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195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盘古开天地》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能力目标: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能叙述这个故事,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无私奉献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已是三年级,他们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基础,对神话故事他们非常喜欢,对该故事且有初步的了解,文中神奇想象的语句,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教学本课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

教学准备:

学生:

课外阅读神话故事。

教师:

多媒体课件(盘古开天地等图片或短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①播放盘古开天地动画.

②揭题:

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①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桌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②、师:

感知文意: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生: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

你们真聪明。

有人说啊“聪明的人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

我看谁还能读出这个词?

生:

创造。

师:

那同学们想知道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呢?

生:

因为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师:

谁知道“混沌”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

生:

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都混在一起,就叫“混沌“。

师:

同学们真会读书,相机播放一段混沌的画面,让学生感受。

看完短片说体会。

生1:

这样的环境:

真没法过。

生2:

宇宙模糊不清,什么也看不见。

......

   师:

这样一片模糊不清的宇宙延续了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沉睡了十万八千年的盘古忽然醒来,他是怎样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生:

盘古先开天辟地,再顶天立地,最后身化万物。

 师:

盘古“开天辟地”容易吗?

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词。

 视屏显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只听见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生:

我除了画出动作词,我还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好几组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天——地......)

师:

在盘古的努力下,天和地分开了,盘古就可以休息了吗?

生:

不!

他还没休息,他担心天和地还会合在一起,他头顶着天,用脚使劲瞪着地。

师:

你觉得他怎样?

生:

盘古很辛苦。

师:

同学们可以模仿训练,体会一下盘古开天地的不容易。

很多年以后,天和地分开了,盘古也累到了。

他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请同学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边听边想画面。

(教师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

同学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生1:

我仿佛听到盘古高呼:

“我终于成功了”。

生2:

我仿佛看到了天和地之间是多么明亮。

生3:

我仿佛看到了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

生4:

我仿佛看到那茂盛的花草树木,那滋润万物的雨露。

生5:

我仿佛听到隆隆的雷声

生6:

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世界。

......

师: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屏幕出示相关句子)。

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分组读等,让学生通过读来理解内容。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

  师:

通过朗读,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1:

我发现这是一个排比句。

生2:

这些描写太精彩了。

生3:

我要把这些句子抄下来。

......

三、巩固提高

师:

小组合作交流:

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盘古的身体还变为其他的什么?

生1:

他的肌肤变成了肥沃的泥土。

生2:

他的嘴变成了神奇幽深的溶洞。

生3:

他的牙齿,变成了坚硬的岩石。

 生4:

他的五指,变成了巍峨的山峰。

  ......

师:

学了课文,你认为盘古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

盘古多么乐于奉献

生:

我们应该多向盘古学习,努力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生:

盘古为我们创造了这么美丽的世界,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生:

盘古真伟大,不但为我们开辟了天地,死后还为我们作出贡献。

四、小结

师:

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生机,使一切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我们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是盘古的身体变成的,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恩的心,在一起朗读课文。

(配乐)

 五、作业布置

  ①把这个故事说给身边的人听。

②再读一读,你们喜欢的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宇宙混沌

   盘古开天地开天辟地创造宇宙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奉献、牺牲)

《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

1、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注意教学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导入时,先是给同学们播放盘古开天地的画面,再出示课题,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感觉学习课文的负担,然后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神话的魅力,知道神话具有“大胆想象出来”的特点。

于是课文中很多地方我都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

天地还没分开,“混沌”是什么感觉,体会盘古开天地的不容易等。

盘古还具有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材料,对此,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想想盘古的身体还变成了些什么?

2、一篇课文的教学,应从把握好重点词句,通过对对重点字词、句子理解后,才能更好理解课文内容,如,在讲解本文时,我都是以抓文章中心句引出课文教学的。

3、板书设计很重要,犹如一节课的眼睛,体现了整堂课的重点,最后我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学生觉得很轻松。

不足之处:

1、留给小组交流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有点流于形式,交流的效果不好。

2、重点词句理解不到位,课文内容挖掘不够透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