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039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docx

有效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关键字】有效

《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业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能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的机械重复高耗低效的作业训练模式,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

应试教育下的“题海”战术、重复作业、机械作业、惩罚性作业的现象,尽管暂时拉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却让众多学生不堪重负,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失却了本应该得到发展的个性和潜能。

新课程标准与老教材、教学大纲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上述状况与新课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目标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在新课程标准下,在给学生减负的强烈呼声中,要求小学生课余作业总量控制在每天1小时。

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颖的作业,利用作业来发展学生,让教师脱离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

这就给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根据本校教学中作业的布置、管理、批改、评价的现状提出了《小学生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从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的五个环节中,把“作业”进行专门化的研究,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下,对小学生作业的性质、类型、内容、形式和完成作业的方法,及各科教师之间作业量的协调进行“有效性”的研究,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去思考、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使我们学会反思,学会创造;将更有助于我们围绕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宗旨,去关注、研究、提升学生课内外作业训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使学生在课内外作业训练的过程中获得根底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确立自主的尊严,并积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势必对“减负增效”起着直接正面的推动作用。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作业”是“学生为完成学习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般包括课内和课外作业两种形态。

“作业的有效”,是指能有效的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调动学生参与作业活动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情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本课题侧重小学阶段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研究范围是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一至六年级语数英作业有效性情况。

理论支撑:

本课题依据新课程理念、教育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知识的有序原理、陶行知生活教育原理等理论进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廓清小学生作业有效性实践研究的内容,指导教师发挥作业的多重功效,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探索小学生有效的作业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总结校本特色的小学生有效的作业经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灵活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本校小学生作业的布置、管理、批改、评价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2、研究小学生有效的作业的途径和方法。

3、研究小学生有效的作业基本策略。

五、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分析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举全校之力,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小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一)小学生作业现状调查分析

1、作业量

调查学生232人,认为作业量适当的有42人,占18.1%;认为作业量偏多的有156人,占67.2%;认为作业量偏少的有34人,占14.7%。

认定三门学科总计作业时间需60分钟及以上的有118人,占50.8%;30-59分钟的有91人,占39.2%;30分钟以下的有23人,占10%。

以上统计表明:

小学语数英学科作业量偏多,只能为半数学生接受。

能在1小时以上完成回家作业的学生占50.8%,不符合新课标要求,应适当减少作业量。

2、作业完成度

调查学生302人,确认能按时并独立完成的有208人,占68.8%;有疑难需讨论或请教老师完成的有69人,占22.8%;不能独立完成并时有抄袭的有25人,占8.3%。

以上统计表明:

8.3%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这表明学差生比例尚偏高,应有适合该部分学生的作业指导方式。

3、作业难度

调查学生520人,认定很难的有83人,占16%;较难的有135人,占26%;适中的有239人,占46%;容易的有63人,占12.1%。

以上数据表明,新课标下现行作业(苏教版)对多数学生是适合的,且教师在教学中也在认真“备作业”,但仍有42%的学生认为作业很难和较难。

看来,根据难度系数分层次作业很有必要。

4、作业反馈

对于教师批改后作业错误处的订正,调查512人,认为能立即订正的有230人,占44.9%;在老师分析时订正的有232人,占45.3%;很少订正的有50人,占9.8%。

以上数据表明,55.1%的学生没有自主订正作业的习惯,要制定完成作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

通过对小学生作业的管理,提高作业活动的效果。

(二)小学生作业问题的根源

一是作业形式的单一性。

作业形式单一是现在存在比较普遍的现象之一,由于教材内容、教师对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备课的充分程度、教学时间的安排等等原因,导致作业被简单地表现为以“抄抄写写”、“做做练练”等类似的过于常规、甚至是枯燥的形式,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简单重复、疲劳应战等现象的出现。

二是作业内容的机械性。

由于“就教材论教材”,没有把作业放到一定学习环境中等原因,导致作业设计的内容简单、局部,而主动进行整合的、涉及相关的课外知识的作业较少,布置作业一般都是一些纯根底题,学生无须动脑思维,不用操作实践。

长此以往,小学生“只会完成作业,而不会用学到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是作业目的的功利性。

为了学生的技能提高而训练,为了学生更好巩固课堂的知识而练习,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段,各科教师之间争抢时间、作业量不协调,功利色彩让作业背负上必须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服务的重担。

四是作业完成的封闭性。

作业布置“一刀切”,片面强调独立思考,过多的作业造成学生疲于应付,结果是书写越来越潦草,计算越来越马虎,形成作业态度与作业质量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小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养成。

五是作业评价的绝对性。

学生作业的评价往往锁定在“教师对学生”的层面上,且表现为简单的“√”、“×”和“优秀”、“良好”、“及格”……缺乏人文的关怀,不利于小学生作业兴趣的培养。

(三)影响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作业的难度——有效提高学生作业参与度的前提

难度是指作业对于学生现有实际能力水平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它所包含的新内容的多少与教师曾给予的任何提示量。

如果作业的难度过大,学生往往感到迷惑不解,望而却步,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就会大为降低。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并取得高成功率。

2、作业的趣味——有效提高学生作业积极性的途径

作业的趣味是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有趣。

学生对它们的兴趣,其表现因人而异。

作业的趣味性依赖于作业的呈现形式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

3、作业的标准——有效提高学生作业效果的手段

当学生理解了完成作业所要求的标准时,他们的专注程度将会大大提高,专心致志于达到规定的标准。

如果缺乏必要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作业将处于自流状态,学生会表现出懈怠和潦草应付行为,作业的效果自然也就降低了。

4、作业的意义——有效提升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

如果一项作业既新颖又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经验背景,那么学生通常会觉得这项作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学生对于他们自以为有意义的作业,往往会认真努力、坚持不懈,富有创造性地完成。

而对于那些他们觉得没有意义的作业(如将一个生字连续写30遍)常常草草从事、敷衍搪塞。

5、作业的监控——有效保证学生作业成功率的关键

有的学生作业时边玩边写消磨时间,有的学生学生可能貌似做作业,但实际上都在做一些不相关或没有意义的事情,有的学生作业时很专注,取得高成功率有效作业时间。

这表明有效作业时间与成绩高低呈正相关。

在学生作业活动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的监督、指导和矫正,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能定期检查学生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矫正和指导。

在课堂作业期间,教师还应经常在教室内走动巡视,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开展个别辅导。

(四)小学作业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有效性应该从教学的有效性上延伸出来。

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和必要补充,是教学过程中两个独立的阶段,课堂教学是作业的基础,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发展。

对于小学阶段而言,作业的有效性应以“趣”为基础、以“实”为根本、以“活”为追求。

作业设计的“趣、实、活”,就是要让小学生从单一、枯燥的作业练习中解放出来,由作业的奴隶变成作业的主人,让他们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同时,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

课题组认为凡是能有效的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激发小学生的“童趣”,满足小学生的“童心”,调动他们参与作业活动的全过程,促进他们的具体进步和发展的作业活动才是有效的作业。

1、作业形式力求多样性

我们改变小学生作业只限于书面作业的单一形式,创设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探究作业、综合活动作业等多种形式,而且完成作业的方式除独立完成外,可以两人或多人合作作业;呈现作业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电子的、活动展示的。

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尝试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结合。

从作业的出题主体看,以前都是老师出题学生做,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们改变出题主体,让学生尝试出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确定作业的类型和数量,自己出题自己做,同桌相互出题来做,一人出题全班做。

学生掌握了作业的主动权,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作业的欲望。

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的作业更感兴趣,学习也更投入、主动。

从学生的欢笑声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自己播种结出的果子更香甜。

语文作业除了基本的抄词注音、解释词语以及评价手册上的相关练习之外,还精心设计了发言稿、周末小作文、综合性学习作业、适度拓展作业。

数学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布置作业时尝试符合新理念的作业方式:

实践调查、数学实验、数学日记、小制作、小课题研究等。

英语作业则多角度(听、说、读、写)、多形式(字母、单词、句型、对话、短文等)、多题型(机械性的、复用性的、活用性的、智力型的、能力型的等)、多用性(供新授课巩固和复习用,课内和课外用)设计,让学生手、脑、口、耳、目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等都得到训练,同时强化英语单词训练,撰写出情景剧本参加英语口语大赛,体验用英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增强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动力。

2、作业内容追求趣味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消磨智慧的“苦役”。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将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

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跃跃欲试,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如:

学习了“数的整除”这单元后,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了一个竞猜题作为课后作业。

“老师家的电话号码为8位数,每个数字从高位起依次是:

□8的最小倍数□5的最大约数□2和3的最小公倍数□2与4相乘的积□最小的奇数□一位数中最大的质数□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7的最大约数。

”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猜出了“”这个号码。

觉得十分有趣且很有成就感。

然后我再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自家的电话号码出题来考考大家。

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充分利用本单元已学的概念——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知识来设计问题,都想通过自己有“挑战性”的问题来“难倒”同伴。

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作业寓于有趣的竞猜之中,“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让学生“吃”得津津有味,使学生在“乐”中求知。

又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设计了“对口令”的拍手游戏。

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后,设计“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这样的游戏式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使他们体验到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趣味的乐园。

3、作业方式讲求兼容性

(1)加强作业设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如教了《一株紫丁香》布置学生给老师唱一首《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等作业。

(2)在作业完成进程中,提倡合作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各方面的力量更出色的完成作业。

(3)设计一次最佳创作业性作业展。

4、作业评价体现人性化

没有教师对作业科学的评价,就没有作业应取得的效应。

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是“一统制”:

统一内容、统一难度、统一要求。

作业全班统一,甚至年级统一,与此相应的作业评价方式常常采用“√”与“×”来评别正误,用百分制、等级制来进行评价。

这种“非对即错”“只见分数不见人”的作业评价方式固守在对知识学习的结果上,但较少注意学生的学习思维,作业习惯,作业过程,解题思路,学习情绪,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不能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的素质及发展潜力。

所以对作业的科学评价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前面的作业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多大作用,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

(1)评价过程互动化。

改革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把评价的主动权下放一部分给学生,加强师生、生生互动。

如采用自我批改,同座间、学习小组间互批,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责任感和自身的评价能力,激发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工整书写,而且在批改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加深理解或找到更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别人的作业中获得灵感。

我们还特别重视面批。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

每学期,我校都要开展“优秀作业展”活动,向全校师生展示优秀作业,这既促进了教师相互间的沟通与学习,又使学生学有榜样,促进了全体学生作业质量的提高。

(2)评价方式多元化。

新课程作业评价,提倡多元评价(自我评价,集体评价,发展性评价等)的相互结合,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不过于重视等级、分数高底。

如评价优秀生作业时严格一点,为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作业评价放松一些,用发展和整体性眼光去分析、评价学生的作业,多角度地看待每一位学生,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用激励性语言,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评价注重整体性。

由对纯知识的结果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把作业评价渗透到师生群体交往互动中去,对自己和他人的作业作出恰如其分的评定。

经常性开展“评评我们的作业”活动,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增长见识,学会交往,分享情感,同时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

可见司空见惯的作业问题,说到底是教师的理念、能力、态度问题。

以“开拓创新”又“谨小慎微”的态度设计、评价作业,这已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

5、作业管理突出精细化

学校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规范作业管理入手,开展作业设计实践研究,探索控制作业总量的方法和途径,在可行性和有效性方面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

如:

实行“练习卷备案制”。

学校将练习设计作为备课内容的重要组成,力求恰如其分地把握练习的质量。

学生日常练习主要由任课教师集体研讨共同设计,各学科的日常练习卷实行备案制,便于教导处检测练习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倡作业布置的“五留五不留”,对学生作业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要求做到“四精四必”,增强作业的反馈性和有效性。

在作业量上教导处严格控制,检查教师备课时特别关注作业的设计,听课时随机检查学生作业。

通过高效作业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注重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与练习,做到内容精选、举一反三。

备课组每周五上交自编作业,由分管领导对作业的有效性、针对性及数量进行检查和审核。

学校还开展作业展示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对各年级作业情况进行点评。

(五)初步取得的成果及反思

1、初步总结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1)小学作业有效性应坚持满足小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增加课业负担、“双基”与“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立足文本适度拓展与融入实践、提升学生人文情怀的原则。

加强设计“精品”作业的意识,以少胜多,以质为上。

(2)小学作业有效性应坚持分层精选,我们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维度来体现层次性,一是作业量分层,二是作业难度分层。

作业量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新课教学练习,作业量一般在15分左右;第二种是练习课教学练习,作业量一般在25分左右,第三种是家庭作业,作业量一般在20分钟左右。

作业难度分层,一般是基础好的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或用简便方法做计算题或思考题,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则做一些基础题,鼓励他们做难题。

如数学作业的布置,基础题----面向全体,就是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分层拓展题----借助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基础上各有所获,各由提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主选择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层次内容和数量,如设计简单易解的A组题、难易适中的B组题、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C组题,通过自主选择,让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

这样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自己,改变“一刀切”的做法,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既让学生感受到一份信任,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品尝到“跳一跳,能够到”的挑战性。

(3)小学作业有效性应坚持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激发兴趣,引发想象,激活创新。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除了作业份量过重、时间过长以外,还表现在学生对学习存在心理负担。

因此,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重视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不给学生留重复性、机械性、惩罚性的作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给学生快乐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不同作业层次的设计,不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在想一想、做一做、找一找、编一编、练一练、动手实验操作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以及口头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促进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提高

作业,一方面作为一种情感的激励工具,它的交互性和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诱发学生奋发进取,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具有超文本、重基础的特性,创设启迪思维的各种作业情境,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兴趣选择作业内容,满足个人需要,也可以依据能力和水平自定学习速度,满足个人的发展。

事实证明,通过实验探索,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的差距在语文识字量上、识字方法上及由此引发的阅读能力等方面已经有所反映。

尤其是在发散性作业和能力题中反映出来创造性思维火花,是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

3、培养和锻炼了骨干教师,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在实验中通过理论培训、教学模式分析、优秀课例观摩、互评式评课、交流设计方案、集中座谈和个别访谈等多个层面和多种形式的培训,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和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生活化教学技能,使大部分教师基本掌握了有效性作业设计的方法与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

在开展研究时我们重点抓住两个整合点。

一是作业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即作业设计转向多元化,作业内容既有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又有发散性练习。

二是作业设计有效性与学习方式的整合。

即在作业优化的条件下把有意义的作业内容、完成作业途径和种类作业方法训练融合在一起。

实验后期,研究课案逐步趋于完善,教师们围绕课题内容撰写的论文案例参加省市区竞赛获大奖:

鲍金才、李紫蓉、丁弘、徐海东、赵婕妤、朱凯、卢红琴、杨明华,教学案的设计在省里获奖;赵婕妤《让我们的作业个性飞扬》、焦明秀《对口算方法笔算化现象的思考》、倪成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设计》、丁弘《构建词汇教学的多元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孙娟《浅谈训练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方法》、汪婷《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研究》、焦明秀《巧用评价方式启迪孩子心灵--浅谈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评价》、徐海东《算理和算法孰重孰轻?

》、杨明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李紫蓉《浅谈阅读教学的深度、宽度、和谐度》分别在市教育科研评比中获得较好的奖次,特别是周建苏校长撰写的《秋天的叶子》学案设计获得全国一等奖

4、反思

通过此项课题研究,各位实验教师留下了一串奋斗的足迹,都能有所收获,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探索中也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主要问题有:

1、由于条件有限,让学生选择观察、访谈、查阅文献等多种形式搜集资料,做社会调查,写探究性文章等此类作业,学生完成起来困难大。

2、开展自主活动性、实践性、拓展性作业,如何去评价?

如此等等问题,还有待于我课题组成员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通过课题的实施,完善课题研究成果,探究出切实可行的有效设计之路。

最后恳请有关领导、专家、同仁们,对此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执笔人:

徐海东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