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151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

一、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

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举例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3、对称轴

  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的“轴”,对称轴是一个点一个线排列,就像早餐的“一根油条,一个鸡蛋”一样。

  而且画对称轴是超出图形的,避免和图形的高混淆。

4、性质

  1.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2.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4.在轴对称图形中,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有(旋转)、(平移)和(对称)。

  5.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6.图形对称。

二、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

因数:

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那么,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也称约数)。

 

倍数:

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

Ø

Ø

Ø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Ø如果两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或积)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3、质数和合数

Ø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或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Ø合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或自然数中除能被1和本数整除外,还能被其他的数整除的数。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

 

 

求一个数的因数:

采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将这个数分解质因数,得到的不同质因数及这些质因数分别相乘的积和1等,就是这个数的全部因数。

如:

1820=2x2x5xx7x13,那么,1820的因数是:

1、2、5、7、13、2x2、2x5、2x7、2x13、2x2x5、2x2x7、2x2x13、5x7、2x5x7、2x2x5x7、5x13、2x5x13、2x2x5x13、7x13、2x7x13、2x2x7x13、5x7x13、2x5x7x13、2x2x5x7x13,即:

1、2、5、7、13、4、10、14、26、20、28、52、35、70、140、65、130、260、91、182、364、455、910、1820。

 

1

2x2

2

2x5

9

2x2x5

3

2x7

10

2x2x7

4

2x13

101

2x2x13

5

5x7

12

2x5x7

16

2x2x5x7

6

5x7x13

13

2x5x7x13

17

2x2x5x7x13

7

5x13

14

2x5x13

18

2x2x5x13

8

7x13

15

2x7x13

19

2x2x7x13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

长方体概念:

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3)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4)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特征:

1)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2)有8个顶点。

3)相对的棱互相平行且相等,相邻的棱相互垂直。

4)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5)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棱长计算:

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x4

正方体的概念及特征:

1)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

2)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3)六个面的面积相等。

4)12条棱,棱长都相等。

5)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正方体棱长=棱长x12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表面积=(长×高+长×宽+宽×高)×2 

(二)正方体1特征2计算公式表面积=棱长×棱长+6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长方体=(ab+ah+bh)×2(a,b,h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3)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正方体=aa×6(a为正方体的棱长)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和体积单位: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2)长方体或正方体地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³,dm³,和m³。

4)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如果用字母表示:

V=a.b.h。

5)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如果用字母表示:

V=a.a.a=a³

6)综上3)与4),长x宽=底面积S;棱长x棱长=底面积S,得知: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

如果用字母表示:

V=Sh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dm³=1000cm³1m³=1000dm³

常用的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下表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

位间的进率

长度

米m、分米dm、厘米cm

10

面积

平方米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厘米cm²

100

体积

立方米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厘米cm³

1000

容积

升L、毫升ml

1000

容积和容积单位:

1)容积:

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它们的容积。

2)容积单位:

通常用体积单位。

计算液体的体积,如水、汽油、食用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

3)进率:

1L=1000ml;1L=1dm³1ml=1cm³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产生:

在测量、分物、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分数的意义:

Ø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Ø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Ø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

Ø

分数与除法的区别:

分数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除法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

a÷b=(b≠0).

2、真分数与假分数

1)分数的分类:

分数可以分成真分数和假分数。

2)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3);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4)假分数又可以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5)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

用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的分子,分母照写。

3、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

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最大公因数:

任何两个整数公有的因数,就叫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