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9285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题及解析语文文档格式.docx

血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6.某人感冒发烧,体内有炎症,血液中数目增多的是(  )

7.对于严重贫血的病人,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血浆蛋白 

8.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左心室 

左心房

9.“亲子鉴定”常从血液中提取DNA,DNA主要来自于血液中的(  )

血红蛋白

10.哈维对生物学的贡献是(  )

物种的分类 

生物进化论 

DNA双螺旋结构 

血液循环途径

11.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管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内径小,血流速度最慢

管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内径大,血流速度较慢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内径小,血流速度快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内径大,血流速度快

12.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

血清和血细胞 

血浆和血细胞 

红细胞和白细胞 

红细胞和血小板

13.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对于贫血和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全血、血浆 

血小板、红细胞 

血浆、红细胞 

红细胞、全血

14.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心脏有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一般量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肱动脉血压 

体循环可为人体器官送去养料,肺循环则绝对不能

15.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动脉 

c是静脉 

b是毛细血管 

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

16.如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的细胞内无细胞核 

②的功能是吞噬病菌

③的功能是运输氧气 

人体出现炎症时②的数量会增多

17.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心房→心室→静脉 

心房→心室→动脉 

心室→心房→静脉 

心室→心房→动脉

18.下面是某同学的部分观察结论,与事实相符的是(  )

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 

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

心房与动脉相连,心室与静脉相连 

动脉内有动脉瓣,静脉内有静脉瓣,心脏内有房室瓣

19.甲、乙、丙三人同行,丙受伤急需输大量血,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甲的血型为AB型,乙为B型,可以给丙输血的是( 

甲 

乙 

甲、乙都可以 

甲、乙都不可

20.初次登上青藏高原的人,由于海拔太高,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等。

是由于什么原因 

( 

呼吸越来越急促 

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山地更陡峭,耗能太大 

血红蛋白不易与氧结合

二、综合题

21.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E,F,G,H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血液流径体循环比肺循环的路径较远,所以心脏的________壁最厚(用图中字母表示).

(4)假如图中①所代表的是气体,它应该是________.

(5)当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吸收的营养物质,最先进入心脏的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2.如图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相关图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中填写数字):

(1)当人体某处有炎症时,图一中[________]数量明显增多.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最先流回图三中心脏的[________]腔,在图二中[________]血管中可能有静脉瓣.

(2)图三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有[________];

(3)血液循环流动有两条循环途径,图中血液由⑤射出经⑨流至全身各级血管,最终由①和④流回②的循环途径叫做________.

23.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的结构名称:

A________;

(2)E处进行的是________(填气体交换过程的名称),通过E处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变化是________;

(3)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填字母)

(4)若F处是小肠,血液经过此处后营养物质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4.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某人患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________(填数码).

(2)在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它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

(3)血液在心脏内流动时不会由5流入4,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4)在心脏的8、6、4、5四腔中,充满静脉血的心腔是________.

25.如图是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A,B,C,D是心脏的四个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A]与[B]之间、[C]与[D]之间有________,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3)⑤中流动的是________血.(请选择填写:

动脉;

静脉)

(4)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请选择填写:

A;

B;

C;

D)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

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其中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血液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红细胞里含有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

故答案为:

A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

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答案】C

【解析】:

A、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少量的O型血,不是接受大量的O型血,A不正确;

B、红细胞的数量最多,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大量增多,但不会比红细胞多,B不正确;

C、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中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C正确;

D、体动脉中是动脉血,肺动脉中是静脉血,因此动脉中的血液不一定是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动脉血,D不正确.

故选:

C.

【分析】

(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

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2)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白细胞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

1012/L),女性(4.2×

1012/L)

最大

(4.0﹣10.0)×

109个/L

最小

100~300×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3)血液的功能:

运输氧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起防御保护作用,调节体温.

3.【答案】D

【解析】【解答】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D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

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血压可以在上肢肱动脉处测得,A正确;

B、通常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B正确;

C、心脏收缩时测得的动脉血压为收缩压,C正确;

D、舒张压是指心室舒张时引起动脉管壁的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

收缩压是指心室收缩时动脉因血液充盈而产生的压力,D错误.

【分析】健康人血压的正常范围:

收缩压为100~13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

5.【答案】D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

6.【答案】C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白细胞就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的入侵部位,将病毒吞噬,所以有炎症患者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增加.

C

【分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功能,据此答题.

7.【答案】B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

B

【分析】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引起的.

8.【答案】A

人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其中左心房接收肺静脉注入的血液,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静脉注入的血液;

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流向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路径较长;

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肺动脉,流经肺,路径较短;

因此,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A.

【分析】从心脏的结构、心房、左心室、右心室的功能进行分析.

9.【答案】C

【解析】【解答】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

因此“亲子鉴定”从血液中提取的DNA来自于白细胞,因为只有白细胞里含有细胞核。

10.【答案】D

【解析】【解答】哈维是英国医生、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和胚胎学家,他著有《心动论》即《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一书,叙述了他发现血液循环的过程,提出了新的血液循环理论,即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可见D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了为生物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的科学家,需要熟记一些科学家的贡献,平时注意积累,詹姆斯·

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合作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11.【答案】A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管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内径小,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是的物质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物质交换。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毛细血管的特点,属于本节的重点知识点

12.【答案】B

【解析】【解答】将一定量的血液加入抗凝剂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分为两部分:

上面的部分是血浆;

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13.【答案】D

【解析】【解答】解答: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是缺乏血小板,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

大面积烧伤因温度过高导致血浆过少,创伤性失血主要是血液总量过少。

因此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

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分别是红细胞、全血。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叫成分输血。

14.【答案】C

【解析】【解答】A、动脉里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的就是静脉血.故A错误.

B、人的心脏分为四腔,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

但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都不相通,中间分别有房间隔和室间隔.故B错误.

C、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故C正确.

D、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体循环可以为人体的组织细胞送去氧气和养料,肺循环也能为肺提供一部分养料.故D错误.

【分析】A、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

动脉里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

B、人的心脏分为四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上下相通,但左右完全分开.

C、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D、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5.【答案】C

【解析】【解答】A、a处的血流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应是静脉血管,故A错误.

B、c处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所以应是动脉血管,故B错误.

C、b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所以应是毛细血管,故C正确.

D、动脉血管内血流最快,静脉血管内血流较慢,毛细血管内血流最慢,故D错误.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16.【答案】C

A、①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可以判断是红细胞.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体积最大,因此②是白细胞,白细胞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不符合题意;

C、③血小板的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凝血,不能运输氧气,符合题意;

D、人体出现炎症时②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下各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②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

①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

视野中几乎看不见③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17.【答案】B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

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如图所示:

(1)心脏有四个腔:

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

(2)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

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18.【答案】B

【解析】【解答】A、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错误.

B、心脏总是在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到一次心跳.B正确.

C、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C错误.

D、静脉内有静脉瓣,房室瓣存在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动脉瓣存在于心室与动脉之间.D错误

【分析】动脉瓣不在动脉内,红细胞是血细胞中的一种.

19.【答案】B

输血的原则是同型相输,输血前还要做交叉配血实验.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血,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该以输B型血型的血为原则,因此可以给丙输血的是乙。

20.【答案】D

【解析】【解答】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

海拔越高,氧气含量越少,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越少,越感到乏力。

【分析】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二、综合题

21.【答案】

(1)F、G

(2)A→C→B→D

(3)D

(4)二氧化碳

(5)A

(1)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如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F肺动脉、G上下腔静脉.

(2)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

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C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主动脉,即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A→C→B→D.(3)在心脏的四个腔中,D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最厚.(4)分析图示中的箭头可知,②代表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线粒体处参与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图示①表示二氧化碳.(5)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水等营养物质透过消化道壁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里.根据

(1)的解答图示可知:

当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吸收的营养物质,最先进入心脏的A右心房.

(1)F、G

(2)A→C→B→D(3)D(4)二氧化碳(5)A

(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图示表示了血液循环的途径,“→”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表示物质交换,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其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

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E是肺静脉,F是肺动脉,G是上下腔静脉,H是主动脉.

22.【答案】

(1)①;

②;

(2)⑤⑥⑦⑨

(3)体循环

(1)血细胞有三种: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它们对人体的功能是:

红细胞由于含有血红蛋白而能够运输氧气,红细胞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