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2424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docx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古文比较阅读

七年级上册古文比较阅读

班级姓名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7分)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

非澹泊无以明志险躁则不能治性

及鲁肃过寻阳但当涉猎

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2分)

5、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2分)

6.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分)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译文: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5.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意对即可)

6..提示:

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

“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吕蒙说:

“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6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对曰:

“弗知也。

”关尹子曰:

“未可。

”退②而习之三年。

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

“知之矣。

”关尹子曰:

“可矣,守而勿失③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④亦皆如之。

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注释】①中:

射中箭靶。

②退:

回去。

③守而勿失:

牢牢记住不要忘掉。

守,掌握,遵守。

④为国与身:

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7.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3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

(限一处)

②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限两处)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3分)

①缀行甚远()②一狼洞其中()

③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2)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10.【甲】文在刻画狼时,主要运用了描写和描写,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

(3分)

答案

7..下面对【乙】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8.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评分:

共3分。

每一处1分

9.①连接、紧跟②打洞挖洞③……的缘故(原因)评分:

共3分。

10.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评分:

共2分。

11.动作和神态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

评分:

共3分。

参考译文列子学射箭,射中了(靶心),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

关尹子问:

"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说:

"不知道。

"关尹子说:

"还不可以。

"(列子)回去后再去练习,三年之后,又向关尹子请教。

关尹子问:

"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列子说:

"知道了!

"关尹子说:

"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

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7分)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

“奈地坏何?

”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3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限一处)

②终日在地上行止(限两处)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及其家穿井

(3)亡处亡气(4)奈何忧其坏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其人舍然大喜。

15.与“宋之丁氏”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闻而传之者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友人惭,下车引之D.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16.从【甲】文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乙】文“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

(4分)

12.①家无井/而出溉汲(限一处)

②终日/在地上/行止(限两处)

13.

(1)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丼中打水

(2)及其家穿井挖掘

(3)亡处亡气

没有(4)奈何忧其坏为什么

14.宋君派人向丁家人询问这件事

那个人不再忧虑,很高兴。

15.D16.告诫人们说话不要产生歧义,且不可轻信传言。

“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

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

四. 文言阅读练习:

《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

“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诫子书》

【注释】封:

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骄:

怠慢,轻视相:

辅佐.宽裕:

宽大,宽容.守:

保持.

  恭:

肃敬,谦逊有礼.荣:

荣华显贵.

  俭:

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尊盛:

位高势盛.

  卑:

低下贵:

地位显要畏:

敬畏胆怯.

  愚:

愚拙,不巧伪.哲:

明智,聪明.

  博闻强记: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由:

奉行,遵从. 慎:

谨慎,慎重.

哺(bǔ):

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

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如:

吐哺.

  睿(ruì):

看得深远.如:

睿智.

  桀(jié):

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他的暴政导致了夏的灭亡。

  纣(zhòu):

1.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他的暴政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欤(yú):

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气词,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试题】

   1.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非学无以广才(           )

   悲守穷庐(           )           又相天子(               )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   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

   夫君子之行(           )       险躁则不能冶性(         )

   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

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

“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

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咀嚼,吐出口里的食物,(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聪明睿智,并用不愚昧来保有他的人,必定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

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

(你)能不谨慎吗?

【参考答案】

(甲)周公诫子

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扩展屋子辅佐

在因为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就

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3.

(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