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886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课堂设问一: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它还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设置情景:

展示日本大陆政策的相关图片及当时的一些战争言论(学生讨论,得出认识)

(1)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强盛,但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

而且日本国内市场狭小,积极寻求对外侵略扩张——“大陆政策”(蓄谋已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朝鲜东学党起义是战争的导火线

2、战争的经过、结果

展示丰岛海战的图片和甲午战争形势示意图

课堂设问二: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经过如何?

(动态地图显示)

导火线:

朝鲜东学党起义

爆发标志:

丰岛海战(1894年)

重大战役: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幻灯片显示部分网址,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战争的结果及条约的签订签定《马关条约》——最严重、大大加深(如何理解)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定了《马关条约》。

(图片)

《马关条约》内容

危害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割三地

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致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半个世纪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允设厂(资本输出)

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战争的影响

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原来不起眼的小国日本则一跃成为亚洲的强国,中国人也因此被称为“东亚病夫”。

同时,日本在《马关条约》中的巨大获利也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时局图》)

(展示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地图,让学生体会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

清政府;

维新派;

革命派;

农民。

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历史。

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了军事改革,建立起新式陆军;

各阶层以不同方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成为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试图通过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义和团运动

课堂设问三: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和概况:

(展示图片《打鬼烧书图》

课堂设问四: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如何评价?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扶清灭洋”

爱国性:

口号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义和团沉重打击侵略者,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落后性:

“扶清”的提法将“中国”“朝廷”“大清”等观念互相混淆,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政府的警惕性;

另外,“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排外的思想

课堂设问五:

应该怎样评价义和团运动?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但是,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义和团的组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其口号具有盲目仇外的弱点;

其斗争结果不能促使中国走向进步,只能更加落后。

(思考)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同:

都以农民为主体,都以暴力斗争为主要方式,都反抗过中外反动势力,都被中外反动势力剿灭,都暴露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

异:

(提示)①时代背景不同②斗争主要对象不同③斗争水平不同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堂设问六: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其结果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展开讨论)根本原因:

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阻止和打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引起了它们的惶恐。

借口:

以“救护驻华使馆”为借口。

结果:

战败签约《辛丑条约》(幻灯片展示条约内容,思考:

《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战后的巨额赔款,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便于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合作探究)把《辛丑条约》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进行

比较,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的过程。

(表格展示,一目了然)

 

战争与条约

影响

程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再次遭到破坏,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输入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课堂总结:

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都以失败而告终。

尽管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开始了军事改革,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都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但社会制度的落后,导致中国一败再败。

1901年初,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它说明改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将向何处去?

在下一节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九、板书设计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

既定方针;

可能性;

必要性

(2)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爆发:

(2)主要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大连旅顺战役

威海战役

3.结果及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的程度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八国: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2.经过:

3.结果及其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定——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

当堂检测

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

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规定主的主要危害在于

A.便于日本向中国扩张势力 

 

B.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C.列强的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其重要影响之一是

A.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 

B.朝鲜为日本所吞并 

C、日俄关系得到缓和 

D.辽东半岛被日本长期占据

5.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①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②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③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19世纪末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中期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

7.甲午中日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其灭亡

8.《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 

B.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本输出

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使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9.“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

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十、课后反思

本课重点讲的是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史实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

在教学过程中,对

战争过程可以略讲——课件中的图片足以让学生明了。

提出问题后要适时加以引导,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甲午战争对今天中日关系的影响,及我们应如何自强不息,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熟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事实;

识记《辛丑条约》内容,了解其主要意义;

能够联系有关事实归纳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完成预习学案;

整理疑惑。

二、预习内容

一、中日甲午战争

1.背景:

(1)根本原因:

日本 

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侵略扩张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侵略 

、夺取 

、占领 

,进而征服 

的扩张政策。

(2)直接原因:

1894年,朝鲜爆发 

,日本借机大举派兵入朝。

2.过程:

主要战役:

、、、

3.结果:

战败签约,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内容:

(1)

(2)

(3)(4)

影响:

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列强侵略深入 

外国资本挤压,严重阻碍了 

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4.影响:

(1)民族危机的加深:

战争宣告了 

的破产。

甲午战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

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列强竞相在中国 

,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

(2)民族的觉醒:

清王朝开始进行 

,中国的 

和 

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 

的斗争。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义和团运动

1.口号:

,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 

2.结果: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5.历史意义:

体现了中国人民 

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 

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

甲午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由民间组织的义和团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2)借口:

“ 

”。

1900年,八国联军在 

率领下从 

进犯 

,义和团向 

发起猛攻。

1901年9月,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 

两,分 

年还清,本息共 

两,以 

作抵押;

在北京设 

,允许 

驻兵保护;

准许各国驻守 

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惩办“首祸诸臣”等。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 

不仅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而且使中国的 

被列强操纵控制;

在北京设立的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三、提出疑惑

1.

2.

3.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

习目标

1、识记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役、《马关条约》内容、影响、台湾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史实、《辛丑条约》内容及影响

2、分析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受屈辱的原因

3、结合现实问题,探讨近代中国的历史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4、明确战争性质,将其升华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5、关注现实、关注祖国的未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坚定的使命感。

二、学

习过程

参考1:

列强对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比较

列强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并以《马关条约》为界,分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帝国主义阶段。

(1)1840~1894年:

①主要国家:

英、法、美、俄。

②特点:

A.以武装侵略为主,坚船利炮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工具。

B.通过不平等条约,巩固和扩大侵略成果(注意举例)。

C.利用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列

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D.列强在对华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还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举例)

(2)1894~1900年:

除了英、法、美、俄外,日本和德国成为侵华的急先锋。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帝国主义联合起来侵略中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相同点: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本质相同,都是为实现列强掠夺中国财富的目的。

(3)不同点:

①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

一些国家的商人还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

②《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除继续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外,还通过奴役性的贷款、在华开矿修路、投资建厂,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参考2《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①社会矛盾:

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确立,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集中表现为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集团(后来是北洋军阀)的矛盾。

②清政府:

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③列强侵略方式:

以华治华。

④革命任务:

斗争目标集中表现为反对本国政府的反动统治。

⑤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

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

“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

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

……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摘自《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

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

“……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

就在太平军撒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三 

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全图》显示:

俄国熊占据长城以北和东北地区,英国虎占据长江流域、虎尾缠着山东半岛,德国旗插在山东,法国蛙蹲在西南,美国鹰盘踞在菲律宾,对中国虎视眈眈。

一个清朝官员昏昏欲睡。

材料四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

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

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说明了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

结果怎样?

(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进一步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归于失败。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危机也就意味着转机,民族资产阶级由此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了辛亥革命。

1.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

“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持乎?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

”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总理衙门失策和朝廷猜忌 

B.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慈禧太后无主见 

D.同僚倾轧、武器落后和军费不足

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一条约是(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4.近代列强在中国获取权益的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割地方面 

B赔款方面 

C通商方面 

D投资方面

5.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有外国军队

6.下列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7.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

“我家被八国联军洗劫过。

”李辛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

”王平说:

“我见到过中华民国袁大总统。

”赵洋说:

“我曾在老佛爷60大寿的庆典中表演过呢。

”他们当

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课后练习与提高

A.便于日本向

中国扩张势力 

D.辽东半岛被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