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488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文段。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3、感受景色美和语言美,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难点:

体会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

1、情境法。

2、朗读法。

3、联想法。

教学准备:

一张“导游证”,一顶太阳帽,一面小旗子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1、导语:

(教师以导游员的装扮)“各位游客,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游览颐和园的路线,大家还记得吗?

”(板题)指名生答,师相击点击导游示意图,然后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师接着引导:

“现在我们就到这些景点去细细玩赏,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二)导读“长廊”,感悟学法。

1、导语:

“游客们,现在我们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了(课件出示长廊图),请大家仔细欣赏,看看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划一划:

用横线划出描写长廊的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2)读一读:

读读有关描写长廊的句子,想象描写的画面。

(3)想一想:

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写?

3、学生自读自悟。

4、师生互动,汇报交流。

(先指名谈谈自己的游览后的感受,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A、当学生读“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个句子时,引导学生抓住“700多米”和“273间”这些详实的数字,体会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

再全班齐读这个句子,读出“长”这一特点。

(师相机板书:

长)

B、当学生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这一句子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边读边想象描写的画面,再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然后小组比赛读,让学生感受到画的多和美,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能工巧匠的智慧。

C、当学生读“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这一句子时,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演绎读,其他同学想象画面,再全班齐读,重点指导“神清气爽”一词的朗读,读得舒缓、陶醉,从而体会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美。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概括板书:

美)

5、师美读长廊部分,生闭目想象画面。

6、出示长廊视频,让学生欣赏。

7、引导学生说说这部分是按什么方法写的,并归纳小结,这一部分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写的。

(三)学法迁移,自学探究。

1、导语:

“各位游客,刚才我们游览了长廊,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细细地去欣赏,然后和大家谈谈你的感受。

2、出示学习要求:

运用学习长廊部分的方法,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景点(即课文3—5段),先自由学习课文,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1)划一划:

划出描写景物的词句,好好体会体会。

(2)读一读:

读读有关句子,想象描写的画面。

(3)想一想:

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写。

3、在学生明确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先自由学习课文,再小组合作探究。

4、全班汇报交流。

先指名学生谈谈自己游览后的感受,以及在重点词句中领会到的景物的特点。

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并适当点拨。

例如佛香阁,引导学生从“耸立”一词体会佛香阁的高,再提示学生除了“耸立”一词,还有哪些句子可以体会到佛香阁的高?

又如昆明湖,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镜子”和“碧玉”这两个词来比喻昆明湖的静和绿,还应引导学生抓住“滑”字来体会昆明湖的静……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相机板书:

佛香阁:

耸立大半收在眼底

万寿山

排云殿:

金碧辉煌一排排

湖水:

静绿滑

昆明湖

……

接着,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写佛香阁和昆明湖这两处景点的,如“佛香阁”写,突出“高”这一特点,而“昆明湖”是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到长堤、湖心岛和十七孔桥的。

5、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如指名读、想象画面读、比赛读、配乐读),读出欣赏、赞美、陶醉的情调。

(四)总结全文,领悟写法。

1、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师:

“游客们,我们已经游览完颐和园,大家感觉怎样?

”(指名生答,师相机板书:

大公园、美丽)接着因势利导:

“这么美的颐和园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我国像这样世界级的遗产还有很多,如长城、北京故宫……,我们作为中国人,为此而感到骄傲。

2、学习写法:

“颐和园这样美,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指名生答,并结合板书总结:

“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用不同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那么,今后我们写游览活动,也可以学习这篇课文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体现个性。

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如下:

(其中1、2为必做题,3、4为选作题)

1、背诵自己喜欢的文段。

2、仿照课文的描写方法,记一次游览活动。

3、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如诗歌、对联、图片、故事、传说等),放入资料袋中。

4、选取颐和园中一处景点,结合课文描写,展开想象,画一幅画。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游览顺序抓特点

长廊:

长美

佛香阁:

耸立

万寿山

大公园排云殿:

一排排金碧辉煌

美丽

昆明湖湖水:

静绿

……

 

《颐和园》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课文——《颐和园》第二课时。

下面我就从以下七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这组课文是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组编的,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二、说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但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当中很少去过北京,对那些景物缺少感性认识,很难深刻理解文中描述的美,所以我准备了课件,创设情景,把学生带进颐和园,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颐和园的美。

2.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课前我让学生去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和图片,以备上课时小组学习时使用。

我计划安排两课时进行本文的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生字,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二至五自然段,总结全文。

下面就第二课时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设想。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拟定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因此,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理念,本课时,我设计以下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实际,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以读促悟、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品读,再现这一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语言感受力。

六、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

因此,本课时,我紧紧围绕“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悟理”的新课程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

七、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讲的为《颐和园》第二课时内容,以下是我的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由词入文。

2.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3.品读感悟,归纳学法。

4.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5.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复习导入,由词入文。

出示上节课词语:

长廊横槛神清气爽耸立建筑金碧辉煌葱郁掩映气魄雄伟堤岸雕刻姿态不一

通过读词引入课文《颐和园》中,把词放入课文中理解,以词代文,以文学词。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感知,明白文章的结构,事篇课文其实分为三个大景点,即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万寿山又包括佛香阁和排云殿等小景点,昆明湖又包括小岛和十七孔桥,要避免学生把所有景点都并列处理。

并且教师在这里适时板书,加深印象。

(设计理念:

通过自读感知,明白文章的结构,事篇课文其实分为三个大景点,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

并且教师在这里适时板书,加深印象。

3、品读感悟,归纳学法。

通过图片感悟长廊的长,廊内画美,廊外风景美等特点,并且适时播放图片,让学生可以形象感知。

(一写长廊的景色:

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

浏览万寿山

在这一环节,我适时引导找出万寿山的景点,排云殿和佛香阁,感受佛香阁高,金光闪闪的特点以及排云殿金碧辉煌的样子,这些都是学生自行感受,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

通过朗读,感受到皇家园林的雄伟。

(二写万寿山的景色:

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游赏昆明湖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完全跳出来,让学生自己喜欢去哪儿就游赏去哪儿。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美景,找出堤岸、湖中心小岛以及十七孔桥的美和它们的特点,还特别讲解“滑”字,从中品味出昆明湖的静。

(三写昆明湖的景色:

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设计理念:

通过“游览”,边品读课文,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归纳学习方法)

4.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浏览顺序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寻找: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这些景点的,从课文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找到相应的句子画出来,并连起来读,于是一篇长长的文章就剩下短短的几十个字,使学生明确游览览顺序。

(设计理念:

通过课后题的问题,在读中领悟每一段的开头句所起的承上启下的连辍作用。

让学生整体把握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移步换景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培养学生对文本整体把握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6.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通过品读,使学生能够从文字中读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带领学生到颐和园中的其它景点去欣赏,使学生的视野变宽了,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课下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试着写一写某个景点的导游解说词。

(设计理念:

拓展学生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18颐和园

长廊长、美

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高、雄伟壮丽

(大、美)排云殿大、金碧辉煌

昆明湖静、绿

十七孔桥桥洞多、石柱多、小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整堂课我采用了图片、背景音乐为工具,引导学生细读、精读、品读,再现一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语言感受力,攻破教学重难点。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用法。

以上教学设计只是我教学的预设方案。

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学情的变化调整教案,因为课堂生成性的东西更精彩,更能反映师生情感的交流,体现出师生的共同成长。

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有收获,能和学生精神同构共生,共同成长,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