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960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美术教案.docx

四年级美术教案

伍、尋藝藏寶圖

各校教案彙集

 

【教案一】藝術頑童劉其偉(謝惠雯老師)

【教案二】老頑童的生命彩繪(鍾美馡老師)

【教案三】星座圖騰-橡膠版畫(陳志銘老師)

【教案四】遇見老頑童(陳姿貝老師)

【教案五】心靈描摹的原火Ⅱ(陳平輝老師)

【教案六】廣達游於藝-劉其偉巡迴畫展(陳正泰老師)

【教案七】動物創作畫(陳莉榛、徐瑛英老師)

【教案八】認識原住民—排灣族(劉韋成老師)

【教案九】ㄌ一ㄡˊㄑ一ˊㄨㄟˇ密碼初探(蔡惠媛老師)

【教案十】生命、天地、人(杜淑芳老師)

【教案十一】藝術老頑童-劉其偉的生命探索(吳佩芸、廖美逸老師)

【教案十二】拜訪生命藝術家(陳翠玲老師)

【教案十三】瑞比特(rabbit)的畫像(王國雄校長)

 

【教案一】   《藝術頑童劉其偉》

(謝惠雯老師--台北縣清水高中國中部)

主題

名稱

藝術頑童-劉其偉

編號

簡介

1.生活典範-經由劉其偉先生的生平事蹟、個人經歷與創作思想,引發學生見賢思齊之心,引導其自發學習,深入研究畫家檔案。

2.親近藝術-透過真蹟之展出,使學生感受畫作呈現的真實感,拓展對藝文活動之喜好。

3.統整力訓練-透過教學內容所安排的報告方式、以至於小論文網頁製作等讓學生運用邏輯思考方式,統合網路資料與圖書資訊,呈現各組相同畫家但多元之研究課題。

4.認識台灣-經由劉其偉的畫作產生對自然的禮讚,能學習劉其偉先生的畫風,創作生態畫作,並樂於將畫作內容分享給同學。

教學

對象

七、八年級

設計人

清中人文藝術領域教師

預估教學節數

節(每節45分鐘)

教學

資源

1.電視、相關教學影片

2.幻燈片、幻燈機

3.電腦設備

4.圖卡或原作作品

5.繪畫用具

學生所需

教具

書面講義、學習單、繪畫用具、電腦

教材

來源

自編教材

參考書籍:

1.翰林版藝術與人文一下單元:

參、與自我更親近-1.心中的自畫像p78-83

2.光復版藝術與人文二下單元:

統整

領域

藝術與人文、社會科、電腦科

六大

議題

人權教育

1-4-2了解關懷弱勢者行動之規劃、組織與執行,表現關懷、寬容、和平與博愛的情懷,並尊重與關懷生命。

環境教育

1-3-1藉由體驗與觀察自然,並能以創作文章、美術、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3-3-2學習關懷弱勢團體及其生活環境。

資訊教育

3-4-7能利用網際網路、多媒體光碟、影碟等進行資料蒐集,並結合已學過的軟體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

十大

能力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單元

目標

1.能欣賞劉其偉先生的作品及獨特風格;探討作品的色彩、形狀、線條、肌理等造形要素的處理。

2.能討論劉其偉先生的人生境遇與創作作品之關係;探討環境、文化等背景要素以及作家的個性、性格、思想、藝術觀等如何反映在作品上。

3.能規劃小論文研究的主題並執行、完成製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主動學習的精神。

4.能結合電腦科技與媒材-呈現畫家專題網頁。

分段

能力

指標

1-4-1瞭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之關係,發揮獨立思考的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

1-4-2設計關懷主題、運用適當的媒材與技法,表達出有感情、經驗與思想的作品,發展個人獨特的表現。

2-4-1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從事美感認知與判斷。

2-4-2依據美學與相關學門之原理,欣賞各種視覺藝術的材料美、形式美與內容美。

時間分配

活動

教學重點

前進非洲(二節課)-原始部族生態觀賞、與大師對話

色彩老巫師(三節課)-其人、其言、其行、其畫大蒐查

藝術遊蹤(一節課)-百聞不如一見

台灣特有…(三節課)-向劉其偉先生致敬

超級特派員(課餘時間)-劉其偉先生網頁小論文競賽

分享-運用課餘時間

活動一:

前進非洲(二節課)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1.準備活動

2.發展活動

3.綜合活動

1.教師說明影片內容、學習重點

2.學生專注於視聽教學並記下重點

3.影片觀察與討論:

●原始部落生態

●原始部族的面具特色

●原始部族的宗教信仰

●介紹西方現代藝術中畢卡索、克利等大師畫作與非洲面具之相似處

提示下週課程與準備用具

電視、相關影片(原始部落生態與圖騰、文化藝術介紹)、圖卡

認知60%

●完整填寫學習單

情意40%

●聆聽教師解說與適時回應問題

活動二:

色彩老巫師(三節課)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節一】

1.準備活動

 

2.發展活動

3.綜合活動

 

【節二】

報告實作

 

【節三】

口頭報告呈現

1.非洲冒險家-劉其偉先生

動物也瘋狂-畫作介紹;線條、用色探討

2.劉老不平凡的一生

生平概述、重要思想

3.教師講解報告企劃-發現劉其偉:

⏹分組與分工

⏹企劃內容(主題各組自訂):

其畫(依時間先後排,與現代大師、原始藝術之比較)、其人(自畫像)、其言(思想)、其行(經歷、多重身份與冒險、環保議題等)資料蒐集與統整

⏹建議參考書目與網站

⏹資料呈現方式:

磁片與紙本

1.教師提示該節課製作進度與討論要點

2.各組將蒐集之劉其偉先生書面資料帶至課堂進行組織與討論

3.教師巡視指導各組報告之統整方向,並告知書面資料繳交之必備要件(封面、封底設計;目錄與圖文編排等)

4.預告各組報告使用時間及順序、準備事項、評分要點、以及應繳交之作業

1.教師說明進行口頭報告時,各組同學應具備之禮儀與態度(分配計時員以及觀察員擔任禮儀評審)、各組互評注意細項

2.同學聆聽各組報告,並由組長填寫評分表,副組長將各組優點或該組可向他組學習之處記錄於報告封底前之空白頁。

3.同學提問、教師講評、於下課前繳交完整報告。

4.教師講解下週圖書館展覽參觀注意事項、集合地點、整隊人員以及攜帶用具。

幻燈片(機)、圖卡或電腦展示、工作分配表、分組互評表;學生攜帶各組製作用具與資料

認知40%

●報告內容、主題完整性

情意30%

●上課學習專心度

●分組參與程度

●工具材料攜帶情形

技能30%

●書面資料製作用心程度

●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互評表成績計算

活動三:

藝術遊蹤(一節課)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1.準備活動

2.發展活動

3.綜合活動

1.參觀流程講解、資料發放與欣賞重點解說。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畫作特色,共同欣賞劉其偉先生畢生各期創作。

3.學習單填寫與觀後感心得分享、教師講評、講解下次上課需攜帶資料與用具。

學習單

●評選優良學習單

●學生踴躍提出建設性發言者,斟酌加分

活動四:

超級特派員(課餘時間)-網頁小論文競賽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1.準備活動

2.發展活動

 

3.綜合活動

1.請圖書館指導學生小論文及網頁、PHOTOIMPACT製作教學

2.學生攜帶已統整之各組報告磁片及資料進行小論文製作,可添加本次參觀活動心得、記錄以及後續補充資料。

3.將製作完成之網頁進行連結。

完成後教師可分享學生優良作品。

電腦、資料磁片或其他媒體

●評選優秀作品並公開表揚

活動五:

台灣特有…(三節課)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1.準備活動

 

2.發展活動

 

3.綜合活動

1.教師統整劉老前輩畫作與創作觀,由畫作內容提示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以及劉老前輩對台灣之貢獻。

2.請學生攜帶台灣特有的動、稙物圖片,或稀有保育類動物圖片。

教師教授粉蠟筆使用技法。

教導學生進行構圖、圖形半抽象化,嘗試創作具劉其偉先生獨特畫風之個人作品。

3.教師分享班級優秀作品,並請創作者分享畫之主題以及相關資訊簡介。

優秀作品將統整於本次活動之網站內。

圖片及繪圖用具

認知20%

●色彩基本原理、調配色、構圖等美術基礎之應用

情意30%

●上課學習專心度

●工具材料攜帶情形

●善後清潔工作

技能50%

●創意

●粉蠟筆使用之細心程度

●畫面之精緻性、完整度

 

【教案二】

  《老頑童的生命彩繪--劉其偉畫展》

   (鍾美馡老師--台北縣林口國小)

主題名稱

《老頑童的生命彩繪--劉其偉畫展》

編號

簡介

1.以劉其偉及其畫作為主題,融合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社會等不同學習領域,設計一系列教學活動。

2.不僅認識畫作與思索畫家豐富的生命歷程與其繪畫特色,更引導學生體認藝術創作源自人性與生命體驗,透過創作活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探索與反省。

3.巡迴展結束後,學生以自己的作品為主題策劃展覽,實際體會策展的工作流程與其中的辛苦,而更能對於這一次的巡迴展產生感謝與珍惜。

教材來源

自編

統整領域

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社會

設計人

鍾美馡

教學時間

八週

教學對象

五年級

分段能力

指標

1-3-1探討藝術創作方式.培養思考.表達能力

1-3-3展現與評析

2-3-1描述.分析.討論美感特徵與視覺要素

2-3-2省思生活環境與藝術表現的關係

2-3-3使用適當的視覺藝術專門術語,審視與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與價值。

3-3-1欣賞具文化特色之文物

3-3-2參與藝術活動

3-3-8樂於持續參與各類藝文活動

教學資源

2004廣達游於藝校園巡迴展

學生所需

教具

劉其偉及其畫作相關資料蒐集

筆記本與紀錄工具

校內展覽海報製作材料

紙張與書籤製作材料

展覽策劃所需資源

時間分配

(第三至六週為配合展覽所進行之課程)

週次

教學重點

『喜迎劉老小小記者會』

「樂於藝」--一位生命精采的頑童畫家

假如我也是探險家

「游於藝」--劉老畫作的旅程留駐林口

生命的畫布

『彩繪星空』--星座書籤製作

上帝的劇本之『自然的呼喚』

上帝的劇本之『老人與海』

「一起來佈展」、「小小導覽員」

『物換星不移』--學生美展

活動一:

『喜迎劉老小小記者會』(展覽前的訊息發布)

流程

要點

準備工作

一、籌辦記者會

1.選擇一班級為「展覽小尖兵」,擔綱演出『喜迎劉老小小記者會』。

2.選擇數位學生分飾「劉其偉先生」、「林百里先生」、「記者會主持人」與「婆憂鳥(立牌,不說話)」等重要角色,其餘學生則飾演好奇發問的媒體記者。

1.劇本編寫。

2.與該班導師合作,進行排練與工作任務分配。

3.道具製作。

二、召開記者會

1.於週三下午教師研習時間以全校教師為觀眾,熱鬧召開記者會。

2.由「劉老」與「小記者們」之間的問答與對話,讓全校教師知道展覽訊息,並對「劉老」與其畫作有較深入了解。

3.「記者會」結束後,由設計者總結報告「2004廣達游於藝校園巡迴展」之立意,以及此次展覽對於學校的意義與重要性。

1.記者會場佈置。

2.總結報告展覽的意義與重要性。

三、發布展覽訊息

1.在校園張貼展覽海報。

2.全校教師知道展覽訊息之後,回班級依該班學生階段與能力作展覽介紹。

1.召集高年級學生製作展覽海報。

2.邀集各年段「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於課堂上規劃相關教學活動。

活動二:

『樂於藝』--一位生命精采的頑童畫家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一、劉其偉精采的生命歷程

1.指導學生蒐集相關資料

2.教師介紹劉其偉先生的生命故事。

1.劉其偉簡介資料與照片

2.教師製作劉其偉生平概要年表

是否能善用各種方式蒐整資料。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互評】

二、分享與討論

1.與學生討論劉其偉先生一生中精采的歷程與各種不同角色的扮演,成就了自己豐富的人生:

(1)人類學家

(2)畫家

(3)作家

(4)探險家

(5)保育家

2.鼓勵學生發表,除了上述幾種角色之外,對於劉其偉先生的生命故事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有哪些。

1.是否能感受藝術家創作背後的生命故事。

2.是否能表達與分享自己的想法,建立對藝術家的印象。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互評】

活動三:

假如我也是探險家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一、引導與討論

1.引導學生回想、討論劉其偉先生一生中曾經歷哪些探險。

2.什麼是探險?

只有深入蠻荒是探險嗎?

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於「探險」的定義。

3.假如自己是探險家,會希望自己在哪裡,進行什麼樣的探險?

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學生準備作文寫作材料

是否能向同學清楚的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師觀察評鑑】

二、構思與寫作

1.構思作文的大綱與內容

2.引導學生藉由構思大綱,探索自我的興趣、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學生準備作文寫作材料

1.是否能擬定作文大綱並完成作文。

2.是否能將自己的想法運用適當的修辭與文法表現出來。

【教師評鑑】

三、欣賞與分享

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文與全班同學分享。

1.是否能向同學清楚的發表自己的作品與想法。

2.是否能欣賞同學的作品並給予回饋。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活動四:

『游於藝』--劉老畫作的旅程留駐林口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一、展覽畫作欣賞

1.教師說明參觀展覽應遵守之禮節與注意事項。

2.基於之前對藝術家的認識,引導學生發表對藝術家及其創作的觀點。

3.探討劉其偉先生豐富的藝術創作方式。

4.引導學生欣賞畫作,探討藝術表現的內容,以及認識「媒材」、「形式」

「內容」、「意義」等名詞意涵。

劉其偉畫作

1.是否能遵守參觀展覽的禮節。

2.是否能隨時紀錄自己的心得與發現。

3.是否能使用適當的視覺藝術專門術語,來說明作品的特徵與價值。

【教師觀察評鑑】【學生自評】

二、分享與討論

1.發表自己對畫作的欣賞感覺。

2.說出作品各自不同的主題與風格特色。

3.能發表自己從畫作體會到的畫家作畫時的心境。

劉其偉畫作

1.能描述自己觀察到的作品特色

2.瞭解他人的作品,培養自我的思考與表達能力。

【教師觀察評鑑】【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活動五:

生命的畫布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一、省思與討論

1.劉其偉的畫作反映了他的生命熱忱與一生中關懷的事物。

2.因此藝術創作源自人性與生命體驗。

劉其偉作品掛圖

是否能參與全班討論。

【教師觀察評鑑】

二、討論與紀錄

1.讓學生討論,現在或未來,有什麼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希望達成的事。

2.讓學生討論在自己「生命的畫布」上,要如何揮灑出自己的生命風華。

3.紀錄自己的想法並畫下草圖。

1.劉其偉作品掛圖或圖檔。

2.筆記本

3.繪畫用具

4.是否能藉由對畫作的了解,進而培養自我的思考與表達能力

5.是否能說出並紀錄自己的想法和描繪內容。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自評】

三、創作活動

1.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媒材與技法進行創作。

2.引導學生透過自己創作過程中的思考與探索,體驗視覺藝術創作的歷程與原則。

3.鼓勵學生透過藝術創作方式,表達對生命的尊重、探索與反省。

 

繪畫用具

1.是否能自己思考並決定所要描繪的內容,並具體描繪出來。

2.能否運用不同的媒材與技法表現作品的獨特性。

【教師觀察評鑑】

四、分享與討論

能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創作感想並欣賞他人的作品

1.是否能透過創作活動,表達對生命的尊重、探索與反省。

2.是否能對其他同學的作品能否採取欣賞的角度及尊重包容的態度。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活動六:

『彩繪星空』--星座書籤製作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一、引導與討論

1.上課前請學生蒐集各種書籤與星座相關資料;或到文具店與書局欣賞各種風格與造型的書籤。

2.討論「書籤」的功能與特色。

3.發表週遭環境中吸引自己的書籤如何製作。

1.教師蒐集各種書籤。

2.星座相關資料。

1.1.是否能了解各種書籤的內容、意義。

2.是否能歸納書籤的構成要素。

二、欣賞與分享

1.學生蒐集資料,在課堂上介紹十二星座的故事與象徵圖騰。

2.回憶劉其偉畫中的「十二星座」,並說說自己的感覺。

3.比較劉其偉畫作與自己印象中所見的星座圖騰有何不同。

1.是否能運用各種方式蒐集資料。

2.是否能說出自己對展覽作品的感覺。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自評】

三、構想與設計

透過創意設計,掌握不同星座的內涵,並豐富星座書籤的內容。

1.是否能發揮創意的想像。

2.是否能表現對於星座特色的認識。

四、創作活動

1.進行創作,體會自製書籤的樂趣。

2.透過對各種媒材的嘗試,培養對於生活中各種媒材能靈活運用的能力

1.是否能嘗試不同的媒材,拓展媒材的應用。

2.是否能展現創意,表現作品的獨特性。

3.是否能夠愉快的學習、製作,並思考自己創作之書籤之可能用途。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自評】

五、欣賞與分享

能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創作感想並欣賞他人的作品

1.是否能透過創作活動,表達對星座的認識與感想。

2.作品是否能發揮書籤的特色。

3.是否能對其他同學的作品能否採取欣賞的角度及尊重包容的態度。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活動七:

上帝的劇本之『自然的呼喚』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一、引導與討論

1.事先請學生蒐集「自然保育」相關議題與資料。

2.鼓勵學生分享蒐集的資料並發表自己對於「自然保育」的看法。

3.教師說明自然保育的重要性,並指導自然保育如何從自己做起。

4.假如自己是保育員,會希望自己在哪裡,進行什麼樣的自然保育工作?

1.教師蒐集自然生態資訊

2.劉其偉作品掛圖或圖檔

3.自然生態影片公播版

1.是否能運用各種方式蒐集資料。

2.是否能向同學清楚的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自評】

二、介紹劉其偉筆下的自然生態

1.教師說明畫中自然生物的生態與種類。

2.引導學生發表自己對於畫中與真實動物的異同。

 

1.動物圖卡

2.劉其偉作品掛圖或圖檔

1.是否能藉由畫作了解畫中的自然生態。

2.是否能了解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互評】

三、省思與分享

1.引導學生透過老師引導與自己的理解思考:

當與自然越來越遠,人類得到什麼?

又失去什麼?

2.如何落實自然保育。

1.是否能參與全班討論。

2.是否能針對自然保育舉出具體的建議。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活動八:

上帝的劇本之『老人與海』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一、展覽畫作介紹與欣賞

1.教師說明劉老的「老人與海」、「非洲原住民」、「保育代言人」、「舊來義古樓」中所要傳達的大地環保與文化環保意識,以及在畫作上的實踐。

2.教師介紹劉老在人類學領域中對原始文化藝術的研究成就;並介紹一位說過:

「我來生一定要當個黑孩子」的老者對跨越族群的態度。

劉其偉作品掛圖或圖檔。

是否能感受藝術家所傳達的意識。

【教師觀察評鑑】

二、分享與討論

1.以「自然與我」為主題與學生討論如何和自然一起做好身心靈的環保,為「自然與我」的健康加分?

2.與學生討論在了解劉老後,如何也讓自己跨越種族與族群?

1.是否能參與討論。

2.是否能向同學清楚的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互評】

活動九:

「一起來佈展」、「小小導覽員」

教學流程

教學指導要點

教具

評鑑方式

一、說明與介紹

1.教師說明佈展與「導覽」在展覽中的功能。

2.教師介紹佈展工作與導覽工作(及手冊)的具體內容。

1.教師蒐集各種展覽簡介與關資料。

2.劉其偉畫作。

1.是否能了解展覽的意義與重要性

2.是否能了解導覽的功能。

3.是否能參與討論。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互評】

二、引導與構思

1.指導學生作策展相關任務分組,並推派「小小導覽員」。

2.依組別工作,引導發想佈展與導覽的內容與創意。

1.劉其偉作品掛圖或圖檔。

2.學生備筆記本。

1.是否能參與全班討論。

2.是否能發揮創意,設計吸引人的展示方式。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互評】

三、創作與執行

1.指導分組學生進行佈置構件之設計與製作,並於開展前依規定程序進行佈展。

2.指導分組學生進行導覽手冊之設計與編製。

3.指導分組學生進行編寫「小小導覽員」講稿與注意事項;指導學生進行「小小導覽員」服裝設計與製作。

4.指導學生將導覽手冊內容連結學校網站。

學生繪製設計圖之工具

1.是否能夠共同思考、討論與製作。

2.是否能以「觀眾的感受」作為主要的考量。

3.是否能進行「小小導覽員」講稿編寫與服裝設計。

4.是否能體會合作的樂趣與益處。

【教師觀察評鑑】

【學生自評】

【學生互評】

活動十:

「物換星不移」(巡迴畫展結束後的學生美展)

流程

要點

準備工作

一、活動企劃

1.集結學生製作自己之星座書籤。

2.進行《星座書籤成果展》與《自然的呼喚~學生創作展》活動企劃與宣傳。

3.邀集各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向學生宣達《自然的呼喚~學生創作展》特展活動內與辦法。

1.撰寫《星座書籤成果展》與《自然的呼喚~學生創作展》之活動企劃書。

2.與班級導師合作,指導學生製作星座書籤。

3.活動告知與宣傳。

二、評選

1.由導師、自然科教師以及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進行各班星座書籤評選。

2.由學校主辦,並由相關教師評選《自然的呼喚~學生創作展》各級及各類獎次作品。

評選人員與工作分配。

三、策展

由參與「展覽融入課程與教學」的學生協同教師進行佈展及展覽宣傳。

1.頒獎。

2.佈展。

3.宣傳。

 

【教案三】  《星座圖騰(橡膠版畫)》

(陳志銘老師--台北市太平國小)

主題名稱

星座圖騰(橡膠版畫)

編號

1

簡介

談星座猜個性,是高年級學生們熱門的話題。

藉由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配合本檔次的參觀,讓學生設計自己星座圖騰,並以橡膠版畫的創作方式呈現。

教材來源

教師自編

統整領域

自然與科技、社會

設計人

陳志銘

教學時間

320分鐘

教學對象

高年級

分段能力

指標

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

2-3-8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透過討論、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