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782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一、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日: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

“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

“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摘自《晏子论罪》)注:

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

②弋〔yì〕,本指用带着绳子的箭来射鸟,这里指捕鸟。

③烛邹,人名。

译文:

 齐景公喜欢打鸟,派烛邹管养鸟的事,结果鸟却跑了。

景公大怒,命令官吏杀掉烛邹。

晏子说:

“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一条一条地指出他的罪状,然后再杀掉他。

”景公说:

“可以。

”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数他的罪过,说:

“烛邹,你替我们君主主管养鸟却让鸟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使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让诸侯听到了这件事,认为我们国君重视鸟却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

”晏子数完了烛邹的罪状,请景公杀掉他。

景公说:

“不要杀了,我听从你的指教了。

 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

  

(1)臣之妻私臣(偏爱)

(2)王之蔽甚矣(蒙蔽)

  (3)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让……逃跑)(4)以吾君重鸟以轻士(重视)

 2、比较下列加点的各组文言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或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使诸侯闻之(听到)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因为)

3、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晏子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

你更加欣赏谁?

请简述理由。

共同点:

都采用了委婉劝谏的方式,使人容易接受。

  更欣赏谁及理由:

更欣赏晏子。

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更欣赏邹忌:

有胆有识,明智,精细,现身说法,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醒悟,从而纳谏除弊,兴国安邦。

4、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有什么新的理解?

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5、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

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不杀烛邹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

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均可)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曰:

“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

“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译文: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

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

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

“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

”老人说:

“是有话说。

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

”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

“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

”老人说:

“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

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实在、确实)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担任)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离开)    

3、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

请说说理由。

(5分)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

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龙曰:

“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

“人畋得兽,我畋得士。

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

【注】①赵简子:

即赵鞅。

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

农夫。

③晋文公:

即重耳。

春秋时晋国国君。

④卫:

春秋时的卫国。

译文:

赵简子外出打猎,命令郑龙射杀一名农夫,以免让农夫不会惊动他将打猎的鸟。

郑龙说:

"我们的先帝晋文公讨伐卫国的时候,不曾轻杀一个人,而您却在打猎的时候就想射杀一个普通百姓,简直如同虎狼一般。

"赵简子(感慨地)说:

"别人打猎得到猎物,而我打猎却得到贤士。

"所以说,爬树爬得越高的越感觉到害怕,人的官职越高的越感到危机。

能不谨慎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3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 )

(2)赵简子出畋(打猎 ) (3)故缘木愈高者愈惧(攀援、爬(树))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人爵愈贵者愈危。

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险

3、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4分)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4、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

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左右谏曰:

“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晏子曰:

“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①仕:

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

晏子。

③仄陋:

狭窄浅薄。

 ④维:

维系。

 ⑤弼:

纠正。

 

1、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 )

(2)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侍奉)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道义)

2、翻译选文中画“   ”的句子。

(2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高缭在晏子那里做官,晏子赶走了他。

3、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

(4分)

邹忌:

敢于进谏,善于进谏;(1分)高缭:

侍奉三年,没有提出任何建议。

(1分)

启示:

我们要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

(大意对即可,2分)共4分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欲伐魏。

淳于髡谓齐王曰:

“韩子卢①者,天下之疾犬也。

东郭逡②者,海内之狡兔也。

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③,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④,各死其处。

田父⑤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⑥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齐王惧,谢⑦将休士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韩子卢:

犬的名字。

②东郭逡:

兔的名字。

③环山者三:

绕着山跑了三圈。

④罢:

“极”和“废”意思相同。

⑤田父:

农夫。

⑥以顿:

以同“已”;顿:

困顿、疲弊。

⑦谢:

辞谢、辞退。

译文:

齐王想发兵攻打魏国。

淳于髡对他说:

“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则是世上数得着的狡兔。

韩子卢追逐东郭逡,接连环山追了三圈,翻山跑了五趟,前面的兔子筋疲力尽,后面的狗也筋疲力尽,大家都跑不动了,各自倒在地上活活累死。

有个老农夫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捡走了它们。

与此相同,要是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士兵百姓都疲惫不堪,臣担忧秦、楚两个强敌会抄我们后路,以博取农夫之利。

”齐王听后很是害怕,就下令休养将士,不再出兵。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

①臣之妻私臣私:

偏爱②今齐地方千里方:

方圆,纵横

③时时而间进间:

间或,偶然④天下之疾犬也疾:

快,急速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狗和兔子都疲惫到了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

3、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4分)甲文中邹忌劝谏的目的是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以富国强民。

乙文中淳于髡劝谏的目的是让齐王放弃伐魏的计划,以避免两败俱伤,别国渔利。

4、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差异?

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有何差异?

(4分)二者使用劝谏方法的相同之处都使用了以事喻理(或借事说理)的方法。

不同之处是邹忌以身边事说理,真实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动形象。

齐威王意识到自身问题后欣然纳谏并主动改变自己的做法;齐王因惧怕后果而被动放弃原有打算。

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

“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

‘吾君圣者!

’侍御③数百人,被④服以立,无不曰:

‘吾君丽者!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⑤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

注:

①出亡:

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

施政办事。

③侍御:

侍从妃子。

④被:

穿上。

⑤谄谀:

奉承拍马。

译文:

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

“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

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

‘我们君主圣明!

’侍者卫士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

‘我们君王长得美!

’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

所以宋昭公亡了国但是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臣之妻私臣(偏爱)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深了。

3、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

(2分)

(1)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

(2)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3)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4)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4、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2分)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也善于纳谏。

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道谏言。

5、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分)示例:

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

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

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朝服衣冠(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分)

(1)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

(2)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3)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

12.邹忌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

(2分)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日:

“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

”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

“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

“甚善,谨记之。

【注释】①令尹:

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

指都城。

③吊:

吊唁。

④受吏民之垢:

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⑤患处之:

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⑥意益下:

越发将自己看低。

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离开(背弃))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厌恶(嫌弃))

5.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3分)

(1)位高意下;

(2)官大心小;(3)禄厚不取。

6.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

(除甲、乙两文之外)(1分)

示例:

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1)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2)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

八、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入朝见威王,曰: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成侯邹忌为齐相》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公孙闬①谓邹忌曰:

“公何不为王谋伐魏?

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

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

“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

”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

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

①闬:

念hàn。

②不进:

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

桡,念náo。

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

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

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

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

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

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

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

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译文:

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

公孙献计给邹忌说:

“阁下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

打了胜仗,那是您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假如不死在战场,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

”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谁料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

商量对策。

公孙?

就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

“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

”卜卦的人刚走,公孙?

就派人逮捕卖卜的人,在齐王面前验证这番话。

田忌闻言大恐,出走避祸。

1、解释下列词语。

(2分)

(1)门庭若市:

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

(2)面刺:

当面指责、当面挑刺(3)期年:

满一年

(4)不相说:

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和;(5)走:

跑、逃走、逃跑、出逃。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5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分)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3分)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2分)(C)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

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

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

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3分)

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

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

(答清楚一点得2分,答清楚两点再得1分。

如果有学生将重点放在说明齐王性格差异的原因上的,最高给2分。

而如果只分析邹忌的行为的,判为审题错误,0分。

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给分。

意对即可)

九、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

?

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惠王说:

“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老蚌怕出来晒太阳,但有个鹬鸟跑来啄食它的肉,蚌马上合上两片壳刚好夹住了鹬鸟嘴巴,鹬鸟说:

‘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小蚌你死定了。

”蚌说道:

“你嘴巴今天抽不出,明天抽不出,等死的是你。

”两个都不肯舍弃让步,这时刚好有个老渔翁走过看到把他们俩都捉住了。

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

我恐怕强大的秦国要当渔夫了。

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

”赵惠王说:

“好。

”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①臣之妻私臣私:

偏爱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

当面指责

 ③赵且伐燕且:

将  ④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曝:

2、翻译句子(2分)

  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燕、赵、韩、魏等国家听说了齐国的这种变化,都来到齐国朝见威王。

  ②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很快就会有死蚌。

3、出自甲乙两文的成语各是什么?

常用来比喻什么?

(2分)

  出自(甲)文的成语_门庭若市__。

常用来比喻__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出自(乙)文的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常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到好处。

4、甲乙两文都是臣子对帝王的劝谏,但是两文都注意了劝说的艺术,请你谈一谈文中的邹忌、苏代是如何来劝谏齐威王和惠文王的?

其目的各是什么?

(3分)邹忌通过自身的体验,现身说法来劝谏齐威王,目的是希望齐威王善于纳谏;苏代通过讲故事来劝说惠文王,目的是阻止赵国攻打燕国。

5、甲乙两文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你简要谈一谈。

(3分).甲文说明人要正确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清醒地认识自己;乙文说明了看不到真正的敌人,互相斗争,就会给敌人制造有利机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十、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王曰:

“善。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

征雅③有经④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

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太宗尝劳⑤之曰:

“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注释】①励精:

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②政道:

施政的方略。

③雅:

素来 ④经:

治理 ⑤劳:

慰劳。

译文:

唐太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励精图治管理政务。

他几次把魏征召到卧室里来,询问施政得失。

魏征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性格又耿直,没有什么能让他屈服。

太宗和他商讨的事情,都是欣然接受采纳。

魏征很庆幸遇到了了解自己的君主,就殚精竭虑为他服务,知道的事情全都说给他听。

太宗常常慰劳他说:

“你所说的意见,前后有两百多件事情,如果你不是诚心诚意为了国家,还能是什么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l)孰视之(  同“熟”,仔细    )       

(2)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

(3)王之蔽甚矣(  受蒙蔽            )  (4)思竭其用(   完,尽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3、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

‘善。

’”【乙】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 (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答“欣然”亦可) 。

(2分)

4、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分)

答:

示例:

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用设喻、暗示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

(  要点:

①设喻、暗示或委婉,得2分。

②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

或“敢于直谏”得1分。

意思对即可)

5、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2分)

示例:

唐太宗非常思念和感激魏征,因为魏征不仅有才能,而且很正直,敢于讲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阔的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

(要点:

①答“唐太宗对魏征的思念和感徽之情”,得l分;②答“魏征是敢于讲真话的忠吞、贤臣”,得l分。

十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议欲大苑囿①,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

优旃②曰:

“善。

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

”始皇以故辄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

优旃曰:

“善。

主上虽无言,臣故将请旨。

漆城虽于百姓愁费③,然佳哉!

漆城荡荡④,寇来不能上。

”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注释]①苑囿:

养禽兽以供帝王打猎的园林。

②优旃(zhān):

秦朝宫廷中的一个演员。

③愁费:

愁,忧愁;费,花费。

④荡荡:

漂亮而光滑。

译文:

秦始皇曾经计划要扩大猎场,东到函谷关,西达雍县、陈仓。

优旃说:

“绝对赞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