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218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doc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doc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题训练

【第一部分矩形】

1、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边相等B、对角相等C、对角互补D、对角线平分

2、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

A、26B、13C、8.5D、6.5

3、矩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5,则△ABO的周长为等于。

4、已知矩形的周长为40,被两条对角线分成的相邻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为8,则较大的边长为。

5、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

使点B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E处,折痕为AF.若CD=6,则AF等于。

  

6、如图所示,矩形的对角线和相交于点,过点的直线分别交和于点E、F,

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

7、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2∠BOC,若对角线AC=6cm,

则矩形的周长=,面积=。

8、已知:

如图,点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AOD=120°,则∠AEO=。

9、如图,矩形ABCD中,AC与BD交于O点,于点E,于点F。

求证:

BE=CF。

10、如图,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角平分线

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

EO=FO;

(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

并证明你的结论.

11、如图,E为□ABCD外一点,且AE⊥CE于点E,BE⊥DE于点E,求证:

四边形ABCD为矩形

12、如图,已知矩形ABCD和点P,

(1)当点P在图1中的位置时,求证:

S△PBC=S△PAC+S△PCD

(2)当点P分别在图2、图3中的位置时,S△PBC、S△PAC、SP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请写出你对上述两种情况的猜想,并选择其中一种情况的猜想给予证明.

图1图2图3

【第二部分菱形】

1、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BC的中点,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

A.AC=2OEB.BC=2OEC.AD=OED.OB=OE

2、如图,在菱形ABCD中,不一定成立的(  )

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C⊥BDC、△ABD是等边三角形 D、∠CAB=∠CAD

(第1题)(第2题)(第3题)

3、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8cm,∠BAD=120°,则AC=;BD=;面积=。

4、若□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分别添加下列条件:

①AC⊥BD;②AB=BC;

③AC平分∠BAD;④AO=DO,则使得□ABCD是菱形的条件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5、如果要使□ABCD成为一个菱形,需要添加一个条件,那么需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6、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菱形的周长为;面积为。

7、若菱形的周长为52,一条对角线长为24,则菱形的面积为。

8、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从

(1)AB=CD;

(2)AB∥CD;(3)OA=OC;

(4)OB=OD;(5)AC⊥BD;(6)AC平分∠BAD这六个条件中,选取三个推出四边形ABCD是菱形。

(1)

(2)(5)ABCD是菱形,再写出符合要求的两个:

①ABCD是菱形;②ABCD是菱形。

9、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2和5,P是对角线A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C重合),

且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第9题)(第10题)(第11题)

10、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8㎝,DB=6㎝,且DH⊥AB于点H;则DH=。

11、如图,菱形中,对角线与相交于点,交于点,若cm,则的长为cm。

12、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ADC=120°,AC=㎝,

(1)求BD的长;

(2)求菱形ABCD的面积,(3)写出A、B、C、D的坐标.

1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

求证:

四边形AEDF是菱形。

14、如图,□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四边形AFCE是菱形吗?

为什么?

15、如图,已知□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AG∥DB交CB的延长线于G.

(1)求证:

△ADE≌△CBF;

(2)若四边形BEDF是菱形,判断四边形AGB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

【第三部分正方形】

1、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能判别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条件是()

A、OA=OB=OC=OD,AC⊥BDB、AB∥CD,AC=BD

C、AD∥BC,∠A=∠CD、OA=OC,OB=OD,AB=BC

2、在正方形ABCD中,AB=12cm,对角线AC、BD相交于O,则△ABO的周长是()

A、12+12 B、12+6C、12+ D、24+6

3、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一组对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当满足条件时,它成为正方形(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条件即可).

5、正方形的一条边长是3,那么它的对角线长是。

6、如图,依次连结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

再依次连结第二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三个正方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

则第六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第6题)(第7题)

7、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E为等边三角形,AC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

则∠EAC=度,∠ECA=度。

8、以△ABC的边AB、AC为边作等边△ABD和等边△ACE,若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①当∠BAC等于时,四边形ADFE是矩形;

②当∠BAC等于时,平行四边形ADFE不存在;

③当△ABC分别满足条件时,

平行四边形ADFE是菱形;

④当△ABC分别满足条件时,

平行四边形ADFE是正方形。

9、如图①,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D作DP∥OC,且DP=OC,连结CP,

(1)试判断四边形CODP的形状,并证明。

(2)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菱形(如图②),结论会变为什么?

并证明。

(3)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正方形(如图③),结论会变为什么?

并证明。

(图①)(图②)(图③)

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的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1)求证:

△BEC≌△DFC;

(2)若∠BEC=60°,求∠EFD的度数.

1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DEFG都是正方形,连接AE、CG.

(1)求证:

AE=CG;

(2)观察图形,猜想AE与CG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12、如图,把正方形绕着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

边与交于点。

试问线段与线段相等吗?

说明理由。

13、如图1:

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C上的一点,连接EB,

过点A作AM⊥BE,垂足M,AM交BD于点F.①求证:

OE=OF;

②如图2所示,若点E在AC的延长线上,AM⊥EB的延长线于点M,交DB的延长线于点F,

其他条件都不变,则结论“OE=OF”还成立吗?

如果成立,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

(图①)(图②)

11、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CD上运动,AC与BE交于点F.

(1)如图1,当点E运动到DC的中点时,求△ABF与四边形ADEF的面积之比;

(2)如图2,当点E运动到CE:

ED=2:

1时,求△ABF与四边形ADEF的面积之比.

(3)当点E运动到CE:

ED=3:

1时,写出△ABF与四边形ADEF的面积之比;当点E运动到CE:

ED=n:

1(n是正整数)时,猜想△ABF与四边形ADEF的面积之比(只写结果,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请你利用上述图形,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