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195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doc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梳理归纳,理清课文内容;

2、通过品读第17自然段,体会自由、快乐的情感,迁移作者写法,想象练笔。

(重点)

3、由园子中的自由快乐生活出发,猜想、了解萧红以及其《呼兰河传》,引起孩子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

4、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5、3.情感与态度: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揭题导入

1、出示:

《祖父的园子》

2、引导质疑:

预设:

园中有什么,在园中做些什么,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

板块二:

整体感知:

自由快乐之园

默读课文:

1、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又在园子里做些什么?

请你拿起笔圈出相关的词语。

2、交流明确:

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为什么?

板块三:

品读自由之园,快乐之源

1、自由读读课文,从哪些地方最能读出这个园子里那自由的味道。

2、交流,重点交流体会17段。

(读出自由、快乐的味道)

(1)指导朗读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就开一朵花

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

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

……

①指名读:

谁能读出这份自由?

②齐读;③师生配合读;④配乐朗读

3、小结: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板块四:

迁移练笔

1、创设情境练笔:

这个自由的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请你仿照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写一写下面这些小动物在园子里的自由生活。

小蚂蚁、蜘蛛、蚂蚱、青蛙、蜜蜂、麻雀……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3、交流小结: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板块五:

回归园子,体会快乐

1、引导质疑过渡:

怪不得,作者叫这个园子是“祖父的园子”。

怪啊!

2、朗读: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摘花,我就摘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3、明确:

()拔草()种菜()铲地()浇水

(感受我的淘气、顽皮祖父的慈爱、宽容、爱笑)

4、出示作者原作中的句子:

“……祖父非常地爱我。

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

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

何况又有后花园!

板块六:

生命的园子

1、有这样的祖父,有这样的园子,有这样的童年。

猜想一下,萧红的一生应该是怎么样的?

2、出示:

萧红的命运十分坎坷,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颠沛流离和生活窘迫占据了她大多数的时间。

1940年,萧红客居香港,一方面贫病缠身,另一方面祖国、家乡正处于战争的痛苦之中,在这样的境况中,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

不久后,萧红在香港去世。

可以说,《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绝世之作。

3、有什么问题?

相信你能在《呼兰河传》中找到答案。

3、出示齐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

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就没有了。

我所写的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

只因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板书:

祖父的园子

自由

快乐

【教学反思】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在教学课文时,我从介绍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激情导入:

有人说作者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

事实就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那北方庭院的花儿们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泼辣地,不娇贵,不做作,自由自在地开在阳光下。

无论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她的笔写着她的字,大气的文字。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

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

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

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

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

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一、走进园子,初步感知园子的自由

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学生通过初读很容易就能感知这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园子。

学生的答案异彩纷呈,如:

生机勃勃、无拘无束、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在……

二、深入园子,感知动植物的自由和我身心的自由

我让学生先学习第一和第十七个段落,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和想象画面中,在一次次的小练笔中孩子们感受到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受到园子的活泼、快乐和灵动。

在作者萧红心中,倭瓜、黄瓜……是有灵性的,自己为自己做主,是自由的快乐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由着自己性子生长,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

这种感受与作者快乐的童年分不开。

通过交流讨论:

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我们可以发现,我跟着祖父种小白菜、铲地、浇菜时,也是自由的,种小白菜,我是在瞎闹;铲地,我是在乱勾;浇菜,我是在乱闹。

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都是自由的。

孩子们在交流互动中感受到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劳动时的那份自由和快乐,情不自禁为萧红和祖父的这份纯真亲情而感动。

三、课堂小练笔,走进童年,共享自由的阳光

学习第十七自然段时,朗读感悟“一切都活了,花开了……”分析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进行本课的第一次小练笔。

在学习“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怕上房……太阳也不知道。

”后,举例:

哪些动植物是自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进行本课的第二次小练笔。

在总结升华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第三次小练笔:

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当你来到这生机勃勃、无拘无束的园中时,你想干什么?

(请用上“想……就……愿意……就……”)这种设计,既考查了学生对这种句型的把握,又能充分体会到萧红那颗充满自由的童心,让学生与作者快乐共享。

四、走进原著,进一步感受作者的童心

最后我简单补充萧红的资料,《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

“呼兰河这座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想让学生通过这些能对作者如此眷恋故土与怀念祖父的认识会更深刻与明白,祖父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心灵中唯一温暖的家园,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