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749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图文对照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生字新词。

3、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

2、板书课题。

3、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案”是前鼻音,无声母,不读ngan;

“魅”读mei,不读mo;

“循”前鼻音,第二声,不读sun。

②交流词语意思。

③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3、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讨论交流。

①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②分段指名读。

三、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描红。

016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思维方式。

2、朗读课文。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一段。

1、名读第1、2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

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体会:

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天真的特点。

师板书:

显示新本领分角色读两人的对话

2、过渡:

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人惊奇了。

3、自读第3、4自然段,画出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及由此产生图案的有关句子。

实物演示,讨论交流。

(结合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语)

“我”想到了什么?

指导读好感叹句,体会作者惊奇的心情。

4、小结:

谁能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5、指导朗读:

小男孩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充满自信的语气;

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自豪的语气;

“我”说的话要读出平缓的语气。

最后一句感叹句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用上文的词语说说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

果”是指怎样的切法。

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

读出不确定的猜测语气。

3、指名读下面三句话。

理解三层意思:

①第一层意思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②从哪里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说说第二层意思。

4、齐读第五自然段。

布置作业:

人们切苹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而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是( ),而且苹果里有( )的“五角星”,这种( )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 )。

什么叫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 )。

017

6、最佳路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激发学习兴趣,收集“迪斯尼乐园”的介绍,以“迪斯尼的故事”开展综合活动。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两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

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

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

(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

2、揭示课题,质疑。

板书课题:

6、最佳路径看到这个题目;

你们脑中产生哪些问题?

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1)请带着这些问题,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检查读书情况。

(2)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

3、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阅读课文1——2自然段

1、指导看图,带入情境

同学们看这幅图,谁在哪儿干什么呀?

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中的一部分,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可是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呢?

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

(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

指名表演

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

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无数个建筑方面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怎样的人?

6、指导朗读。

突出:

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

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

 

018

 细读课文,并能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阅读了课文第一段,初步接触了世界建筑设计大师格罗培斯,对他的工作精神十分敬佩。

齐读第一段。

二、继续阅读课文(3——4)

1、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不仅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读课文3、4自然段。

(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2、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一路上卖葡萄的人很多,为什么格罗培斯会从一位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许多园主是怎么做的,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

结果呢?

3、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

学生讨论好处

阅读第三段(5——6)

1、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得到启发后,立即返回了巴黎,设计了怎样的方案?

他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样做的。

小组学习5、6自然段

2、步骤一: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

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小草长出来了,草地上被游人踩出宽窄不一的小道,宽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多,于是路径就设计得宽些,窄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少些,也该设计得窄些,而没有人走的地方,自然就用不着去设计路径了。

这些“优雅自然”的路径是游客自己走出来

的,格罗培斯的设计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方法,可见他设计的用心良苦。

3、你对格罗培斯的设计是如何认识的?

这样的设计给游人以权利,把游人放在第一位

这样的设计是顺其自然的,看来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道路的设计不是用脑子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

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

4、朗读第三段,体会方案的高明。

阅读第四段(7)

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

2、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

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如此设计是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农民那里获得启发,汲取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精神而完成的。

3、最佳路径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齐读第四段

三、总结延伸

019

7、人类的老师

2009年2月11日

1、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有关事例。

4、学习概括段落的意思,能概括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课文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概括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仿生学资料。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清课文条理。

2、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揭题板书:

人类的“老师”

学生质疑:

题目中的“老师”为什么加引号?

人类的“老师”是谁?

为什么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二、预习检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人类的“老师”是谁?

2、读字词。

(训、均匀韵母相同,亡、省是后鼻音)“碎”的书写指导

3、朗读课文中的长句和难读的句子。

(1)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给“剧烈”换个词语,说说“机毁人亡”的意思)

(2)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

(理解“轻而易举“)

(3)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倒装的因果句式,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三、理清课文条理

1、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人类的‘老师’是谁”这个问题“?

指名朗读1、2自然段。

2、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课文哪些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指名朗读3、4、5、6自然段。

在学生朗读每节后,做总结,并板书:

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结构。

020

1、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2、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3、了解课文具体介绍的方法。

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

复习导入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说明了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的呢?

二、学习第三段

1、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吗?

(2)卡片:

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

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

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4)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

(5)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6)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

三、学习四—六段

1、自由朗读;

你对这一段中的什么感兴趣?

(1)老师这儿有一段动画,可惜没有声音,请你看着图画来介绍你所感兴趣的这个例子,行吗?

(2)是什么促使人类要向鲸学习呢?

科学家从鲸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对第五段感兴趣?

(1)做一个实验:

请学生代表上台捏鸡蛋。

(2)怎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

投影句子:

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从这种“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什么启发?

3、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三个吗?

你们还知道哪些?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4、难怪作者最后要发出这样的感叹(投影句子)

(1)指读句子。

引导读出感叹的语气。

你们觉得这节跟课文题目和第一、第二自然段有联系吗?

(2)学生自读讨论交流,体会前后呼应的写法。

四、总结全文,深化感情

搜集有关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7、人类的“老师”

飞机设计

轮船设计具体介绍

建筑设计

汽车设计简单列举

021

实践活动

(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多看书,扩大阅读面,从中受到启迪,进而有效地提高写景的能力和水平。

活动重点、难点:

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收集有关四季的词汇、古诗及相关常识,分类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精彩片断。

2、准备活动用具:

记分牌、秒表、空白投影片、铅画纸。

活动进程:

一、激趣入境:

二、授队牌,介绍活动规则

三、活动①:

积累词汇

1、各队选一名代表,写出3个表示季节的词,要求按照季节内气温变化的顺序。

(写对升一格)。

2、人们根据每一季节气温的变化分别赋与它们不同的名称,除此之外,代表季节的词还有很多,谁能在1分钟内写出5个这样的词。

3、看来,这几位同学平时比较注意积累词语,其他同学呢?

下面,我们来进行开火车比赛。

4、描写季节的词语还有很多,同学们在日常阅

读中,要做有心人,及时地把词语分类并摘抄下来,为自己的“语言仓库”增加财富。

四、活动②:

1、一年四季,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

2、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绘四季风光的诗句,谁背背看。

(背一首上升一格)

3、现代的文人墨客又是如何描写四季景色的呢?

4、通过刚才的赏读,我们知道了描绘四季风光的重点是留意观察,抓住不同季节的主要特征,春天可以写——(引导学生答。

新生的绿草,含苞待放的桃花,报春的燕子……),夏天可以写(盛夏的太阳,又闷又热的空气,蒸笼似的房子……),秋天可以写——(金黄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实,凄凉的秋风秋雨……),冬天可以写——(阴惨惨的乌云,落叶的枯枝,呼啸的北风,迷人的雪景……)

五、活动③——

1、每人动笔练写片断。

2、评选“创作之星”(升一格)。

六、为优胜小队发奖

022

练习二

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

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

3、写好钢笔字,知道类似的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来一些。

4、熟记八个词语和诗歌《真知》。

5、学习续编童话故事。

6、学写毛笔字。

处处留心、说说写写

磁悬浮列车的知识                    

3课时

处处留心

1、能了解悬浮列车的知识。

2、能区别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学习提示语三个不同位置的用法。

课前收集有关悬浮列车的知识及图片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

(2)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

细分辨哪几句是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置。

(3)请学生回忆:

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

(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

(5)全班集体订正。

(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

通过和爸爸的交谈,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

请学生谈谈。

(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

2、教学第二部分

(1)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

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

请学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

(2)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快。

思考:

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

(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023

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半包围机构的字。

2、学会成语,并能熟记积累这些成语及诗歌《真知》,丰富语言材料。

生字卡片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写要求。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

“启、戴、氛”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3)示范书写“启“。

提醒学生注意:

写这三个字时,既要

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斜钩要写得舒展些。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

(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请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再意义上的联系。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

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

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浮光掠影:

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不甚了了:

了了,了解,明白。

不太了解,不太清楚。

天道酬勤:

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真知》。

   

(1)出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再读。

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

我们要怎样才能获取真知呢?

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024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提高学生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合理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写毛笔字。

 

一、说说写写

1、审题

学生读题,明确本次说说写写的具体要求。

(1)请学生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

乌鸦会上当,狐狸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

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

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

(3)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分组练说,组员之间互相评议。

(4)每一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3、反馈。

同桌互相评改自己编写的故事,再试说修改后的故事。

二、课堂总结。

单元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