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2562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docx

山西高职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戏曲表演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代码:

670206)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山西省晋剧院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演出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专业建设基础

1、师资条件基础

拥有一支极具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是戏曲表演专业最大财富。

戏曲表演专业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24名专职教师,平均年龄40岁。

其中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1名,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两名,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12名,取得本科学历的9名,硕士研究生4名。

近年来,先后有9人赴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学习,通过提高学历、专业研修等形式,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以上措施,为提高我院戏曲表演专业的师资队伍,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储备了充足的能量。

2、课程与教材条件基础

①课程:

戏曲是一门传统艺术,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戏曲唱、念、做、打全方位培养的专业特性,使戏曲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包括把子、身段、武功、唱念、剧目等专业技能课以及乐理、视唱练耳、戏曲史、表演理论等理论课。

通过课程改革,增加了小品、舞蹈、声乐等素质教育和技能拓展课程。

本专业具有省级精品课程两门:

《小生剧目课》、《青衣唱念课》,院级精品课程三门:

《花脸剧目课》、《晋剧音乐概论》、《须生剧目课》。

②教材:

戏曲表演专业的技能类教材,如:

基功、身段、把子、武功课均选用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材,这些教材几乎已成为全国戏曲类院校的通用教材;理论课选用中央音乐学院教材;其它则以本院自编教材为主。

3、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本专业已形成“基础教学——实训实践——剧目驱动——市场检验”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中,打造精品成为龙头和驱动力,形成了本专业院团合作办学的新格局,进一步带动了教学内容、方式以及师资结构等一系列深层改革,彰显了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增强了本专业竞争力,树立了本专业的品牌和形象。

1实施精品剧目战略,为强化学生艺术实践提供了舞台

原创作品《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是我院创作的、本专业承办的大型戏曲晚会。

该晚会将山西戏曲四大剧种融为一体,将四大剧种的精彩唱段通过与交响音乐结合,以剧种神韵,新的色彩,新颖的形式,受到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

本专业的学生在该晚会中充分展示了各种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大型说唱剧《解放》是我院创排的、由著名编导张继刚导演的又一部力作,该作品正在冲刺国家十大精品工程。

本专业学生担任了剧中的主唱及戏曲表演部分,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专家的首肯。

2加强院团合作,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创造了条件

与表演团体合作是本专业的传统。

过去曾“订单式”为山西省京剧院等多个院团培养京剧、碗碗腔、二人台等专业。

近年来本专业院团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合作方式更加灵活机动,比如与华夏之根艺术团合作演出大型说唱剧《解放》;与运城市蒲剧团、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等四大梆子合作演出《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与山西省晋剧院、太原市实验剧院等多家院团合作,分别就顶岗实习、共同制定人才配培养方案、合作演出、教学内容互相反馈、教学资源共享等事项签订合作协议。

院团合作转变了培养方式,强化了学演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舞台感和人物感,确保了实践育人这一重要教学手段的实施。

4、实训实践设备与条件基础

 

戏曲表演专业实训室及实习教学基地一览表

类型

名称

备注

校内

实训室

9个

校内

多媒体教室

6个

校内

华夏剧场

1个

校外

山西省晋剧院

其下辖演出团、青年团

校外

太原市实验晋剧院

其下辖演出团、青年团

校外

山西省京剧院

其下辖演出团、青年团

校外

贯中美锦晋剧团

大型民营晋剧团

校外

晋阳嫦娥艺术团

大型民营晋剧团

校外

山西省文华晋剧院

大型民营晋剧团

依据戏曲教学的特殊性,在校内实训室中均配备有地毯、木头地板、各种垫子;在剧场内均配备整套戏曲传统服装、道具以及音响和灯光等设施。

5、专业建设的优势和特色

①历史悠久,积淀丰厚。

戏曲表演专业是全省唯一的戏曲高职院校、戏曲教育最高学府和最大基地,拥有50多年的办学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积淀了半个多世纪戏曲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优秀的教育传统,这是专业建设以及长远发展的底蕴所在。

多年来,为艺术院团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在山西省艺术院团中有90%以上的管理者和艺术骨干都是我院毕业生,成效显著。

②团队优秀,成果显著。

戏曲表演专业不断加强教学环境建设,软硬件建设并重,教学资源配置合理,教学团队精干,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戏曲表演专业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1名,“双师型”教学名师1名、优秀教师2名,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育教学水平奖25人/次,3人获得中国戏曲“红梅大奖”(国家奖),23人获得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辅导奖(国家奖),100余人获得省级戏曲调演排导奖、创作奖,9人获得省级“戏曲杏花奖”,2人获得全省重大文化活动先进个人。

③依托行业,服务社会。

戏曲表演专业依托学院实验剧场、华夏之根艺术团及众多的实训实践场地,实施学演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文化行业,与全省各级艺术院团联动,实施剧目驱动、院团合作、学演结合、服务社会计划,创排了多部精品剧目,实现了服务社会的目标。

6、存在的不足

①部分实训实践设备需继续改善,如戏曲传统服装、道具,均为上世纪六十年代购置的财产,现已破损不堪;灯光、音响设备也较为落后。

②教师中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科研的现象,科研工作须进一步加强。

③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重较低,部分专任教师仍为大专学历。

④专业主干课程任课教师职称结构仍不合理。

⑤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本科院校的教材,不完全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的音像配套教材;缺少地方剧种——晋剧的唱念、剧目、四大件(晋剧文场四件传统乐器)等教材。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并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要求,我们将立足于戏曲人才培养需求和行业背景,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办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为宗旨,整体提高戏曲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戏曲专业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加大建设力度。

以培养实用、善于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切入点,在深入进行文化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山西鲜明的戏曲文化产业环境,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不断充实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完善教材建设机制,建立科学的教材体系。

注重实践教学,深化院团合作。

从整体上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保持和提升本专业在本省的戏曲品牌专业形象,经过五年努力,力争使本专业成为国家级品牌专业。

三、专业建设内容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要求,通过本专业的建设实施,我们将做到:

1.推进院团、院企对接,院团合作共同制订戏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剧团(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按照以“任务(项目)驱动、过程导向、理实一体”的原则,学演结合构建课程体系,院团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制订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实现教学过程与演出过程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2.探索系统培养,推进戏曲表演专业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

3.强化实践育人,系统设计、实施实训和顶岗实习,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4.转变培养方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演一体的教学模式。

5.建设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院团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

6.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健全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以推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等。

全面实现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对规范我院戏曲类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为山西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推进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充足的戏曲专业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

1、推进院团合作、院企对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①建设目标:

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为指导,以山西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戏曲院团对戏曲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本专业在已有院团合作良好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院团合作,积极推进院企合作模式,把学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引向深入。

②建设内容:

顶岗实习,教学内容共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演出内容对接,合作演出,合作创排剧目,订单培养。

③具体项目:

2011年冬季表演32班、35班毕业生到美景晋剧团、文华晋剧院等院团顶岗实习半年;2011年年底,与相关院团就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座谈;与文华晋剧院合作排演《走进大戏台》春晚节目,参与学生不少于40人;与山西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企业)合作筹拍晋剧《王家大院》,企业投资100万,本专业承办创作、演员排练等事项,力争于2012年在省城亮相、公演;2013年订单培养内蒙古呼市艺校晋剧班24人,培训一年后,于次年在呼市乌兰恰特剧场公开演出、汇报所学剧目;拟与文华晋剧院等院团共同探讨订单培养新途径,把六年制学生拆分培养,前三年在学校打基础,后三年进入院团跟团演出、学习,边演边学,边学边实践。

2、积极探索系统培养,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

①建设目标:

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为指导,推进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②建设内容:

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结构等方面区分中职和高职两大体系,形成既有各自重点,又相互延续与衔接的教学系统。

③具体项目:

※中专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初步掌握专业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基本艺术素养,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中等戏曲表演专门人才。

学制要求:

三年制(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起点)。

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计算机》等。

约占总课时30%

专业理论课:

《基本乐科》、《正音》等。

约占总课时10%

专业技能课:

《唱念》、《把子》、《武功》、《身段》、《剧目》等。

约占总课时60%

※大专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艺术发展需要的,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自信心、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全面掌握戏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艺术创造能力,兼向相关领域拓展的优秀高端技能型戏曲专门人才。

学制要求:

三年(中职起点)。

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

《大学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艺术概论》《计算机》等。

约占总课时25%

专业理论课:

《基本乐科》、《戏曲史》、《晋剧音乐概论》、《表演理论》《小品与创作》等。

约占总课时20%

专业技能课:

《唱念》、《把子》、《武功》、《身段》、《剧目》等。

约占总课时55%

※教学管理:

中专采取严格监督式教学管理

大专采取引领开放式教学管理

※教学方式:

中专采取口传心授的示范式教学方式

大专采取启发诱导的引领式教学方式

※招生:

中专采取自主招生方式,以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为主要招生对象。

大专采取全省统一考试,网上录取的招生方式,以对口中专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

3、强化育人实践环节,提升实践能力

①建设目标:

以《通知》精神为指导,以戏曲教学规律为基础,运用剧目彩排的形式,达到基本实践能力培养目标;通过“院中团”实践模式,强化优秀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与众多院团合作的实践模式,达到一般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②建设内容:

本院剧场和实训室剧目彩排;华夏之根艺术团演出实践;众多院团实习演出。

③具体项目:

每周五晚进行教学剧目公开彩排,使彩排实践常态化,全系学生师生、家长、行业专家公开观摩,并请专家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指导;选拨优秀人进入我院华夏之根艺术团参与说唱剧《解放》的演出实践;学生参与山西省晋剧院《武则天与狄仁杰》排演实践、太原市实验团的《上马街》排演实践、省京剧院《剑胆琴心》忻州北路梆子剧院《徐向前》排演实践、文华晋剧院“走进大戏台”节目排演实践……

4、转变培养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①建设目标:

依据《通知》精神及行业要求,通过剧目驱动、项目导向,建立学演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潜力;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职场环境;积极探索戏曲精英班教学(培养各行当主要演员)与普通班教学(培养群众演员)新模式。

②建设内容:

以《剧目》课教学为中心,带动《唱念》、《把子》、《武功》、《身段》等单项实训课,实现以戏带功、以功促戏;以晚会演出的形式培养学生专业拓展能力;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周期;拟在明年进行戏曲精英班与普通班教学新模式试验。

③具体项目:

以《通知》精神为指导,以市场剧目内容需求为依据,结合学生自身条件选定教学剧目,以剧目内容决定单项课程教学内容,真正实现剧目驱动、项目导向的学演一体的教学模式;每学期由团委与学生会组织一至两次第二课堂演出晚会,通过歌唱、舞蹈、小品等艺术形式,充分拓展艺术才能,展示艺术才华,挖掘艺术潜力,拓宽就业渠道;不定期举办校内专业比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制作《唱念》、《把子》、《武功》、《身段》《剧目》等专业特色课件,在音乐与打击乐的伴奏中营造仿真演出环境;把MP3、VCR、CD、DVD等现代化设备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从明年的招生工作开始,试行戏曲精英班与普通班招生新模式,同时,在教学中试行戏曲精英班与普通班教学新模式。

5、建设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能力

①建设目标:

以《通知》精神为指导,整合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合理利用资源,加强梯队建设;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扩大对外联络,发挥兼职教师作用。

建设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行当齐全、以老带新、新老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艺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②建设内容:

经过三年努力,力争使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50%、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达到70%;重点培养戏曲表演专业各行当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力争使高级职称占到40%、中级职称占到80%;本专业教师100%具有“双师”素质、60%的教师具有“双师”资格。

今后将争取使90%以上的教师获取“双师”职业资格证书;选聘一批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担任客座教授,形成专兼结合、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注重梯队建设,形成质与量兼优的教师队伍。

③具体项目:

鼓励3至5名教师考取本科、硕士学历或学位,以提升学历结构;本专业有学科带头人一名,但各行当缺乏带头人,拟从青衣、须生、小生、花脸四个行当中选拨四人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提高学历、职称,外派进修等办法,改善其知识结构,使他们真正成为技术全面、素质优良的行当带头人;鼓励没有“双师”资格证的教师积极参评,力争使100%的教师拥有“双师”资格证书;聘请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爱爱、作曲家刘和仁等知名专家来校授课、讲座,促进学术水平提高;注重培养青年教师,选派3名教师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安排他们参与学术活动、教材编写等工作,有步骤地进行培养;调入戏曲硕士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储备后备人才。

6、实施第三方评价制度,改革人才质量评价制度

①建设目标:

建立用人单位与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毕业生发展轨迹跟踪制度,分析跟踪信息,以此为依据,对教学、招生等方面进行调整。

②建设内容:

学生期未考试、毕业考试等环节中,聘请第三方参与;实行教评学、学评教、教评教的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畅通的信息互通制度,及时了解毕业生动态。

③具体项目:

考试时邀请学生家长观摩并针对其子女专业水平进行满意度撮调查;学生毕业时召开毕业生洽谈会,邀请戏曲院团及相关用人单位观看毕业汇报演出,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根据学评教结果对学生不满意的教师进行调整;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沟通机制,指派专人记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不定期邀请毕业生回校座谈。

四、改革举措

1、课程改革

①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设置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强调“基础+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原则,突出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培养。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以实用为原则,专业技术课程突出专业能力培养,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以此形成知识、素质和能力三者协调发展的教学体系。

②改革内容:

表1

理论教学体系设计

体系

二级体系

知识点

要求

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课

专业理论课

生存和发展必备的基本知识的积累,掌握戏曲的原理及方法

应用知识

能力体系

基础能力

戏曲表演专业主干课程及专业能力拓展课程

作为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的养成

专业能力

素质体系

基础素质

人文科学、大学生心理教育,文学艺术欣赏

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与养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只是和能力相互转化。

专业素质

表2

课程模块设计表

课程模块占理论教学时数﹪

课程名称

知识点

培养目标

思想

政治

与文

化素

质模

(24.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规定的英语级别;计算机网络应用。

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方法与观点;具备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概论

大学英语

大学语文

计算机基础

中外名著赏析

职业

基本

理论

素质

模块

(13.8﹪)

中国戏曲通史

戏曲发展历史、戏曲表演程式的来源、晋剧音乐的特性。

了解戏曲形成、发展的历史、晋剧音乐风格的形成、发展。

戏曲表演理论

名作欣赏

乐理

视唱练耳

晋剧音乐概论

艺术概论

生活小品

和声

(47﹪)

正音

发音标准;能将各项技能综合运用;能与各部门合作协调。

熟练掌握戏曲艺术的各项基本技能。

剧目

武功

身段

把子

唱念

剧目彩排

合奏

剧目伴奏

专业(主修乐器)

岗位

能力

拓展

模块

(5﹪)

声乐

基本了解各姊妹艺术的特点、规律。

了解相关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向相关领域拓展的基本能力。

舞蹈

化妆常识

影视武打

电声乐

专业(副修)

人文

艺术

与科

学素

质模

(9.6﹪)

美术欣赏

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个体艺术修养水平和专业特色;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舞蹈欣赏

音乐欣赏

心理健康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文学鉴赏

伦理学讲座

书法欣赏

 

表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体系

课程设置

说明

要求

课堂专业

分类实训

基本技能、基础实训。

包括:

武功、身段、把子、唱念实训课。

专业基本技能的演练

将技艺上升为技能

课堂综

合技能

综合各种技能为人物、为故事服务。

包括:

剧目实训课。

基本技能的综合演练

有人物、故事的情况下测试技能的综合性

校内舞

台实训

将剧目实训课搬到舞台上进行演练

校内仿真环境中进行基本技能的综合测试

对学生所掌握的技能进行综合考核

校外基

地实习

各种技能真实演练

校外实习基地顶岗演出,获取专业技能

结合所学技能进行实际演练

2、教材改革

改革目标:

教材改革将根据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求,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注重知识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编写一套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符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戏曲系列教材。

改革内容:

根据专业教学要求,拟编写如下主干课程教材:

教材编写规划表

序号

教材名称

完成时间

负责人

1

晋剧音乐概论

2012.12

宋立功

2

表演理论

2012.12

黎凤来

3

唱念教材

2012.12

各行当唱念课教师

4

剧目教材

2012.12

各行当剧目课教师

5

四大件合奏教材

2012.12

宋立功、赵恩柱等

3、课件改革:

改革目标:

拟自主编写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学课件;自我开发与引进辅助教学软件,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建设,争取100%的课程都备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有3-4门课程的多媒体达到校优秀多媒体课件的要求。

改革内容:

计划开发辅助教学课件9个,具体规划见下表。

多媒体课件制作规划表

序号

课件名称

完成时间

责任人

1

剧目教学课件

2012.12

杨效璋、党月萍、时旭、武学文、詹俊芬、刘海萍、

闫飞瑜、张克仙

2

各行当身段教学课件

2012.12

闫继舜、詹俊芬、

陈嫣飞

3

把子教学课件

2012.12

黎凤来、郝建国

4

各行当唱念教学课件

2012.12

齐红梅、闫飞瑜、

杨效璋、詹俊芬

5

晋剧音乐概论教学课件

2012.12

宋立功

6

剧目伴奏教学课件

2012.12

宋立功

7

合奏教学课件

2012.12

李保青、赵恩柱、李润林、雷晓云、李学庆

8

打击乐教学课件

2012.12

宋立功、李润林、

雷晓云、李学庆

9

四大件教学课件

2012.12

李保青、赵恩柱、

李寿宁、尤建明

4、实训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①建设目标:

在现有实训实践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实训实践设备条件,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环境;探索院团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与机制,采取院团共建、互惠互利的原则,建成院团资源互补、资源共享型的校外实训基地。

②建设内容:

改善或重新购置戏曲传统服装、道具,改善音响、灯光设备,建设6个多媒体仿真模拟实训室。

3具体项目:

 

表1:

实训实践设备名称

数量

用途

备注

戏曲传统服装、道具

一套

剧目彩排、实践演出

各行当服装、舞台道具

音响设备

一套

剧目彩排、实践演出

调音台、音箱、麦克风等

灯光设备

一组

剧目彩排、实践演出

幕布

一套

剧目彩排、实践演出

天幕、侧幕、大幕、二道幕

表2

实训室名称

硬件

软件

用途

唱腔实训室

VCD、耳机各10套

带大乐队、戏曲乐队的唱腔伴奏带

在没有乐队的情况下自行完成唱念任务,提高演唱数量和质量

剧目实训室

12路小调音台一台、大音箱两个、笔记本电脑一台

有关剧目的音像

课件

多个剧目自行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