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1837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一到七章选择题 重点 考试Word文档格式.docx

D、批评与自我批评

1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批评和自我批评

D、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1、邓小平理论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中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C)

A萌芽阶段B初步形成阶段

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D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

12、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B)

1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改革与开放成为时代的主题

C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D地区冲突成为时代的主题

14、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科学的概括,使之构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在党的(B)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

15、在邓小平理论中,贯穿于各个理论观点的基本线索是(B)

A什么是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C发展才是硬道理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B)

A毛泽东确立起来的B邓小平确立起来的

C周恩来确立起来的D江泽民确立起来的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B)

A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B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C党的八十多年奋斗的历史D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是(B)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B国际形势新变化

C经济全球化加速D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19、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C)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D维护加强党的坚强团结和高度统一

20、十六大所确定的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D)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坚持(D)

A发展经济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保持(A)

A党的先进性B党的纯洁性C党的阶级性D党的创造性

2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坚持(A)

A执政为民B从严治党C依法治国D发展民主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发展C党的建设D为人民服务

25、“三个代表”是辨证统一的整体,其中总揽一切的是(B)

A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B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C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D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26、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考始于(A)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D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除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外,还有(ABCDE)

A、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B、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C、关于政策和策略理论

D、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E、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的基本方面是(ABC)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E、解放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为(BCD)

A、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结果

B、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是毛泽东的正确思想

4、表明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全党正式确定下来的标志是(DE)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

C、《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形成

D、刘少奇在中共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E、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

5、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E)

A、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B、新的社会生产力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E、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6、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ABE)

A、科学性B、完整性

C、发展性D、实践性

E、独创性

7、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ABCD)

A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B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E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邓小平理论是(ACDE)

A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C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E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9、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如(BCD)

A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B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D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E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10、邓小平提出的崭新论断有(BCE)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B一国两制

C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E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ABDE)

A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B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C都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D都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E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2、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ABCDE)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江泽民指出:

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ABE)

A马克思主义的B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C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D促进经济发展的E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

1、C2、D3、A4、A5、C6、C7、B8、B9、D10A

11、C12、B13、A14、B15、B16B17、B18、B19、C20、D21、D

22、A23、A24、A25、B26、A

1ABCDE2、ABC3、BCD4、DE5、ABCDE6、ABE

7、ABCD8、ACDE9、BCD10、BCE11、ABDE

12、ABCDE13、ABE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B)

A、列宁B、毛泽东C、邓小平D、江泽民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B)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引发了(A)

A、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B、在相当范围内的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C、党的思想路线的转变D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

4.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争论的实质就在于(B)

A、是不是坚持辩证法B、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是不是坚持唯物论D、是不是坚持反映论

5、1978年我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D)

A、马列主义理论B、社会主义原则C、“三个有利于”D、实践

6、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针对长期存在的(C)

A、经验主义、实用主义B、自由主义、全盘西化

C、教条主义、思想僵化D、宗派主义、分裂主义

7、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中的“是”是指(C)

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B、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D、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即辩证法

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B)

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D、工作作风

9、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D)

A、反对教条主义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D)

A、思想更开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排除姓“社”姓“资”抽象争论的干扰

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1、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是(C)

A、从客观事物的现象出发B、找出事物的因果联系

C、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

D、发现事物本质与现象的区别

1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B)

A、目的B、前提C、核心D、关键

13、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C)

A、条件B、原因C、目的D、中心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是(A)

A、辩证统一的关系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相对与绝对的关系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C)

A、尊重科学、尊重知识B、认清时代条件

C、尊重实践、尊重群众D、认清国情特点

1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

A、求真务实B、与时俱进

C、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

17、毛泽东说: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建设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这段话出自(D)

A、《实践论》B、《反对党八股》

C、《反对本本主义》D、《改造我们的学习》

18、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D)

A、可以照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B、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C、无需借鉴别国的经验

D、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事情

19、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做出完整的理论表述,是在(D)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五大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20、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中,检验实际工作中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是(D)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一切从实际出发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1、邓小平确立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现了(D)

A、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C、认识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统一D、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22、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在于(B)

A、提出实事求是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3、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在于(D)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与时俱进

2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贯穿于(C)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中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熟阶段

25、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要(C)

A、先分清姓“社”姓“资”B、反复论证,澄清是非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26、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

A、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B、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

C、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D、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发展

27、科技创新的关键在(C)

A、技术B、管理C、人才D、机制

28、教育创新,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和社会发展要求的(C)

A、教育体制B、教育内容C、教育思想D、教育方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在于(ABCE)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C、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D、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E、彻底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工作

2、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因为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源于(ABC)

A、唯物论的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

D、机械论的观点E、本质论的观点

3、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为一个可以评价的有机整体,保证了人们认识和实践的科学化。

这一有机整体的内容和顺序是(ACDE)

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为人民服务C、实事求是

D、理论联系实际E、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全面推动了改革的进行,并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包括(ABCE)

A、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E、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5、1978年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E)

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E、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

6、邓小平在反对“两个凡是”提倡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时指出,毛泽东思想中最主要的是两条,即(BD)

A、独立自主B、实事求是C、自力更生D、群众路线E、艰苦奋斗

7、“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ABC)

A、对领袖人物的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B、它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C、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它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E、违背了改革开放

8、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C)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

D、具有灵活性E、具有原则性

9、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ABC)

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D、一个历史过程

E、一次历史性飞跃

10、马克思主义是(ABCD)

A、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B、行动指南C、在实践中开拓创新

D、不惟书只惟实E、检验真理的标准

11、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DE)

A、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设想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E、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2、邓小平确立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意义在于(ABCD)

A、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发展

B、把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有机统一在实践标准之中

C、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统一

D、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E、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1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BCD)

A、辩证统一的关系B、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时候是矛盾的

E、解放思想的归宿是实事求是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ABCE)

A、马克思主义的精髓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C、邓小平理论的精髓D、党的工作作风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15、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E)

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D、错误和挫折中总结经验

E、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16、江泽民在党的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要求我们: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ACD)

A、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B、对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C、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D、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AC)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进一步改变了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

D、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方面的创新

E、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18、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BCD)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

E、实现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

19、科学理论的本质是(AD)

A求实B、认真C、坚持D、创新E、修正

2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ABCDE)

A、制度创新B、科技创新C、文化创新D教育创新E、工作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A4、B5、D6、C7、C8、B

9、D10、D11、C12、B13、C14、A15、C16、B

17、D18、D19、D20、D21、D22、B23、D24、C

25、C26、A27、C28、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2、ABC3、ADCE4、ABCE5、AE6、BD

7、ABC8、ABC9、ABC10、ABCD11、ADE12、ABCD

13、ABCD14、ABCE15、ABE16、ACD17、AC18、ABCD

19、AD20、ABCDE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邓小平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论断(D)。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C)

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3、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落后的根本标准是(A)

A、能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能否建立和发展民主

C、能否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     

D、能否提高综合国力

4、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是在(D)

A.1978年B.1980年C.1985年D.1992年

5、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D  )

 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发展科技和教育

C、发展生产力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8、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 D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  

B、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10、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的是(D)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

11、邓小平总结8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少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严重困难等情况,认为根本原因是(C)

A、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没有解决好发展的问题

D、没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1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D)

 A、保持政治稳定B、实现祖国统一

C、加强国防建设D、把发展放到首位

13、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 C  )

A、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

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14、中国的改革是以——的实施为突破口和第一推动力的( B )

 A、国企改革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外开放         D、金融体制改革

15、中国的改革是以——的实施为第二推动力的( C  )

16、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因为它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  B )

 A、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原则的 

B、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C、为了人民的利益的       

D、能战胜资本主义的

17、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就因为它所奋斗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  C )

C、为了人民的利益的        

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B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19、共同富裕意味着( D   )

 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D、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0、下面哪一个不是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