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5705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晓义中学中学生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工作方案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

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现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平安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以?

中小学生守那么?

、?

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

以及学校有关标准为根本内容,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标准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

从标准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根本道德标准,引导广阔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根本道理,具备平安生存、文明生活的根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根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具体目标:

重点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平安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标准学生穿戴行为,养成勤劳俭朴、生活有序、自强自立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提高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通过“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遵守公德、老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社会交际的能力,拓展自我生存空间。

通过“平安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平安第一的思想意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把学习习惯抓实

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全校合力。

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主动学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答复下列问题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形成并开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1、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积极思考,勇于提问;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标准;

9、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二〕把生活习惯抓好

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本学期将继续从学生最根本的生活习惯养成开始抓起,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生活有序

1、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2、起床、穿衣、洗涮、整理、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3、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4、不早到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5、早晚涮牙,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6、不吸烟、不喝酒、不打闹——守纪律;

7、劳动积极主动,校内不乱扔杂物,不乱涂乱画——讲公德;

8、星期天、节假日有时间安排表,有条不紊——讲条理;

9、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10、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11、不带火种及危险物品、不使用自带电器——讲平安;

〔2〕行为有度

1、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2、保护书本,勤俭节约;

3、保护公物;

4、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5、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就餐时碗筷分类整齐摆放;

6、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卫生用具;

7、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8、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9、生活、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三〕把礼仪习惯抓细

1、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2、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3、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4、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5、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当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6、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送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7、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8、上课答复下列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9、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10、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四〕把平安习惯抓实

1、平安观念、法制意识强。

2、妥善保管钱物,严防丧失。

未经他人同意,不拿用别人的东西。

不偷窃、不敲诈、不勒索别人的财物。

3、养成防火、防电、防溺水的良好习惯。

4、遵守交通规那么。

在马路上不打闹,骑自行车不带人,不闯红灯。

5、不打架滋事,更不随意叫家长或亲友到学校无理取闹,更不同校外人员勾结寻衅滋事。

6、不攀越栏杆、校门及围墙。

7、注意饮食平安。

四、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

周仁明

副组长:

沈元伟袁小玲

成员:

校委会成员、年级组长和各班主任。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

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做好宣传发动,使全校师生了解活动内容,提高认识,从而推动此项活动有序、顺利开展。

1、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宣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2、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养成教育建议书。

3、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开好专题发动会议,特别要做好对班干部、团员的发动。

4、各班级出一期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工整清晰,图文并茂,有可读性,有号召力。

5、学生写学习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

实施督查阶段

本阶段为执行与检查落实阶段。

学生在明确良好习惯要求的根底上,贯彻落实,自理自律,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同时学校进行专项检查催促,帮助学生坚决道德意志,催促学生稳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据行为习惯的养成特点和学生身心开展特点,把行为标准逐条分解,分周落实,循环往复,稳固习惯养成。

各周的专项养成教育内容及检查催促方法如下:

主题一:

严格守纪,按时作息

时间:

第一~五周

要求:

升旗、早操提前5分钟到操场;按时上课,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晚休及时回宿舍,按时关灯,安静就寝。

检查催促部门:

值日领导、班主任、值日教师和学生。

检查方法:

在学校大门、操场、教学楼楼梯口、宿舍区等进行检查

主题二:

注重仪表、礼貌待人

时间:

第六~九周

要求:

在校期间尽量身着校服,仪表大方,不戴耳环首饰、不留怪异发型、不染发,在教学区及公共场所不穿拖鞋;使用礼貌用语,见到师长朋友,礼貌问好;升旗时面向国旗行注目礼,不随意走动,不看书报;集会时,不讲话,不看书报,离开会场时保持会场干净。

检查催促部门:

值日领导、各班主任及学生督查小组。

检查方法:

督查小组每天自查,学校随机抽查。

主题三:

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时间:

第十~十二周

要求:

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或旷课;下午及晚自习课安静学习,不玩mp3,不随意走动;讨论问题尽量小声不影响他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检查催促部门:

值日领导、各班主任及各班督查小组。

检查方法:

随机检查。

主题四:

孝敬父母,感恩社会

时间:

第十二~十四周

要求:

各班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各班进行为父母、师长做一件事以示感恩的活动;要求学生尊重父母的意愿和教导,讲道理,不任性,不顶撞;体贴父母长辈,主动承当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待客热情,主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检查催促部门:

值日领导、各班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学生代表。

检查方法:

逐个检查各班开展感恩教育的情况;通过学生、家长的访谈了解感恩活动的开展情况与效果

主题五:

讲究卫生,遵守公德

时间:

第十五~十六周

要求:

各班做好教室、寝室卫生,清理垃圾死角,保持室内外整洁,美化生活学习环境;爱惜粮食,节约水电;保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秩序。

检查催促部门:

值日领导、局部老师和学生、总务处。

检查方法:

逐班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

第三阶段:

总结表彰阶段

1、评选、推荐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学校将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2、本次活动总结。

六、活动要求:

1、要加强领导,构建养成教育的机制。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负责全面实施,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员参与的养成教育机制。

2、政教处侧重平安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教导处侧重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总务处侧重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共青团、侧重团员教育,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3、要重视学习培训,以活动促开展。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行为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稳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4、班主任是养成教育的骨干力量,一定要加强管理,耐心教育,积极引导。

5、行政领导、值班教师要加强巡查,认真监督,发现不良行为及时批评教育。

6、教师要以身作那么,注重言传和身教,加强课题教学管理,严格标准学生课堂行为。

7、要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

每班评出几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星,充分发挥典范在养成教育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同时,加强对违纪、违规学生的处分力度。

8、要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扎实开展好习惯训练活动,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解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稳固提高。

9、充分利用校园播送站、宣传栏、升旗仪式、黑板报、校园网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10、要加强检查督办,以评价促养成。

养成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定期检查,适时评比,是解决懈怠或流于形式的重要措施。

学校把养成教育工作内容纳入班级和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加大检查督办力度,促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常态化,建立督查机制。

学校要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班务日志、行政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督查,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三阶段:

总结评比〔第十七周〕

1、各班评出行为习惯标兵并利用班会时间予以奖励、颁发荣誉证书。

2、在全校范围评出文明班级,十佳文明标兵,并给予奖励。

六、具体措施

1、班内成立文明行为习惯互助岗,监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时成立学生自律队,课间在值周区域内执勤,及时纠正监督学生的不良行为。

2、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前5—10分钟,由班委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及时总结批评。

3、常抓不懈,建立长效评比机制。

做到每天一小结,每周一通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