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9309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题

2020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

化学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Li7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

K39Ti48Mn55Fe56Co59Ni59Cu64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

C.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包含萃取操作

D.墨子号量子卫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2.四硼酸钠的阴离子Xm-(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O>H>B

B.在Xm-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sp2和sp3

C.配位键存在于4、5原子之间和4、6原子之间

D.m=2,NamX的化学式为Na2B4O5(OH)4

3.司替戊醇(d)用于治疗两岁及以上Dravet综合征相关癫痫发作患者,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一氯代物有4种B.c的分子式为C14H14O3

C.1mold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D.d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4.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海水冻结时,部分来不及流走的盐分(设以NaCl为主)以卤汁的形式被包围在冰晶之间,形成“盐泡”,其大致结钩如图所示,若海冰的冰龄达到1年以上,融化后的水为淡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冰的坚固程度不如淡水冰

B.海冰内层“盐泡”越多,密度越小

C.海冰内层NaCl的浓度约为10-4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g·cm−3)

D.海冰冰龄越长,内层的“盐泡”越少

5.三氯氢硅(SiHCl3)是光伏产业的一种关键化学原料,制备反应的方程式为

Si(s)+3HCl(g)

SiHCl3(g)+H2(g),同时还有其它副反应发生。

当反应体系的压强为0.05MPa时,分别改变进料比[n(HCl)∶n(Si)]和反应温度,二者对SiHCl3产率影响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SiHCl3的产率

B.制备SiHCl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温度为450K,平衡常数:

K(x)>K(y)>K(z)

D.增加HCl的用量,SiHCl3的产率一定会增加

 

6.球形干燥管是中学化学常用的一种玻璃仪器。

下列有关球形干燥管的创新用途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装置

用途

用于尾气处理,防倒吸

用于铜丝与Cl2反应,防污染

简易的天然水净化过滤器

用Na2CO3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备CO2气体,可随制随停

7.短周期元素X、Y、Z、M、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五个不同的族,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N为金属元素。

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自然界中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最多。

Z、M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种元索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

N>Y>Z>M>X

B.Y、Z、M三种元素都能与X元素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强碱

D.Y、Z两种元素都能与M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和1:

2的化合物

8.下列方程式错误的是

9.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石蜡油催化裂解生成不饱和烃

B

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置于集满红棕色气体的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该气体为Br2

C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生成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有乙烯生成

D

将Na2SO3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Na2SO3已变质

10.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气的转化。

实现氮气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2→NH3,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

B.催化剂a作用下氮原子发生了氧化反应

C.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D.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

二、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荣获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吉野彰是最早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锂离子电池的日本科学家,他设计的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可充电电池的放电反应为

LixCn+Li(1-x)CoO2

LiCoO2+nC(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用于电动汽车可有效减少光化学烟雾污染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CoO2-xe-

Li(1-x)CoO2+xLi+

C.充电时,Li+由A极移向B极

D.若初始两电极质量相等,当转移2NA个电子时,两电极质量差为14g

12.已知:

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

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溶液和KOH溶液逐一吸收混合气体(由CO2、CO、N2和O2组成)的相应组分。

有关该方案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吸收必须在吸收O2后进行,因为CuCl的盐酸溶液会被O2氧化

B.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是O2、CO和CO2

C.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O2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

D.在3种气体被逐一吸收后,导出的气体为纯净的N2

13.常温下,向1L0.01mol·L-1一元酸HR溶液中通入氨气(常温下,K(NH3·H2O)=1.76×10-5),保持温度和溶液体积不变,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0.01mol·L-1HR溶液的pH约为4

B.随着氨气的通入,

逐渐减小

C.当溶液为碱性时,c(R-)>c(HR)

D.当通入0.01molNH3时,溶液中存在:

c(R-)>c(NH4+)>c(H+)>c(OH-)

14.某工业废气中的SO2经如图中的两个循环可分别得到S和H2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循环Ⅰ中,反应1中的氧化产物为ZnFeO3.5

B.循环Ⅰ中,反应2中的还原产物为ZnFeO4

C.Mn可作为循环Ⅱ中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材料

D.循环Ⅰ和循环Ⅱ中消耗同质量的SO2,理论上得到S

和H2SO4的质量之比为16∶49

15.乙炔在Pd表面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其中吸附在Pd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正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85kJ·mol-1

C.Pd为固体催化剂,其表面积大小对催化效果无影响

D.C2H

+H*―→C2H

只有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烟气脱硫后的物质可以再生、再利用。

(1)一种干法脱硫技术以CuO为吸收剂,并用CH4再生CuO,原理如下:

2CuO(s)+2SO2(g)+O2(g)===2CuSO4(s);ΔH1=akJ·mol-1

2CuSO4(s)+CH4(g)===2Cu(s)+2SO2(g)+CO2(g)+2H2O(l);ΔH2=bkJ·mol-1

2Cu(s)+O2(g)===2CuO(s);ΔH3=ckJ·mol-1

反应CH4(g)+2O2(g)===CO2(g)+2H2O(l)的ΔH=________kJ·mol-1(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2)

钠碱法脱硫后的吸收液中主要成分为NaHSO3、Na2SO3。

用三室阴阳膜组合膜电解吸收液可再

生得到Na2SO3,原理如图所示。

1写出电解时HSO

在阳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时采用吸收液低流速通过阴极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阴离子交换膜换成阳离子交换膜,则出口B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灰的主要成分有CaCO3、CaSO3·0.5H2O、CaSO3、CaSO4。

为实现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对脱硫灰进行热重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图2中,1100℃时,残留固体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在600~630℃时有一个微弱的SO2峰,可能是由于脱硫灰中少量的FeSO4分解导致的,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对比图2与图3知,图3中370~420℃曲线上升的原因为_______。

17.(12分)我们利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对周期表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同类知识。

(1)基态砷原子中,价电子占用________个原子轨道;雌黄分子式为As2S3,分子结构如图,则砷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析出[Cu(NH3)4]SO4·H2O晶体;该晶体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中,N、O、S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SO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

加入乙醇后析出[Cu(NH3)4]SO4·H2O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PCl5是一种白色晶体,其立方晶系晶体结构模型如下左图所示,由A、B两种微粒构成。

将其加热至148℃熔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

已知A微粒与CCl4具有相同的空间构型和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则A为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

(4)磷化硼(BP)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上右图为其立方晶胞。

已知晶体中最近的硼原子和磷原子核间距为xcm,磷化硼的摩尔质量为b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磷化硼晶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g·cm-3。

18.(12分)葡萄糖酸亚铁【(C6H11O7)2Fe】是常用的补铁剂,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

葡萄糖酸亚铁的制备方法之一是由新制备的碳酸亚铁(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与葡萄糖酸反应而制得,其流程如下:

(1)用下图装置制备FeCO3

 

①仪器b的名称为。

仪器a中橡胶管的作用是。

②反应开始时,先打开活塞K1和K3,关闭K2,目的是。

一段时间后,关闭,打开,目的是。

③将制得的FeCO3过滤、洗涤。

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试剂为(若多种试剂,按试剂使用由先到后的顺序填写)。

④用NaHCO3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制备碳酸亚铁,同时有气体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反应II中加入过量葡萄糖酸使溶液显弱酸性,原因是。

(3)葡萄糖酸亚铁结晶时需加入乙醇,目的是。

19.(12分)钼(Mo)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在电子行业有可能取代石墨烯,其化合物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可制造阻燃剂和无公害型冷水系统的金属抑制剂。

由钼精矿(主要成分MoS2,含有少量不反应杂质)制备钼及钼酸钠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时,下列措施有利于使钼精矿充分反应的是(填序号)。

a.增大钼精矿的量b.将矿石粉碎c.采用逆流原理混合

(2)操作1的名称是,“碱浸”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经“蒸发结晶”过程可得到钼酸钠晶体的粗品,要得到纯净的钼酸钠晶体,需要进行的操作2名称是。

(4)Mo元素有+4、+6两种价态,钼精矿中存在非整比晶体MoS2.7,则MoS2.7中Mo4+所占Mo元素的物质的量分数

为__________。

(5)焙烧钼精矿所用的装置是多层焙烧炉,右图为各

炉层固体物料的物质的量的百分组成。

图像中纵坐标x=。

(6)在实际生产中会有少量SO42-生成,用固体Ba(OH)2

除去。

在除SO42-前测定碱浸液中c(MoO42-)=0.80mol·L-1,

c(SO42-)=0.04mol·L-1,当BaMoO4开始沉淀时,SO42-的去除率

为94.5%,则Ksp(BaMoO4)=。

[Ksp(BaSO4)=1.1×10-10,溶液体积变化、温度变化可忽略。

]

20.(12分)某有机物K是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G的结构简式为,F→G的反应类型为,H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D→E的反应方程式为。

(3)写出化合物D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官能团与D相同,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面积比为2:

2:

2:

3

(4)已知:

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2.C3.C4.B5.B6.D7.C8.B9.A10.D

二、选择题11.CD12.A13.D14.D15.AB

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a+b+c)

(2)①HSO

-2e-+H2O===SO

+3H+

②使吸收液在阴极区充分反应,提高Na2SO3的再生率③NaHSO3和H2SO3(1分)

(3)①CaSO4、CaO(1分) 2FeSO4

Fe2O3+SO2↑+SO3↑

②CaSO3·0.5H2O失水质量小于CaSO3被空气中O2氧化成CaSO4增加质量

17.(12分)

(1)4(1分) sp3杂化(1分)

(2)N>O>S(1分) 正四面体(1分) 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2分)

乙醇分子极性比水分子极性弱,加入乙醇降低溶剂的极性,从而减小溶质的溶解度(2分)

(3)PCl

(1分) PCl

 (1分)(4)

(2分)

18.(12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①蒸馏烧瓶使内外压强相通,液体能顺利流下

②排出装置中的空气K3K2将b中溶液压入装置c中

③盐酸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

④Fe2++2HCO3-=FeCO3↓+H2O+CO2↑(2分)

(2)防止Fe2+水解生成Fe(OH)2

(3)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便于葡萄糖酸亚铁结晶析出

19.(12分)

(1)bc(2分)

(2)过滤(1分)MoO3+CO32—=MoO42—+CO2↑(2分)

(3)重结晶(1分)(4)0.3(2分)(5)16(2分)(6)4.0×10-8(2分)

20.(12分)

(1)邻硝基甲苯或2-硝基甲苯(1分)

(1分)氧化反应(1分)

氨基和羟基(2分)

(2)

(2分)(3)

(2分)

(4)

(3分)

 

2020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

物理试题

2020.4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事实可作为“原子核可再分”的依据是

A.天然放射现象

B.

粒子散射实验

C.电子的发现

D.氢原子发光

2.某同学把质量是5kg的铅球推出,估计铅球出手时距地面的高度大约为2m,上升的最高点距地面的高度约为3m,最高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约为6m。

由此可估算出该同学推铅球的过程中对铅球做的功约为

A.50JB.150JC.200JD.250J

3.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是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

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在一个可以自由压缩的导热容器中,将容器缓慢移到海水某深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温度逐渐降低。

此过程中

A.封闭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B.封闭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一定增大

C.封闭的二氧化碳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封闭的二氧化碳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4.如图,某同学将一足球静止摆放在收纳架上。

他估测得足球的直径约为20cm,质量约为0.48kg,收纳架两根平行等高的横杆之间的距离d约为12cm。

忽略足球

的形变以及球与横杆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可估

算出一根横杆对足球的弹力约为

A.2.4NB.3.0NC.4.0ND.4.8N

5.按压式圆珠笔内装有一根小弹簧,尾部有一个小帽,压一下小帽,笔尖就伸出来。

如图所示,使笔的尾部朝下,将笔向下按到最低点,使小帽缩进,然后放手,笔将向上弹起至一定的高度。

忽略摩擦和空气阻力。

笔从最低点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

A.笔的动能一直增大

B.笔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一直减小

C.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量等于笔的动能增加量

D.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量等于笔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增加量

6.如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通过理想电流表接在一交流电源的两端,交流电源输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副线圈中接有理想电压表及阻值R=10Ω的负载电阻。

已知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为20V

B.电流表的示数为0.28A

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80W

D.通过电阻R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

7.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和“站起”的动作,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可以绘制出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某次实验获得的图线如右图所示,a、b、c为图线上的三点,有关图线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a→b→c为一次“下蹲”过程

B.a→b→c为一次“站起”过程

C.a→b为“下蹲”过程,b→c为“站起”过程

D.a→b为“站起”过程,b→c为“下蹲”过程

8.2019年11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第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由静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

“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卫星运行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叫做轨道倾角。

根据轨道倾角的不同,可将“同步轨道”分为静止轨道(倾角为零)、倾斜轨道(倾角不为零)和极地轨道。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高度大于静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高度

B.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静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C.可以发射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静止在北京上空

D.可以发射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每天同一时间经过北京上空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ls时刻波形图,该时刻M点开始振动,再过1.5s,N点开始振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波的传播速度4m/s

B.质点M的振动方程y=

C.质点M、N相位相差是π

D.t=0.58时刻,x=l.0m处质点在波峰

10.如图所示,导线框与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回路,将导线框用弹簧测力计悬挂起来,导线框下端置于蹄形磁铁两极之间,与磁场方向垂直放置。

在接通电路前先观察并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0。

接通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读数为I1,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此时的读数F1,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读数为I2,I3,…,In,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F2,F3,…,Fn。

若实验过程中导线框下端都未离开蹄形磁铁两极之间的区域,且该区域的磁场可看作匀强磁场,则根据以上数据描绘出的弹簧测力计弹力大小F随电流I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11.如图,两根平行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导轨间距为0.5m。

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绕过光滑的滑轮将b棒与物体c相连,滑轮与b棒之间的细线平行于导轨。

整个装置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2T。

物体c的质量为0.06kg,a、b棒的质量均为0.1kg,电阻均为0.1Ω,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将a、b棒和物体c同时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物体c不触及滑轮,a、b棒始终与两导轨接触良好。

导轨电阻不计且足够长,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b棒刚要开始运动时,a棒的加速度大小为3.5m/s2

B.b棒刚要开始运动时,a棒的速度大小为5.0m/s

C.足够长时间后a棒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D.足够长时间后a棒的速度大小为7.0m/s

12.《大国工匠》节目中讲述了王进利用“秋千法”在1000kV的高压线上带电作业的过程。

如图所示,绝缘轻绳OD一端固定在高压线杆塔上的O点,另一端固定在兜篮上。

另一绝缘轻绳跨过固定在杆塔上C点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兜篮,另一端由工人控制。

身穿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缓慢地从C点运动到处于O点正下方E点的电缆处。

绳OD一直处于伸直状态,兜篮、王进及携带的设备总质量为m,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关于王进从C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对绳的拉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B.绳OD的拉力一定越来越大

C.OD、CD两绳拉力的合力大小始终等于mg

D.当绳C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工人对绳的拉力为

mg

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下落。

(1)除了图示的实验器材,下列实验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交流电源B.秒表C.刻度尺D.天平(带砝码)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重物进行实验

B.释放纸带之前,纸带必须处于竖直状态

C.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3)实验中,得到如图4所示的一条纸带。

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O点与下一点的间距接近2mm)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设重物质量为m。

从打O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________,动能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