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698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docx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及备课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与“识字”、“课文”组成。

“识字”两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6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24课;每单元1个综合练习,共8个。

“识字”课有三种形式:

词串识字(1、2、5、6)、形近偏旁的比较(3、4、7)、特殊偏旁的认识(8)。

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

第一单元:

春光篇(1-4);第二单元:

哲理篇(5-8);第三单元:

亲情篇(9-12);第四单元:

勤学篇(13-16);第五单元:

爱国篇(17-20);第六单元:

科技篇(21-24)。

以上安排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每单元一个综合练习,重视综合性和实践性,一般包括学用字词句、朗读背诵、写字、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在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适当的扩展。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⑴ 继续掌握正确的勤查字典,并养成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⑵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⑶ 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⑷ 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⑴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⑵ 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⑴ 准确认读373个生字。

⑵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13个常用偏旁部首。

⑶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83个。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⑴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⑵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⑶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⑷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⑴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 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⑶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⑷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⑴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

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⑵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⑶ 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⑷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393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293个)。

继续培养识字能力,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运用笔画或结构分析字形。

写字姿势正确,字写得端正、清楚。

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经过一学年半的学习,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

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

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教学措施]

1、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

开始训练默读。

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

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

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数

时间

1

常规课、培养学习习惯(4)

3课时

2/21-22

2

识字1、识字2、识字3、识字4

9课时

2/25-3/1

3

识字4练习1测试  1古诗二首、2蚕姑娘、阅读 

9课时

3/4-8

4

3月亮湾 、4快乐的节日、练习2 补充阅读

9课时

3/11-15

5

测试 5雨后  补充阅读 6谁的本领大、7蜗牛的奖杯

9课时

3/18-22

6

阅读练习3、8.狐假虎威、9.母亲的恩情

9课时

3/25-29

7

10.沉香救母

(一)补充阅读、11.沉香救母

(二)

9课时

4/1-5

8

12木兰从军练习4、补充阅读识字5

9课时

4/8-12

9

识字6、识字7识字8、练习5、 测试

9课时

4/15-19

10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9课时

4/22-26

11

  13 学棋、五一假

4/29-5/3

12

14“黑板”跑了补充阅读15.晚上的太阳

9课时

5/6-10

13

故事会16.闪光的金子阅读练习6、

9课时

5/13-17

14

测试17.歌唱二小放牛郎、18.鸟岛

9课时

5/20-24

15

阅读 19.台湾的蝴蝶谷、补充阅读 20欢乐的泼水节

9课时

5/27-51

16

练习7、补充阅读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22.猴子…

9课时

6/3-7

17

23.会走路的树、24问银河练习8

9课时

6/10-14

18

期末复习

6/17-21

19

期末复习

6/24-28

20

期末测试

7/1-5

开学常规教育

今天,新的学期开始了,学生们的思想意识还处于放松状态,为了尽快让学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开始正常的学习我要重点给学生们强调以下几点:

一、惜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结合春天的季节特点,动员孩子们从现在开始,牢记“早”“快”“勤”,好好“播种”。

二、常规教育

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到。

到校,把课桌椅摆整齐,主动进行晨扫。

将作业本放到课桌右上角,组长按时收作业,送作业,拿作业。

2、关心集体,讲究卫生,不带和学习无关的物品到学校。

不乱丢纸屑,除了手工课和美术课,其他时间一律不许带卡纸,彩纸和水彩笔之类。

不带和学习无关的物品,如玩具等,不许带零食,更不允许在班上吃零食。

不许带钱!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打了预备铃就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安静的等待老师来上课。

(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最难的。

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近段时间,我每堂课都会到班上去巡视,表现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教育。

每天在家要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在家长的督促下做好预习和复习。

4、做操和放学排路队,做到“快、静、齐”

重点强调并训练了放学要求:

离开座位前,要把桌椅摆放整齐,背好书包在指定位置排路队,按早操队形排两队。

(近日训练一下,基本能按要求摆好桌椅,排队,但速度太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拥在一起,缺乏主动性,队列不整齐)

5、作业要求家长签字

从本学期开始,孩子的作业必须要家长签字说明孩子的复习和预习以及读书情况,或者在家里完成作业情况。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学期,期盼家长都能和老师密切配合,抓好孩子的常规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青铜峡市第四小学模块备课教案

任课教师

班级

模块

主备教师

吴慧琴

参备教师

张慧君、葛玉霞、杨静、黄波、王桂玲、刘淑萍、李帆

教学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重难点

培养学生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及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添补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学期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2、本学期还要重点培养两个学习习惯,其中一个为勤查字典(板书)。

二、指导看图

1、看第一页上面的插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师述:

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知道了多读课外书的好处,可是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字。

怎么办呢?

3、仔细看上面的小图:

图上的老师在向我们推荐什么?

(字典)

4、看下面两副图上画了什么?

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字典呢?

5、从整体入手,仔细看下面的小图,完整地说说图上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

6、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看图,说说同学们在干什么?

7、看第二页图,说说还有哪些情况下我们经常用到字典的?

{在学校,在家中}

8、谈谈你平时是如何使用字典的?

三、总结板书,进行练习

1、说说新学期里自己准备怎样培养自己勤于查字典的习惯?

(小组交流)

点评: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既可以在别人的讨论中得到启发,也可以由小组长组织同学们在学习中展开竞赛,更快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2、阅读课外读物。

{语文补充阅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一、简介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吗?

他曾经给一位小学生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部分内容就让他多读书。

读书就如同采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师述:

你读懂这句话了吗?

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乐于课外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

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我们的字典朋友,可是如果不认识的字太多的话,那就肯定会影响我们的阅读效率了。

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来看书。

二、指导看图

1、看第3页上面第一幅图,从照片上你看出了什么?

2、第2、3幅图画了什么?

3、他们通过什么途径识字呢?

4、看下面第一幅图,同学们在干什么?

(津津有味地聚在一起看图识字)

5、看下面第二幅图,两位同学在干什么?

(津津有味地在大街上看铺名识字)

三、小结:

图上的同学挑选适合自己的,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

字识的多了,阅读课外书籍、报刊也就方便多了,这样就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

四、讨论

1、你想读课外书吗,有什么困难?

(大家交流解决。

2、谈谈你平常读了哪些课外书?

有什么收获?

3、今后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主动识字?

4、布置一个月后进行识字比赛。

(分“个人奖”和“小组奖”)

 

年级组长签阅

包年级领导签阅

 

教后

反思

 

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教学内容:

《识字1》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

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和1个只识不写的字。

第三部分是练习。

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识字2》犹如一首潺潺流淌的小诗,权富美感,是语言美的典型。

其一,声音美,琅琅上口,声声悦耳,具有音乐性;其二,情意美,言语的形式如同桂林山水的美景一一展现。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多诵读好听的韵文,不仅能让他们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

环节的设计将枯燥的识字融入游戏中,通过贴词,将所学的词语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再一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想法。

通过交流、讨论,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识字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识字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

《识字3》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

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

第一组词语介绍了—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第二组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第四组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

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

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识字4》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

第一组同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

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

教学时间:

2+2+3+3+3=13

 

青铜峡市第四小学模块备课教案

任课教师

班级

模块

主备教师

吴慧琴

参备教师

张慧君、葛玉霞、杨静、黄波、王桂玲、刘淑萍、李帆

教学内容

识字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难点

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添补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人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

板书课题:

识字1(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

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

[相机出示词卡:

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

[相机出示词卡:

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

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

扫墓。

[相机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

踏青。

[相机出示词卡]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如:

“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用“饺、扫、墓”扩词。

七、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

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

(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

(扫墓、踏青)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

认识手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

这是什么传统节日?

[相机出示词卡:

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

[相机出示词卡:

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你知道吗?

[相机出示词卡:

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相机出示

词卡:

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

[相机出示词卡:

团圆]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5)指名认读、正音。

如:

“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

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

(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

(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

(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三、指导读韵文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年级组长签阅

包年级领导签阅

 

教后

反思

 

青铜峡市第四小学模块备课教案

任课教师

班级

模块

主备教师

吴慧琴

参备教师

张慧君、葛玉霞、杨静、黄波、王桂玲、刘淑萍、李帆

教学内容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重难点

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添补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时节,你想向小朋友们推荐哪一个旅游胜地呢?

为什么?

请说一说。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

三、创设情境,学习韵文

1.学习第一组词串。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走进山水如画的桂林去看看吧。

(播放优美的音乐。

(2)我们的轮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多媒体出示桂林的风光片。

)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碧水“、“秀峰”、“倒影”等词语。

(4)这么美的景色,你能把它读好吗?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读,比赛读。

2.学习第二组词串。

(1)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行。

听,远处传来了什么?

(播放壮族青年对歌的歌声。

(2)我们循声望去,(多媒体课件显示壮族对歌的情景。

)你看到了什么?

(3)相机出示“对歌”、“椿树”、“壮乡”等词语。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师点拔理解:

壮乡,指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5)多么有趣的风俗,多么热情的壮族人民,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吧!

(练读“对歌”、“榕树”、“壮乡”,指名读,齐读。

(6)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

3.学习第三组词串。

(1)走出多姿多彩的壮乡,听完悦耳嘹亮的对歌,轮船渐渐驶近连绵起伏的青山。

(出示小插图一二。

)你们感觉这些山怎么样?

(2)假如要你给它们起个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

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象鼻”、“骆驼”、“笔架”等词语。

(4)这么有趣的山峰,这么有趣的名儿,谁想读?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5)这里可能还有什么样的山?

小组猜一猜、画一画。

(配上音乐。

4.学习第四组词串。

(1)(出示课文插图。

)你们看,绿莹莹的江面上一位渔民正撑着竹筏。

(教师相机介绍竹筏。

(2)竹筏上,站着一只鸬鹚,(观看鸬鹚捉鱼的课件。

)它正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鱼儿。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竹筏”、“鸬鹚”词卡,并进行朗读。

5.回归整体。

桂林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走过的旅程,(读学过的词串。

)你最留恋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

青山、绿水、竹筏、鸬鹚……漓江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漓江真可称为百里画廊哪!

(出示“画廊”,学生读。

四、齐读韵文,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词语:

碧峰倒影象鼻骆驼笔架画廊月饼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读。

2.开火车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2》。

二、指导诵读,读中感梧

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老师很想读一读。

(教师示范读,并介绍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

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

三、看图贴词卡,练习说话

1.愉快的旅行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

小组先说一说。

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

3.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

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

四、字形分析,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碧、峰、影、鼻、骆、驼、架、廊。

(1)读一读。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

2.学习写字。

(1)观察、讨论:

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

提出来讨论、交流。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鼻”这个字指导。

)学生描红。

(3)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五、课间延伸,实践活动

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不去旅游真是可惜。

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桂林的美景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去,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年级组长签阅

包年级领导签阅

 

教后

反思

 

青铜峡市第四小学模块备课教案

任课教师

班级

模块

主备教师

吴慧琴

参备教师

张慧君、葛玉霞、杨静、黄波、王桂玲、刘淑萍、李帆

教学内容

识字3

教学目标

1.学会奉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新词。

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重难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添补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

板书课题:

识字3(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

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

(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

(像一棵树)

师:

同学们说得对。

“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2)复习“木字旁”。

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

(像一株禾苗)

师:

同学们说的对。

“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