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37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docx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课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4.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5.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6.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7.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两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形势(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下启世界格局的演变(形成了苏美争霸两极格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题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民族运动蓬勃发展。

通过自学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感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感性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弄清两战对中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而获得理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通过先前的学习,了解了两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从历史的横向纵向联系中把握事件的内涵外延,也不能有效的使感情得以升华。

在这里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把积累的材料去粗取精,使认识产生飞跃,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策略】

1.两战的历史时间空间跨度大,内容繁杂,深度问题理解较为抽象,建议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效果。

2. 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全面比较,从而了解两战的进程。

3.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两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4. 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在潜移默化中使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主要事件、性质及影响。

2.  讨论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构建两战的历史知识框架体系。

2.观看影片,搜集资料,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空前灾难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两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忧患意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2.反思二战历程,树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呈现目标。

师:

20世纪先后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段历史作进一步对比、综合学习,从而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本质。

让我们来共同观看一段视频,感悟两战带给人类的沉重灾难。

(播放视频)

生:

观看视频。

(看到战争的残酷,在他们的内心掀起阵阵波澜)(教师点,学生感,达到情感共鸣。

师:

(借机而发,为出示目标作准备。

)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思考,人类应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出示目标)

(二)  自主合作,梳理知识。

师:

提出要求,自主学习,(全效学习P121-122)然后完成表格,全面了解两战的进程。

生:

快速自学,全面了解两战的进程。

在学习过程中遇见问题,可自行解决,也可小组讨论。

生:

交流梳理的知识。

 

附表格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根本原因

 

 

导火线

 

 

过程

重要战役:

主要战场:

结束:

开始:

扩大:

进一步扩大:

转折点:

结束:

军事集团

 

 

性质

 

 

影响

 

 

考点链接:

萨拉热窝事件、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

师:

我们通过学习,对两战的历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从原因、性质、影响等方面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附答案:

相同点:

1.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2.性质有相同的一面,都有非正义的侵略的一方面。

3.影响相同,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一定程度上也削弱帝国主义的力量。

对社会主义也产生了影响。

                  

不同点:

1.背景不同,一战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二战是由于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引发的,德意日为了转嫁危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性质不同,一战至始至终都是侵略的非正义的,二战一开始是侵略战争,可后来演化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影响也不同,二战的影响能更深远一些,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使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一个变成一系列,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崛起。

(三)  展开交流,精讲点拨。

师:

 我们通过自学,了解了两战的时间、原因、过程及危害,但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两战有更深刻的认识。

 (出示课件问题1:

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长将讨论结果汇总,准备全班交流。

(此环节是在构建课本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对知识有效地延伸,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

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亚、欧洲、非洲的统治秩序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

确立了苏美争霸为特点的两极格局。

师:

两战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它对中国也肯定产生了不少影响?

(出示课件:

问题2: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都参加了,结果怎样?

生:

分组讨论,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这个问题进行归纳与思考,小组成员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组长要将小组内研究成果加以完善,并尽量形成书面材料。

(交流时教师应及时点评。

附答案:

第一次参与的结果:

中国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却在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宰割的对象,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今天正好是五四青年节,让我们牢记历史,发扬五四精神,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第二次参与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中国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侵略,同时树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帮助了中国共产党在扩大中国的影响,同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与美国等国废除了与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问题3:

目前,世界仍然有战争,发展中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

(四)  反馈矫正,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全校学习》P123的材料解析题

(五)总结

同学们,.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让我们携起手来,建设一个和平、稳定、持续发展的人类家园吧!

 

【教学反思】

反思一:

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所谓“和谐”,是指师生之间是一种真情平等信任的相互关系,教师能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一种宽松融洽的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研究者,而学生才是知识的构建者,是主体。

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求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构建。

只有通过自主知识的构建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才能得以发挥,情操才能得到陶冶,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安排本课时,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畅所欲言,都体现了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了个“点——引——结”的作用,从而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氛围,有效地开展了课堂教学。

反思二: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按照教师的指导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正确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不强,因此讲课时在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比较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才能活跃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家点评】

1.            创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让学生从历史的感悟中得到情感升华。

2.            学生思路开阔,能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灵活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

3.            充分体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教学模式,遵循了“情境导入,呈现目标——自主合作,梳理知识——展开交流,精讲点拨——反馈矫正,巩固练习”的课堂实施程序,学生全员参加,课堂民主开放。

4.            学生在学习时还可以开阔出更大的空间,挤出更多的时间,提出自己的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根本原因

 

 

导火线

 

 

过程

重要战役:

主要战场:

结束:

开始:

扩大:

进一步扩大:

转折点:

结束:

军事集团

 

 

性质

 

 

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