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034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秋 3.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比大小人教新课标秋3

比大小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能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2.过程性目标:

通过找、数、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思考怎样记忆概念,培养学生创兴精神,通过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有序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

3情感性目标:

培养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和“=”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和“=”表示比较结果

教材分析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大小的基础上教学的。

新教材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其中梨4个,桃子3个,香蕉2个,为主题内容。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准备了动画课件。

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入手,引导他们去找、去数、去比,从而引出“〉”、“〈”和“=”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学习。

教师要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而对于大于,小于这两个概念会比较难把握,因此我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观看形象图片和编口诀来记忆理解三种符号。

真正的体现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学情分析

小于、等于、大于是一组数学符号,主要用来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学生在学习“〉”、“〈”和“=”前,已经学过了比较。

会一一对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已经能够很好的掌握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比较。

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这些都是学习新本领的基础。

“〉”、“〈”和“=”就是把直观的比较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达出来。

教学设计说明

1.激发兴趣,贯穿始终。

“寓教于乐”始终是小学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本课时,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通过画外音的层层设问,将一个个富有童趣的情景串联起来直至课程结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吃水果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我用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名给给小猴摘鲜果引入,使教学有了很好的起点。

对此,我特别注重并加以发挥。

通过小猴不会分水果,让学生产生了急切想帮助小猴的意愿,进而积极思考,寻求答案,既解决了问题,又感受了成功的乐趣。

2.循序渐进,突破难点。

  “>”和“<”非常相似,学生往往分辨不清,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时,我通过四个环节来解决这个问题。

  

(1)刚开始出现“>”和“<”时,我通过课件图片鸬鹚张开的嘴图片处闪烁多次,提起学生的注意。

  

(2)全屏幕动态书写“>”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3)安排同座同学交流识记“>”和’<”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这几个环节多角度地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交流、中完成了对知识的识记。

学生玩得高兴,学得轻松,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3.课堂练习,全面深入。

适当的课堂练习能使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取时,我既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又注意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既有检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得如何的基本练习。

总之,既注意广度,又深入拓展,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

齐天大圣孙悟空今天心情特别好,他腾云驾雾出去了,一会儿就摘些鲜果回来,现在准备分给刚出生的几只小猴,可是小猴不会分怎么办呢?

聪明的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忙吧,帮小猴分分水果。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就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2.揭示课题

师: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有的水果和小猴子的数量一样,有的水果比小猴的数量少,有的水果比小猴的数量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

(板书:

《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提问:

1.图上有哪些水果?

分别是多少?

2.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学生可能回答:

猴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4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2来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小猴和水果的图片:

[设计意图说明: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探究一:

教学“=”(猴和桃比)

师:

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2.教师说明:

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

“=”),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点击媒体演示:

一样多。

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桃子图,媒体出示:

3=3。

教师并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

通过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并且通过利用已经学过的数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引出新的知识,让学生感悟知识迁移。

]

3.师:

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

等号两边的数相等;等号两边是两个相等的数。

师:

所以我们可以说:

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4.练一练(媒体出示):

()()

□○□

要求:

(1)可以用数几表示紫色花的多朵数?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黄色花的朵数?

(2)括号里填数字,圆圈里填什么符号?

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

媒体分别出示答案。

师:

我们用手势来表示等于号(教师示范,学生学做),下面这题我们就用手势来表示。

[设计意图说明:

让学生说一说举例,帮助加深对于“=”意义的理解。

]

探究二:

教学“>”(猴和香蕉比)。

1.知道大于(媒体出示:

猴子与香蕉图。

 

师:

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香蕉够分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

猴子有3只,香蕉有2根,猴子比香蕉多,所以香蕉不够分;

b.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香蕉摆了2只,猴子和香蕉一一对应,香蕉比猴子少了,所以香蕉不够分。

师:

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根香蕉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多,香蕉少,香蕉不够分了。

(点击

媒体演示:

猴子比香蕉多。

教师并板书。

2.认识“>”

师:

猴子有3只,香蕉只有2根,(分别点击猴子图和香蕉图,媒体出示3>2)

3.3比2多,我们还能用等于符

号吗?

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师:

这是大于号。

(点击媒体出示:

>。

(教师板书:

3>2;带领大家书空;

点击媒体出示:

读作:

3大于2

4.带领学生读

师:

仔细观察,大于号有什么特点?

大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a.大于号的左边开口大,右边尖尖的;

b.大于号的左边是大的数,右边是小的数;

c.大于号的开口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

……)

师:

所以我们可以说:

开口大,朝大数。

点击媒体出示开口大,朝大数。

教师带领学生说一说。

5.练一练。

(媒体出示)

 

()()

□○□

要求:

(1)学生手势表示。

(2)你是怎么想的?

(记忆口诀:

个别说,全班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图,媒体出示数;

点击媒体分别出示答案。

探究三:

教学“<”(猴子与梨比)

1.知道小于。

媒体出示

 

师:

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梨够分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

猴子有3只,梨有4个,猴子比梨少,所以梨够分,梨多出来了;

b.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梨摆了4只,猴子和梨一一对应,猴子比梨少了,所以梨够分。

师:

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只梨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少,梨多。

(点击

媒体演示:

猴子比梨少。

教师并板书。

2.认识“<”。

师:

猴子有3只,梨有4只,(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梨图,媒体出示)3比4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学生回答:

小于号。

师:

你们可真行!

(点击媒体出示:

<。

)这是小于符号。

(板书:

3<4,带领学生书空;点

击出示:

读作:

3小于4;师带领学生读。

3.师:

仔细观察,小于号有什么特点?

小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a.小于号的左边尖尖的,右边开口大;

b.小于号的形状正好与大于号相反;

c.小于号的左边是小的数,右边是大的数。

d.小于号的开口也是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

……)

师:

所以我们可以说:

尖头小,对小数。

(点

击媒体出示尖头小,对小数。

教师带领学生说一说。

4.练一练

(媒体出示)

 

()()

□○□

要求:

(1)学生手势表示。

(2)你是怎么想的?

(记忆口诀:

个别说,全班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图,媒体出示数;

点击媒体分别出示答案。

师:

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5、区分三种符号。

(1)师:

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

(2)三种符号的书写

课件演示,学生观书写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比大小

(媒体出示)

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

(2)交流反馈:

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空格,媒体分别出示答案,全班核对。

2.填“>”“<”和“=”

3.数一数,比一比

4.看图填数

师:

小组讨论,可以填几?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括号,媒体分别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说明:

开放题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去想,不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的答案,只要能正确的即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结论的不确定性。

]

5.练习一一对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总结回顾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认识了“>”“<”和“=”。

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描述它们的大小。

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不同数比大小,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

(个别说,全班说。

[设计意图说明:

“<”“>”的区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理解它们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区别并加以概括成顺口溜,帮助孩子记忆。

]

教后反思: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

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

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

开口朝哪边?

尖尖的呢?

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

“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

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相对应的练习。

进一步巩固和区别三种符号的应用。

本节教学存在的不足

1.对学有困难的孩子辅导不到位,再课件练习的时候,我发现个别孩子对“<”、“>”还是不清楚,知道应填那种符号,但是书写错误,还没有正确区分开大于号还是小于号。

2.时间的分配不合理,前面较松,后面又比较紧张,因此个别习题处理的不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