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739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2018·宜宾模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解析:

选A 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

2.

(2018·长春质检)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物质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甲、乙、丙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图中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解析:

选D 由图示信息可知,甲代表分解者,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④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③代表呼吸作用;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循环;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3.(2018·武汉模拟)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

下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②中能量以CO2为载体进行流动

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CO2含量

C.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解析:

选A 据图可知,大气中CO2的来源有:

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③化石燃料的燃烧,但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主要是通过②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来实现的,而③是引起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故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CO2含量。

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CO2不携带能量。

4.(2017·抚顺模拟)下图表示4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相同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

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解析:

选A 从图中看出受到外来干扰后,A图初级消费者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高。

5.(2018·河南中原名校月考)两个不同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解析:

选D 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甲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偏离幅度大、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长,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的抵抗力稳定性高;若乙的干扰提前,B点也会提前;若甲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延长,C点右移;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

6.(2017·福州二模)如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1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

C.图2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D.图1是负反馈调节,图2是正反馈调节

解析:

选C 图1所示为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环节,组成是乙→甲→丙,它们表示的是负反馈调节机制,即乙的增加会促使甲的增加,甲的增加会抑制乙的增加,丙的增加会抑制甲的增加;而图2为正反馈调节,它会使生态系统偏离原有的稳态。

7.某池塘演变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因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

解析:

选B 一个过程的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个过程,称反馈调节。

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加强,就叫正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减弱,就叫负反馈调节。

池塘演变早期,藻类的增多,导致水蚤增多,结果使藻类减少,故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池塘水体污染,导致大量水蚤死亡,从而使水体进一步污染,故属于正反馈调节。

8.(2018·杭州五校联盟)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  )

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⑤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⑥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选B 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可以保持生态平衡,此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①错误、②正确;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③正确;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④正确;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⑤正确;分解者较小但数量很多,⑥错误。

9.下面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桑”不能代表能量流动

B.模式图中不应有“

→池塘”的箭头

C.蚕是次级消费者

D.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

选D “

→桑”代表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该池塘水体中还有其他的生产者,模式图中应有“

→池塘”的箭头;图中蚕以桑叶为食,是初级消费者;该生态农业促进了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10.(2018·豫南九校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均可实现自给自足

D.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解析:

选D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使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共同进化;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生长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体内调节物质,针对其自身发挥作用,不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生物圈的物质可实现自给自足,但能量不能;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而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因此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2)图2中农作物所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该生态农业较好地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提高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依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应科学增加农田中的________。

(4)图2中属于图1中丙代表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图1分析碳循环过程可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

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2过多,而大气中CO2过多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

图2中农作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固定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

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

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能量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生物种类越多,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图1中丙代表分解者,图2中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有蚯蚓、食用菌。

答案:

(1)生产者 细胞呼吸 化石燃料过快过多的燃烧 直接 

(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 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3)生物种类 (4)食用菌、蚯蚓

12.高原鼠兔和鼢鼠为植食性穴居动物。

野外收集它们的天敌动物的粪便,运用显微分析可判断它们在天敌动物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结果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两种动物在天敌动物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

天敌

高原鼠兔

高原鼢鼠

赤狐

40

30

艾虎

60

40

香鼬

100

0

(1)高原鼠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高原鼠兔和鼢鼠挖洞穴居,能够增加本地原生植物产量,改善土壤条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表中艾虎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已知赤狐以植食性动物为食,若赤狐体重增加10kg,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_kg植物。

据表推测,三种天敌动物中________的种群数量最容易发生剧烈波动。

(3)为控制鼠害,科研人员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T型树桩,为肉食性猛禽——鹰提供栖息场所。

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老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与曲线1相比,曲线2所示环境中鹰的密度会________。

合理植树也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获益更多。

解析:

(1)高原鼠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

高原鼠兔和鼢鼠挖洞穴居,能够增加本地原生植物产量,改善土壤条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表中艾虎粪便中的能量属于高原鼠兔和鼢鼠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若赤狐体重增加10kg,由于赤狐以植食性动物为食,所以至少需要消耗10÷20%÷20%=250kg植物。

据表推测,由于香鼬只以高原鼠兔为食,所以三种天敌动物中香鼬的种群数量最容易发生剧烈波动。

(3)与曲线1相比,曲线2老鼠种群密度下降得慢,说明被鹰捕食的老鼠较少,因此所示环境中鹰的密度较低。

合理植树也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人们从中获益更多。

答案:

(1)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间接

(2)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 250 香鼬

(3)低 能量流动

13.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各组分间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________调节着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保持一个封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须从外界源源不断地输入________。

(3)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________b(填“>”“<”或“=”);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和y的关系为________。

(4)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之一。

研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可用于生态风险评估。

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若RQ<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低风险,RQ≥1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

请根据表中的RQ值预测污染物对4种生物生存和该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

生物种类

RQ

汞(Hg)

铅(Pb)

A

某种小乔木

0.75

0.55

B

某种植食动物

1.26

0.84

C

某种大型真菌

0.91

0.48

D

某种肉食动物

1.25

2.05

解析:

(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将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2)物质是循环的,因此一个生态系统可以实现物质上的自给自足;而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才能保持封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在相同强度的干扰下ya>yb,表明a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大,其抵抗力稳定性低。

偏离正常范围越大,恢复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故x和y呈正相关。

(4)根据RQ的含义可判断表中污染物对4种生物生存和该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

答案:

(1)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2)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能量 (3)< 正相关 (4)对四种生物生存的影响:

D内两种污染物的RQ>1,B内汞的RQ>1,污染物会威胁这些生物的生存,由于A和C生物体内两种污染物的RQ<1,其生存不会受到威胁。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

14.(2018·开封一模)蜜蜂是一种群聚的益虫,蜜蜂的筑巢、语言以及采粉酿蜜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1)蜜蜂的侦察蜂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察蜂跳“圆圈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包含种间互助和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

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为蜜蜂100只,1朵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的植物花朵,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

实验设计见下表:

组别

假设

操作步骤

预测结果

结论

1

通过花的味道识别

2

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3

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①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2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等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将第3组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每组实验测定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跳舞是蜜蜂的一种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

(2)蜜蜂采集花粉属于捕食,为植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

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①花的味道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花的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②第2组是针对“通过花的颜色识别”进行实验的,因此“模拟花”除颜色外均应与花不同,即白纸要染成黄色,不要有味道,形状不能与花的形状相同。

③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

④实验测定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上的蜜蜂的数目。

答案:

(1)行为信息 

(2)捕食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①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 ②将白纸染成花朵的颜色(黄色),无特殊的味道,且形状与花朵不同 ③a.“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b.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④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数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