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9393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兔同笼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鸡兔同笼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1.docx

《鸡兔同笼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兔同笼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鸡兔同笼1.docx

鸡兔同笼1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

中国古代数学有着辉煌的成就,直到16世纪许多数学分支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强国,是值得炎黄子孙珍视的一份骄傲。

唐朝在数学教育方面有长足的发展,由太史令李淳风等人编纂注释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今天学习第七章《数学广角》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分二课时,今天学习第一课时。

(这一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

板书课题——

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

这时多媒体的屏幕上有一个美丽的笼子,里面有几只鸡,几只兔在欢快的跳耀着。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经历和体验用各种奇思妙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会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出示:

“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

你知道这里的“雉”,“几何”是什么意思吗?

生:

(一组6号)“雉”是“鸡”,“几何”是“几只”。

师:

谁能将原文翻译一下吗?

生:

(二组6号)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从哪个方面呢?

(这一提问,激发学生解答我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的兴趣。

生:

沉默

师:

这个问题中的数量比较大,我们换一下,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出示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鸡兔同笼”中的数据比较大,将数据换成比较小的,有利于探索该问题的一般方法,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2.尝试探究列举法

师:

你们先猜一猜,看谁猜得既快又对。

生:

(三组6号)如果有3只兔,5只鸡,一共有22只脚。

不对!

生:

(四组6号)如果有4只兔,4只鸡,一共有24只脚。

也不对!

生:

(五组6好)如果有6只兔,2只鸡,一共有28只脚。

也不对!

生:

(六组6号)如果有7只兔,1只鸡,一共有30只脚。

也不对!

(先让学生猜一猜,很自然地过渡到列举法。

师:

真的不好猜,为了避免猜的重复或遗漏,我们能不能按顺序一个一个试哪?

生:

画表格,并填表。

学习好的想到下面的表格。

鸡的只数

兔的只数

脚的只数

师:

在辅导学生,看到哪些没有思路的,提示他可以按书上的格式去画表格,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适当提示他,按照书上的表格填一填。

师:

通过列表你发现答案了吗?

你是怎样想的?

生:

(七组6号)3只鸡,5只兔。

鸡的只数

8

7

6

5

4

3

2

1

0

兔的只数

0

1

2

3

4

5

6

7

8

脚的只数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师:

谁有不同意见?

小组同学交流。

师:

展示(八组6号)

鸡的只数

0

1

2

3

4

5

6

7

8

兔的只数

8

7

6

5

4

3

2

1

0

脚的只数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师:

在以上两个表格中你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内交流讨论。

生:

(一组5号)

(1)兔每增加1只,脚的总数增加2只;鸡每增加1只,脚的总数减少2只。

(探究了这个规律,很自然地为后面的假设法做好铺垫)

师:

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

你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局限性?

生:

(二组5号)很好理解,一目了然。

局限性:

如果数很大,很麻烦,效率低。

师:

还有其他方法吗?

3.尝试探究假设法

师:

请自学课本113页的最后一段。

生:

开始认真自学假设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师:

你有什么疑惑?

请举手。

生:

(二组3号)老师,为什么10÷2=5,5就是兔的只数?

师: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多出来的10只脚除以每只兔比每只鸡多出来的2只脚,就是需要的兔的数量。

师:

结合课件上的图形,给学生讲解并板书

(1)如果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多出26-10=10只脚。

(2)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

只鸡,也就是有10÷2=5只兔。

(3)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

(利用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空间、运动和静止状态特征,将不易观察到的事实、现象、知识发生的过程展现到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通过感知学习、把握和运用知识,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启迪学生思维,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

两人一组,你先讲给我听,然后我讲给你听,请同学们试一试。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

生:

开始相互讲解。

师:

开始巡视,辅导。

特别关注两个都有点困难的同学。

教师参与到他们的小组交流中。

师:

你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这个问题吗?

生:

学生独立思考。

生:

(三组5号,四组5号)不会

生:

(五组,六组,七组的5号)

(1)如果笼子里都是兔,那么就有8×4=32只脚,这样就少了32-26=6只脚。

(2)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脚,也就是有6÷2=3只鸡。

(3)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

(让学生多说,多练突破重点,难点,体验假设法是先假设——计算——推理——解答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师:

这就是假设法。

你能总结一下假设法的方法吗?

生:

感觉会,但说不出来。

师:

引导学生总结。

假设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1)先假设有一种与事实不符合的情况。

(2)通过计算,找出事实与假设存在的差异

(3)分析推理,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4)根据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原因列式,先求出一个未知量,再求出另一个未知量。

师:

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吗?

4.学习抬脚法

生:

开始自主学习古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抬脚法: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26÷2=13只脚

(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

笼子了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3)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13-8=5,就是兔子的只数。

师:

你有什么疑惑?

生:

无语。

师:

在黑板上,给“鸡兔”抬脚后,附以形象的图示,并解释抬脚法。

师:

你能用抬脚法解释“鸡兔同笼”问题吗?

生:

(八组5号)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26÷2=13只脚

(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

笼子了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3)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13-8=5,就是兔子的只数。

师:

你发现古人怎样?

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什么?

生:

(一组4号)古人很聪明,巧妙地解决问题。

生:

(二组4号)古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将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并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问题。

师:

我们将来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在世界关注的“能源问题,气温上升问题”。

(渗透德育教育,激励学生关心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

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上课时提出来的“鸡兔同笼“问题。

生:

独立思考。

生:

(三组4号)

(1)如果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35×2=70只脚,这样就多出94-70=24只脚。

(2)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鸡,也就是有24÷2=12只兔。

(3)所以笼子里有23只鸡,12只兔。

生:

(四组4号,五组4号)

(1)如果笼子里都是兔,那么就有35×4=140只脚,这样就少了140-94=46只脚。

(2)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脚,也就是有46÷2=23只鸡。

(3)所以笼子里有23只鸡,12只兔。

师:

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

生:

(六组4号)用列举法没有找出答案。

生:

(七组4号)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94÷2=47只脚

(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

笼子了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3)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4)所以笼子里有23只鸡,12只兔。

四.总结升华

师:

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疑惑?

师生互相补充。

1.生:

(八组4号)

我们学习了三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列举法,假设法,抬脚法。

2.师:

假设法更具有普遍性。

假设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1)先假设有一种与事实不符合的情况。

(2)通过计算,找出事实与假设存在的差异

(3)分析推理,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4)根据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原因列式,先求出一个未知量,再求出另一个未知量。

用假设法解题一般有这样的规律,如果题目既要求A又要求B,假设全是A,先求出的是B;假设全是B,先求出的就是A。

五.达标检测:

必做1.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

龟、鹤各有几只?

选做:

小明共答10道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分,最后得分36。

他答错了几道题?

优秀小组为(二组,一组,五组,七组,八组)

六.探究作业:

怎样用方程问题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吗?

七.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

解题方法:

(一)列表法:

(二)假设法

(1)如果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多出26-10=10只脚。

(2)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鸡,也就是有10÷2=5只兔。

(3)所以笼子里有3只鸡,5只兔。

(三)抬脚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上第112——115例1及有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尝试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尤其通过图示“数形结合”体验“假设法”。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数学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数学知识是有历史的,有用的,有趣的。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孙子算经》著作。

生:

古书。

师:

这是一部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其中在他的第31页有这么一个问题——课件出示: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师:

谁读懂了这个问题?

生:

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从上面看一共有三十五个头,从下面看有九十四只脚,问我们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

你说的很对。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鸡兔同笼》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师: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呢?

互相商量一下?

师:

数学上我们经常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二、新知探究

板书例1:

今有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2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

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草稿纸上(写、画等都可以)。

生独立尝试解决。

师:

同桌交流一下。

结果——生齐答:

兔有3只,鸡有5只。

师:

我们需要验证一下,3加5等于8,8个头;三四十二加二五一十,脚有22只。

答案正确,是怎样得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同学的解题过程。

1、展示生1的解题过程:

鸡876543210

兔012345678

脚161820222426283032

师:

他用了什么方法?

生1:

凑的。

生2:

一个个试的。

生3:

猜测的。

师:

像这样碰到问题能有序猜测也是一种办法,在数学上我们称这种方法叫列举法。

但数字增加了就有困难了,还可以怎么猜测?

生4:

4只鸡,4只兔的话,是24只脚。

3只鸡,5只兔就是22只脚。

师:

她从中间开始猜测,像她这样的猜测,是跳跃性的猜测。

2、展示生2的解题过程:

师:

看看他用了什么方法?

生:

他都画成了鸡。

师:

假设全部是鸡,你发现了什么?

生:

16只脚。

师:

为什么只有16只脚?

生:

少算了6只脚。

师:

怎么来的?

生:

22-16=6只

师:

6只脚给谁呢?

生:

给兔子。

生:

6÷(4-2)=3只

师:

“4-2”表示什么意思?

生:

4-2表示兔子比鸡多的2只脚。

师:

这个3只是——兔子(生答)

师:

鸡有几只?

生:

8-3=5只。

教师根据师生的讨论交流板书成:

假设全部是鸡。

2×8=16(只)

22-16=6(只)

兔:

6÷(4-2)=3(只)

鸡:

8-3=5(只)

要求学生根据板书说每一个算式的意义。

(尤其强调总的多出的腿数÷每只多出的腿数=兔的只数,体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学生独立尝试运用假设法。

师:

有同学说我还想尝试假设全部是兔。

赶快在自己的草稿纸上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

师生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4×8=32(只)

32-22=10(只)

10÷2=5(只)

8-5=3(只)

根据学生作品,师生交流体验每一步的意义。

教师板书成:

假设全部是兔。

4×8=32(只)

32-22=10(只)

鸡:

10÷(4-2)=5(只)

兔:

8-5=3(只)

师:

我们根据图示,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

共同来欣赏一下假设法。

师:

你发现了什么?

生:

当假设全部是鸡时,先得到的是兔的只数;当假设全部是兔时,先得到的是的鸡只数。

4、变式尝试练习。

师:

用假设法很方便,但要提醒自己。

也许有一天兔子变异了,有5条腿了,鸡还是2条腿,还是8个头,22条腿,这时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独立解决。

师生交流:

生:

假设全部是鸡

2×8=16(只)

22-16=6(只)

兔:

6÷(5-2)=2(只)

鸡:

8-2=6(只)

师:

为什么刚才是4-2,而现在是5-2?

生:

4-2和5-2都表示它们相差的脚的只数,只是现在每只兔子有5条腿了,它们相差的脚就有“5-2”了。

5、解决课始问题。

师:

体验了用假设法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当然可以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出示:

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

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汇报答案:

假设全部是兔

4×35=140(只)

140-94=46(只)

鸡:

46÷(4-2)=23(只)

兔:

35-23=12(只)

假设全部是鸡。

2×35=70(只)

94-70=24(只)

兔:

24÷(4-2)=12(只)

鸡:

35-12=23(只)

三、小结拓展

师:

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

以后碰到复杂的问题,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就是从简单到复杂。

生:

我学会了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师:

今天我们用图示,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方程解。

因为方程我们已经很熟悉,所以相信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学习,学会用方程解。

那么想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生:

想!

师出示课本P114阅读资料。

学生朗读。

师生交流得出:

古人用了对半法或抬腿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四、练习巩固。

1、龟鹤问题。

师:

这个数学问题流传到了日本,出现了龟鹤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生:

跟刚才的一样的。

师:

独立解决。

有部分学生心算得出答案。

2、数学课堂作业本相关题目完成。

自我反思:

用图示还可以理解“古人的解法”

  古人解“鸡兔同笼”问题用了“对半法”,“断腿法”“抬腿法”……“头8只,脚22条,鸡兔同笼,鸡、兔各有几只?

”于是,就有学生边用图示边用古人的解法:

(鸡)(兔)鸡抬起1条腿,兔抬起2条腿,鸡兔这时有:

22÷2=11(条)而从图示中十分形象地体验到:

头数与腿数相差“1”,这个“相差的‘1’”,根据一一对应思想就是“兔”的只数:

11-8=3(只)兔,那鸡的只数就是8-3=5(只)……为了让学生更有自信地学好数学,可以检验题目到底对不对:

3×4=12(条),5×2=10(条),所以头:

3+5=8(只)腿:

12+10=22(条),符合实际题意,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又让学生理解题意,作出正确的解答。

 

鸡兔同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5页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难点:

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三大数学趣味题之一,“鸡兔同笼”。

下面,先让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我说动物的数量,你们对应说出他们的头的个数和脚的只数。

如:

师:

一只鸡。

生:

一只鸡,一个头,两只脚。

师:

一只鸡和一只兔。

生:

一只鸡和一只兔,两个头,6只脚。

……

师:

那反过来如果有5个头,16只脚,该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

师:

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

设计意图:

创设游戏情境,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

数形结合,以画促思,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例题讲解

那现在我把数量增加一点点,你们再来算一下?

(出示例1)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1.尝试与猜想(分小组合作,活动后汇报、交流)四人小组按照表格模式,探讨方法,并把讨论结果综合在表格里,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推荐一位组员上台展示成果并分享

你们善于观察和总结规律,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以上的方法属于一种猜测和推算的过程,这些方法在对于一些数字简单的题目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数字较大,以上两种方法操作起来就有些难度了,我们

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假设与探究假设全是鸡

师:

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兔子们吓得全都用前面两只脚捂住耳朵,站立了起来。

这时,兔子和鸡一样只有两只脚站在地上。

同学们,听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设计意图:

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兴趣盎然。

生:

我们是这样想的:

兔子都用2只前脚捂住耳朵,用2只后脚站了起来,这时每一个头就对应着有2只脚站在地上(即可假设8个头都是鸡头),此时站在地上的脚的个数是8×2=16只。

师:

算式里的8表示什么?

2又表示什么?

结果的16只脚是什么的脚?

生:

8表示“假设8个头都是鸡的头”,2表示“每只鸡有2只脚”,16只脚是站在地上的脚。

而之前数有26只脚,少了26-16=10只脚,这10只脚是兔子捂耳朵的前脚,而每只兔子有2只前脚,所以兔子的只数是:

10÷2=5只,鸡的个数是:

8-5=3只。

师:

“10÷2=5”式中的10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生:

10表示兔子抬起捂耳朵的前脚,2表示每只兔子有2只前脚,10÷2表示兔子的数量。

师:

以上的方法就是假设法,假设全是鸡,先算出脚的假设总数,然后对比实际总数,再用少了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兔子的数量了。

假设全是兔

师:

鞭炮声停了,兔子们都把前脚放回到地上,这时所有的鸡看到兔子被鞭炮声吓倒,都笑得站不稳,用两只翅膀撑到地上,变成了鸡好像也有4只脚的样子。

你又想到了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生2:

我们是这样想的:

鸡都把翅膀撑到地上当“脚”了(即可假设8个头都是兔头),这时地上的脚的总数是8×4=32只,但实际上只有26只脚,多出来的“脚”32-26=6只,多出来的这6只“脚”实际上是鸡的翅膀来的,每只鸡有2个翅膀,所以鸡的个数有6÷2=3(只),兔的个数有8-3=5(只)。

师: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

我们可以把刚才的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假设法”——假设怎么样,然后怎么样。

经过这两道题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假设全是鸡,就会先求出兔的只数;假设全是兔,就会先求出鸡的只数。

四、渗透文化,激发情感

师:

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穿越时空回到1500年前。

在一间学堂里,一位先生拿着一本数学名著《孙子算经》,摇头晃脑地读着: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同学们,你们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几种方法帮帮古代的学生们吗?

谁来先翻译一下这个古代数学问题的意思?

然后,请各位同学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师:

同学们都做得很好,那么古代的人又是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听录音介绍课本P105阅读资料)

设计意图:

渗透古代数学思想,适时适地进行思想教育,创设课堂数学文化氛围。

五、畅谈收获

师:

今天的学习有趣吗?

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1:

……生2:

…………

师:

今天,我们通过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了用画图、列表和假设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鸡兔同笼精品教学设计

(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清远市新北江小学罗永坤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5页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难点:

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三大数学趣味题之一,“鸡兔同笼”。

下面,先让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我说动物的数量,你们对应说出他们的头的个数和脚的只数。

如:

师:

一只鸡。

生:

一只鸡,一个头,两只脚。

师:

一只鸡和一只兔。

生:

一只鸡和一只兔,两个头,6只脚。

……

师:

那反过来如果有5个头,16只脚,该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

师:

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

设计意图:

创设游戏情境,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二、出示表格,学习模式

设计意图:

数形结合,以画促思,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例题讲解

那现在我把数量增加一点点,你们再来算一下?

(出示例1)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1.尝试与猜想(分小组合作,活动后汇报、交流)

四人小组按照表格模式,探讨方法,并把讨论结果综合在表格里,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推荐一位组员上台展示成果并分享方法。

经过同学们的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你们善于观察和总结规律,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以上的方法属于一种猜测和推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