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43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0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docx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u(NO3)2

C.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若取a~b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详解】

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溶质是三种,故A错误;

B、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B错误;

C、取d点的固体,有过量的锌,在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故C错误;

D、a~b段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银白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2.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产生Cu(OH)2的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增大

B.c→d段溶液的pH不变

C.整个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增大

D.a点、d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的选后顺序是

【详解】

A、a→b段溶质质量增加,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没有Cu(OH)2生成,A不正确;

B、c点代表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刚好完全反应,则c→d段溶液中氢氧化钠不断增加,溶液碱性越来越强,溶液的pH增大,B不正确;

C、从反应方程式可知,盐酸和氯化铜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C不正确;

D、a点表示混合液还末参与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和氯化铜两种,d点表示混合液已经完全反应,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两种,D正确。

故选D。

3.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下列图象中V表示加入稀H2SO4的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正确,故此选项正确;

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4.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剩余的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硝酸锌逐渐增加,直至硝酸银与硝酸铜完全反应,选项正确;

B、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银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硝酸银完全反应时硝酸银的质量为零,选项错误;

C、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剩余的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由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可知,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银的质量比=65:

216,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则溶液的质量减少,由化学方程式Zn+Cu(NO3)2=Zn(NO3)2+Cu可知,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铜的质量比=65:

64,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少,则溶液的质量增加,选项正确;

D、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剩余的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才有铜生成,铜的质量开始增加,直至硝酸铜完全反应,选项正确,故选B。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向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B.

相同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C.

向一定量氯化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错误;

B、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由于盐酸是足量的,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要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铁就较少,所以相同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铁生成的氢气多,水平线靠上,故选项图象正确;

C、向一定量氯化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pH=7;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D、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B。

6.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滴加盐酸溶液最终变为酸性,与图像不符,A错。

B、加入稀盐酸,首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质量增大,其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大,但是增大幅度小一些,最后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增大,幅度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相同,与图像相符,符合题意。

C、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开始不能产生气体,与图像不符,故C错。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稀盐酸的加入,立即产生氯化钠,图像不符,故D错。

故选:

B。

7.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

向pH=4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C.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pH=4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反应中有水生成,溶液的pH会不断趋近于14,但不会大于14,不符合题意;

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的质量不断增大,当反应完全后,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该过程不会产生沉淀,氯化铁再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沉淀质量增加,反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

当盐酸少量时,因为加入盐酸的质量相等,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也相等;当盐酸过量时,根据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铁产生的氢气多,图像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8.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和水,开始溶液中铁元素质量为零,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不再改变;正确;

B、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逐渐减少,当加入盐酸的量达到一定量时氧化铁完全反应,固体质量等于零;错误;

C、反应前是盐酸溶液,反应后是氯化铁溶液,溶液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只要盐酸还在增加,溶液质量就在增加。

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的速率大,反应结束后小;错误;

D、反应过程中生成水,溶剂增加的更快一些;反应结束后溶剂水的增加速度变慢;错误;

故选A。

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用相同质量分数和体积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D.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相同质量分数和体积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产生的氧气速率不同,但质量应该相等;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B、开始加热后,待温度达到高锰酸钾分解时,产生氧气,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全,氧气质量不再改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被消耗,混合溶液pH值逐渐变大,待盐酸反应完全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显中性),溶液pH值不变,继续滴加碳酸钠(显碱性)溶液,溶液pH值增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锌的金属活泼性大于铁,则锌反应的速率快,锌先反应完全,但两者产生的氢气由稀盐酸决定,金属过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0.下列实验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

序号

实验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稀硫酸的质量

水的质量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时间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水

加水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向一定量镁粉中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的质量

镁粉的质量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水的质量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逐渐的减小,只会无限的接近x轴,但是不会减小到零,不符合题意;

D、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完全反应时镁粉的质量会减小到零,符合题意;故选D。

11.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

向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故反应速度比铁快,在图象中,斜率表示的就是反应的速度,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大,足量的铁与铝与相同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选项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而图象显示其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稀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两个反应同时进行,故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后碱性减弱,pH减小,无论怎样加水,其pH总是大于7,不会小于7,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CO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水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继续溶解质量会增大,当硝酸钾溶液饱和时,溶质不再溶解,溶质质量保持不变,但溶液的质量是从0开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开始时是降低,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消耗完后,氯化钡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由一氧化碳燃烧的方程式2CO+O2

2CO2可知,一氧化碳燃烧前后分子个数发生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________;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它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g,固体粉末由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或“碳酸钙”)Na2CO3(或“碳酸钠”)311.7CaCO3、CaO、Na2CO3CaCO3、CaO

【解析】

【分析】

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

【详解】

(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它可能的组合为:

①碳酸钠,氧化钙;②碳酸钠,碳酸钙;③碳酸钠,氧化钙,碳酸钙等三种可能的组成;

(2)根据

(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

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

CaCO3、CaO、Na2CO3,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

x=10.6g

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

故本题答案为:

(1)CaCO3(或“碳酸钙”);Na2CO3(或“碳酸钠”);3;

(2)11.7;CaCO3、CaO、Na2CO3;CaCO3、CaO.

14.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是红棕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填“酸”“碱”或盐”)。

(2)C的化学式是_____。

(3)F的一种用途是_____。

(4)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酸H2O灭火

【解析】

【详解】

(1)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B是碳酸钠,D是红棕色固体,所以D是氧化铁,E、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E、F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E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E是一氧化碳,F是二氧化碳,A会与碳酸钠、氧化铁反应,所以A是盐酸,盐酸、氧化铁、碳酸钠、二氧化碳都会转化成C,所以C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盐酸或硫酸,所属物质类别是:

酸;

(2)C的化学式是:

H2O;

(3)F的一种用途是:

灭火;

(4)D与E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5.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较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较活泼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分别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若C为金属单质,A、B、D都是化合物:

______。

②若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为水,______。

(3)若A为蓝色溶液,生成的C、D都是沉淀,则B可能是______。

【答案】置换反应CO+CuO

Cu+CO2(合理即可)CH4+2O2

CO2+2H2O氢氧化钡(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若A为较活泼金属,C为气体单质,较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①若C为金属单质,A、B、D都是化合物: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②若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为水,那么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若A为蓝色溶液,生成的C、D都是沉淀,则B可能是氢氧化钡。

【详解】

(1)若A为较活泼金属,C为气体单质,较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

置换反应

(2)①若C为金属单质,A、B、D都是化合物: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

CO+CuO

Cu+CO2(合理即可)

②若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为水,那么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故填:

CH4+2O2

CO2+2H2O

(3)若A为蓝色溶液,生成的C、D都是沉淀,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则B可能是氢氧化钡;故填:

氢氧化钡(合理即可)

【点睛】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

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

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

16.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

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I和D反应只生成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G的化学式为____,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I的用途是______(答1点即可);H在F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测定。

【答案】C6H12O6O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干燥剂2CO+O2

2CO2pH试纸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

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B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H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只生成J,所以I是氧化钙,D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J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

G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

C6H12O6,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碳;故填:

C6H12O6;碳

(2)A的俗称是小苏打,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

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3)I的用途是干燥剂;H在F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CO+O2

2CO2;故填:

干燥剂;2CO+O2

2CO2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

故填:

pH试纸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7.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固体俗称________。

(2)若A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B、C、D是同一类別的物质,则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3)若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B是单质,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D→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答一种即可)。

【答案】干冰CO2+C

2CO吸热反应供给呼吸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故C是二氧化碳;

【详解】

(1)二氧化碳的固体俗称为干冰。

(2)A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A可能是金属铜;B、C、D是同一类別的物质,故B可能是氧化铜,D可能是一氧化碳。

经验证推理正确;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