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1649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设计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

教学主题:

爱心篇

课时:

两课时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

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泪水。

文章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学情分析

对于本课的字面内容,学生通过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应该能够掌握,但对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学生领会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无畏、博大的胸怀。

4.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3课,谁来读读课题。

(指名读)能带着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再读读吗?

指名2-3人读,齐读。

2.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次抱母亲后我心情怎样?

打开课文,找出文中一句话回答。

出示ppt:

母亲竟然那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作者为什么难过?

(没想到母亲这么轻)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竟然)什么意思?

(没想到,出乎意料)哪些句子看出我出乎意料(或没想到)?

默读第一自然段,划一划相关语句。

 

3、交流 

(1)如生先找“我没想到我妈那么轻。

”或“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2)如生找“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 

你们也找了这一句吗?

从句子中的哪些地方看出的?

 (“使劲一抱”)我为什么使那么大劲?

(我以为母亲很重)我以为母亲有多重?

(100多斤)其实呢?

(只有89斤)可能现在连89斤都没有了吧?

你看,这一抱的结果怎样啊?

(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用力过猛”)我为什么用那么大的力啊?

(我以为母亲很重)我以为母亲有多重?

(100多斤)其实呢?

(只有89斤)是啊,我实在是抱得太使劲了,差点仰面摔倒。

 

难怪作者说——母亲竟然这么轻。

 

4、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竟然连母亲的体重都不知道,我心里很——难过。

你体会到作者的这种心情了吗?

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导朗读,读出出乎意料,读出难过!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心里难过,仅仅是不知道母亲的体重吗?

还因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抓“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作者一直以为母亲怎么样啊?

(力大无穷)他怎么会以为母亲力大无穷的呢?

请找出文中的句子告诉大家。

出示句子,指名读。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3、

(1)100多斤的担子:

100多斤的担子有多重呢?

这位同学,冒昧地问一句,你的体重是多少?

母亲的体重还不及你(和你差不多),只有——(80多斤),这么一个瘦弱的女子却要挑100多斤的担子,所以,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

指读第一句。

 

评读:

担子重不重啊?

那应该怎么读呢?

听了他的朗读,有没觉得担子很重?

谁再来读读。

 

(2)这句话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作者感受到母亲力大无穷呢?

 

(手里还要拉着我,背上还背着妹妹)是啊,肩上本来就有100多斤的担子,又要多背个妹妹,少说也有个三、四十斤,分量就更重了,真是举步维坚啊。

指读。

(3)还有吗?

 翻山越岭(ppt出示该词)指读  

什么意思?

(翻一座座山,跨一道道岭。

你爬过山吗?

干什么去?

(游玩时)感觉怎么样?

指读该词。

教师评议。

同学们游山玩水只爬一座山就那么累,而文中的母亲翻的是——一座又一座的山。

而且她手里——拉着我……100多斤重的担子,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示ppt读(翻山越岭)。

注意,这是一位只有80多斤的女子。

让我们包含敬佩之情,再次走进母亲的生活,齐读该句。

(4)所以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从没想到她是——(引读)“用80多斤的身体……担子。

”此时作者我还以为母亲是力大无穷吗?

此时我很难过,是因为母亲——(引说)很辛劳。

 

(5)像这样辛苦的生活仅仅是一天两天吗?

是——年复一年!

直到我们

长大……

创设情景:

 

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中,80多斤的母亲总是——“手里……翻山越岭。

” 

在北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寒冬里,80多斤的母亲总是——“手里……翻山越岭。

一年、两年、十年、年复一年,80多斤的母亲总是“手里……翻山越岭。

” 

引导感受:

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我却从来没有想过母亲这么辛劳,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心里——难过。

体会到作者的这种心情了吗?

用朗读向大家展示这人间的真情。

齐读该段。

 

5、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终于长大了,可以干活了……让她来挑。

你认为重担应该由谁来挑?

为什么?

(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

可是——(引读)“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但逢”什么意思?

母亲心里是怎么想的?

是啊,就算我们长大了,在母亲的眼里还是——孩子。

她觉得挑重担是她的责任。

6.而母亲承受的仅仅是这肩上的100多斤担子吗?

母亲还要怎么样?

(如生说养儿育女,师接着引——不仅养儿育女,还有什么?

扫地、烧饭、洗衣,这里里外外、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活哪样不要母亲操心——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要做多少事啊;外出挣钱养家,赡养老人。

)是啊 ,这就是“重担”的真正含义。

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装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母亲挑的不仅仅是100多斤的重担,她挑起的实际上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的重担,是家庭的重担,是生活的重担!

 

7、小结:

可是我们却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哪里想到——“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此,——我心里很难过。

 

齐读: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 

四、学习第三——五自然段 

1、过渡:

如果你是那位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的儿子,此刻你心情怎样?

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

你想怎样弥补你的母亲?

2、可是我也什么都没说,我的千言万语化作了这温情的一抱[板书:

温情一抱],在这轻柔的音乐声中,让我们再来感受这温馨的一幕。

齐读该段。

读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读的时候轻一点,柔一点,别打扰这对母子。

五、总结:

这真是“温情一抱报辛劳,两行热泪洒感动”啊!

[相机板书]同学们,作者通过第一次抱母亲才真正感受到了母亲几十年来的辛劳,决心要回报母亲,你们与母亲朝夕相处,你们真正理解你们的母亲吗?

孩子,此时此刻,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些什么?

[相机出示]“母爱伴我成长”的画面,配乐欣赏!

孩子们,把你心中的话写下来,不仅要写在你的学习单上,还要说给你的妈妈听,相信你的妈妈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六、作业 

今天,老师留两项作业:

1、帮母亲做家务,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把写好祝福语的贺卡轻轻地放在母亲的床头,给母亲一个惊喜。

板书:

 第一次抱母亲

      温情一抱   两行热泪 

(感动 欣慰 幸福 高兴 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