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0333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docx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7秋季作业[9095]《管理心理学》

1、布莱克和莫顿在对密执安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行为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和提高,提出了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的( )

1. 领导行为四分图

2. 管理方格图  

3. 效用曲线

4. 层次分析

2、甲方说:

“你把这任务完成一下。

”乙方却说:

“你不见我正忙着吗?

找别人干去吧!

”这种相互交往类型是( )

1. PP对PP型  

2. CC对CC型

3. AA对AA型

4. PC对CP型

3、戴维斯的研究结果证明,小道新闻传播的最普通形式是( )

1. 集束式  

2. 单串式

3. 偶然式

4. 流言式

4、群体凝聚力与群体团结( )

1. 是一个概念

2. 内涵不一致  

3. 完全不同的概念

4. 一个概念不同表达

5、不是由组织正式规定,而是员工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成为( )

1. 非正式规章

2. 非正式规范  

3. 正式规章

4. 正式规范

6、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态度改变的( )

1. 参与改变态度理论

2. 权变理论

3. 平衡理论  

4. 认知失调理论

7、沟通改变态度的理论起源于哪位心理学家关于对待黑人的态度的研究?

( )

1. 巴纳德

2. 墨菲  

3. 海德

4. 琼斯

8、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谁提出的?

( )

1. 弗鲁姆

2. 马斯洛

3. 赫茨伯格  

4. 亚当斯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 )

1. 刻板印象

2. 投射效应  

3. 晕轮效应

4. 近因效应

10、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知觉上属于( )

1. 刻板印象

2. 投射效应

3. 优先效应

4. 自我实现的诺言  

11、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高估内在倾向作用而忽视情境因素作用的一般倾向称之为( )

1. 基本归因偏差  

2. 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

3. 利己主义归因偏

4. 特殊归因偏差

12、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以倾向性为标准把性格分为( )

1. 内倾型、外倾型的性格  

2. A型、B型性格

3. 独立型、顺从型性格

4. 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性格

13、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30年代)提出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构成哪种人性假设的理论基础?

( )

1. 经济人

2. 社会人  

3. 自我实现人

4. 复杂人

14、由于目标、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织或职能部门决定成立并组建的群体是(  )。

1. 小型群体

2. 松散群体

3. 正式群体  

4. 参照群体

15、公认的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的提出者是(  )。

1. 詹姆斯

2. 塔克曼  

3. 彼得罗夫斯基

4. 阿尔波特

16、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   )。

1. 消退  

2. 倒退

3. 奖励

4. 激励

17、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1. 对发展的需要

2. 对权力的需要  

3. 对精神的需要

4. 对享受的需要

18、解决冲突时,合作与坚持己见都处于中等水平的行为被称为(   )。

1. 迁就

2. 回避

3. 折中  

4. 协作

19、从发信者与接信者的地位是否变换的角度来看,沟通可以分为(   )。

1.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2. 上行沟通与下行沟通

3.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4.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20、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被称为(  )。

1. 社会团结

2. 人际吸引

3. 群体同质性

4. 群体的凝聚力  

21、

群体压力有时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这种行为被叫做(  )。

1. 群体社会化

2. 社会惰性

3. 社会抑制作用

4. 顺从  

22、

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他的内心状态所作的解释和推论叫做(    )。

1. 知觉

2. 图式

3. 归因  

4. 推理

23、

一个主管有效地指导多少下级,或者有多少下级向一个主管汇报工作,这就是(   )。

1. 管理控制

2. 控制跨度  

3. 管理层级

4. 权力控制

24、

弗德勒模型中三种情境因素是指(  )。

1. 领导与职工的关系、任务结构、领导者的岗位权力  

2. 领导与职工的关系、制度结构、领导者的奖惩权力

3. 员工之间的关系、任务结构、领导者的决策能力

4. 组织的结构、规章制度、领导者的岗位权力

25、

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型风格属于(  )。

1. 1.1组合

2. 1.9组合  

3. 9.1组合

4. 9.9组合

26、

某钢铁厂有位电子专业毕业的中年知识分子,曾经利用业余时间在研制小型电脑方面有所创新,他本人迫切要求从事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以争取早出成果。

此种需要属于(  )。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尊重需要

4. 自我实现需要  

27、

公平理论是美国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  )

1. 洛克

2. 佛罗姆

3. 亚当斯  

4. 麦克利兰

28、态度是人对某种对象的(  )。

1. 行为与动机倾向

2. 认知与感情倾向  

3. 积极与消极倾向

4. 兴趣与爱好倾向

29、

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这属于对人知觉偏见的(  )。

1. 优先效应  

2. 定型的作用

3. 近因效应

4. 第一印象

30、

国外的管理学界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管理问题的著作是(  )。

1. 《圣经》

2. 《论语》

3. 《理想国》

4. 《孙子兵法》  

31、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调查法  

4. 测验法

32、根据布雷克管理方格图,下列管理方式中对工作抓的最紧的是(  )。

1. 8.4

2. 3.7

3. 2.8

4. 9.2  

33、直率、热情、精力充沛,但脾气暴躁,易于冲动的气质属于(  )。

1. 胆汁质  

2. 多血质

3. 粘液质

4. 抑郁质

34、弗鲁姆和耶顿于1973年提出了研究决策中领导行为模式的理论是( )。

1.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2. 领导参与模型  

3.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4. 途径-目标理论

35、态度的核心是( )

1. 社会性

2. 价值观  

3. 对象性

4. 稳定性

36、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1. 对发展的需要

2. 对享受的需要

3. 对精神的需要

4. 对权力的需要  

37、群体压力的产生主要是基于( )。

1. 从众行为

2. 群体规范  

3. 群体士气

4. 群体大小

38、对于高层领导来说,首位重要的管理技能是( )。

1. 技术技能

2. 人事技能

3. 决策技能  

4. 心理素质

39、当对一个人某特性形成了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在知觉效应中称为( )。

1. E.晕轮效应  

2. F.刻板印象

3. 近因效应

4. 第一印象

40、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在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是()。

1. A.法约尔

2. B.韦伯

3. C.莱维特

4. D.泰勒  

多项选择题

41、工作内容的设计包括哪些方面?

(   )

1. 工作的广度  

2. 工作的深度  

3. 工作的反馈性  

4. 工作的完整性  

5. 工作的自主性  

42、工作应激的个人对策有哪些?

(   )

1. 锻炼  

2. 放松  

3. 认知治疗  

4. 行为自我控制  

5. 文化培植

43、决定组织设计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  )

1. 环境  

2. 战略  

3. 技术  

4. 组织规模  

5. 员工心理

44、费德勒模型的主要内容。

(   )

1. 用LPC量表确定领导人个性特征。

  

2. 三种情境因素是: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任务结构、领导者岗位权利  

3. 八种情境,三种情况;  

4. 最有利和最不利的两种情境中,采用以任务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5. 中等状态的情境中,采用以关系为领导者中心领导方式效果较好。

  

45、组织文化有哪些特征?

(   )

1. 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2. 组织文化的创造性  

3. 组织文化作用的间接性  

4. 组织文化的整体性  

5. 组织文化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46、想使个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管理者在人事安排上应该注意什么?

1. 在人员的选拔、培养、考核和任用上,应考虑到不同单位、不同工作或岗位对人的不同的能力要求  

2. 用人一定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可求全要求  

3. 人员的选拔与任用要尽量做到使其能力水平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水平相一致,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搞好工作。

  

4. 根据工作的要求,对职工进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训  

5. 经常进行岗位交换

47、影响知觉的知觉者特征因素有哪些?

1. 知觉者的图式  

2. 知觉者的动机状态  

3. 知觉者的个性  

4. 印象操纵

5. 知觉对象的组合

48、目标管理有哪些特点?

1. 参与管理  

2. 自我控制  

3. 下放权力  

4. 注重成果  

5. 制度约束

49、解决认知失调的方式有些?

1. 改变其中一项认知元素,使双方趋于协调  

2. 增加新的认知元素,为自己寻找合理的辩护  

3. 强调某一种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4. 回避失调的因素

5. 整合失调的因素

50、引起工作应激的群体因素有哪些?

1. 群体的结构

2. 群体缺乏内聚力  

3. 群体内的冲突  

4. 缺乏社会支持  

5. 群体的规模

51、如何建设团队?

1. 组建核心层  

2. 制定团队目标  

3. 做好团队激励  

4. 训练团队精英  

5. 培育团队精神  

52、正式沟通渠道中存在哪几种沟通网?

1. 链式  

2. 轮式  

3. 环式  

4. 全通道式  

5. Y式  

53、组织文化创造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1. 对环境变化的察觉和改革的决断  

2. 新价值观的创造  

3. 企业象征的形成与组织内外信息交流  

4. 组织结构的变革  

5. "E:

组织成员意识和行动的变化"  

54、克服抵制变革的组织发展技术有哪些?

1. 教育与沟通  

2. 参与和授权  

3. 帮助  

4. 协商与谈判  

5. 操纵以及强制  

55、影响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1. 距离远近  

2. 交往的频率  

3. 态度的相似性  

4. 需要的互补性  

5. 年龄的大小

56、气质的四种类型。

1. 多血质  

2. 胆汁质  

3. 粘液质  

4. 抑郁质  

5. 内向质

57、“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1. 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 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  

3. 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4. 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5. 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58、“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1. 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在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  

2. 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  

3. 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  

4. 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5. 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5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1. 把人类的基本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  

2. 优势需要决定人的行为  

3. 把五类需要分为高、低二个级别  

4. 人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5. 人的需要决定人的本质

60、组织变革的动力有哪些?

1. 竞争  

2. 经济的冲击  

3. 劳动力性质的变化  

4. 社会发展的趋势  

5. 技术的发展  

61、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有(  )。

1. 竞争  

2. 经济的冲击  

3. 社会发展的趋势  

4. 劳动力性质的变化  

5. 技术的发展  

6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  )。

1. 动机

2. 需要

3. 气质  

4. 能力  

5. 性格  

63、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   )。

1. 目标的可接受性  

2. 目标的具体性  

3. 目标的合理性

4. 目标的难易度  

5. 目标的科学性

64、勒温认为组织变革的过程的三个阶段是(   )。

1. 解冻  

2. 变革  

3. 再冻结  

4. 目标

5. 激励

65、马斯诺需要层次论中把需要分为(  )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社会交往的需要  

4. 尊重需要  

5. 自我实现需要  

66、奖励制度的维度有(   )。

1. 重要性  

2. 数量上的灵活性  

3. 使用的频率  

4. 可见性  

5. 低成本  

67、当组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变革(   )。

1. 决策失灵  

2. 沟通渠道阻塞  

3. 组织机能失效  

4. 缺乏创新  

5. 出现非正式组织

68、强化可以分为(  )。

1. 积极强化  

2. 消极强化  

3. 惩罚  

4. 激励

5. 消退  

69、知觉的整个过程包括(   )。

1. 选择  

2. 分析

3. 组织  

4. 综合

5. 解释  

70、“大五”个性模型所指的个性维度是(   )。

1. 外向性  

2. 神经质和经验的开放性  

3. 随和性  

4. 责任意识  

5. 含蓄性

主观题

71、介绍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题参考答案: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Froom)于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

此理论主要旨在分析使“激励力量”起到更大作用的条件。

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佛鲁姆指出,激励力量的大小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激励因素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叫期望值;二是激励因素的实现对其本人意义的大小,叫效价,用下列公式表示:

激励力量=期望值×效价

激励力量即是指焕发人的内驱力的强度,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工作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的强度。

期望值即是指人做事前的一种估价,就是根据他以往的经验,估价一下完成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有多少。

效价即是指导达到目标以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程度。

佛鲁姆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是期望值与效价的函数值,效价大,期望值大,激励力量就大,人的工作积极性也就高。

该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实现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

如果期望值和效价有一方为零,激励作用也将消失。

为了使激励力量达到最佳值,佛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如下:

这其中体现着三种关系:

①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有没有希望取得成绩,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

假如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目标,他就会有信心,有干劲,否则,反之。

努力与成绩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概率。

由于期望概率是个体对目标实现的一种主观估价,因此,它一方面受个体知识、态度、信念、性格等个性倾向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体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团体气氛、任务是否合理等。

期望概率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函数,在同一事物面前,不同人所产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

②个人成绩与组织奖励的关系。

当个人做出成绩后,都希望受到领导的奖励,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二。

现实生活中的奖励形式是非常多的,有形的、无形的;内在的、外在的;物质的、精神的。

作为管理者只要求员工多工作,而没有有效的奖励来进行强化,时间一长,那些被激发出来的动力会逐渐消退的。

   ③组织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人们希望受到奖励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势需要,这其中便产生了一个效价的问题(就是组织奖励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程度)。

人们由于年龄、性格、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种种差异,因此,希望受到奖励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

为求得奖励最大的效价,作为管理者就应该了解不同的人的不同层次需要,使奖励的内容对员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真正调动起工作积极性。

否则,奖励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又称“三种需要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1917年-1998年)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

麦克利兰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说,人类的许多需要都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而且人的社会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得自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等。

很难从单个人的角度归纳出共同的、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

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的需求当然就不同,所谓“自我实现”的标准也不同。

他认为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三种平行的需要,这三种需要在人们需要结构中有主次之分,作为人们的主需求在满足了以后往往会要示更多更大的满足,也就是说拥有权力者更追求权力、拥有亲情者更追求亲情、而拥有成就者更追求成就。

同时,由于他认为其中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就称其理论为成就需要理论。

 

1、成就需求(NeedforAchievement):

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

个体的成就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社会风气也制约着人们的成就需求。

2、权力需求(NeedforPower):

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

权力需求是指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

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

权力需求较高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他们常常表现出喜欢争辩、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别人、并乐于演讲。

他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或情境,他们也会追求出色的成绩,但他们这样做并不象高成就需求的人那样是为了个人的成就感,而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或与自己已具有的权力和地位相称。

权力需求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3、亲和需求(NeedforAffiliation):

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

亲和需求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

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

高亲和需求者渴望亲和,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

有时,亲和需求也表现为对失去某些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对人际冲突的回避。

亲和需求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72、论述群体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有哪些改善沟通的方法?

本题参考答案:

在群体沟通的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沟通受到障碍。

这些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文化障碍

(1)语义障碍:

信息沟通所使用的主要信号是语言和文字。

语言不是客观事物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它与事物之间只存在间接的关系。

加上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多变,使语言的表达范围和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

有时,所用的语言和文字又是多义的,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意思,不同的理解,从而引起误解错译。

在表达方面,书面沟通如果文词不通顺,字迹模糊,意义含混晦涩,内容不明确,则接受者将无法了解对方所要传达的内容。

同样,口头表达如果发信者口齿不清,语无伦次不得抓住要点,受信者也无法了解其意义。

(2)知识经验的障碍:

当发信者把自己的观念编译成信息,他只是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范围内进行编译,同样,受信者也只能在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内进行译解,理解对方传送来的信息的含义。

当双方的知识经验有交叉区即共同经验区时,这时,信息就可以容易地被传送和接受。

相反,如果双方没有共同的经验区,就无法沟通信息,接受者不能译角和理解发送过来的信息的含义。

这样,信息沟通往往受到知识和经验的局限。

有时,小孩子不能听懂成年人的话,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同样地,如果不能对原子科学一些术语作出通俗的解释,社会科学家就难以正确了解裂变反应和聚合反应。

2、社会障碍

(1)地位和组织结构障碍:

地位是指个人在组织内的阶层与关系。

机关组织是一种层级节制体系,意见经过机关层级的传递,容易把原意歪曲或变质,距离原意越离越远。

下层人员在沟通时,往往产生大量信息过滤程序,将不好的信息除去或隐藏起来;而上级人员则往往不随便同部属表白,以保持其尊严,权威和神秘性。

因此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不能自由沟通,形成隔阂,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