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4987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曲哀婉的心音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叶文玲.我的人生笔记:

六十年的原声带[M].长春: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6.

[3]叶文玲.无梦谷[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8

[4]孙凯风.试论《无梦谷》的叙事策略[J].台州师专学报,1997

(2).

[5]叶文玲.过时的话语——关于《无梦谷》的倒叙[J].文学评论,1995(3).

[6]叶文玲.艺术创造的视角[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6.

[7]洪治纲.记忆的价值——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J].当代,1995(4).

[8]范志忠.话语的分裂与整合——从《心香》到《无梦谷》看叶文玲作品的叙述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996(Z1).

[9]阮冬初.一曲从心灵深处迸流出来的歌——长篇小说《无梦谷》问题风格谈[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10]吴秀明,田志华.从梦的追寻到梦的质询——叶文玲创作论[J].浙江大学学报,1997(11).

[11]吴义勤.“在你世界里,只有灵魂存在”——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小说评论,1995

(1).

三、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备注

2011.9.19—9.30

确定论文选题,下达任务书

2011.10.1—12.31

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012.1.1—3.10

完成论文初稿

2012.3.11—3.15

论文中期检查

2012.3.11—3.30

修改论文并定稿

2012.4.1—4.10

打印成册,上交论文

2012.4.11—4.20

成绩评定

2012.5.5—5.13

论文答辩

学生(签名):

2011年9月25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月日

二级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主管领导(签名)

注:

1.指导教师填写,任务下达人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和接受任务的学生均应签字。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学生毕业论文开始前下达给学生。

丽水学院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一曲哀婉的心音

——评叶文玲长篇小说《无梦谷》

班级汉语言文学081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一、选题的意义

叶文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女性作家。

她不仅是文学之梦的追寻者,还是精神文化的守望者。

她以女性特有的执着、友爱和真纯而成为一代“寻梦者”的典型代表。

在文学创作中,她不仅遵循着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原则,而且一如既往地追寻着美。

她把美作为文学的生命,美的存在、美的生长和美的毁灭则是她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

长篇小说《无梦谷》是叶文玲呕心沥血八年发表于1994年的一部杰作,是叶文玲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凝结着“伤痕”和“反思”双重文思的力作,也是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又一硕果。

在这部作品中,叶文玲用细腻而深沉的笔触,尽情地展现了五十年代末成长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心灵苦难,尤其是感情的困厄。

对叶文玲稍有了解的读者会发现,文中的主人公楚涧、楚汉的苦难命运,不禁会使人想起叶文玲和她的兄长叶鹏的人生经历。

可以说,《无梦谷》这部作品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和自传性色彩。

叶文玲在《无梦谷》中,描写了很多梦的意境与情节,从小就爱做梦的她在作品中追寻着梦,质询着梦,在打碎了无数个梦的同时,又在编织着另一个梦。

作家将美的追求贯穿于整部作品中,通过对楚汉、楚涧兄妹的人生苦难的分析,我们可以感悟到一曲从心灵深处迸流出来的歌。

在众多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错位的生存处境、畸形的情感世界、由梦构筑的精神世界等角度对《无梦谷》的悲剧色彩和自传性色彩进行分析,以此来深入感悟这部作品所流淌出来的心音。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

对叶文玲及其作品《无梦谷》等的研究,使读者整体上把握《无梦谷》中的艺术特色和作家的创作倾向。

《无梦谷》之所以会引起文坛的强烈反响和共鸣,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这便成为了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错位的生存处境——梦的毁灭

1、楚汉由高校的才子到劳改的“贱虫”的原因与楚汉在炼狱般的生活中的表现。

2、楚涧从纯真的才女沦为卑微的女役,如何应对错位的人生处境?

(二)畸形的情感世界

1、楚汉、楚涧等人错位的爱情及形成原因。

2、楚汉、楚涧等人如何解决爱情与情欲的冲突?

(三)由梦构建的精神世界——“在你的世界里,只有灵魂存在”

1、叶文玲的创作原则——美是文学的生命及其在《无梦谷》中的体现。

2、《无梦谷》的自传性色彩。

(四)论文总结

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

研究步骤:

(一)选题阶段:

2011年9月12日—2011年9月30日

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二)开题并撰写阶段:

2011年10月1日—2012年4月30日

1.2011年10月1日——2012年3月1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2012年3月1日——2012年4月10日,听取老师意见,完成论文初稿。

3.2012年4月10日——2012年4月20日,认真修改论文。

4.2012年4月20日,中期检查。

5.2012年4月30日,完成定稿,打印成册,上交论文。

(三)论文答辩阶段:

2012年4月30日2012年5月31日

研究方法:

搜集资料,对比阅读,总结分析,深入研读,分点论述,总结概括。

研究思路:

1.阅读叶文玲的《无梦谷》、《我的人生笔记六十年的原声带》、《艺术创造的视角》等作品以及叶文玲《过时的话语——关于<

无梦谷>

的倒叙》、洪治纲《记忆的价值——评叶文玲长篇小说<

》、孙凯风《试论<

的叙事策略》等文章。

2.查阅和搜集当代学者对叶文玲以及《无梦谷》所作研究的相关资料,了解研究的主导方向、重要方法和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笔记。

3.进一步研读,理清写作思路,拟订论文提纲(详见下);

4.撰写论文。

四、毕业论文提纲

《无梦谷》是叶文玲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其中的悲剧色彩和自传性色彩让人印象尤为深刻。

本篇论文从错位的生存处境、畸形的情感世界、由梦构筑的精神世界三方面对《无梦谷》进行分析探讨,以此深入聆听叶文玲创作的一曲哀婉的心音。

(一)错位的生存处境——梦的毁灭

1、楚汉由高校才子沦为劳动改造对象,不仅饮忍生存的苦难和艰辛,还遭受爱情的幻灭。

2、楚涧由于亲情血缘关系难逃命运的困厄,开始炼狱般的生活,爱情也因政治因素无疾而终。

(二)畸形的情感世界

1、错位的爱情。

楚汉与符淑芬、楚涧与鲁越等四对夫妻的情缘搭配存在的错位的尴尬与痛苦。

2、婚姻与情欲的冲突。

楚汉与童浅草彼此相爱,却始终无法以身相守。

楚涧与纵驰北的爱情虽然美好,最终难免唱起哀歌。

(三)由梦构建的精神世界

1、美是文学的生命。

叶文玲在创作实践中始终遵循“美的存在”“美的生长”和“美的毁灭”的创作原则及其在《无梦谷》中的体现。

楚涧、楚汉、童浅草等人物的原型及特点。

五、主要参考文献

[5]叶文玲.过时的话语——关于《无梦谷》的倒叙[J].文学评论,1995(3).

[10]吴秀明,田志华.从梦的追寻到梦的质询——叶文玲创作论[J].浙江大学学报,1997(11)[11]吴义勤.“在你世界里,只有灵魂存在”——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小说评论,1995

(1).

文献综述

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息,语言极具个性化和富于变化,无论是悲剧中深沉含蓄的曲调,还是喜剧中轻松活泼的音色,都呈现着和谐统一的美。

显然这些与作家的艺术气质是分不开的。

在创作上,叶文玲是一位孜孜追求着“美”,她用细腻而敏感的心灵去发现、探索“美”这一文学的生命。

《无梦谷》是叶文玲的代表作之一,整部作品时代背景广阔,内蕴丰富深厚,文笔细腻深沉,情感朴素真诚,抒写了从五十年代末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和心灵史。

《无梦谷》是叶文玲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而歌泣的一曲心音,它的发表,引起了当代文坛的强烈反响和共鸣。

前人学者从叙述策略、审美品格、女性意识、人文关怀等几个方面阐述各自的观点,向人们解剖叶文玲的小说世界:

一、从叙述策略角度评《无梦谷》。

在孙凯风的《试论<

的叙事策略》中,作者认为《无梦谷》所采用的叙事策略有三个基本特征:

通过主人公的感知展开叙述,把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作为叙述焦点,将故事时间进行切割、重组,从而构建起一种交错时序。

这些叙述策略促成了《无梦谷》在故事层面上的生成意义。

范志忠在《话语的分裂与整合——从<

心香>

到<

看叶文玲的叙述策略》中,归纳出叶文玲小说“放逐与回归”的母题和充满张力的“分裂与整合”的叙述话语这一叙述策略,认为它隐喻着意识形态视野下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抱负。

吴义勤在《“在你的世界里,只有灵魂存在”——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

》中认为,书信、日记、梦幻等的大量介入小说克服了叙述上的单调性,从而增添了叙述的变化和弹性。

唐达成在《读<

散记》中认为,小说中插入人物的书信、日记有助于对人物心路历程的揭示和性灵意趣的抒发。

金健人教授在“叶文玲创作研讨会”上认为,《无梦谷》最能打动读者、使之进入并与作者共鸣的是小说对苦难和爱情两大主题的处理。

但小说的不足之处也在于对苦难和爱情的描写没有能够拉开距离,认同太多而批判不足;

作品的道德评价、意识形态过于浓厚,加之理想化的浪漫主义,使作品无法通过人物对这段生活作一种批判。

如果用反讽的技巧来写,恐怕回味更多。

二、从审美品格角度评《无梦谷》。

骆寒超教授(浙大中文系)认为,叶文玲小说的生命力在于她为现实主义提供了许多新质,是对社会历史转折时期一代人的心理转型的思考,小说从表现面上的生活进入了表现深层的人的灵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现实主义美学格。

》中认为,《无梦谷》最为触动读者灵魂的是小说凝重的悲剧感,而悲剧感的真正根源在于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矛盾和人格障碍。

叶文玲的《过时的话语——关于<

的倒叙》,作者认为美是文学的生命,而“美的存在”、“美的毁灭”“美的生长”是她在创作中努力体现所追求的永恒主题;

而梦构筑了作者的精神世界,是作者在《无梦谷》中所依托的精神漫游。

张凌江在《无梦的哀歌——评叶文玲长篇小说<

》在小说中沉入了自己编织的梦中——用太美太凄婉的文笔,去美化苦难,崇拜苦难,将苦难神圣化、宿命化,却少一点冷峻审视的态度和理性批判的精神。

龙彼德(浙江省文联)认为《无梦谷》是叶文玲小说创作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有三大鲜明的特点:

浓厚的自我色彩、曲折的心路历程和平行的艺术结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受生活原型束缚太多、对灵魂的拷问不够“残忍”以及前后结构不够匀称等。

三、从女性意识的角度看《无梦谷》。

阮冬初在《一曲从心灵深处迸流出来的歌——长篇小说<

文体风格谈》中认为,楚涧是《无梦谷》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典型。

郑淑梅在“叶文玲创作研讨会”中用女权批评的观点深刻地剖析了叶文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她认为楚涧、童浅草等女性形象显然地“失声”于男权中心话语,缺乏应有的色彩和声音,她们是既有现代的生活观念又有传统的家庭责任的知识女性,没有一个真正拥有“自己的房间”。

四、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评《无梦谷》。

吴秀明、田志华在《从梦的追寻到梦的质询——叶文玲创作论》中指出,《无梦谷》的最大特点是将艺术流向始终对准知识分子灵魂深处,并以一种超越的姿态,在讴歌他们忧国忧民情愫的同时,对其身上负荷的病态文化人格和心理结构进行富有理性的审视。

张凌江在《无梦的哀歌——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

》中认为,《无梦谷》是一部凝结着“伤痕”和“反思”的双重力作,是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又一硕果,是一部关于人的灵魂的魅力传记。

洪治纲在《记忆的价值——评叶文玲长篇小说<

》中认为,《无梦谷》显示了基本的人道主义品格,但作家在细细反刍往日的伤痛中,还有些明显的不足。

叶文玲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表现在作品中,通过对作品和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动机的研究,我们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无梦谷》的魅力和魂灵。

在众多前人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篇论文从错位的生存处境、畸形的情感世界、由梦构筑的精神世界等角度对《无梦谷》的悲剧色彩和自传性色彩进行分析,以此来深入感悟这部作品所流淌出来的心音。

这一尝试是本人在继承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的,因为时间和自身知识能力的限制,许多地方仍存在问题,缺乏更多的理论背景,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总而言之,有关《无梦谷》的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空间,而且叶文玲的作品与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原则等方面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关系等,都是本课题发展的方向,本人期待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完善这一课题,以希求将此课题做得更加科学、严谨。

参考文献:

一曲哀婉的心音

——评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中文081本蒋艳指导老师:

丁少杰

摘要:

长篇小说《无梦谷》是著名女作家叶文玲呕心沥血八年于1994年发表的一部杰作,是叶文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无尽人生三部曲》的第一部。

这部长达46万字的小说,作者用细腻而深沉的笔触,尽情地展现了五十年代末成长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心灵苦难和情感困厄,激起了人们对那个历史年代进行新的审视和沉思。

本文从错位的生存处境、畸形的情感世界、由梦构建的精神世界等角度对《无梦谷》的悲剧色彩和自传性色彩进行分析,以此来深入感悟这部作品所流淌出来的心音。

关键字:

叶文玲;

无梦谷;

悲剧;

自传性;

心音

《无梦谷》是叶文玲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叶文玲在1982年秋拜访巴金先生时向巴老诉说自己自浙江辗转到河南的经历后,在巴老的建议和鼓励下历时八年创作完成的。

《无梦谷》不仅是一部凝结着“伤痕”和“反思”双重文思的力作,也是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又一硕果。

它出版后,引起文坛的强烈反响与共鸣。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王蒙、陈荒煤评价《无梦谷》是“以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1]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也因这部作品以及叶文玲的创作成就而授予她“中国文学杰出成就奖”。

这部作品时代背景广阔,内蕴丰富深厚,文笔细腻深沉,情感朴素真诚。

《无梦谷》以楚汉、楚涧两兄妹的人生遭际为主线,围绕兄妹两人各自的婚姻生活和婚外恋情,用细腻而深沉的笔触,尽情地展现了五十年代末成长起来的一批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和心灵苦难,尤其是情感的困厄,是一部关于人的灵魂的美丽传记,它激起人们对那个历史年代进行新的叩问和沉思。

对叶文玲的经历有所了解的读者,往往可以发现楚汉、楚涧两兄妹的人生际遇与叶文玲及其兄长叶鹏的人生际遇有太多的重合,不管是男女主人公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生活经历,还是他们所处的时代氛围,几乎和现实中的作家及其兄长达成一致,可见,《无梦谷》这部作品有很强的自传性色彩。

并且,叶文玲曾说,“《无梦谷》这部作品,是以我和兄长叶鹏的平生经历为原型,以楚汉、楚涧兄妹的苦难命运历程为线索,抒写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这是我此生要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而歌泣的一曲心音。

”[2]45楚涧、楚汉兄妹充满坎坷和不幸的心灵创伤时时牵动着我的心,他们的感情结局而让人感到惋惜。

正如小说的题记中那两句醒人耳目的话:

命运之神安排了生活中的一切,却偏偏不给人们剩下一个“假如”;

人生不可无梦,也不可长梦不醒!

[3]。

它们不仅笼罩着男女主人公的人生际遇,而且辐射了他们那一代人,甚至于整个人类的一种生存境遇。

[4]

一、错位的生存处境——梦的毁灭

楚涧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江南小镇汀桥镇,而《无梦谷》这部作品的构思起于一九八二年,并于一九八七年开始初稿。

但叶文玲对《无梦谷》这个“婴儿”“并未草率地剪断他的脐带,就那样让他系连着我的心,我的血,我以心血滋养着他”,历经八年的孕育,这个“婴儿”才出世。

[5]可见,作者的创作时间与楚涧、楚汉这两个人物的生活年代相隔四五十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作者的生活经历与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生活年代是比较吻合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书中人物的一些经历也是作者本人或周围的人的一些生活经历,这其中倾注了作者的诚挚情感以及她对人生体验的一些思考。

(一)楚汉:

高校的才子——劳改的“贱虫”

《无梦谷》中的主人公楚涧、楚汉,出生于江南水乡一个家道日渐衰颓的以书香传家的大户人家——楚家。

楚汉、楚涧两兄妹自小聪慧,他俩被镇上人称为出类拔萃的“神童”。

哥哥楚汉是D大中文系的高材生,妹妹楚涧在初中期间就表现出不凡的文学才气。

自小多梦的楚家兄妹俩,对于各自的未来充满了十足的信心和美好的憧憬。

然而,生活总是以独特的形式改变着每个人的道路。

1957年的政治运动,楚汉被打上了“右派”的烙印,踌躇满志的楚汉做梦也不会想到大学毕业竟是他人生幻灭的开端。

他不得不服从发配到西北贫瘠偏僻的小山村接受改造。

从此政治地位“低人一等”的他身负“重任”:

教小学一年级算术,兼做挑水、扫厕所、出粪等杂役。

面对繁重的体力、贫困和饥饿交织的濒临死亡的生存险境,楚汉除了接受,他几乎一筹莫展,他深刻地体悟到人在政治、命运面前的渺小卑微:

“人是世上最复杂的动物,却也是最简单最脆弱的存在:

一块石头、一条绳索、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以了结或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3]39他凭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真理的坚定信念,像弹簧一样压拽着自己的体力,整个生命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

如果说,生存的艰辛和苦难使楚汉承受了巨大的煎熬与折磨,他坚强地挺过来了,那么,心灵和精神的沉重打击,却使他失却了最后的梦幻——他大学时的同学弃他而去,而他与魂牵梦萦的达姬雅娜式恋人佟璇的爱情堡垒,即使依靠楚汉艰辛地用不屈不挠的情书制成的利剑也无法捍卫;

佟璇不仅弃他而去,还嫁给了置他于“右派”死地的政治小丑郑挚。

这样的戏弄,对楚汉而言,无疑是世上“最恶劣的叛变”。

此时已然没有了理想,没有了学术,没有了爱情的楚汉,孤独地幽闭在无石村的D大“四才子”之一楚汉,壮如农夫,生如“贱虫”,心如木石。

(二)楚涧:

纯真的才女——卑微的女役

祸不单行,哥哥楚汉的“黑锅”加上父亲的“污点”——地主身份,通过家庭血缘关系这一特殊桥梁,使刚收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楚涧在劫难逃。

她像只苍蝇一样被学校无情地取消入学资格。

面对这样的晴天霹雳,十六岁的楚涧完全陷入了万念俱灰、伤心欲绝的境地:

“完了,缤纷五彩的理想,美丽如画的梦幻,此后,都将离你远去,此后,高中、大学一切学府都将向你关上大门,此后,课本、校园、背诵、考试、作文比赛……你所醉心的一切,都将与你无缘,从今以后,你将别无他途,只能永远龟缩汀桥镇的一角,在歧视的冷眼中度日,在卑贱屈辱中跋涉!

”[3]18如此凄惶而悲凉的人生处境无异于向楚涧宣判了梦想的死刑。

可是“生命之神安排了生活中的一切,却偏偏不给人们剩下一个‘假如’。

”被赶出重点高中的楚涧,只能回乡劳动改造思想。

她和哥哥楚汉一样在生活上连遭磨难:

幼儿园招工被解聘,气象局招干又落榜,后来当了人民教师又被下放到农场做苦役。

她只能在炼狱中接受接踵而至的不幸和磨难,在众人的歧视和白眼中艰难度日。

在爱情生活中,楚涧也遭受了与哥哥相似的磨难。

廖平亮的自私和软弱已使她心灰意冷,但毕竟那只是朦胧的恋情并非真正的爱情。

而季东森的狂热追求和无耻退却,却使一个敏感而单纯的少女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她深深地体味到人心的险恶,体味到“悲到被世俗嘲弄”时悲到极点的“悲极”!

[3]她明白:

“她的悲愤不在于被爱情所弃,而是被卑俗所欺,她的不幸不仅在于人间的友善将与她无缘,而在于强大的社会势力再次向她宣告:

在政治上、精神上她将永远不得翻身!

”[3]269可以说,楚涧自小就承受了她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苦难和煎熬,被逐出生活圈子意外的感觉,总像一条虫,时时啮啃着她的心。

唯有与哥哥的通信使她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和鼓励,唯有写作给她希望和憧憬……

青春的理想之梦,浪漫的爱情之梦,在错位的政治历史的笼罩下一一破灭了。

楚汉、楚涧兄妹默默地忍受着心灵的绝望和痛苦,如同挣扎在进退不得的无梦的谷底。

正如楚涧在日记里所说,“生存的沮丧和无奈,贯串了青春的全部岁月”,[3]136他们的人生举步维艰,真是“一脚踩着痛楚,一脚踩着血泪”。

叶文玲说,从五十年代过来的人,都会清楚那些难忘的岁月,“世界在任何一个青年面前,未知永远是一个无穷的数字,可那时候,无论他对世界的眼睛瞪得多大,那颗年轻不安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