C105.0

IV105.「120.0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空间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7.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宽度是多少?

答:

居住区级:

路ffilO-14米;红线20-30米。

小区级:

路面6-9米;红线10-14米。

组团级:

路而3-5米;红线8米。

宅间:

路面不小于2.5米

比较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优缺点。

答:

行列式:

易获得良好日照通风、便于施工、构图强烈、结构经济

易单调、易形成穿越交通

周边式:

易形成院落、防寒保暖、节约用地

日照通风不利、难以适应地形、施工复杂、结构不经济

为什么住宅区道路规划主张分级衔接?

答:

紅于交通组织,捉高住宅区通行效率的同时保持居住生活的私密性;

便于分级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便于地上、地下设施的规划设置;便于划分不同开放程度的街坊等。

10.影响住宅通风的因索冇哪些?

答:

建筑的间距、排列的方式、通风的方向等。

城市用地的分类及代码(大类)

答:

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

10大类城市用地及代号表示如下。

(1)居住用地(R)⑵公共设施用地(C)⑶工业用地(M)⑷仓储用地(W)⑸对外交通用地(T)⑹道路广场用地(S)(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8)绿地(G)(9)特殊用地(D)(10)水域和其他用地(E)

组团状城市总体布局的特征是什么?

在规划屮需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答:

侖谓集屮式的城市布局,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屮成片布置。

规划中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

规划布局要冇弹性,为远期发展留冇余地,避免近期虽然紧凑,但远期用地会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

组团状城市总体布局优缺点是什么?

答:

征点:

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紧凑,节约用地;有利于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

缺点:

近期和远期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较难处理好;容易导致过度密集式的发展和蔓延式的发展。

14.城市发展用地综合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定

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定

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定

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冇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1)建设现状条件

(2)工程准备条件

(3)基础设施条件

3、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

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属性近期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的优劣差异。

(1)根据区位条件对土地的作用方式,建立产生土地评价的基本思路。

(2)以分析区位条件入手,取得土地评价因素的因了体系。

(3)根据区位理论屮的某些原则,确定城市土地评价因素的作用方式、

15.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答: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

市域城乡统筹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十•地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级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四、计算题

1.某住宅区用地面积为16公顷,有三个居住组团。

第一个组团为3层住宅,用地为4公顷,建筑密度为25%。

第二个组团为6层住宅,用地为12公顷,容积率为1.6。

试计算整个住宅区的住宅建筑总面积?

整个住宅区的容积率?

解:

第一个用地4公顷,建筑密度是20%,那建筑:

基底面积就是4*25%=10000平米,都为三层住宅,建筑面积就是10000*3=30000平米,第二个组团用地12公顷,容积率1.6,建筑面积就是12*1.6*10000=192000平米,

总的建筑而积是192000+30000=222000平米

总的容积率是222000/16/10000=1.3875

2.某市总人口约为300万,住宅建筑面积为24m2/人,该市多为多层住宅,经测算,容积率为1.6,使计算住宅用地血积为多少?

解:

住宅用地面积:

3000000*24/1,6=45000000m2

3.某市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指标为30m2/A,该市区人口为231万人口,该城市居住区为多层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为2,住宅用地面积占用地的55%,城市住宅用地面积为多少?

居住面积?

人均用地指标为多少?

解:

住宅用地面^:

30*2310000/2=34.65平方公里

居住用地而积:

34.65/55%=63平方公里

居住人均用地指标:

63000000/2310000=27.3m2/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