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293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docx

化学第六期word版精选学习文档

【真题押真题】2019中考真题:

化学(第六期)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题型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2019潍坊)某矿石样本只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CaCO3B.SiO2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C.Al2O3D.CuFeS2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答案】B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推荐:

河南)

2.(2019青岛)“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

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

4CO2+6H2O+2X。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X的化学式为SO2

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

3:

16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

(推荐:

河南)

【解析】由乙硫醇的化学式(C2H5SH)可知乙硫醇是

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正确;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SO2,B正确;乙硫醇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1×6):

(1×32)

=12:

3:

16,即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硫元素,C正确、

D错误。

3.(2019娄底)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答案】C

(推荐:

河南)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

类、元素质量均不变,可知因此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均来源于该有机物;而参加反应的该有机物质量是8.8g+5.4g-9.6g=4.6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

8.8g×(12100%)=2.4g,即该有机物中碳元素质量为

44

2.4g,同理可得该有机物中氢元素质量应为0.6g,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和为2.4g+0.6g=3.0g<4.6g,故该有机物中除含有碳、氢元素外,还一定含有氧元素。

故选C。

4.(2019天津)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

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6gB.8.8gC.6.8gD.4.4g

(推荐:

河南)

【答案】B

【解析】根据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

8,可假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a、8a。

又因为

2.8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D,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

A+3B2C+2D

7a24a

2.8gx

24ax

7a2.8g

x=9.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C的质量为

2.8g+9.6g-3.6g=8.8g。

B正确。

题型2对比计算

5.(2019眉山)将10g镁、铝的金属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经测定溶液质量增加了9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A.19gB.50gC.58gD.63g

(推荐:

河南)

【答案】C

【解析】镁和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10g镁、铝与硫酸完全反应,溶液质量增加了9g,说明产生了1g氢气,根据氢气的质量等于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则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

1g÷(2100%)=49g,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即

98

为反应后所得固体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即

49g(96100%)48g,则反应后蒸干溶液得到固

98

体质量为10g+48g=58g。

故选C。

6.(2019达州)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

14,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取该固体混合物25.6g,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219g,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最

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g。

【答案】7:

2533.3

(推荐:

河南)

【解析】根据得到的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

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

14,假设固体混合物中碳、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3g、12g,则碳酸钙的质量为

3g÷(12

100

100%)=25g,碳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25g×(48100%)=12g,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00

14g-12g=2g,则氧化钙的质量为

2g÷(16100%)=7g,故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和碳

56

酸钙的质量比为7:

25。

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盐酸中的氯元素等于氯化钙中的氯元素,所以最后

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219g×10%×35.5)÷

36.5

35.52

4035.52

=33.3g。

7.(2019天津节选)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

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X;

2NaHCO3

Na2CO3+H2O+CO2↑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

②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写

最简比)。

【答案】①NH4Cl②4:

21

(推荐:

河南)

【解析】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不变”,即反应前

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NH4Cl。

②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

2NaHCO3Na2CO3+H2O+CO2↑固体减少量

168106168-106=62

M10g-6.9g=3.1g

m=8.4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10g-8.4g)∶8.4g=4∶21

题型3坐标曲线

8.(2019达州)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

关系的是()

A.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B.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C.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

分数的稀盐酸

【答案】A

(推荐:

河南、陕西、云南)

【解析】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红磷只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所以反应结束,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会为零,A不正确;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B正确;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氢氧化钡首先与盐酸反应,当盐酸全部反应后,氢氧化钡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C正确;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铁

粉产生的氢气多于锌,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完全反应锌需要的时间比铁短,D正确。

9.(2019邵阳)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①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②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C.③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

入足量的镁、铝

【答案】C

(推荐:

河南、陕西、云南)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7,加水稀释时,

溶液的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但无论加多少水,溶液始终呈碱性,pH不会减小到等于或小于7,只会无限接近于7,A错误;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

1,质量比约为1:

8,B错误;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制取氧气,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使生成氧气的速率增大,但不能改变最终生成氧气

的质量,C正确;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因为两个反应中酸的质量相等,金属都过量,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D错误。

题型4溶解度

10.(2019泰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

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

【答案】C

(推荐:

河南、云南)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晶体,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适用于蒸发结晶的方法析出晶体,A错误;6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即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物质,因此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只能得到80g甲的饱和溶液,B错误;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可通过降温的方法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

液变为饱和溶液,C正确。

在未指出甲、乙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时,无法判断析出的晶体的量,D错误。

11.(2019巴中)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选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提纯乙常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欲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到B点,可采取的措施(填一种即可)。

(推荐:

河南)

【答案】

(1)>

(2)蒸发结晶

(3)加入溶剂

12.(2019益阳)下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40℃时,将40.6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

到小数点后1位)。

(推荐:

河南)

【答案】

(1)NH4Cl

(2)136.6(3)26.5%

【解析】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幅度较大,所以它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2)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6g,若将40.6g氯化钠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最多

只能溶解36.6g,得到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36.6g。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饱和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为

36g

36g100g

100%≈26.5%。

题型5常见气体制取

13(.

2019绵阳)气体制取是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

(1)实验室制H2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用固体制O2的化学方程式是。

(2)从下图中选用4个装置来制取较纯净的CO2气体

①正确的接口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

a→→→

②所选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B中盛放的液体是。

(3)用上图中的F装置可以制造十分有趣的“化学喷

泉”。

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进圆底烧瓶时,很快看到长导管顶端产生“喷泉”现象。

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将烧瓶内的CO2换成下列四种气体中的仍可产生“喷泉”现象(填序号)。

A.SO2B.H2C.COD.HCl

(推荐:

河南)

【答案】

(1)Zn+H2SO4ZnSO4+H2↑2KMnO4

K2MnO4+MnO2+O2↑(或2KClO3

2KCl+

3O2↑)

(2)fgcbeA中长颈漏斗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浓硫酸

(3)①CO2+2NaOHNa2CO3+H2O②AD

14.(2019十堰)掌握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方法是初中生必备的化学素养,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锌粒、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

(2)若补充一种仪器(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④⑤和(填序

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3)实验室通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若用右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端

进入(填a或b)。

(推荐:

河南)

【答案】

(1)①②③⑥

(2)试管②⑦⑧

2KClO3

2KCl+3O2↑(3)b

15.(2019眉山)某化学实验小组选用下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同学选用C、G组合装置制取H2,则a应与

(填“b”或“c”)连接。

(2)装置C与B相比,其优点是。

(3)若乙同学要制取O2,可选用组合装置(选一套即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若丙同学选用C、E组合装置制取CO2气体,并将生成的CO2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

是。

(答一条即可)

(推荐:

河南)

【答案】

(1)c

(2)可控制反应速率(3)AD(合

理即可)2KMnO4K2MnO4+MnO2+O2↑(与前一

空对应)(4)盐酸浓度过大,挥发的HCl气体随CO2进入澄清石灰水(或石灰水已变质或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

题型6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16.(2019济宁)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

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C→CO→CO2

B.Mg→MgO→MgCl2

C.CuO→Cu(OH)2→CuCl2

D.NaOH→NaCl→NaNO3

【答案】C

(推荐:

河南)

【解析】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或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A能实现;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B能实现;氧化铜不能一步转化生成氢氧化铜,C不能实现;氢氧化钠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D能实现。

17.(2019丽水)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

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

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

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推荐:

河南)

【答案】

(1)Na2CO3+Ca(OH)2CaCO3↓+2NaOH

(2)Na2CO3、CuO、NaOH(或其他碳酸盐、金属氧化物、碱的化学式)三种中的任意两种

18.(2019枣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丁为单质,则此类反应一定属于(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2)若丁为水,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3)若丁为蓝色沉淀,则甲可能为(填一种物

质的化学式)。

【答案】

(1)置换反应

(推荐:

河南、云南)

(2)NaOH+HClNaCl+H2O(或CO2+2NaOH

Na2CO3+H2O等合理均可)

(3)CuCl2(或CuSO4、NaOH等合理均可)

【解析】

(1)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2)若丁为水,则反应可以为NaOH+HClNaCl+H2O或CO2+2NaOHNa2CO3+H2O等。

(3)若丁为蓝色沉淀,则丁为Cu(OH)2,则甲可能为碱或是可溶性铜盐。

19.(2019郴州)如图所示:

A、B、C、D分别为铁、稀盐酸、AgNO3溶液和氧气中的一种,短线相连的两物质间均能发生反应,

且A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请回答:

(1)C是;

(2)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3)Ag2O与CuCl之间能发生类似于C与D反应类型的反应,则Ag2O与Cu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推荐:

河南)

【答案】

(1)稀盐酸

(2)Fe2AgNO3

Fe(NO3)22Ag

置换反应

(3)Ag2O2CuCl

Cu2O2AgCl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A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

加”,结合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其中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56:

2,可知

该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可知A、C分别是铁、稀盐

酸中的一种,分析图示信息“A能分别与B、C、D反应”,可知A为铁、C为稀盐酸,结合“A、C均可与D反应”,可知D为硝酸银溶液,则B为氧气。

进一步分析可知:

(1)C是稀盐酸。

(2)A与D的反应为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该反应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C与D的反应为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属于复分解反应,即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据此可知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g2O2CuCl

Cu2O2AgCl。

题型7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判

20.(2019遂宁)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A.固体甲中一定含银,滤液乙中一定含硝酸锌B.若滤液乙无色,则滤液乙中只含一种溶质C.若向滤液乙中再加锌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甲的组成有两种可能D.若向滤液乙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

滤液乙中可能有3种溶质

【答案】D

(推荐:

河南、云南)

【解析】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

量的锌粉,根据优先置换原理,锌优先与硝酸银反

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则固体甲中一定含银,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A正确;若滤液乙是无色的,则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铜,即硝酸银和硝酸铜都被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锌,即滤液乙中只含硝酸锌一种溶质,B正确;若向滤液乙中再加锌粉,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滤液中仍有硝酸铜存在,即发生的反应有两种可能:

一是硝酸铜部分反应,则固体甲中含有铜和银,第二种是硝酸铜未发生反应,则固体甲中只有银,没有铜和锌,C正确;若向滤液乙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乙中一定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没有其他可能,D错误。

21.(2019邵阳)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铜和锌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Zn(NO3)2,一定不含Cu(NO3)2和AgNO3

B.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C.反应后所得的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Cu

和Zn

D.反应后所得的滤渣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Zn

和Ag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